又到一年畢業季,又一批莘莘學子即將惜別校園,帶著夢想和對未來憧憬,他們踏上新一階段的人生旅程。
面對羽翼漸豐的孩子們,校長以師者之心點亮明燈,再送一程往往是「最後一課」中最動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
在這個特殊的「告別時刻」,校長、業界大咖們雲端傳遞的希冀與祝福,給了學子們乘風破浪的動力和勇氣。
願你堅定且勇敢地前行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最特殊的一屆「醫學生」究竟需要什麼?在各家醫學院校的畢業致辭中,「堅定」、「勇敢」二詞亮相頻頻,「後浪」們能夠無畏狂風暴雨、暗礁險灘,劈波斬浪、揚帆遠航成為大家最為深切的企盼。
6月8日,在廣東醫科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校長盧景輝深情寄語畢業生,「惟有選擇堅定,才能於歷經千帆的徵程中收穫精彩人生,才能創造經得起時間與歷史檢驗的輝煌業績,才能將奮鬥的青春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豐碑上留下永恆的記憶。」
和盧校長一樣擁有堅定力量的還有李蘭娟院士。在祝賀汕頭大學的學子順利畢業時,李蘭娟除了送上常寄語年輕人的16個字:「嚴謹求實、開拓創新、勇攀高峰、造福人類。」她還特別提到,「有很多的外部變化和環境因素是我們所無法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的,是自己應對的方法,去選擇在每一個人生路口,要做出怎樣的決定,以及如何勇敢地前行。」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迅速走紅的張文宏不僅有刷屏金句,其過硬的業務能力也圈粉無數。6月28日,在復旦大學舉行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上,作為學生們心目中的好導師,張文宏用金句為大家上好最後一課。「對於年輕人來講,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是一個最好的舞臺。」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無論面前是多高的山,多遠的路,既然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就要堅定踏實地走下去,走得遠,走得好,很多時候,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比戰勝困難本身更加重要。
相信學海無涯,學無止境
在2003年和2020年兩場兇險的戰疫中,臨危受命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鐘南山院士,早已成為大家心中的「定海神針」。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另一個身份——「北京大學校友」。
7月2日,北京大學的畢業典禮上,1955級校友鍾南山院士為即將畢業的學子送上殷切期盼。「大學畢業,是一個階段學習的句號,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我現在也在學習。」雖然已年過八旬,但鍾南山院士的老驥伏櫪、志在千裡仍是每一名醫學生心中最為深刻的價值標杆。「我已為祖國健康服務60年了,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另外的60年,但我起碼要為祖國再服務若干年。畢業生要有熱情和激情,用努力迎接祖國更美麗的明天!」
學習無處不在,永無止境。現代社會知識更新之快,常學常新。北大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為即將畢業的學子們送上古語,「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大學畢業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新起點。對於未來的醫學事業,詹啟敏認為,多學科通力合作才是大勢所趨。每一名醫學生都應常學多學,培養系統性、全鏈條思維,發揮跨學科交叉優勢,加強學科間交流與合作,解決現代醫學面對的困境與挑戰。
瑞金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畢業典禮上為這批最特別的應屆醫學生送上了8個字——科學施策,精準防控。這不僅是抗疫決定性勝利的指南,更是每一名從醫者的準則。若真正做到這8個字,也必然離不開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力量。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與諸多院校邀請業界大咖「雲端助陣」不同,清華大學請來北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丁欣,曾經的校友為自己的學弟、學妹們講述「最後一課」再合適不過。丁欣分享了敬畏、勇氣、初心三個場景,從剛入醫院時的戰戰兢兢,到抗疫歸來,患者的深鞠一躬,每一幕都令人難忘。願每一個人都能歷經滄桑,歸來仍是少年,堅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希望畢業生們「確保『軀體』健康、『生命』旺盛,確保『血氣』充足、『神經』靈敏,確保『細胞』免疫、『靈魂』不老」,在廣西醫科大學2020屆畢業生的「雲」畢業典禮上,校長趙勁民用一連串醫學專業「暗號」,把對自己的「孩子們」未來「不為世俗所累,不為名利所困,堅守道德底線,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醫護工作者」的祝願暗寓其中。
所謂大知識分子,其內心本質是以無我為自我。就像王辰院士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典禮上所說,「志遠、德厚、才盛,是成就知識分子的三大品性。志遠,是能夠穿越世俗、穿透「紅塵」、引導終生的價值觀。德厚,有其厚才得其穩固,才積其高。才盛,知識分子無其能者無以濟世。」
醫學是最為可愛的專業、職業、行業、事業,值得、應當執守和奉獻終生。希望每一名即將踏浪前行的醫學生,都能刻大醫精誠在心,踐大愛無疆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