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選擇了吃雞,而是吃雞選擇了你

2020-12-2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筆者看來,PUBG更是一款成功適應市場的遊戲,一款從一開始就面向市場、面向用戶去設計的遊戲。

這半年來,「吃雞」佔據了整個遊戲圈的眼球,無數的廠商都想分得這一新穎玩法帶來的流量紅利,隨之而來的是一大批打著「吃雞」、「大逃殺」、「絕地求生」標籤的遊戲。

讓我們從數據上來看看PUBG到底有多成功:

遊戲上架8個月共計售出2000W份,全球同時在線近250W,遊戲擁有者人數在steam排名第二。

作為一款優化那麼垃圾(畢竟bluehole公司之前都是做MMORPG遊戲,在開發開放世界FPS遊戲上沒有半點基礎),UI設計有點辣眼睛的遊戲,為什麼能夠取得這樣前無古人的成績?

在筆者看來,PUBG更是一款成功適應市場的遊戲,一款從一開始就面向市場、面向用戶去設計的遊戲。

PUBG在Steam銷量超2000W

一、題材的迎合,市場空缺的補足,受眾的進一步擴大

大逃殺題材,從ARK到H1Z1,從大逃殺到飢餓遊戲,無論是電影還是遊戲,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H1Z1在King Of Kill版本銷量已超500W份,2012年上映的《飢餓遊戲1》票房達到了6.94億美金),大逃殺題材已經經過了驗證,是一個大眾所能接受的,深受大眾喜歡的題材。

在PUBG之前,大逃殺遊戲其實並非是純粹的大逃殺遊戲,是一種大逃殺模式,是基於FPS沙盒遊戲的玩法延伸出來的MOD、DLC。這些MOD和DLC本身帶有很多遊戲原本的一些模式,最明顯的就是養成、合成系統(還有外掛、罵人等環境問題)。在PUBG面世之前,當時的市場正缺少著一款純粹的大逃殺遊戲。

FPS品類的遊戲間也是存在很大差異

定位有了,然而要做一款純粹的FPS大逃殺遊戲,按正常的方法做,潛在用戶是有天花板的。如動視的《使命召喚14》、育碧的《彩虹六號》、EA的《戰地1》,堪稱史詩級大作(《戰地1》賣出近2000W份,《彩虹六號》賣出300W份,《使命召喚14》開售一周賣出40W份),但是吸引的玩家無非是《COD》系列的忠實FPS遊戲玩家,這些玩家中喜歡大逃殺題材、開放世界戰爭的又有多少呢?

美國PC遊戲玩家佔比/每日遊戲時間(2017.8)

FPS之父John D. Carmack曾預言當代FPS發展方向有三條路可走:

  1. 遵循傳統FPS思路(限制場景對抗)
  2. 在FPS中結合MOBA玩法思路
  3. 結合軍事各類載具大戰場的FPS思路。

這三條路都會分散FPS遊戲玩家的群體,那要吸引更多的玩家來玩這款純粹的FPS大逃殺遊戲,應該怎麼做呢?PUBG的做法是吸引FPS品類外有大逃殺IP感知的玩家以及迎合多種FPS玩家,戰術策略與微操並重的玩法體驗跨越了品類、年齡、性別的鴻溝,不僅橫向吸引其他品類遊戲的玩家,而且還能縱向吸引大齡FPS遊戲玩家回流——甚至讓60歲的爺爺、40歲的爸爸和20歲的兒子兒媳可以一起成功吃雞(V9有個從沒玩過FPS的星際玩家在PUBG中經常吃雞)。

在數據中我們也能看出推斷是沒錯的,將《PUBG》與《H1Z1》放在一起對比遊戲玩家相關度。除去大體量的免費遊戲CS:GO、DOTA 2和TF2之外,H1Z1玩家中的各類FPS遊戲玩家佔比在30%,而PUBG的佔比則基本小於20%,具有統計學差異,PUBG迎合了更多不同FPS玩家的喜好。

《H1Z1》遊戲玩家相關度

《PUBG》遊戲玩家相關度

官方在之前也發出了一條信息表明:

《絕地求生》玩家中的55%來自於CS:GO。這部分CS:GO玩家中又有50%的玩家平均時間超過了CS:GO的平均遊戲時間,而自從他們開始玩《絕地求生》後,玩CS:GO的時間就少了30%。另外,42%的《絕地求生》玩家在DOTA2的遊戲時長超過500小時。

Steam Spy在推特上公布的消息

大眾化,適應市場大眾品味是大逃殺能迅速火起來、聚集一大批玩家的原因之一。

不是玩家選擇了吃雞,而是吃雞選擇了玩家

二、玩法的抉擇:深度和廣度的選擇,廣納新進,提高留存

從大逃殺題材的發展軌跡我們其實能夠看到,熱門的大逃殺題材遊戲在玩法設計上的變化,下圖是我在多種玩法緯度將多種大逃殺題材遊戲進行了對比。

PUBG在遊戲玩法的抉擇上放棄了廣度,只有選擇這三種玩法:地圖互動、單局成長、槍械繫統,並將其他玩法統統斬斷,不留半點痕跡,玩法主要是借鑑了三種遊戲撿垃圾(輻射)+武裝衝突(ARMA3)+潛行暗殺(細胞分裂)。撿垃圾這種收集各種隨機道具的模式簡直是全品類遊戲玩家的通病(不貪怎麼贏);武裝衝突這樣的現實對抗讓玩家不用再像H1Z1中,兩個人互懟N久,然後躲起來換套裝備就滿狀態了;潛行暗殺這種玩法衍生了LYB這種神奇的物種,讓玩家不僅僅只能通過殺死對方才能獲勝。

不靠養成的擬真殘酷戰爭遊戲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玩家只要有一點FPS或者RPG基礎,那就可以迅速上手,畢竟所有的FPS遊戲都具有真實、微操、刺激這三個特點,而如果沒玩過FPS遊戲,只要能撿到槍,右鍵瞄準,50m開外殺個人也是很簡單的,勸進做的很好。入門門檻低遊戲體驗吸引人,讓了解或看過直播的人願意去嘗試。

在玩法廣度上的戰略性放棄,使得整個遊戲的入門門檻降低,讓PUBG能夠吸引更多的玩家願意去嘗試。不斷地挑戰現有玩法的深度,讓遊戲玩家願意不斷地探索新的遊戲樂趣,在遊戲體驗中建立競技成長路徑:接受挑戰、品嘗失敗、學習提升、獲得成就,能夠在遊戲過程中不斷發現自己的問題,並給以玩家充分的時間思考,最終解決了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反饋戰力的提升和數值的增加(端遊的特點,手遊會稍微弱一點)

三、戲劇化的遊戲體驗:引爆直播熱潮

《文明》之父席德·梅爾說過遊戲是一系列有趣的選擇,而從有趣的選擇引爆有趣的視覺、心理體驗是遊戲真正有意思的地方。當然戲劇化的體驗在給人們帶來的極佳體驗的同時,也能夠創造非同凡響的口碑營銷(現在遊戲設計好難呀,既要哄玩的人開心,還要讓看別人玩這個遊戲的人身心愉悅)。

遊戲是一系列有趣的選擇

市面上的具有戲劇化遊戲體驗的遊戲在直播領域都屬於是常青樹:

爐石傳說在遊戲設計的過程中就已經將戲劇化加入了遊戲必備的元素之一,有時候一張隨機性卡牌就能扳回劣勢甚至完成斬殺,如天天卡牌的逗魚時刻就是基於爐石傳說的節目效果打造出來的,當然歪個樓,爐石傳說的競技性讓他的賽事和直播也是非常火爆。

戲劇化讓PUBG在本身大逃殺題材給觀眾帶來新鮮感的同時,還能不斷地給用戶帶來新鮮的內容,不斷帶來新鮮內容的同時還能夠不斷出現意想不到的節目效果,給主播帶來更多的觀眾流量。

從數據上我們也能看出,在twitch上的主播SHROUD,在播CS:GO的時候巔峰觀眾可達1.7M,而播PUBG的時候觀眾巔峰可達5.9M,實現247%的增長。

這樣的成績,讓更多的主播願意去播具有戲劇化題材受眾廣的遊戲。

newzoo對於PUBG傳播的分析

播PUBG的主播增加了,那PUBG的用戶一定會增加麼?PUBG的直播風一定會長久麼?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直播遊戲分幾類:

  • 喜歡看不想玩;
  • 不喜歡看喜歡自己玩;
  • 喜歡看別人玩我也願意自己玩;

市面上存在著許多勸退遊戲:黑魂、血緣發布的時候,基本主機區主播都在播自己是如何地被虐殺,如何地速通,但是用戶完全是停留在看熱鬧的階段,只有硬核玩家才願意去玩。

PUBG這種為了大眾降低入局難度又在遊戲深度上不斷花功夫的遊戲,能夠形成直播——遊戲——傳播——回流觀看直播的閉環,才能夠被直播這樣的風吹起來。

四、對人性的滿足,與空虛感的對抗

有人說:遊戲的存在是為了解決現實的問題,遊戲不僅給玩家的遊戲虛擬信息填補空虛感,還需要讓遊玩者產生情感共鳴才能真正地解決遊戲者的內心空虛感。空虛感是洪水猛獸,你不斷餵養它並不能趕走它,而會讓它變得更加強大,只有號召其他的情感去鎮壓甚至取代它才能真正解決遊戲玩家的空虛感——做有意義的遊戲才能去改變世界(為什麼會發明遊戲,因為現實世界太差,需要從遊戲中去獲得在現實世界難以獲得的東西,尤其是情感)。

相比較大部分的FPS遊戲,PUBG、H1Z1、DAYZ等具有大逃殺模式的遊戲,在Steam的題材評價上有一個標籤——Violent(暴力),而PUBG在前期被評價的時候,Violent標籤排名僅次於Early Access,由此可見傳統大逃殺模式玩家認為PUBG的暴力因素更多。

沒錯,PUBG就是把暴力直白地體現出來,沒有技巧比拼,剎那間的火拼決定勝負;沒有沙盒製造,出生平民裝,裝備全靠撿。在戰鬥對抗勝利後,帶來的不是競技的成功,而是無壓力殺人的快感,以及殺人之後既得利益者的狂歡體驗。PUBG將其他系統之間擯棄,而不斷挖掘真實感,為的就是能夠把這樣的殺人愉悅不斷提升,廣電想要封殺有一部分可能是也是因為這個。

吃雞少年的日常

在大逃殺的遊玩過程中,人性之惡被充分地餵養:

1、貪婪(Avarice):PUBG中的道具刷新更加隨機,在搜索了幾個房間也不一定能將所有的裝備搜集齊,引導玩家不斷冒風險去搜集更多的裝備,招募了一批又一批的快遞員。當然除此之外,即使手握98K、頭戴3級頭、身穿3級甲、背著眾多補給品的玩家也依然狙殺那些東奔西跑的快遞員,為的就是體驗一次有一次開箱子的快感。

PUBG為了追求更好的真實性、遊戲體驗,將武器的傷害調高,將防護型道具(如頭盔、護甲)的作用降低,不再像H1Z1中,兩個人互懟N久,然後躲起來換套裝備就滿狀態復活了,這樣讓貪婪被進一步放大,有一個人從身邊經過,能夠快速擊殺,也不怕戰鬥進行大半天,給與了殺人動機(大部分FPS遊戲殺人動機沒有那麼強),又給了殺人後的利益誘惑,給殺戮、掠奪帶來了太多太多的理由。

2、暴怒(Anger):越是真實的遊戲,越能給人帶來復仇的快感。遊戲的失利,突然的被狙殺,無法立刻復活報仇,讓許多人在每局遊戲的開始就帶有暴怒的情緒,加上大逃殺模式必須戰至最後一人,為殺人提供了完美的動機(早殺晚殺都得殺的自我暗示),殺人就變得無所顧忌肆意妄為。

由於遊戲賦予的規律隨機性,武器/天氣/資源/出生地/衝突點全隨機,能夠讓人形成自我安慰的理由,降低挫敗感,暴怒地重開一局,欲使其滅亡,先使其瘋狂。

3、倦怠(Spiritual Apathy):相比於上一代大逃殺遊戲H1Z1,大逃殺的節奏明顯下降了很多,由於與世界互動性玩法的豐富性,導致整個遊戲節奏不是那麼緊張,會讓人有一陣子興奮,一陣子精神偷懶的感覺

五、可重現的非線性敘事玩法:希望過多會讓人渴望,希望過少會讓人絕望

引用飢餓遊戲第一部中總統的話語:

希望的量一定要控制好,希望過多會讓人渴望,希望過少會讓人絕望。

而在PUBG中,基於可重現的非線性敘事玩法比較好地控制住了希望,不像RPG遊戲有一條非常明確的主線,或者單機FPS遊戲讓人沉迷在一條又一條的劇情線,亦或是目標極其明確無限戰鬥衝突的網絡FPS。

PUBG是一個充滿隨機性的開發世界,雖然可以不斷重現單局,但是每局都是非線性敘事玩法,武器/天氣/資源/出生地/衝突點全隨機,在一開始給人成長的希望,如果前期不衝突的話能夠給玩家帶來勝利的希望,進入決賽後希望又極限下降,吃雞還是需要強大的技術作為支撐。

對於菜鳥來說,初期的珍惜資源是大屠殺的誘餌,存地失人則人地皆失。

六、寫在最後

席德梅爾說過,遊戲是一連串有趣的選擇,技術給玩法帶來的可能性;而遊戲玩法是創作了就一直存在,一直有意義的,遊戲有多好玩技術只是佔了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更多的還是遊戲玩法遊戲系統的設計是否符合玩家的需求。

PUBG成功的原因是取決於對市場的理解,對人心的洞徹,以及能夠將這些需求滿足的策劃執行能力,對於系統的分析市面上已經很多了,作為一個產品出身的策劃,我更關注遊戲是否能夠優雅地解決用戶的需求。

不論多成功的遊戲,隨著時間的流逝,遊戲的用戶也會不斷減少,遊戲需要順應時代去做出一些新的調整,手遊吃雞在策劃上也需要針對現在的玩法設計做加法和減法。

 

作者:victorshen,騰訊產品經理

原文連結:http://wetest.qq.com/lab/view/357.html

本文由 @企鵝風訊 授權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3DMGame

相關焦點

  • 「吃雞」狙擊槍如何選擇配件?消音器最優?大神玩家:看槍選擇!
    #BDG電競俱樂部成立#標題:「吃雞」狙擊槍如何選擇配件?消音器最優?大神玩家:看槍選擇!文/枝椏聊遊戲在「吃雞」遊戲中,會玩步槍的玩家很多,但真正會玩狙擊槍的玩家真不多。狙擊槍作為「吃雞」中唯一一種能裝八倍鏡的槍,擁有著超遠的射程,較高的傷害,可以說用好了真的很強。但因為狙擊槍難度較高,特別是762系列狙擊槍,其後坐力更是驚人的高,所以很多玩家真的不會用。今天,枝椏想和大家說說,狙擊槍在槍口上的選擇。狙擊槍該如何選擇槍口,消音器優先?
  • 手把手教你如何在「吃雞」中坑隊友,學會這4招,能吃到雞我服
    手把手教你如何在「吃雞」中坑隊友,學會這4招,能吃到雞我服 大家好,我是小魚乾。
  • 吃雞思路大全,一步一步,準確無誤吃雞
    說了那麼多的吃雞技巧和裝備等的問題,今天咱們專門說一起玩吃雞遊戲的思路,吃雞遊戲該怎麼玩,一把遊戲從開始到最後的思路,最後吃雞成功,怎麼樣,是不是很心動呀,既然心動了,那小編給大家現在就立刻馬上的講起來。說的已經嘴皮子要磨破了,沒把吃雞的最開始,唯一的問題就是,跳哪裡呀?跳哪呀?到底跳哪呀?
  • 教你如何能吃到雞
    我們這裡的吃雞並不是說是真的吃雞,而是指絕地求生。最近吃雞遊戲越來越火,從端遊的絕地,到手遊的荒野行動,刺激戰場等等,玩吃雞遊戲當然都想吃到雞,那麼如何能吃到雞呢,下面小編為你們總結幾個能吃到雞的辦法。
  • 雞身上最「髒」器官,不是屁股,而是它們,看完之後你們還吃嗎?
    如果你不信,我們就來一起數一數,南方有廣東的白切雞、鹽焗雞,北方有遼寧的溝幫子燻雞、河南道口燒雞,東方有山東的德州扒雞、安徽符離集燒雞,西方有新疆的大盤雞,等等,這些雞雖然有不同的味道,但是都各具有特色,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愛。我最喜歡骨肉分離的德州扒雞,你們喜歡吃哪一種味道的雞呢?
  • 吃雞壓槍是什麼意思 吃雞壓槍技巧介紹
    壓槍是每一位高端玩家必須學會的一項技巧,想要吃雞那就必須勤學苦練壓槍技巧才能淘汰敵人。那麼吃雞壓槍是什麼意思?一起看看吧! 這不是一個單純的射擊遊戲,槍法好壞決定你能殺多少人的,是你個人下限。真正決定你真正能否吃雞的上限是策略和你對前方危險的嗅覺。  新手一定要多開槍,多練習。不要一味地選擇苟活戰術,越苟你的槍法越差。這個遊戲本身開槍的機會就不多,只有多開槍,多總結,才能讓自己的槍法得到提升。每一把槍都了解一下,試一試。最終選擇適合自己的武器。
  • 毀掉你的不是「吃雞」,是自己苟活的生活態度
    今天筆者看到一個熱搜:第一批被「吃雞」毀掉的留學生:每年花30萬學費換個國家玩遊戲。「吃雞」是最近很熱門的一個網路遊戲,然而同樣的標題,並不鮮見——「XX毀掉了這個那個」,而這個XX,貌似換成什麼詞都行。於是有人開始怒斥電子遊戲是「新時代的精神鴉片」,視其為洪水猛獸,於是有了一家家所謂的戒網癮中心,用暴力虐待的方式來「治療」,用大惡來懲治小惡,貌似就可以稱為正義?
  • 「吃雞」裡打決賽圈最有用的物資不是信號槍,不是吉利服,而是它
    Hello大家好,這裡是小番茄遊戲,每天給大家帶來最新的吃雞資訊與吃雞套路,在手遊和平精英以及「藍洞」的絕地求生之中,吃雞率是評判玩家技術的指標,可是很多玩家的前10率很高,吃雞率卻少得可憐,不過這不並代表該玩家技術很差,因為「決賽圈」對高手來說也是很難玩的階段,因為在「決賽圈」之中很可能遇到各路大神
  • 吃雞是什麼遊戲?吃雞是什麼意思?玩吃雞需要什麼電腦配置
    吃雞這個詞經常在段子、遊戲或微博中看到,那麼吃雞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吃雞是一個什麼遊戲呢?吃雞是什麼意思「吃雞」這個詞的來源,來自遊戲《絕地求生:大逃殺》玩家獲勝後系統的祝賀詞「大吉大利,今晚吃雞」,英文版為「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在遊戲突然躥紅於各大直播平臺以及朋友圈後,「吃雞」「跳傘」等詞彙也在網絡上開始爆紅。那麼這個吃雞出處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
  •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豪大大雞排帶你「吃雞」
    大吉大利,晚上吃雞(簡稱「吃雞」),網絡流行語。該詞語最早來源於電影《決勝21點》,隨後因在遊戲《絕地求生:大逃殺》中出現而火遍網絡。當你在該遊戲中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就會有一段臺詞出現:「大吉大利,晚上吃雞!」所以,「吃雞」即代指玩家在《絕地求生:大逃殺》中取得第一。吃雞作為當下最火的遊戲之一,豪大大雞排也不甘落後,專門除了一款「吃雞」的主題餐廳怎麼樣,是不是很不錯啊,滿足你一邊吃雞,一邊「吃雞」。怎麼樣,是不是美滋滋啊。
  • 手機版吃雞遊戲叫什麼 《吃雞遊戲》介紹
    近期整個遊戲圈都颳起了「吃雞」風潮,只要是玩遊戲的人相信沒體驗過某款吃雞遊戲,也應該聽說過了。那麼現在有哪些吃雞遊戲最火,吃雞遊戲究竟是一種什麼類型的遊戲呢?... 吃雞是哪款遊戲?時下最火的吃雞遊戲有哪些?
  • 舔個鍵盤,輕鬆吃雞!阿米洛吃雞鍵盤測評
    盒子內部所有物品如下配件部分有說明書,原裝線材,另外阿米洛還貼心的附送了一個拔鍵器、四個可替換鍵帽,一個可替換空格鍵以及四套平衡杆用到的龍船與龍豆附送的鍵帽為黃色鍵帽與吃雞字體顏色對應,圖案也與吃雞相關,可以用來直接替換原有按鍵鍵帽是PBT材質,印刷工藝是陳本高昂的熱升華,可以看出阿米洛在材料與工藝的選擇上都很偏向於耐用。
  • 大吉大利吃雞吃雞,無雞不成宴廣東人過年吃幾隻雞?胖十斤不是夢
    >長長久久(九九)/十全十美,團年飯菜色這麼豐富,你吃雞了嗎?講真第一天我通常是不會吃雞的,畢竟還有大蝦鮑魚等著我,每樣菜吃一口都撐了,畢竟我們又不是大胃王,年三十的雞通常就會被吃剩做成鹹雞改天吃,年初一我們家會去拜拜吃齋,
  • 《荒野行動》:快速的「舔包」,會成為你吃雞的關鍵!
    在《荒野行動》中,如果你想順利的吃雞,有人會說重要的是槍法,還有身穿的伏地魔,一身好的裝備。但是就是你在有好的裝備,再好的槍法,不會舔包到最後你也不會成功的吃雞。為什麼前期的舔包對我們這樣重要呢?一提到舔包,估計有很多玩家都會興奮的像個孩子一樣。
  • 「吃雞」裡M4配件萌新選擇紅點、垂直握把,而高手卻是這樣選擇!
    注|菜雞說遊戲在吃雞遊戲裡面有非常多的槍械,而每把槍械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所以很多玩家會在遊戲根據自己的實力和技術選擇適合自己的武器。但是在眾多槍械裡面m4這把槍卻是遊戲裡面使用率最高的一把武器,不管是萌新玩家還是高玩家。
  • 大吉大利,晚上吃雞!吃雞遊戲是什麼?「吃雞」一詞的由來
    時下比較火熱的遊戲類型,應該是MOBA、吃雞、自走棋等幾個遊戲模式,都是可以多人參與的遊戲,在前幾年吃雞遊戲突然火爆了網絡,手遊、端遊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吃雞遊戲,「大吉大利,晚上吃雞!」一詞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一開始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比較納悶,晚上吃什麼雞?
  • 三亞當地人喜歡吃的其實不是海鮮,而是本地雞,你吃過椰子雞嗎?
    還能和草泥馬玩耍,餵它吃胡蘿蔔。他開心時候會對你微笑,生氣時會對你吐口水,真是非常的可愛。除了餵食羊駝之外,這邊還能騎馬,策馬奔騰在三亞也可以實現,這匹馬的名字叫做瀟灑。在青塘村所有的房子都被塗上了各種圖案,繪製成了整個青塘村都變得五顏六色,每個地方的設計都非常的有兒童感,小朋友們格外喜歡。
  • 雞被吃的意義
    ,我不知道,但雞的被吃,有著莫大的倫理學意義。那如果家裡面來客人殺雞,豈不等於今天死三老婆,明天死老公,對於它們來說,豈不是很悽慘?小黃又愣了一下,糾正道:一般不殺公雞。我:哦,是,老公得留著。那這個月死三老婆,下個月死大老婆,這一家也夠慘的啊。
  • 《使命召喚16》吃雞太火,兩套配置助你成功吃雞
    那動視暴雪的《使命召喚16》當仁不讓,尤其是最新推出的吃雞模式《使命召喚:戰區》更是火得一塌糊塗,官方宣稱這兩天全球範圍內有超過1500萬的玩家在線吃雞。其吃雞模式雖然也是採用大逃殺的核心玩法,但是加入更多新穎的元素,海陸空載具,現代化槍械,無人機等裝備任意使用,還有迷你任務,可以購買需要各種裝備和武器,體驗到激烈熱血的現代戰爭場面。
  • 雞頭、雞脖子、雞屁股有毒?營養師告訴你,這些部位到底能不能吃
    但是大家在食用大盤雞的時候,總會有一個顧慮:這塊是雞的哪個部位?能吃嗎?會不會毒素太多、致癌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雞身上最有爭議的幾個部位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一、十年雞頭賽砒霜?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說法:十年雞頭賽砒霜,形容雞越老,雞頭毒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