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前孩子的敏感期,父母都應該知道

2020-10-15 藍色巨犀國際教育


經常有人說孩子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老話其實是向家長傳達出在孩子三歲和七歲這兩個年齡節點對孩子進行教育是很重要的。老話之所以說「三歲看大」是因為孩子在三歲之前是多項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家長如果錯過了孩子這個時期,會讓孩子的某些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之後再想彌補也是很難的。家長要知道孩子三歲前是要經歷4個敏感期,敏感期就是兒童成長中的某段時間內,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物質專心、對某一種事情敏感的階段。

對於三歲以內的寶寶,父母可一定要知曉寶寶的以下四個敏感期,並且要把握好寶寶的敏感期,讓寶寶更好的度過,這樣對孩子的以後會很有幫助。

一、口腔的敏感期

寶寶的口腔敏感期是要從寶寶出生不久後一直持續到寶寶一歲多一點。處於這個敏感期的寶寶會有一個表現,就是經常把手放進嘴巴裡,而且吃手吃得津津有味。家長千萬不要認為手上會帶有細菌,寶寶把手放進嘴巴裡會不乾淨,就去阻止孩子,如果寶媽這樣做的話反而會給寶寶留下一些心理隱患。畢竟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這個世界的,等到寶寶再長大一點,度過了口腔敏感期,寶寶就不會再用嘴啃除了食物之外的東西了。當寶寶處於口腔敏感期時,家長要做的就是保證寶寶入口的東西相對乾淨些就行了,不用刻意去阻止寶寶,還可以提供不同的東西讓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二、手部的敏感期

其實和寶寶口腔敏感期後期重疊的就是寶寶的手部敏感期。寶寶在手部敏感期時喜歡用手扔玩具,看到小窟窿就喜歡用小手摳,用手不斷去觸摸周圍的物品。而且這階段的孩子會表現的非常活潑好動,「搞破壞」的能力也很強,這是孩子正在度過手部敏感期,家長千萬不要因此而過度責備孩子。家長此時要給予寶寶充分的活動空間,讓寶寶自己去熟悉更多的肢體動作,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和寶寶做遊戲,使寶寶的身體肌肉得到訓練。

三、語言的敏感期

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可以說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很關鍵的一個時期,對寶寶今後語言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家長一定要足夠重視寶寶的這個敏感期。當寶寶進入「語言敏感期」,寶寶會經常自言自語。寶寶在玩耍的時候,就會自己一邊玩一邊說話,他們會感覺所有的玩具都是有生命的,都是他的好朋友,不管對著什麼事物,他們都會不厭其煩地和它們對話,樣子還特別認真。這個時期的寶寶完全就是一個「小話癆」,小嘴巴一刻也停不下來。家長可不能覺得寶寶很無釐頭或者話多,就苛責和無視寶寶,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好好地引導和教育寶寶,抓住這一時期給寶寶做一些啟蒙教育。

四、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孩子一般在一歲半到三歲之間會出現一個自我意識的敏感期。處於這個時期的孩子能認識到自己與外界的區別,能夠有意識的區分「我的」和「你的」之間的界限,也開始著重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還意識到有哪些行為是可以由自己來決定的,有非常明顯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可能還不願意去分享,他們會認為自己所看到的喜歡的東西都是自己的,這是孩子剛剛建立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這種表現與自私的品質是沒有關係的,所以說家長不要因為孩子不願意去分享,就覺得孩子有自私的表現,就去教育孩子。在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的環境,理解孩子自我意識的敏感期出現的一些行為,幫助孩子更好的度過這個敏感期。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由這樣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構成,家長要知曉三歲以內孩子的這四個敏感期,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孩子更好的度過敏感期。

相關焦點

  • 孩子6歲前,三個重要的敏感期,父母應該怎麼做你知道嗎
    稍微懂育兒知識的媽媽都知道,@諾諾媽說的情況是孩子沒有專注力,原因是在微小事物敏感期家長做得不夠;@豆丁媽反應的情況,是在孩子語言敏感期,爸爸媽媽做得有些欠缺;從@冰冰媽介紹的情況得知,冰冰正處於秩序敏感期階段……科學研究表明,0-6歲期間,孩子的大腦發育十分迅速。從剛出生的370克左右到6個月的700克左右,到1歲左右,寶寶的腦容量就達到了900克。
  • 三歲看大?沒錯,三歲前寶寶的敏感期,父母都應該知道,可別錯過
    如果在這個時期不抓緊教育和指導,掉以輕心、放任自流,孩子的一生就毀掉了。何為敏感期寶寶在一定時期的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期。敏感期只是短暫持續的一個時期,並非永久不變,因此父母一定要抓住機不可失的敏感期,對寶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 孩子處在敏感期,聰明的父母應該怎麼應對
    但想起我們的老師之前講過,孩子都有「敏感期」,所以來問問到底是什麼原因。今天我們給同樣遇到這個問題的父母,分享一下當孩子處在「完美敏感期」,父母應該怎麼辦。01都說「3歲看大7歲看老」注意:敏感期內施教,事半功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孩子的「敏感期」。
  • 孩子學齡前有「6大敏感期」,不知道的父母,可能走入育兒誤區
    然而並不是每對父母都能稱之為「父母」,近年來我們看到數不勝數的例子,一些年輕的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不慎走入一些育兒誤區,對孩子產生難以挽回的傷害。因此,父母應該為兒童的發展創造一個適當的環境,讓孩子按照發展規律自由活動,使其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 蒙特梭利:孩子6歲前的3個敏感期,父母把握住,助娃贏在起跑線
    這一觀點也是與蒙特梭利不謀而合的,大多的父母都知道,敏感期就是孩子獲得某種能力的最佳時期,每一個敏感期只會持續一段時間,只要消失了就不會再來,而過了那個敏感期的孩子,就會對外界的刺激開始麻木
  • 都知道3歲定終身,但2歲寶寶的秩序敏感期,父母同樣要重視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到二歲的時候簡直就成為了一個小惡魔,很多家長都在吐槽,處於這個成長過程中的寶寶實在是讓人愛不起來,即使是作為孩子的親生父母,他們也在不斷的吐槽自己的孩子。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句話,那就是寶寶的三歲是定終身的,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的是,當寶寶兩歲的時候,正在處於秩序的敏感期,所以在寶寶處於這個時期的時候,家長們同樣要重視起來。
  • 6歲前這4個敏感期,父母若能抓住,孩子上學後學習更省心
    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捕捉兒童的敏感期》我有了孩子以後,最深的感受就是,3歲前擔心的是孩子吃不吃得飽、睡不睡得好。
  • 0-6歲語言敏感期:父母的語言,三個因素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所以母親可以在孩子出生之後,多多對孩子進行語言教育,孩子會不會說話不重要,重要的是,母親要和他們多加溝通。曾經美國史丹福大學做過這樣一個調查,調查的受眾是2歲到3歲的中國兒童留守兒童,他們有一半的人智力教育都低於孩童應該有的平均智力,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重視和孩子之間的交流。
  • 兒童發展的多個敏感期,父母需要知道,錯過影響孩子發展
    你知道嗎?孩子的發展存在關鍵期1920年,美國牧師幸格,在印度發現了這樣兩個孩子,他們都由狼群撫養,是地地道道的「狼孩」。兩個孩子的生活習性和狼非常相似,他們只會用四肢爬行,不會走路,也不會雙腳站立,他們夜晚嚎叫,也害怕日光,吃飯都是用手抓。
  • 「媽媽,我們以後結婚吧」孩子早熟怎麼辦,父母應該了解婚姻敏感期
    父母同樣也在擔心自己的孩子出現早熟的情況。在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說這樣的話的同時,也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話來回答寶寶的「童言無忌」。要想知道寶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父母首先需要了解一個概念——寶寶的婚姻敏感期。
  • 孩子的6個敏感期你都知道嗎?
    所以,我們要知道敏感期有哪些,在這一時期,寶寶都有哪些表現,作為家長應該怎麼應對。敏感期一共有6個,並且全部集中在6歲之前。它包括:「感官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細小事物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會化敏感期」等。
  • 「3歲看大」?沒錯!3歲前的敏感期,爸媽都應該知道,別錯過
    以前的人們有過一句話,叫「3歲看大」,很多人會覺得過於誇張了,覺得這個時候的孩子還什麼都不懂,而且環境的變化也會改變很多的事情,但其實如果從兒童心理學去研究看待,這句話是非常有哲理的。因為在寶寶3歲以前,會經歷人生中很重要的幾個敏感期,在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孩子,它的思維更加清晰開闊、安全感強、頭腦清楚,能夠深入理解的事物的本質,而這階段的敏感期一旦錯過,是其他方式都難以彌補回來的,所以爸爸媽媽都應該知道。1、口腔敏感期嚴格算來,這並不是寶寶的第一個敏感期,但是這個時期卻是寶寶出現容易違背大人意願的第一個階段。
  • 孩子成長路上的3個敏感期,爸爸媽媽都知道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的歷程。從呀呀學語的兒童,到風華正茂的中學生,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和心理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也有所謂的敏感期。孩子成長路上的3個敏感期,爸爸媽媽都知道嗎?什麼是敏感期呢?敏感期是指孩子在連續相接短暫的時間裡,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
  • 孩子總愛在牆上亂畫,是到了「塗鴉敏感期」父母應該這樣做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孩子,在某個時期孩子對畫畫特別感興趣,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到處都能看到熊孩子的傑作,臥室、客廳的牆上這一點,那一點的,把家裡的白牆畫的亂七八糟,這個問題時候存在很多幼兒家長他們認為影響孩子簡直在無理取鬧,對這種社會行為真是有氣有恨,也不能進行動手打孩子,只能教育一下。
  • 【學齡前父母必看:捕捉兒童敏感期°】27 | 針對孩子敏感期,用更科學的方式育兒
    小嬰兒7個月左右出現走的敏感期.起先拒絕坐,然後開始走,上下樓梯都要自己來,哪裡不平偏要往哪裡撞.這可能是父母最累的時候……走的敏感期中兒童是一個自由、活躍的個體,他擁有空間的能力從此開始越來越強。這次,孫英老師將會每日精讀,分享給各位父母們,通過聆聽的方式來認知孩子的敏感期!不要錯過孩子的敏感期,在不同的階段,針對性的給予孩子支持和引導,讓我們的孩子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 孩子到處亂塗亂畫?大多父母還不知道的秘密叫孩子「塗鴉敏感期」
    孩子特別喜歡亂塗亂畫,家裡的牆壁,床頭,鏡子,只要是孩子能夠接觸到的地方都無一倖免,到處都是孩子的戰場。看到這種行為,父母們可能會認為是不是孩子有繪畫天賦或者是對繪畫感興趣呢?於是給孩子報了繪畫班,但是發現孩子對繪畫班上的畫板畫筆有並不感興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孩子6歲前,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父母錯過就別埋怨孩子笨
    這也啟示我們,孩子的成長,是有學習「關鍵期」的,錯過會「變笨」,而抓住卻有可能「變聰明」。一般來說,孩子6歲前,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父母錯過就別埋怨孩子笨。所以,父母也不要錯過孩子這一個「變聰明」的機會,不要覺得孩子喜歡搞破壞是毛病,而是應該把家裡收拾一下,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探索空間。同時,可以陪孩子搭積木、做爬行遊戲、玩躲貓貓遊戲等等,幫助孩子大腦發育。
  • 孩子多大「認字」最好?不是三四歲,這個年齡段才是認字敏感期
    相信很多父母都看過這樣的報導吧,年僅15歲的少年被清華大學錄取,更讓人羨慕的就是,這些所謂的「天之驕子」,還沒有上幼兒園時,就已經認識3000個以上的字了,再看看自己的孩子都已經上了兩年幼兒園,認識的字都沒有超過300個。
  • 抓住0~6歲孩子5大敏感期,成長路上父母不迷茫,孩子更聰明!
    小託蒂遭遇的不幸並非偶然,後來研究人員在動物身上做了很多類似的實驗,結果都一樣,生命的器官都嚴格執行著「用進廢退 的規則。「試想,如果在孩子的成長敏感關鍵期,父母加以科學引導訓練,孩子身體的各個器官將會發育良好,是一種理想的成長狀態。不給孩子留下成長的遺憾,因為欠缺的總是會在某一個階段補回來。
  • 孩子錯過了兒童語言敏感期,應該怎麼辦?亡羊補牢還不晚
    導讀:孩子錯過了兒童語言敏感期,應該怎麼辦?亡羊補牢還不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錯過了兒童語言敏感期,應該怎麼辦?亡羊補牢還不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