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空無一人」,22歲女孩獨自照顧4位患病殘疾老人

2020-12-23 紅星新聞

父親患病了,女兒在醫院照顧,但好像並不「稱職」,一到吃飯時間,就一兩個小時見不到人。在金堂縣第二人民醫院,每當45歲的肖坤前孤零零地躺在床上,病友都會好奇地問他,「你女兒又跑哪去了?」肖坤前說,「我算啥子,家裡還有三個老的。我女兒對我們很好,就是命太苦了。」這個事實,讓病房裡的病友們感動,同時也為獨自扛起一個家的22歲肖燕感到心酸……

▲父親不能進食,肖燕為他注射能量液

父親病了

整個家「老弱病殘」都靠她扛

父親胃癌晚期,但還是要治,十萬八萬的也要先治療看看,儘管家裡很困難。在金堂縣第二人民醫院,45歲的肖坤前做了手術,整個胃、食道下段和左肝部分被切除。每隔半個小時,肖燕就調一杯能量液,用一支很粗的針管吸60毫升。輕輕掀開父親身上的涼被,管子、膠布、針頭露了出來,管子裡還有各種顏色的液體,她把針頭對準插入父親腹部的一根管子,將能量液推進去,直抵小腸,然後用同樣的方式,再推一管清水,把管道衝洗乾淨。她說,父親現在無法進食,只能這樣維持身體機能。所以,每天就這樣推管子,強忍著笑。兩個月前,肖燕還是依尚街區淮口店的女裝導購,父親病重後,她只能辭去工作,因為家中還有一位95歲的曾祖母,以及天生肢體殘疾的奶奶和么爺爺(奶奶的弟弟),沒人能夠照顧她的父親。其實,這已經是肖燕第三次辭職,每次都是要照顧老人。父親患病後,肖燕的家集齊了老弱病殘,所有的這一切,只有她一個人面對。她說:「每天早上到醫院給父親注射能量液後,馬上就回去給家裡的三位老人做飯,然後再回醫院,等到中午和下午吃飯時間都會回去。一天下來,要在家和醫院之間往返四次。」

▲肖燕每天騎車往返醫院和家中三四次

三次辭職

只為照顧家中孱弱老人

9月9日,父親在經過休息和調養之後,精神逐漸恢復。當天中午,肖燕跟父親推了一管能量液,騎上電動車往十公裡外的家裡趕。房子是十年前拆遷之後分的安置房,父親、奶奶、么爺爺和曾祖母全部住在一起。95歲的曾祖母躺在沙發上,9月初的季節,老人已經穿上了很厚的棉衣。陽臺上,奶奶靠著一根小板凳,天生殘疾讓她只能靠兩根小板凳挪動位子。「肖燕回來了?」臥室內傳來說話聲,還有一位天生殘疾的么爺爺(奶奶的弟弟)坐在床上,等著周燕把午飯端過去。從客廳到臥室,鞋子、紙殼、土豆、鍋碗瓢盆到處都是,不是不講究,人老了,顧不過來。

▲肖燕在照顧曾祖母

每一次回家,氣味就很大。她把三位老人的大小便全部倒掉,把便盆洗乾淨,然後開始日復一日的做飯。肖燕說,2016年高中畢業後,自己就開始工作了,「最開始是在鞋廠上班,後來做過美甲和服裝導購。」由於父親要在外打工掙錢,家裡的三位老人時常生病,肖燕先後兩次辭職回到家中照顧。而父親生病後,她又放棄了工作。「有時候覺得自己確實運氣不好,我也想出去闖闖,但家裡面住著幾位老人,根本走不開。」說話時,肖燕不停地笑,很難看出她的樂觀是發自內心的,還是一種強顏歡笑。么爺爺說:「孩子命不好,但對我們真的好。」雖然為孩子惋惜,但又離不開孩子,這就是現實。

他們把我養大

我也要為他們養老送終

▲肖燕幫么爺爺倒排洩物

青春是美好的,有時又是殘酷的,尤其是你無法選擇的時候。肖燕的曾祖母在那個年代是近親結婚,導致肖燕的奶奶和么爺爺天生肢體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而她出生9個月後,父母就分居了,讀高二的時候正式離婚。從小,父親在外打工,她就由曾祖母撫養,和奶奶、么爺爺一起生活。現在,父親得癌症了,家裡的頂梁柱倒了,肖燕可以說是「身後空無一人」,「我經常一個人哭,條件不好沒事,我去上班掙錢,但現在班也上不了。」肖燕說,有時候都感覺繃不住了。

▲肖燕小時候與么爺爺和奶奶的合影

由於沒有工作,目前全家只能靠幾位老人加起來每月4000元的補助維持生活。父親患病後,肖燕做了一次籌款,得到1萬元資助,醫院的帳單上,已經欠下10萬元。「小時候喜歡吃魚,曾祖母買回來一條一斤多的魚,一家人都讓給我吃。」肖燕說,當時只是高興,回過頭來想起,又感動又心酸,每當自己感覺累時,是這些感情在支撐著她。「他們把我養大,我也要照顧他們的晚年生活。」紅星新聞記者 逯望一 攝影記者 劉海韻

編輯 官莉

相關焦點

  • 10歲殘疾男孩獨自照顧患病父母(組圖)
    浩浩殘疾的雙手,仍堅持寫作業。  一個身有殘疾的十歲男孩,面對癱瘓在床的父親和患有精神病的母親,用自己幼小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可臨沭縣臨沭鎮琅西村身有殘疾的男孩浩浩,卻已照料雙雙患病臥臥床不起的父母兩年多了……  不幸一個接一個 出生滿四月嚴重燒傷 母親受刺激精神失常  3月6日,記者來到浩浩家。乍看之下,眼前的浩浩嚇人一跳,面部眼睛以下的部位以及左耳朵嚴重燒傷,下嘴唇外翻,說話時會有口水流出。左手五個手指幾乎全沒有了,右手也有不同程度的燒傷,一雙手非常粗糙。
  • 腦癱女孩5歲遭棄養 用雙腳照顧患病親人4年(圖)
    第2頁:怕人笑話4年沒出門 堅強女孩用雙腳做家務  本組圖片 記者 施忠威 攝  用雙腳照料患病親人4年  20歲腦癱女孩想找工作賺錢  5個月大患腦炎,從此兩隻胳膊無法動彈,臉上表情有些僵硬  5歲時,父母離婚,她被父親送到農村,後來被母親接到身邊  如今,母親患糖尿病雙目失明
  • 父帶患病母親求醫 13歲姐姐挑重擔照顧4歲腦癱妹妹
    原標題:父帶患病母親求醫 13歲姐姐挑重擔照顧4歲腦癱妹妹   父帶患病母親求醫 13歲姐姐挑重擔照顧4歲腦癱妹妹   核心提示   姐姐小娜細心地照顧妹妹小鈴   「哇哇……哇哇……」4歲的小鈴(化名)躺在床上,手指伸進嘴裡,皺著眉頭,傳出陣陣哭聲。
  • 村媳婦悉心照顧7位無血緣關係老人長達10年
    今年30歲的貴州省石阡縣河壩場鄉普興村村民肖飛,10年前嫁到夫家後,丈夫外出打工,獨自一人照顧自己的養父母、公公婆婆和叔叔嬸嬸及伯伯共7位沒有血緣關係、身體殘疾或弱智的老人以及自己的2個孩子,成為當地群眾有口皆碑的好媳婦。30年前,石阡縣河壩場鄉高屯村村民肖守義與妻子潘昌英在去幹農活的山路邊,意外撿到了一名出生只有3天的女嬰並帶回家中撫養,她就是肖飛。
  • 聊城13歲殘疾女孩撿破爛 幫父親一起照顧癱瘓母親
    齊魯網(聊城臺 楊振 王安軍 高唐臺 李鵬)提到豆蔻年華,人們往往想到的都是純潔無暇、天真爛漫這些詞語,十三、四歲的女孩正像這春天裡尚未開放的花朵,滿含著美好,代表著希望,十三四歲也正是應該享受著關愛與呵護的年紀。
  • 母親智力如小孩 13歲女孩邊學習邊照顧:媽在家就在
    原標題:母親智力如小孩 13歲女孩邊學習邊照顧:媽在家就在 13歲,一個多麼青春靚麗的年紀。   但對台州臨海梅硯村的女孩史晶紅來說,她的青春太過沉重。   2011年,一次車禍導致她的媽媽大腦出現萎縮,如今智力只有幾歲小孩的程度。   屋漏偏逢連夜雨。   今年4月,史晶紅的爸爸外出打工,之後就再也聯繫不上了。接踵而來的噩耗,讓這個家風雨飄搖。   只有13歲的史晶紅不得不扛起照顧母親的重任。她說,母親把她養大,現在她要反哺母親一輩子!   這個堅強少女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
  • 九江堂姐照顧患病堂弟近60年
    堂姐照顧患病堂弟近60年 九江市民王毛珠不離不棄彰顯人間大愛   [九江新媒體JJXMT.CN] 本報九江訊 王林華、記者王平攝影報導:在九江市濱興街道三馬路社區,有一個令人特別感動的家庭。王毛珠,一個平凡樸實的婦女,對身有殘疾的堂弟王賢橋不離不棄,照顧他近60年,還曾受到了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組委會的嘉獎,被評為了「全國孝親敬老之星」。
  • 老人收養殘疾女孩,十年後父母來相認,孩子卻在門口撿起一塊磚頭
    生養孩子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父母把愛意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可是如果孩子生下來是殘疾的,這對家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有一位非常好心的老人,他的生活比較坎坷,原本他也有一個很好的家庭,可是在他年輕力壯的時候家裡遭遇火災,妻子被燒死,幾年後兒子也意外離世。
  • 三亞小夥李鴻民:照顧4位病重家人 辭掉工作貼身護理
    李鴻民是三亞大茅村人,今年24歲。他用一副瘦弱的肩膀撐起了一個滿是病號的家。在他還未出生時,大姨就已經重病喪失勞動能力;3歲時,他的母親患病倒下,父親提出離婚,母子倆被迫回到農村投靠外婆家;14歲時,外公癱瘓;18歲時,外婆去世;去年,小姨也患上重病。以上這4位重病親人,都早已無法開口說話,他成了這個家庭唯一的依靠。
  • 阜陽一殘疾女子手巧心善 縫製30雙棉鞋送老人
    潁州晚匯消息 昨天上午,40歲的趙俊雲給76歲的丁大爺穿上自己親手縫製的棉鞋,老人開心地笑了:「多少年都沒穿過手工棉鞋了,真暖和!」      丁大爺是潁州區王店敬老院一名孤寡老人。包括他在內,昨天,穿上手工新棉鞋的共有30位老人。這些棉鞋,都是在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的趙俊雲用兩個月時間,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
  • 成長,是一個人的戰場,你必須勇敢,因為你的身後空無一人
    成長,是一個人的戰場,你必須勇敢,因為你的身後空無一人18歲。這一年的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離開了熟悉的大街小巷,遠離了父母的叮囑和嘮叨。我的身後,空無一人,我又怎麼可以放棄成長?成長,是一個人的戰場,一個人的努力。不會有任何人替你去完成這些。或許你的理想。不是像我這般想當一個閒雲野鶴。也許你志存高遠,也許你胸懷大志。但看看你的身後。真正可以依靠的人有多少呢?既如此,還有什麼資質資格在這裡不努力呢?
  • 黔靈山公園,78歲老人晨練摔傷 6旬殘疾老太,背起傷者就走
    獨自在貴陽黔靈山公園早鍛鍊的78歲劉瑞秀(化名)老太,在公園內不慎摔倒受傷。誰能將她送醫,困擾著在場的人。兩分鐘後,68歲殘疾人張昌玉路過現場得知情況後,獨自將劉瑞秀背走送醫。得知情況後,公園保安迅速用輪椅去推受傷老太。多名城管隊員,也跑進公園救援,不少市民也參與進來。
  • 偷偷跟蹤撿廢品老人回家後,三個小女孩做了個決定
    ▼ 和陌生老人結緣她們決定照顧老人的生活李媛娟、劉小欣、張佳怡目前就讀於企水學校初一年級。發現這個老人,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六年級寒假,幾個女孩出行時,發現一個老人在艱難地撿廢品,駝著背,身子差不多彎到了腳底下,看著十分讓人揪心。放心不下老人,幾個女孩悄悄跟在身後想送他回家。
  • 女孩14歲起撐起一個家 辭工照顧傷殘養父15年
    2001年,周紅的養父遭遇車禍導致雙腿截肢、左臂殘疾。  養父意外嚴重傷殘,兩年後養母也患病去世……14歲是女孩花一般的年紀,但14歲的周紅卻挑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周紅的親生父母曾提出接她回去的建議,但她毅然決然選擇留下,十幾年如一日照顧傷殘的父親和臥床的奶奶。  養父母遇不幸她不離不棄  1987年9月,出生剛兩天的周紅被抱養到順義南桃園村周家。雖然是被養父母收養的孩子,但她和其他孩子一樣,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下,享受著快樂的童年。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1年10月1日,周紅的養父遭遇車禍導致雙腿截肢、左臂殘疾。
  • 第三屆尋找齊魯最美孝心人物頒獎典禮 15位孝心人物閃亮齊魯
    歷時4個多月,依託機構、社會、個人推薦以及16市地方站的挖掘,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收到了上百位孝心人物的推薦事跡。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從中選取了40位孝心人物事跡進行融媒報導,經過大眾投票和專家評審環節,最終評選出10位齊魯最美孝心人物和5位齊魯孝心單項獎獲得者。
  • 愛的回聲:棄女感恩贍養3位老人,卻收穫真正的父母親情
    山東招遠,現年33歲的秦雅萍無父無母,出生被棄。被好心的奶奶艱難養大,7歲時開始承擔照顧4位長輩的重任(10多歲時二叔去世了,剩下3位老人)。那樣艱難的家庭,無論是沒有行動能力的老人養大幼女,還是小女孩以柔弱的肩膀照顧幾位老人的吃喝拉撒,其中艱辛,都難以想像。
  • 「我沒有一兒半女,難道就不能獨自洗澡?」80歲丁克老人真心酸
    比如說:浴池有規定,歲數大的老人,不可以單獨洗澡!「必須有家屬陪同,才可以進去洗澡。大娘,您明白嗎?這是我們的規矩,您都這麼大歲數了,萬一摔倒有事算誰的呢?這裡有貼著啊,寫的特別清楚:不許老年人獨自洗澡!」我洗澡的時候,看見一位80歲的老大娘,一個人拄著拐棍來洗澡。結果,被前臺給攔下了,拒絕讓她進入。老大娘站在那裡不肯走,非要進去洗澡。
  • 15位孝心人物閃亮齊魯 「為福添彩·福彩杯」第三屆尋找齊魯最美...
    歷時4個多月,依託機構、社會、個人推薦以及16市地方站的挖掘,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收到了上百位孝心人物的推薦事跡。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從中選取了40位孝心人物事跡進行融媒報導,經過大眾投票和專家評審環節,最終評選出10位齊魯最美孝心人物和5位齊魯孝心單項獎獲得者。孝心無價,大愛無疆。
  • 24歲未婚未孕女孩,收養「殘疾女孩」被質疑,5年了女孩如何了
    越南一位24歲的網紅,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了自己的善心,用這顆善良的心拯救了一個被拋棄的生命垂危的孩子。24歲未婚未孕女孩收養「殘疾女孩」,如今用行動打臉所有人當初這個女孩只有24歲,還沒有結婚、沒有養育自己的孩子,她看到了一個瘦骨嶙峋、生命垂危的女孩,內心產生了極大的憐憫感,所以決定收養她。
  • 11歲盲童每天獨自上學:孩子別怕,媽媽在你身後
    11歲盲童每天獨自上學:孩子別怕,媽媽在你身後對於一個正常的11歲的孩子來說,基本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如果一個家庭特意培養的話,在生活能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這樣上下學自己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就已經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