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攀比,不嫉妒,節奏自己控制

2021-01-10 兔八哥愛學習

最近跟朋友聊天,最多的詞是焦慮,現在的情況也確實如此,不僅生活中充斥著焦慮,網絡上也有很多充滿著讓人焦慮的文章,有時候看著看著確實會很焦慮,但是仔細的想一想,好像如果不看這些文章,不去聽那些負能量的東西,其實並沒有那麼焦慮。

焦慮只是心裡的一個想法而已,當你完全被焦慮控制的時候,很難靜下心來去做正確的事情,很難去努力學習,因為心裡充滿了焦慮。當一遇到困難的時候就首先想到外在因素,抱怨別人,抱怨環境,而並沒有想自己應該怎樣去做。這樣的如此反覆,便會惡性循環。

焦慮有時候是來自於與身邊人的攀比,比如:同事本來在單位幹得挺好,等漲工資的時候,聽說另一個同事漲工資的時候,他會特別的不平衡,總是抱怨,心態突然就崩潰了,不管對方漲了多少。可是在這之前他沒有什麼抱怨,看到別人的工作被肯定,漲錢了,他就十分不平衡,但他並沒有注意人家的付出與努力,只是單純看到人家拿到了錢,就去嫉妒,實在是不應該。

這種屬於可以容忍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同時不能容忍身邊的人生活得比他幸福。注意力放在別人的身上,而並不是很在意自己都做了什麼,需要如何改變自己。

至於焦慮每個人都會有,但不要總是焦慮,要能夠有辦法去擺脫焦慮。

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自己的節奏自己來把握,要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比如: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很喜歡,如果喜歡那就認真去做,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如果別人做同樣工作而比你掙得多,那一定有他的道理,要麼技術比你好,要麼業務比你好,要麼人家跟領導關係好,不管哪一點,不要去嫉妒和抱怨,只要努力去做好自己就行了,如果你做得好,那麼一定會得到應有的報酬的。

再就是自己掌握主動權,當有人販賣焦慮的時候,主動地去拒絕。對那些負能量的東西,儘量少聽少看。當腦子裡充滿了抱怨和憤怒時,試著做點能夠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比如:聽聽歌,看看電影之類的,讓自己的心情逐漸的平靜下來。

不管怎樣,生活還是要繼續,有人說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可是也有很多的容易,比如:容易胖,容易禿。

相關焦點

  • 最好的狀態是不攀比不嫉妒
    最好的狀態是不攀比不嫉妒中國教育服務網(作者:值周生)近年來流行一句話:羨慕嫉妒恨,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卻有著深沉的含義和心酸。羨慕別人的同時就會產生相應的心理反應,嫉妒就由此生發,嫉妒是骨中的朽爛,當嫉妒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生發恨,這一連串的心理變化,都是循環性的。雖然是隱而未現的思想惡變,但是這些負面的思想還是需要及時地制止,否則會造成不可思議的後果。網上流行一件事情,有個家長開著跑車去接孩子,最終被移除了班級群。
  • 人活一生:不爭、不搶、不攀比、不嫉妒
    每個人都是腳步匆匆,每個人都在擦肩而過,為了所謂的生活,為了所謂的以後,於是,總是會忽略了身邊的美,總是會讓自己變得那麼的可悲。你要知道,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裡更加燦爛的活著。你要知道,人活一世,我們要做到不爭、不搶、不攀比、不嫉妒,這才是我們可以期盼的未來。01我們在這個世上,我們有那麼多的期待。在這個世上的每個人,我們都是自己的主人。
  • 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幸福不需要攀比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我們習慣性的「生活在別處」,總是踮著腳尖仰望別人的幸福,卻忽略了自己身邊的小幸福。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選擇,每個選擇背後都有不同的活法。我們只需要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追求內心的富足就好了,不要盲目和別人攀比,因為真正的幸福不需要攀比。
  • 不攀比,不妒忌,請相信自己
    ▲圖片源自網絡有得必有失。吃麵條的時候,看見了一個很漂亮的勺子很喜歡。但是,想用它勺麵條。合適嗎?不合適。喝湯的時候,又看到一雙很精緻的筷子很喜歡。但是,想用它舀湯。合適嗎?不合適。勺子再好,它只能用來舀。筷子再好,也只能挑。好的,喜歡的,不代表合適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攀比,不嫉妒,量力而為換個角度來想。
  • 白巖松:中國人為什麼總是不開心?不只是喜歡攀比、缺乏信仰
    白巖松:為什麼我們中國人總是不開心? ——白巖松 推薦語:以前的中國,雖然社會發展緩慢,經濟也不發達,但是大多數中國人都很快樂。因為生活和工作節奏很慢,並不像現在如此匆忙和物質。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好日子,就是吃得飽、穿得暖、有房子住、有家人的陪伴。現在的中國人物質條件極大充裕,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到不快樂了,這到底是為何呢?
  • 這三大星座嫉妒心超強,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心裡會很不舒服!
    這三大星座嫉妒心超強,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心裡會很不舒服!處女座處女座的人出了名的要求完美,不管是對身邊的人還是對自己都是這樣的嚴格。再加上處女座的骨子裡存在著自卑的因子,所以看到身邊那些比自己優秀完美的人,心中就會產生無限的嫉妒。處女座的人太要求完美了,她們會盡力把自己打造成完美的樣子,總是很認真的付出,很努力的生活。但是她們一旦發現自己周邊的朋友比努力打拼的自己過得還要好的時候,處女座的心裡就會很不平衡,難以接受,所以會漸漸地和朋友產生隔閡,然後遠離朋友。
  • 做人,學會不攀比!( 經典 )
    我們時常感受到生活很累,其中一小半是源於生存的壓力,而一大半是源於與他人攀比。一個人偶爾感到不開心、不順心,其實是很正常的,但面對的態度一定是積極的,朝前看,拿得起放得下,能從俗事的糾纏中擺脫出來。如果把生活中發生的每件事都拿來和別人做個對比,既沒有必要,又會毀掉自己生活的樂趣。不攀比,就會解決生活中一大半的煩惱。
  • 不攀比不嫉妒,娛樂圈中仍有如此深厚感情,著實令人感慨萬分!
    不僅如此,雷佳音對郭京飛還是十分的感謝,感謝其在自己拍戲獲獎有所膨脹時把自己拉住了,沒有繼續讓自己膨脹下去。由此可見,兩人之間沒有攀比沒有嫉妒,是彼此最忠實的觀眾,也是彼此最好的老師,這種「另類友情」著實令人羨慕。在娛樂圈如此複雜的一個圈子中,能找到一位與自己志同道合且能成為摯友的人著實不容易,也祝福這些「兄弟情」能繼續延續下去。
  • 如何拔掉「嫉妒心」這根刺?家長要做到這四點,減少孩子嫉妒心
    當父母在孩子們面前,展現出嫉妒比自己優秀的人的狀態時,孩子就會無意識地模仿這種情緒,當他們遇到這種人,就會表現出極端的嫉妒心理。因此孩子擁有嚴重的嫉妒心理,是與父母平日的教育脫不了干係的。而擁有這種極端嫉妒心理的孩子,往往都會吃大虧。
  • 嫉妒攀比心是熟人給的:希望朋友過得好,但不能比自己好
    我發現現在很多人潛意識的心理都是:希望朋友過得好,但不能比自己好。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都虛情假意著,逢年過節一大堆的祝福語,祝你新年發大財,家庭幸福等等。如果人家真如願了又會覺得哪哪都不得勁,特別是對於跟自己出身、學歷、人脈都差不多的朋友,就更是忍受不了他們比自己過得好。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都有攀比心理,不管是外貌、能力、情感還是財富。
  • 何為嫉妒?自己不去努力,反而去數落對方的缺點
    所以再成功的人,都一樣有人在背後詬病,如果你要是糾結於這些嫉妒之語,結果只會讓自己困住。記得2015年有一部日本電影,名字叫做《紅鱂魚》,講得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掀起了空前的「漫才」熱。他破天荒向徒弟收取學費,平日裡支使他們幹著各種雜務,一旦不滿意就破口大罵。有的人因吃不消而選擇離開,有的則以理念不合拜入其他師父門下。得名談春的信行為了夢想甚至和父母鬧僵,好不容易令師父青眼相看又錯失良機,被發配到築地的魚市修煉。在此期間,天才師弟脫穎而出,兩位師兄談談和關西也各自經歷著內心的煎熬。
  • 生日會裡的玄機:孩子愛攀比,自私,不愛分享是正常的
    首先感謝這位媽媽提出這個問題,其實談到「攀比」,很多人就會自動把它劃到這個貶義詞裡面,認為攀比是不好的。其實和攀比相關的,比如說自私,自戀,獨佔,不愛分享等等這些特徵,對於小孩子來說都是非常正常的。比如說他希望能夠獨佔自己的東西,一切歸他自己所有。他還希望自己的東西是最好的,他不願意分享給別人,其實在孩子的心裡邊,它是一種自我保護。因為他會覺得,如果我把東西給了別人,我可能就沒有了;如果我的東西沒有別人的好,可能我就不會覺得那麼的被愛,就會覺得不那麼安全等等。
  • 怎樣克服嫉妒的心理弱點
         嫉妒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心理情緒,尤其會在人們經過攀比之後或者是在一定的競爭失敗之後產生。適當的羨慕他人能夠給自己帶來動力,促使自己不斷的進步。然而嫉妒能夠使得我們變得緊張、焦慮和不安,從而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
  • 寶寶心裡成長曆程——嫉妒
    一、每個寶寶在成長過程當中都會有嫉妒。嫉妒包含焦慮、恐懼、消沉、敵意、報復、就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如果好勝心太強,就會造成寶寶不良的交往。會妨礙進步。如果發現寶寶嫉妒心太強,一定要做好寶寶的心理疏導工作。
  • 如何正確地「嫉妒」別人?
    這個故事讓人啼笑皆非,卻也值得深思:當你產生嫉妒的情緒,是否鑽進了「唯我能贏」的死胡同?這個時候不是你在控制嫉妒,而是嫉妒在支配你。正向化解,是在嫉妒中汲取養分。因為你會在嫉妒中逐漸探索越發豐富的世界、精彩的生活與優秀的個人。它成為了你的風向標,你的驅動力。你在嫉妒中看到了目標,越走越開闊。
  • 人,如何克服自己的「攀比心理」?
    感情中,許多人不論在孩提時期,還是長大後,都受盡了「攀比心理」的苦。從前,是父母,老師,現在,變成了自己。但一個人的「攀比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既不能給人帶來實質性的成長,反倒會讓人心態消沉,在與人對比中,徹底失去奮鬥的力量。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下,如何克服自己的「攀比心理」。
  • 過適合自己的生活,不要和別人攀比
    但是讓人不高興的並不是人們所追求的事實根源,而是他們之間的比較。總拿自己和別人進行比較,其實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因為這樣做會使你經常性地發牢騷,常言道「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所以不能嫉妒別人,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現在的很多父母也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相比較,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於重大,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別的孩子好。
  • 源宸職場筆記:大學生巧妙應對職場嫉妒的4個方法!
    因此大學生在職場一定要把嫉妒之心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一方面通過嫉妒之心,不斷地鼓舞自己、鞭策自己;另一方面,要從心態、理念、方法等多方面對其進行克制。大學生可以這麼做:1. 不用太在意嫉妒---職場中,有些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原諒一個身邊人的上升。
  • 攀比,一面迷惑人心的魔鏡
    孩子們攀比誰打遊戲更強、誰的玩具更酷;大人間的攀比更加普遍,你也一定常常聽到「我家孩子期末考了XX分」「我家孩子在學校拿了一等獎」等炫耀的話。孩子、車子、房子等等,都是大人們攀比的對象。不只是人類,在動物當中,雌性求偶時會選擇更美麗、更強壯的對象,雄性會努力表現自己,打敗其他雄性,以獲得雌性的青睞和更大的生存優勢,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攀比。
  • 家有嫉妒心強的小霸王,幾招教你幫孩子化嫉妒心為動力
    孩子們的嫉妒心理與大人不同,通常會有以下幾種表現:1、我一個人的爸爸媽媽。有的小朋友不準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親人親近別的小朋友,他們只能疼自己一個,一旦發現自己的家人抱別的孩子,就會出現哭鬧行為。特別是在二胎家庭,有的孩子發現其他兄弟姐妹擁有比自己多的玩具或者衣物時,會想法設法破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