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聊天,最多的詞是焦慮,現在的情況也確實如此,不僅生活中充斥著焦慮,網絡上也有很多充滿著讓人焦慮的文章,有時候看著看著確實會很焦慮,但是仔細的想一想,好像如果不看這些文章,不去聽那些負能量的東西,其實並沒有那麼焦慮。
焦慮只是心裡的一個想法而已,當你完全被焦慮控制的時候,很難靜下心來去做正確的事情,很難去努力學習,因為心裡充滿了焦慮。當一遇到困難的時候就首先想到外在因素,抱怨別人,抱怨環境,而並沒有想自己應該怎樣去做。這樣的如此反覆,便會惡性循環。
焦慮有時候是來自於與身邊人的攀比,比如:同事本來在單位幹得挺好,等漲工資的時候,聽說另一個同事漲工資的時候,他會特別的不平衡,總是抱怨,心態突然就崩潰了,不管對方漲了多少。可是在這之前他沒有什麼抱怨,看到別人的工作被肯定,漲錢了,他就十分不平衡,但他並沒有注意人家的付出與努力,只是單純看到人家拿到了錢,就去嫉妒,實在是不應該。
這種屬於可以容忍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同時不能容忍身邊的人生活得比他幸福。注意力放在別人的身上,而並不是很在意自己都做了什麼,需要如何改變自己。
至於焦慮每個人都會有,但不要總是焦慮,要能夠有辦法去擺脫焦慮。
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自己的節奏自己來把握,要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比如: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很喜歡,如果喜歡那就認真去做,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如果別人做同樣工作而比你掙得多,那一定有他的道理,要麼技術比你好,要麼業務比你好,要麼人家跟領導關係好,不管哪一點,不要去嫉妒和抱怨,只要努力去做好自己就行了,如果你做得好,那麼一定會得到應有的報酬的。
再就是自己掌握主動權,當有人販賣焦慮的時候,主動地去拒絕。對那些負能量的東西,儘量少聽少看。當腦子裡充滿了抱怨和憤怒時,試著做點能夠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比如:聽聽歌,看看電影之類的,讓自己的心情逐漸的平靜下來。
不管怎樣,生活還是要繼續,有人說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可是也有很多的容易,比如:容易胖,容易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