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上幼兒園後也逐漸面臨社交問題,幼兒園也是一個小小的社交場所,在與其他小朋友的溝通中難免會發生摩擦,產生矛盾。家長們都會本能地偏愛自己的孩子,所以有些家長會欠缺考慮,感情用事,用惡劣的詞彙羞辱你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被其他家長用惡劣的詞彙羞辱了,情緒低落,你會怎麼做呢?
大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安慰孩子,去改善孩子低落的情緒。其實,這樣的話,第一步你就做錯了。安慰孩子,你只注意到了孩子的情緒低落,而忽略了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其他家長用惡劣的話語羞辱傷害了自己的孩子。安慰其實是對整個事情發生過程的逃避,安慰只是讓你的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了,並沒有妥善解決整件事。並且,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強的,如果沒有妥善處理這件事,孩子很有可能會模仿這位家長的行為,用惡劣的語言中傷他人。
鄰居家的孩子紅紅,天性內向,幼兒園的孩子有時會欺負她。一開始,她會回家悄悄地告訴媽媽,媽媽覺得打打鬧鬧無所謂,忍一忍就風平浪靜了,就勸她忍一忍,和小朋友們和平相處。紅紅見媽媽也不能幫助自己,不能理解自己的委屈,也逐漸不願意和媽媽訴說。她開始不願意和身邊人交流,不願意和身邊人交朋友,她覺得與身邊人訴說了也於事無濟。她更願意將事情埋在心底,自己內化,她也變得更加內向,甚至自卑,憂鬱。
正確的做法是要和孩子一起面對這件事。首先,要向孩子詢問整件事發生的過程,和孩子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談,家長們需要耐住性子,冷靜一些,聽孩子完整得敘述完整個事件,再發表自己的看法,切忌打斷孩子的講述。如果真的是自己家的孩子做錯了事,我們需要讓自己的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然後,我們將孩子大大方方地領到別人家門口,向他的孩子進行誠摯的道歉,並且我們需要在孩子面前指出家長的錯,家長可以和我的孩子講道理,讓我的孩子為他自己的錯誤道歉,但不應該用粗魯的語言羞辱他,這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是一種莫大的傷害!
如果孩子沒有做錯,你一定要帶著孩子去伸張正義,讓你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不應該受到這種無理的對待,讓他知道自己的身後一直有愛他的家人和朋友幫助著他,支持著他,給他一種被支持,被關愛的安全感。我們可以在對方冷靜下來後,帶著孩子和他認真談談這件事,希望他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與魯莽,並向我的孩子真誠地道歉。在事後,我也會告訴我的孩子,即使自己受了欺負也不應該向那位同學的家長一樣,說出惡劣的詞彙傷害別人。
簡單的安慰只能暫時撫平孩子的情緒,無法消磨羞辱的話語給孩子帶來的心靈上的創傷。長此以往,運用簡單的安慰去解決這一個問題會導致孩子走入兩個極端。一是,孩子會向那個粗魯的家長學習惡劣的語言,當面對同學間的矛盾時,他會簡單粗暴地用粗魯的語言傷害其他人,並且絲毫不認為自己的處理方式有問題,還為自己贏得了一場戰爭的勝利洋洋得意。又一是,孩子漸漸變得自卑,變得膽小,漸漸不愛說話,不愛社交,他活得小心翼翼,他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又說錯了什麼話,又惹了誰不開心,他也不確定自己身後是否有愛自己的人一直在支撐著自己。
所以,其實,我也很想和各位父母說,孩子是最單純的。小孩子之間互相打鬧也是常有的事,有時候不必過於認真得爭較對錯。如果你一衝動,用惡劣的語言羞辱了別人的孩子,這不僅為別人的孩子心靈蒙上了陰影,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染上壞習慣。我想呼籲所有的家長,為身邊的孩子留一份溫柔,留一份童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還會遇到哪些問題呢?歡迎大家留言,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