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友們!這個旅遊節怎麼過?
看風景、品美食
還是看比賽、訪民俗
……
這些都遠遠不夠
必須得一場大戲
過足戲癮
福利大放送來咯!
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這個旅遊節安排了「豪華版」的秦腔大戲
一起來探探吧!
6月18日—24日舉辦會寧美麗鄉村旅遊節期間,將在線川田園綜合體開展秦腔惠民演出活動,演出經典秦腔劇目14場次,每場演出特邀一名秦腔名家飾演主角,助興演出。現將演出場次、劇目及邀請的秦腔名家藝術簡介進行公布,以滿足廣大戲迷朋友的期待和關注。
演出時間
2020年6月18日—6月24日
午場:每天13:00—16:30
晚場:每天19:00—22:00
演出地點
會寧縣丁家溝鎮線川村
主承辦單位
主辦單位:會寧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承辦單位:會寧縣秦劇團
演出場次及劇目
特邀秦腔名家藝術簡介
竇鳳琴
竇鳳琴 ,國家一級演員,第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原甘肅省秦劇團副團長,甘肅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省文聯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甘肅省領軍人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秦腔傳承人。先後在30多部戲中,擔任女主角,代表劇目有《白花曲》《斬秦英》《竇娥冤》《玉蟬淚》《梨花情》《思源》等。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在汲取秦腔藝術豐富營養的同時,又把民歌、流行歌曲的一些發聲、行腔的特色,溶入秦腔演唱之中,高亢嘹亮而又委婉細膩,在秦劇旦行表演藝術方面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演唱風格,有「隴上金嗓子」、「 秦腔界的金鳳凰」 之美稱,與譚建勳、張蘭秦並稱為「隴原三俊傑」。
張蘭秦
張蘭秦,國家一級演員,主攻銅錘和功架花臉。曾多次獲中國秦腔藝術節表演金獎,代表劇目《鍘美案》《忠保國》《九江口》《狸貓換太子後本》《斬單童》《五臺會兄》《打鑾駕》《曹操與揚修》等幾十本戲,人稱秦腔花臉王,現為蘭州戲曲劇院藝術指導。他表演細膩,把握人物準確,吐字清晰,唱腔入味,大氣磅礴。曾師承秦腔著名花臉高發貴、劉茂森先生,2005年又拜京劇藝術大師尚長榮為師,他目前已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和表演體系,不斷被秦腔新人所追捧和效仿。
譚建勳
譚建勳,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共黨員,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藝術指導,陝西省戲曲研究院2012、2013、2014、2015、2016連續五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2010、2012、2015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5年被評為陝西省科、文、衛、體職業道德模範榮譽稱號;2016年被評為陝西省文化廳直屬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他主攻鬚生、小生,是陝西省鳳翔縣人,1975年至1977年在鳳翔藝校學藝,1978年參加工作,2008年從甘肅省秦劇團調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工作,領銜主演《李十三》飾李芳桂;《滿江紅》飾嶽飛;《西京故事》飾羅天福;《周仁回府》飾周仁;《趙氏孤兒》飾程嬰;《花燭恨》飾王大人;《飛將軍李廣》飾李廣;《八件衣》飾楊連;《斬姚期》飾劉秀;《打鎮臺》飾王鎮;《放飯》飾朱春登;《哭祖廟》飾劉真等鮮為人知的主要角色,特別是主演的《西京故事》是國家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三部委聯合舉辦的高雅藝術進校園巡演活動中三年內赴福建省、海南省、河南省、湖南省、上海、桂林、浙江、成都、重慶等地演出,把羅天福堅韌、樂觀、善良、可愛奉獻給了大學生,克服了種種困難和病痛,出色的完成了組織安排的任務。2014年還新排秦腔碗碗腔大型新創劇目《李十三》主演李芳桂,深受專家、同行、觀眾的好評。榮獲「第七屆陝西省藝術節」主演《李十三》中李芳桂獲「優秀表演獎」。2016年主演《李十三》參加了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2017年6月《李十三》參加第十五屆中國戲劇節。
李志翔
李志翔,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花臉演員,甘肅省渭源縣人,自幼酷愛秦腔藝術,1980年考入甘肅省定西地區戲劇訓練班,師承著名花臉表演藝術家高發貴,主攻銅錘花臉兼架子花臉。又受到著名秦腔花臉表演藝術家劉茂森老師的親傳,由於自身天賦獨好,加之自己刻苦鑽研,故在表演唱腔上面有著飛速的進步,因此被甘肅省定西地區秦劇團錄用。1995年參加在寧夏回族自治州舉辦的西北五省區首府市名家交流演出中,被《寧夏日報》譽為「江河源頭第一黑頭」的稱號和「難得的花臉奇才」深受廣大戲迷的歡迎和喜愛。
2001年調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在戲曲研究院這座神聖的藝術殿堂裡,他不驕不躁,更加努力,得到了很多藝術家的教誨,使他在藝術上更上一層樓。2005年拜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京劇大師尚長榮為師,在尚老師的指導下,他的藝術如虎添翼,更加邁向爐火純青,深受專家和廣大戲迷朋友的喜愛。
由於長期的舞臺實踐,借鑑京劇之特長,使自己的表演,唱腔形成獨特風格,他的演唱吐字清晰,鏗鏘有力,把秦腔花臉「炸音」與「喉咀音」巧妙的與兄弟劇種中的花臉聲腔結合在一起,使「龍」音與「虎」音參為一體,味濃地道,使秦腔花臉聲腔讚不絕口,深受專家和廣大戲迷的喜愛和高度評價。1996年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 中國戲曲研究會」聯合舉辦的《梨園漫步》清唱一等獎。2000年獲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清唱《斬單童》一等獎。2005年在《鳳鳴岐山》飾紂王獲陝西省第四屆藝術節優秀表演獎。2005年參加第九屆中國戲劇節在《鳳鳴岐山》中飾紂王榮獲中國戲劇獎、優秀劇目獎。2013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戲曲春節晚會,演唱《鍘美案》,2015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戲曲春節晚會演唱《十二生肖大拜年》,2017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慶五一晚會《中國夢·勞動美》。曾在《忠保國》中飾徐彥昭,《鍘美案》中飾包拯,《五臺會兄》中飾楊彥昭,《血詔帶》中飾曹操,《火焰駒》中飾艾謙,《葫蘆峪》中飾魏嚴和司馬懿,《沙家浜》中飾胡傳魁,《打鑾駕》中飾包拯,《探陰山》中飾包拯,《斬單童》中飾單童,《苟家灘》中飾王彥章等名劇,他的演唱久唱不衰,觀眾讚不絕口。
2013年受陝西省歌舞劇院之邀,參加歌劇《大漢蘇武》的演出,參加歌劇節比賽,將秦腔花臉唱法與歌劇柔和在一起,真是美中之美,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受到國家領導人和歌劇界專家的好評。2016年11月份受中央文化部的委託,應中國廣播藝術團邀請去加拿大多倫多,溫格華參加中國海外春節晚會《魅力中國》。2016年參加歌劇《大漢蘇武》榮獲文華大獎。
李小雄
李小雄,主攻文武鬚生、老生。國家一級演員,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寧夏秦腔劇院經理、寧夏戲劇家協會主席、寧夏演藝集團副總經理、銀川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銀川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1985年7月,年僅14歲的李小雄考入甘肅省定西地區戲曲學校學習戲曲表演藝術,在老師的嚴格教導下,他憑著對秦腔藝術的熱愛與追求努力學習表演技巧、刻苦訓練舞臺基本功,並在許多學習劇目中擔任主演,成為眾多同學中的業務尖子,在工作崗位上一直是團裡最優秀的「臺柱子」。為了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表演藝術水平,他經常謙虛地與單位的同行、老師探討對人物塑造的理解認識,先後拜京劇、豫劇和秦腔名家鈕驃、何尚達、姚峰、楊海東等為師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大膽開拓挖掘自己的表演道路與藝術潛能,以在表演藝術上的創新與突破為目標,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表演手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不懈的努力在2009年5月榮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成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三位中國戲劇藝術最高榮譽獎的優秀青年戲曲演員,並為寧夏戲劇藝術事業的發展翻開新的篇章。
2008年9月 榮獲2008西北五省區秦腔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2009年1月 榮獲2008年度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
2009年5月 榮獲二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2009年12月 榮獲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八屆文學藝術獎榮譽獎。
2010年4月 秦腔《莊妃與多爾袞》在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榮獲金孔雀優秀表演獎。
2010年7月 秦腔《莊妃與多爾袞》 第二屆少數民族戲劇會演優秀表演獎。
2010年9月 秦腔《清風亭》第五屆西北五省區秦腔藝術節優秀表演特別獎。
2012年11月 秦腔《花兒聲聲》中飾演老五,榮獲第六屆西北五省區秦腔藝術節特別表演獎。
2013年10月 榮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2014年 9月 榮獲第七屆西北五省區秦腔藝術節優秀表演獎特別獎。
2015年4月 榮獲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二批「四個一批」 文藝人才榮譽稱號。
2015年9月 榮獲「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
2015年12月 秦腔《狗兒爺涅槃》參加全國地方戲優秀中青年演員匯報演出。
2016年3月 秦腔《莊妃與多爾袞》中飾演多爾袞,榮獲第二十六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提名獎。
2016年10月 榮獲第十五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
2016年10月 榮獲文化部優秀專家稱號,
2016年12月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17年4月 在秦腔《狗兒爺涅槃》中出色塑造了狗兒爺一角,榮獲第二十七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榜首。
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李小雄一直摯愛秦腔表演藝術,真情投入、付出不計回報,並以贏得觀眾的熱愛為最高目標和最大的滿足。颱風嚴謹、表演灑脫、刻畫人物性格準確到位,並以扮相英俊、文武兼備、唱作俱佳而見長。二十餘年的舞臺演藝生涯培養了自己獻身藝術、謙遜好學與追求完美的優良品質以及敢於創新、善於突破的藝術思想。多年的苦苦追求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鮮花與榮譽,更贏得了觀眾的掌聲與青睞,並成為寧夏各族人民喜愛的、西北地區極有影響的優秀青年秦腔演員。
袁丫丫
袁丫丫,女,漢族,1974年生於陝西省寶雞市,秦腔旦角,國家一級演員,第2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現任甘肅省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秦腔四小名旦,中國戲協會員,甘肅省戲協理事,天水市劇協主席,甘肅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 ,市級人大代表 ,天水市政協委員 ,天水市勞動模範,省、市領軍人才,陝甘兩省秦腔研究會副會長,天水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傳承人,天水市十大傑出青年,甘肅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宋少峰
宋少峰,國家二級演員,主攻武生、小生。陝西首屆「文華獎」獲得者,甘肅第四屆「紅梅大獎」獲得者,甘肅省第五屆紅梅獎大賽「紅梅大獎」獲得者,第三屆中國戲曲黃河流域,紅梅大賽「金獎」獲得者,第四屆中國黃河流域紅梅大賽「金獎」獲得者,第五屆中國梁祝戲劇節中國紅梅薈萃「全國金花演員」稱號,2016年在蘭州市金城大劇院舉辦了《宋少峰秦腔折子戲專場》。
晁花蘭
晁花蘭,女,漢,陝西寶雞人。中專,本科在讀,畢業於陝西省周至縣藝術職業學校 。現於蘭州戲曲劇院工作。師承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項目傳承人梅花獎獲得者竇鳳琴。曾得到梅花獎獲得者張小琴,佟紅梅,竇鳳霞,侯紅琴,多位老師的指導。常演劇本戲《玉堂春》《竇娥冤》《火焰駒》等,折子戲《陰陽河》《撲火奪命》《抬花轎》等。
2000年參加陝西省《桃李杯大賽》榮獲新苗獎。
2001年參加陝西省《青少年演唱大賽》榮獲一等。
2002年參加西安市《秦腔流派唱腔大賽》榮獲一等獎。
2002年參加陝西省《第二屆小梅花大賽》榮獲一等獎。
同年榮獲《全國戲曲小梅花大賽》金獎。
2003年榮獲陝西電視臺《秦之聲大叫板》周冠軍、月冠軍 、年度總決賽優勝獎,特邀演員。
2003年劇照榮登《當代戲劇》第二期封面。
2004年參加《中國秦腔四小名旦》提名獎,優勝獎,旦角金獎,稱號。
2011年參加甘肅省第三屆《紅梅》大獎賽榮獲一等獎。
2015年參加甘肅第四屆《紅梅大賽》秦腔《撲火奪命》一折獲得紅梅大獎。
2016年參加甘肅省《青少年才藝大賽》榮獲一等獎。
2017年參加第三屆《中國戲曲紅梅大賽》演出秦腔《陰陽河》片段獲紅梅金獎。
2018年參加陝西省《名師高徒》榮獲十佳演員稱號。
2018年參加甘肅省《青少年才藝大賽》榮獲一等獎。
甘肅電視臺、陝西電視臺特邀演員。
2018年參加甘肅省第五屆《紅梅大賽》獲紅梅表演大獎。
對秦腔事業滿懷熱情,積極上進,精益求精,對自己嚴格要求,刻苦虛心,為發展戲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李 娟
李娟,女,出生於1984年,國家三級演員主攻閨閣旦、小旦。榮獲第四屆黃河流域十三省區紅梅大賽「一等獎」,第四屆甘肅戲劇紅梅大賽「一等獎」。在「五個一工程」劇目《百合花開》中飾演百合,大型紀實秦劇《柴生芳》中飾演祁雪麗,《竇娥冤》中飾演竇娥,《武松殺嫂》中飾演潘金蓮,《遊龜山》中飾演胡鳳蓮,《玉堂春》中飾演蘇三,《劈山救母》中飾演三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