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奶酪行業奶酪行業空間多少?
奶酪行業需求空間大,發展前景廣闊。奶酪營養價值高,將是中國未來奶製品消費升級突破口之一。目前,全球奶酪消費最高的歐盟國家年人均消費量達 18.7 公斤。日韓人均奶酪消費量也達 2-3 公斤,而我國年人均奶酪消費量僅 0.1 公斤,根據 Euromonitor 預測,2020 年我國奶酪銷售規模將達到 86 億元,2028 年人均奶酪消費量將達到 0.5 千克。格局來看,國內市場中進口品牌佔據主導,份額仍較分散,CR5 僅 53%,品牌化消費趨勢日趨明顯,妙可藍多等新勢力品牌青睞度加強在奶業奶酪 行業 增長 潛力巨大,國產品牌有望崛起迎來份額 提升 。
對標歐洲和日韓人均消費奶酪行業未來依舊有20到100倍的市場空間
對標國際乳製品行業奶酪佔比還有多少提示空間?
奶酪因其高營養價值、豐富的口感以及應用場景廣泛,與乳製品消費結構升級的背景相契合。2009-2018 年,我國奶酪消費規模 CAGR 達 24.78%,凸顯強勁的增長趨勢。。當前市場格局中雖海外品牌佔據主導地位,但格局尚未固化,國產品牌具備渠道優勢與本土優勢,市佔率有望迎來提升發達國家,奶酪屬於日常飲食,品種豐富多樣,佔乳製品消費總量的 60%,日本和韓國的奶酪消費佔乳製品比例也分別達到了20%和 47%,但中國不到 5%。
對標日韓奶酪行業佔比提升空間還有4到9倍
未來行業趨勢主要由量增到價增?
我國乳製品行業已由消費普及驅動增長逐步過渡至消費升級驅動增長、從量增走向價增的階段。2013 年以前,我國乳製品行業處於明顯放量帶動的增長階段,除 2008 年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導致整體銷量負增長之外,其餘年份乳製品銷量及收入均保持了較快增長。2004-2013 年乳製品行業收入年複合增速達 18.27%,分拆來看,銷量複合增長 14.07%,單價複合增長僅有 5.89%。2013 年開始,我國乳製品行業增速逐步放緩,銷量增長陷入停滯階段,2013-2018 年複合增速僅為 0.07%,但同期銷售單價 CAGR仍達 5.42%,由此也推動行業整體收入仍維持了 5.50%的複合增速,其中單價的提升主要得益於高端白奶、高端酸奶等單價更高的產品銷售佔比逐步提升。以國內乳業兩強為例,蒙牛的高端白奶特侖蘇收入佔比由 2013年的 8.2%提升至 2018 年的 16.7%,同期常溫高端酸奶純甄收入佔比由0.3%提升至 9.6%;伊利的高端白奶金典收入佔比由 6.7%提升至 12.7%,同期常溫高端酸奶安慕希的收入佔比由 0.0%提升至 15.2%。
奶酪深受兒童和年輕消費者喜歡?
奶酪因其高營養價值、豐富的口感以及應用場景廣泛的屬性,與乳製品行業消費結構升級的背景相契合,滿足了新興消費群體對餐飲產品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每 1 公斤奶酪約由 10 公斤生鮮乳濃縮而成,富含豐富的蛋白質、鈣、脂肪、磷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鈣含量是鮮奶的八倍以上,也遠遠高於酸奶。同時,經過乳酸菌等微生物及酶的作用,奶酪可適合患有乳糖不耐症的消費者食用,因此十分適合應用於兒童輔食的消費場景。此外,與酸奶相似,除了豐富的營養之外,奶酪還具有十分豐富的口感,可被加工製作為「芝士奶茶」、「芝士蛋糕」以及各種休閒零食,因此亦可廣泛適應休閒零食、餐後甜點及佐餐材料等各類消費場景,以滿足 90 後新興消費群體對餐飲產品多樣化、個性化的追求。隨著消費者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對餐飲多樣化需求的逐步顯現,具備高營養價值屬性、多層次口感、豐富的產品形態的奶酪逐漸受到國內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
奶酪行業剛剛起步,餐飲,休閒零食多渠道利好?
我國奶酪行業當前仍處於市場培育階段,體量較小但增速較快。據海關數據,我國奶酪進口量由 2009 年的 1.7 萬噸增長至 2018 年的 10.84 萬噸,年均複合增速達 22.86%,消費規模由 2009 年的 2.94 萬噸增長至 2018 年的 21.56 萬噸,CAGR 達 24.78%,凸顯強勁的增長趨勢。但從人均消費水平來看,據 USDA 數據,2018 年我國人均消費量僅為 0.15 千克,遠低於其他海外國家人均消費水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近年來奶酪行業始終維持著較好的增長趨勢,一方面得益於西式餐飲行業規模的穩步擴張,另一方面,伴隨著消費者需求的逐漸多元化,消費場景不斷拓展,奶酪的零售渠道也迎來爆發式增長奶酪的下遊消費分為餐飲渠道和零售渠道,其中餐飲渠道是目前的主流消費渠道,共佔國內奶酪消費總量的 58%以上。傳統西餐廳行業近年來增速逐漸放緩,但一些新的奶酪餐飲消費場景(如奶茶等)迎來發展機遇,整體來看,餐飲渠道未來將繼續受益於下遊餐飲工業廠商的需求推動,我們預計餐飲渠道未來將會持續貢獻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餐飲渠道佔主要銷量情況下,其他渠道有望爆發
行業CR5佔比小,外企頭部公司集中。國內企業有望趕超?
國內有產量企業較少,格局仍較分散,妙可藍多份額有望提升。中國奶酪市場潛力巨大,但國內有產量企業不到 20 家,奶酪消費主要依靠貼牌進口或進口加工來滿足國內需求,國產奶酪廠商間競爭尚不激烈,相互合作拓展國內奶酪市場,國內奶酪行業尚處於快速成長過程中,因此市場格局比較分散,2017 年數據顯示行業 CR5 僅52.6%,市佔率排名前 5均為國外品牌,百吉福市佔率27.2%來自法國保健然,第二安佳來自恆天然,第三樂芝牛來自法國貝勒集團,第四總統來自拉克塔利斯,第五名卡夫,妙可藍多排名第六,經歷奶酪行業 18-19年爆發性翻倍增長,預計 2018-2019 年妙可藍多有望進入行業前三。
兒童奶棒可能成為爆款零食,市場空間廣闊?
奶酪棒有望成兒童零食爆款,空間依然廣闊。以兒童棒棒奶酪為突破口拓展零售區,以兒童棒棒奶酪為突破口拓展零售區,「 從小」培養奶酪消費意識。培養奶酪消費意識。隨著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重,國家開放二胎政策,我國 0-14 歲人口比例有所提升,在居民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重視新一代的營養問題父母們越來越注重兒童營養健康的大背景下,隨著公司產品的逐步推廣,預計妙可藍多奶棒 3 年後會擁有 10億級市場。假設 2018 年奶酪棒的銷售量為 1 億,在假設我國 0-14 歲青少年消費者每年使用 50 支奶棒(2 袋)的情況下,2018 年妙可藍多奶棒滲透率僅為0.29%;假設妙可藍多滲透率和消費者每人每年消費的增長速度相同,預計2021年,奶棒銷售額平均可超 10 億,而此時奶棒在我國青少年中的滲透率仍然不足1%,市場前景廣闊。與同類產品相比,妙可藍多奶酪棒性價比較高
低於1%的極低的滲透率為產品留下太多空間
除奶酪棒外,公司進行產品轉型升級,推出芝士發酵乳、果蔬兒童牛奶等特色液態乳獲市場好評,公司產品較好切入空間廣袤的兒童零食消費市場,參考其他兒童零食品牌爆款的發展過程,我們認為公司在該賽道耕耘空間廣闊。
徐福記利用新年糖果賣點,成為國內糖果巨頭。徐福記 1992 年在中國創立,1994 年「徐福記」品牌註冊誕生,全面進軍中國糖點領域。公司重視兒童糖果消費市場,利用節日的傳統,重視春節傳統的營銷賣點,研製出了專為中國傳統新年設計的「新年糖」產品,將各種暢銷糖果混合包裝成設計喜慶、極具年味的糖桶和糖包,從此打開兒童零食市場,成為國內糖果巨頭,同時「徐福記」一度成為了「新年糖」的代名詞。利用自 1998 年以來,在兒童糖果市場上的銷售額與佔有率都穩居國內第一名。徐福記憑藉糖果產品連續 17 年登上我國糖果銷量第一的位置,達年收入銷量最高可達 80
喜之郎果凍的成功之路:大膽營銷,聚焦兒童。喜之郎成立於 1992 年,創始人籌資 40 萬,進入尚處於萌芽狀態的果凍產業。公司注重產品的質量,巨資引進大批國內外先進設備。1996 年,喜之郎在中央電視臺耗巨資投放廣告,把將近 90%的預算全都投放在電視媒體上。「喜之郎」在兒童家長中的綜合知名度最高,提及率達到 90%。1998 年初,藉助《鐵達尼號》熱度,推出「水晶之戀」,「水晶之戀」迅速成為少男少女的時尚信物。2001 年,「喜之郎」的銷售額已比創業初翻了幾千倍,達到 15 億之巨。2007 年,喜之郎切入奶茶市場, 2013 年超過 18 億人次喝過優樂美奶茶,銷售額突破 30 億。目前,喜之郎主營業務是生產和銷售果凍布丁、海苔、奶茶及巧克力餅乾四大系列產品,擁有「喜之郎」、「優樂美」、「水晶之戀」、「美好時光」和「開心時間」等多個品牌,在全國設立了 40多個分公司、辦事處,擁有 1000 多個經銷商,上萬個分銷商,建立了遍布全國的、健全的銷售網絡,產品同時遠銷歐洲、北美以及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年銷售規模超 100 億元。
從海外經驗來看,大部分海外奶酪龍頭均為基本以奶酪黃油或者奶酪黃油的相關業務業務起家,並逐漸向其他業務拓展,可見專門的奶酪製品企業在乳製品市場上亦有天然的優勢。基於奶酪產品的發展,公司在液態奶等其他領域也有望獲聯動提升作用。
線下渠道持續發力
公司營銷網絡分為傳統線下渠道和電商渠道,其中傳統線下渠道可進一步細分為餐飲渠道、工業渠道和零售渠道,目前公司已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國的網絡渠道。公司目前在河南、湖南、廣東、福建等地全面鋪開,從 2018 年 5 萬終端提升到當前 7-8 萬終端,2019 年隨新品的開發將著重提升經銷商單體規模,明年預計將進一步大規模招商,目標終端數達到 10 萬+。
線上渠道碩果纍纍,行業口碑和客戶認可度極高
線上穩重有升,強化領軍優勢。「妙可藍多」不斷拓展線上平臺,索新零售趨勢,設立有贊妙可藍多商城,開設拼多多品牌店、下廚房旗艦店,進入蘇寧自營、每日優鮮等平臺,進駐蜜芽等母嬰電商;獲得2018 年京東最受消費喜愛的奶酪品牌,並為京東生鮮類目的頭部合作商家,不斷夯實天貓、京東兩大電商平臺基礎。據天貓數據顯示,妙可藍多馬蘇裡拉奶酪在 2016 年-2018 年連續三年處於天貓渠道馬蘇裡拉奶酪品類銷售領先位置。在京東平臺,妙可藍多連續三次榮膺「最受消費者喜愛的黃油奶酪品牌」。公司天貓品牌旗艦店 2019 上半年躍升至最高層級,超越大部分零食品牌,成為頭部店鋪,二季度開始則連續蟬聯京東奶酪黃油類目第一的位置,「618」電商年中大促更是取得京東、天貓雙冠王的不俗戰績。
餐飲渠道和零售渠道優勢明顯
線下尋求多方合作,經銷商數量穩步提升。餐飲工業渠道方面,公司憑藉優秀的研發能力、強大的定製產品及應用研發服務,通過諸如全家的焗飯奶酪、悅薈的高融點奶酪丁等定製化和細分化產品,滿足了客戶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為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贏得薩莉亞、85 度 C、達美樂、海底撈、吉野家、多樂之日、全家 Family Mart 眾多連鎖大客戶的認可,19H1 新開拓星巴克、瑞幸咖啡、漢堡王等知名客戶。零售渠道方面,公司已初步完成全國化線下網絡布局,在與家樂福、歐尚、永輝、沃爾瑪、蘇果、步步高、物美等全國性及區域
性 KA 建立起良好合作的基礎上,2019 上半年繼續下沉精耕,進駐全家、喜士多、羅森、良友等便利店渠道,不斷增加有效終端覆蓋。
營銷策略多樣化
公司與知名動漫 IP 汪汪隊進行深度合作,獲得其在奶酪相關食品領域的授權,利於公司奶酪產品對目標人群的精準營銷。同時,公司還開展了社群營銷、地面推廣、試吃品鑑等多種線上線下活動,並參加國際烘焙展、中食展、嬰童展等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展會,成為 2018 味道中國鼎廚大賽官方贊助商,通過一系列的營銷推廣活動,公司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不斷佔領消費者心智。公司廣告宣傳片陸續登陸央視和分眾傳媒,開啟品牌全面建設元年
蒙牛入局帶來哪些好處?
有蒙牛作為戰略投資者,很大程度上為其在資本市場和渠道以及銷售市場,打下了一個很強的信用背書基礎。其次,妙可藍多控股的廣澤乳業是中國最大的奶生產企業,對於蒙牛來說,他沒有奶酪生產線,那麼蒙牛奶酪就需要由妙可藍多或者廣澤乳業來代工生產。所以蒙牛現在入股妙可藍多,很大程度上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搭建自己的奶酪生產線。第三點,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講,通過和蒙牛合作其實是很大程度上可以讓妙可藍多在資本市場地位穩定,同時融資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這兩年妙可藍多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放於市場,此時他的融資能力就取決於背後的股東的信用背書和資金啟動。最後,與蒙牛合作,有助於妙可藍多在銷售市場有更好的發展。因為蒙牛在終端市場有非常強的營銷能力和整合能力,合作後可以有效的藉助利用這樣的渠道資源,所以這是件對雙方都有利益的事情。」
總結:一方面奶酪行業發展空間極大,同時妙可藍多的拳頭產品市場認可度極高,未來前景廣闊。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擔憂。第一:蒙牛入駐後開始持續大漲,當下公司市盈率288倍,估值極高。第二:行業壁壘不深,行業利潤高同類公司比如伊利,光明等液態奶公司會否下大籌碼搶奪市場。同時國外頭部公司當下優勢依舊很大。第三:2020年至今多位高管持續減持股份,大面積的減持對公司的管理和前景還是有很大負面影響。
個人認為公司,行業都不錯,但是需要估值和價格調整。當下介入有一點高風險高收益的感覺,穩健投資需要等待更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