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2月26日,中俄同江-下列寧斯闊耶鐵路界河橋工程(俄媒報導稱跨阿穆爾河國際鐵路橋,阿穆爾河是俄羅斯對中俄界河黑龍江的稱呼——觀察者網注)正式奠基,這條投資27億元的大橋預計2017年建成,建成後將成為第一個中俄跨境鐵路橋,形成兩國在滿洲裡、綏芬河之後的第三條雙邊鐵路運輸大通道,並將成為中俄最重要的跨境貨運通道。其運力均能超過現有的兩條中俄鐵路線。
同江鐵路大橋示意圖
中俄同江鐵路界河橋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同江市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下列寧斯闊耶之間,我國境內線路全長31.62公裡,其中跨江大橋主橋全長2215米(我國境內長1900米)。中方投資估算26.42億元人民幣,建設工期為兩年半,設計年過貨能力2100萬噸。
中俄同江鐵路界河橋是首座橫跨中俄兩國界河-黑龍江的鐵路大橋。中國鐵路總公司的人士介紹道,這一大橋的建設,將結束中俄界河無跨江鐵路橋梁的歷史,形成又一個我國東北鐵路網與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相連通的國際聯運大通道,改善我國既有國際鐵路運輸格局。
據悉,中俄邊境線長4300公裡,除了54公裡在新疆,其餘在東北。兩國邊境基礎設施建設不多,通道建設不暢始終是困擾中俄雙邊貿易加速發展的重大瓶頸之一。
同江海關辦公室主任姚湘軍介紹,黑龍江省和俄羅斯運輸通道主要是船運,冬天受較大制約,而汽車運距短、運量小,難以滿足大宗貨物運輸,且汽車、裝船倒運增加成本,過境服務已不適合於現代的標準。
現有的中俄鐵路線有兩條,分別是濱綏鐵路所連接的西伯利亞鐵路,以及滿洲裡至後貝加爾期克鐵路。由於沒有跨江鐵路,往來西伯利亞的大宗貨物只能繞遠走這兩條鐵路,運往俄羅斯腹地的運距至少繞遠800多公裡,給企業增加成本。綜合物流、關稅等成本因素,不少企業選擇從新疆的口岸將貨物運至哈薩克斯坦,進而進入俄羅斯市場。
以同江口岸為例,2011年該口岸貨運量為60多萬噸,2012年降至40多萬噸,2013年受夏季洪災影響受到損失。
運力運能上,同江鐵路橋項目實施的第一階段達到每年520萬噸,在第二階段達到2000萬噸,運力均能超過前兩條鐵路,該橋將成為中俄貿易最重要的通道之一。
鐵路界河橋工程於2008年3月正式立項,同年10月中俄兩國籤署建橋協定,是《中國東北地區同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中的重要項目。
中國鐵路總公司方面表示,建設中俄同江鐵路界河橋將推動我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互利合作,更加便利中俄雙方的經貿合作和友好往來,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合理配置口岸資源、促進跨國文化交流和旅遊業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俄羅斯去年啟動了《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國家規劃》,加大遠東開發力度,欲「借中國之風,揚俄羅斯之帆」。同年,中國東北部地區沿邊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盧布在中國邊境綏芬河市試點使用,中國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對俄電子商務物流平臺建設及自貿區申請。
業內人士認為,中俄在地區合作尋求利益共同體,並有望形成雙邊經貿合作新的增長點。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邢廣程認為,中俄同江——下列寧斯闊耶鐵路界河橋建設符合中俄兩國攜手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大框架,且橋梁是溝通的紐帶,其意義不僅在於物質方面的流通,對兩國文化、政治交流和區域性合作非常有好處。
(觀察者網綜合21世紀經濟報、俄羅斯新聞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