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無意中搜了下「吃什麼能變聰明」這個話題的關注度,沒想到,這個話題關注度很高,而且提問的人也很多,這些媽媽們想必也是希望給孩子的食物,既能保證營養均衡,又為「不輸在起跑線上」而絞盡腦汁。這樣的食物真的存在嗎?
我們先來看一份美國《科學文摘》的報導,科學家們曾對智力和體力較為低下的兒童進行過調查,讓這些孩子服用一些礦物質和維生素,結果顯示,原本智商在17-77分值的兒童,在8個月內補充了8種礦物質和11種維生素,平均智商增加了6;另一組兒童服用安慰劑,平均智商只增加了1,由此說明,增加營養多吃健腦食物,是開發兒童智力的重要步驟之一。
這個研究我們解讀下,實驗中的兒童吃的是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這個信息對於屏幕前的你而言,可能會想是哪些營養素呢?這句話除了健腦營養素外,還包含另外一層含義,那即是「多種,即營養均衡」,再簡單點說,食物多樣化,什麼都要吃,不能吃單一食物,蔬菜只吃白菜,每天吃雞蛋、牛奶、肉只吃豬肉,這樣萬萬不對。只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才能達到健腦的效果。
吃出聰明,首先要做到一點,就是營養要均衡,第二步優選聰明食物,優選聰明的食物不是每天只吃聰明的食物,而是要與其它食物搭配著吃,聰明的食物只要一周內在餐桌上出現4-5次即可。再好的食物,天天、頓頓吃,也可能帶來缺乏營養素的風險。
6種聰明食物推薦
一、魚
魚大家都知道富含DHA、鋅、碘,尤其是深海魚的DHA含量極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高,富含人體必需脂肪酸,從而提高大腦發育營養素,所以這也放在聰明食物推薦第一的位置。
魚是促進智力發育的首選食物之一,是人腦中神經遞質的重要來源,可增強人的記憶、思維和分析能力,並能控制腦細胞的退化,延緩衰老。
魚肉還是優質蛋白質和鈣質的極佳來源,特別是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大腦和眼睛的正常發育尤為重要。
魚油、鮭魚、帶魚、黃花魚、鮁魚、鯧魚與鱸魚、鱖魚、武昌魚、鯉魚和草魚等魚的肌肉和內臟脂肪中DHA、EPA(二十碳五烯酸,另一種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常與DHA結伴出現)的含量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除鯉魚和草魚外,無論是海水魚還是淡水魚,其脂肪中均含有一定數量的EPA、DHA。
疫情下,不能保證食材的安全,一個方法是蒸煮時間在15分鐘以上,讓食物熟透,國內產的虹鱒魚、黃花魚、帶魚、鱸魚DHA含量也不錯哦。
為了避免讓魚肉中寶貴的DHA在高溫烹調時減少流失,還要注意合理的烹飪方法。DHA不耐高熱,因此對於富含DHA的魚類,建議採用清蒸或燉,不要油炸,因為油炸溫度過高會讓寶貴的DHA喪失殆盡。
另外,魚中的鋅含量也十分豐富,不僅可以促進長高,還能補腦。
同時海魚中的碘,比淡水魚要多,缺碘會影響智力的發育,故而區域性缺碘地區,應該尤為注意,減少因缺碘造成的智力發育遲緩。
以下是國家衛健委最近一次針對碘攝入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國家層面上,全國的水碘中位數是3.4μg/L,是比較低的,在10μg/L以下。省級水平上,所有省的水碘都是在10μg/L以下,其中河南、山東、江蘇、內蒙古、寧夏、海南、山西、天津和廣東水碘中位數是在5μg/L以上。
省級水碘含量 圖片來源: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
還有幾個省水碘更低,在2μg/L以下,分別是貴州、青海、重慶和雲南。
請在這些碘低的市縣生活的家長注意,及時補碘。如不在圖表內的市縣的家長,也不要盲目補碘,一般兒童體檢時,保健醫都會去檢查。不放心的話,下次再體檢時,可以跟醫生溝通下碘的情況。
二、大豆
大豆,即黃豆,下面是重點,大豆並不是紅豆、綠豆、黑豆等各種其它豆類。為什麼是大豆上榜呢?
豆中之王的黃豆,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黃豆也含有較多的卵磷脂,是促進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及增強記憶力的重要物質。主因是大豆的蛋白質更易吸收、還富含賴氨酸,這是其它種類豆子所不能代替的。
比如,大豆中的賴氨酸含量,是毛豆的2.7倍,是北豆腐的4.2倍,一小把黃豆等於一巴掌的北豆腐。
但是黃豆吃多了容易脹氣,也不好消化,所以應讓孩子多吃豆腐、豆乾、腐竹、豆腐皮等豆類食品。
除了豆製品,黃豆加工後燉湯炒菜以外,還可以吃納豆,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三、各種果實的子仁
比如葵花子、松子、核桃等,堅果含有豐富的油酸和亞油酸,這個是人體必需脂肪酸,不僅助力大腦發育,還能幫助中老年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效果,因為這些「好油「,可供給大腦基礎需要,同時富含的鋅和錳,組成腦垂體的重要物質。提示:對於1歲以下的寶寶,應用料理機打碎後,加入粥或餅裡再食用。
核桃除去約50%的殼等廢棄物後的淨仁,含有63%的亞麻酸以及豐富的蛋白質、磷、鈣和多種維生素,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強化腦血管彈力和促進神經細胞的活力,提高大腦的生理功能。
核桃雖好,也要適量進食,應長期堅持食用。一般來說,每天服用核桃仁的重量,應在40克左右,大約相當於四五個核桃。同時,應該適當減少其他脂肪攝入,以避免熱量攝入過高,導致肥胖。
32克(兩勺)花生醬含有大約320毫克鈣,有助保持骨骼強壯。
另外,像一些亞麻籽油、核桃油,紫蘇油等植物油也富含α-亞麻酸,可以在我們體內轉化成DHA,也是優選這些油代替部分食用油。
四、雞蛋
蛋類可提供優質蛋白,而蛋黃中富含膽鹼,可提高記憶力。
推薦雞蛋的理由,是因為雞蛋富含的卵磷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規定:在嬰幼兒奶粉裡,必須添加磷脂。這也說明了,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期,磷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實大豆中含有的大豆磷脂,與雞蛋含有的卵磷脂,同屬於磷脂,所以說,想要聰明,這兩樣應該多吃一些。
註:有過敏的寶寶就不要食用了哦~
卵磷脂的具體功是強化大腦動力,降低腦疲乏,提高記憶效率,還能起到修復腦細胞的作用,防止那大腦神經外面的絕緣層破裂,影響神經傳導。
五、益智菜
新鮮的蔬菜水果
新鮮的蔬菜水果不僅能給我們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能提供大量的植物活性物質。這些抗氧化成分能夠使寶寶的血腦屏障保持健康,從而阻止有害物質進入大腦,而有益健康的物質則能通過無誤。
益智菇:金針菇不止味道鮮美,富含鋅,其實還是特別適合孩子食用的營養菇,孩子常吃少生病,提高免疫力,它還有一個美稱「益智菇」,能幫助寶寶智力發育。
黃花菜:因其顏色金黃,形狀細長,所以又叫「金針花」,黃花菜被人們稱為「健腦菜」,它具有安神作用。含有的蛋白質、脂肪、鈣、鐵是菠菜的15倍。所以,兒童常吃黃花菜對健腦非常有益。
六、 牛奶
牛奶上榜,是因為牛奶中的鈣有調節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功用。孩子每天喝足夠的牛奶,有利於改善認知能力,保證大腦高效地工作。同時對於需要長高的孩子來說,一舉多得的「好食物」。
剛剛看到一條書評,「專家居然建議1歲就斷奶,這本書我果斷不看了」,這個媽媽的想法是正確的,1歲斷奶是萬萬不可,但現實是很多媽媽在寶寶4個月開始,就當起了職業型媽媽,奶量也是越發減少,「力不從心」肯定是有的,這時應該理智選擇配方奶粉來替代。
奶作為人一生不應該「中斷」的食物,對於我們期望讓寶寶聰明又長高的家長來說,更加不應該讓寶寶斷的食物。對於3-4歲的大寶來說,選擇產品安全即可,如有條件大品牌的配方奶粉也不錯,奶粉不僅調整了鈣磷的比例,同時攜帶方便。鮮牛奶,價格相對實惠一些,對寶寶來說包裝也很新鮮,尤其不喜歡奶瓶喝奶的寶寶。
所以如圖,酸奶、牛奶、奶粉,只要能接受,成人每天保證300-500毫升,2歲-8歲每天500毫升奶類。
飲食禁忌
1.習慣吃過鹹食物的人,不僅會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症,還會損傷動脈血管,影響腦供血,使腦細胞長期處於缺血缺氧狀態而智力遲鈍,記憶力下降,甚至過早老化。
2.食物中含鉛量過高會損傷大腦引起智力低下。智力殺手食物有:爆米花等膨化食品、皮蛋含有氧化鉛,鉛具有極強的穿透能力,
3.含鋁食物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思維能力遲鈍,所以,油條為主食。經常使用鋁鍋炒菜,鋁壺燒開水也應注意攝鋁量增大的問題。
上面的補腦食物,大家都了解了,哪些食物不能吃,我們就一起讓孩子越吃越聰明吧。
編輯:王丹,國家高級營養師,月子會所及幼兒園營養師。
審核:關注 十幾年經驗的兒童健康管理師,出身中醫世家的私人保健醫,只聊育兒乾貨,將中醫、西醫、營養,功能醫學融合起來的資深母嬰保健師,出版過13本書的營養師媽媽。
喜歡這篇文章的友友們,轉發和評論哦,關注,領取兒童健康食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