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不同的年紀,各有其特定的發育重點。小寶寶們在剛引入輔食的時候,對大千世界的各種營養,都存在著極大的渴求。
6月齡的小傢伙,需要開始攝入穀物、蔬菜;到了8月齡,寶寶們對肉類、蛋類的需要也日漸顯現出來。
有一種食物,和肉類一樣重要,還能在體內合成DHA,讓寶寶越吃越聰明,卻被很多寶媽忽視了,那就是食用油。
一歲內寶寶不僅需要肉,還需這種「脂肪」
小妍的寶寶才8個月大,引入輔食也已經有兩個多月了,小傢伙逐漸開始不滿足於清湯寡水的白水煮蔬菜,對小妍的飯碗虎視眈眈。
每次吃飯的時候,小妍都給寶寶專門安排一個嬰兒座椅,讓娃坐在餐桌上跟大人一起吃飯。
前幾天出現的一幕,把小妍逗得忍不住哈哈大笑。寶爸夾著一塊肉,正慢悠悠地往自己的嘴裡送,被寶寶看見了,小傢伙饞得兩眼直盯著肉,口水都流到了桌子上。
這件事也讓小妍意識到,小寶寶需要開始吃肉了,肉裡含有蛋白質和脂肪,這些都是寶寶身體發育必須的營養成分。
不僅是肉,還有一種輔食雖然常常被寶媽忽視,卻也是必不可少的脂肪來源,那就是我們烹飪的時候需要用到的食用油。
油裡面含有一種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這種物質能夠在體內合成DHA,是給寶寶補腦的絕佳輔食。
寶寶輔食可以吃油嗎
小嬰兒的腸胃功能尚且較弱,真的可以吃油嗎?很多寶媽心中都存在這樣的疑惑。其實,寶寶們從引入肉食開始,就可以逐漸地添加食用油了。
「婦幼平衡膳食寶塔」當中這樣建議:
1~2歲的寶寶,每天可以食用5~15g油,換算下來約為0.5~1.5勺2~3歲的娃,每天推薦食用的量為10~20g,約為1~2勺4~5歲的小孩子,每天可以攝入20~25g油,換算結果為2~2.5勺由此可見,一歲以上的寶寶,對食用油是有著硬性需求的,小傢伙們和大人一樣,也是需要吃油的,只不過需求量較低,不能吃得太多。
而未滿一歲的娃,如果可以保證每日1枚雞蛋+50g肉食,暫時可以不添加食用油;如果無法保證雞蛋攝入,則需要添加5~10g的油來補充α-亞麻酸。
寶寶輔食用油如何選
小傢伙們對食物的要求非常苛刻,那麼給娃吃的油,應該如何選擇呢?
1. 大豆油、玉米油
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這幾種生活中常用的植物油,價格便宜,寶寶也可以吃,屬於是物美價廉的選擇。
但是這幾類植物油中α-亞麻酸的含量較低,僅為5%~9%左右,對寶寶來說可以將就,卻並非最佳選項。
2. 核桃油
核桃油裡的α-亞麻酸含量為10%~14%,明顯高於大豆油,而且核桃油幾乎沒有什麼味道,小寶寶非常容易接受,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
3. 紫蘇油、亞麻籽油
這兩種油的特點是α-亞麻酸含量高得驚人,達到了50%以上,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DHA補充來源了。
但是這兩種油的缺點也非常明顯,首先是價格比較昂貴,其次是味道比較奇特,比較適合涼拌來吃,不適合正常煎炒,因此並不是特別適合小寶寶。
綜合以上的比較來看,核桃油是最佳的選項,不過寶寶用油並不唯一,寶媽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每種油都給娃適當嘗試。
給娃吃油需注意
◆ 不「為吃油而吃油」
在健康類的廣播節目當中聽過這樣的橋段:某營養專家為了吃油健康,每天定量「喝油」,做菜卻從不放油,只吃白水煮菜。
這樣的做法實在讓人大跌眼鏡,寶媽們千萬別「為了吃油而吃油」,在寶寶的輔食製作過程中適當「加油」就可以了。
◆ 豬油、黃油不宜吃
以上推薦的食用油,主要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在寶寶的身體和大腦發育當中起到關鍵的作用。
黃油、豬油這類的動物油,主要含有飽和脂肪酸,並不是寶寶發育的必需品,對健康沒有益處,因此不推薦。
◆ 小心「純天然」自榨油
前段時間,純天然的「自榨油」突然火了起來,號稱無公害,卻因為不夠嚴謹的加工環境,反而存在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風險。
這種油不僅不能給寶寶吃,大人也最好謹慎對待。吃油,咱還是得選擇大廠家生產的標準化產品。
【寫在最後】
小小食用油,暗藏大智慧。
【留言板】
寶媽們給娃吃油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