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相處要虛懷若谷

2021-02-08 炳赫易學文化

點擊上方藍字炳赫易學文化關注


   周易學者 於艦程

   微信號 : 737381422


原文:讀書能使人寡過,不獨明理。此心日與道俱,邪念自不得乘之。

譯文:讀書能使人少犯錯誤,不僅僅是明白事理而已。只要自己的心合乎道,邪惡的念頭就不能乘虛而入。

【人生智慧】
「滿招損,謙受益」是聖古先賢留給後人的一句千年不變的箴言。在漫漫人生長路中,用正確的態度來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俗語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八千裡雲月也只不過是宇宙渺小的微塵而已。終日抱著「老子天下第一」想法的人,既可笑又可悲。只有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虛懷若谷,才能不斷吸納知識,才能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然而,世間總有一些無知的趾高氣揚者,他們自以為「天下無敵」,到頭來卻也不過是一捅即破的「紙老虎」而已。



一個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在那裡,他學歷最高。有一天,他到單位後面的小池塘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兩旁,也在釣魚。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魚竿,伸伸懶腰,「噌、噌、噌」從水面上如飛般走到對面上廁所。博士眼珠瞪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漂?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

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噌、噌、噌」從水上漂回來了。怎麼回事?博士生又不好意思去問,自己可是博士生啊!

過了一會兒,副所長也站起來,走幾步,「噌、噌、噌」漂過水麵上廁所去了。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兒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雲集的地方?

這時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面上廁所得繞10分鐘的路,而回單位又太遠,怎麼辦?

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后,起身往水裡邁: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過。只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裡。

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麼要下水,他問:「為什麼你們可以走過去呢?」

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裡有兩排木樁子,由於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在水面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麼不問一聲呢?」

博士把學歷看得高過一切,他甚至以為高學歷的自己是無所不能的,所以才在兩位學歷比自己低的人面前鬧了笑話。其實,他哪裡知道,學歷並不代表一切,只有學習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這種能力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謙虛。

法國思想家羅曼·羅蘭告訴我們:「財富是靠不住的。今日的富翁,說不定是明日的乞丐。唯有本身的學問、才幹,才是真實的本錢。」偶然的機遇和到手的財富以及曾經引人注目的成績都不足以讓人沾沾自喜、自高自大,唯一可靠的保障是才能。而要想獲得才能,一條有效的捷徑就是不斷地學習,讓心靈充盈。

李玲瑤,美籍華人,國際金融學博士,現任北大、清華的客座教授及數家公司的董事長。學生時代起,李玲瑤就憑著自己那股好學上進、勇敢幹練的拼勁,加上端正大方的容貌、快樂開朗的性格,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欣賞,並被推舉為臺灣大學學生會主席和美國加州臺大校友會主席。

畢業後,李玲瑤前往美國馬裡蘭大學留學,她選擇攻讀當時的前沿學科——計算機專業。獲得計算機學位後,李玲瑤在矽谷做了8年的資深電腦分析員。

同時,她的丈夫胡公明完成了核物理方面的深造,獲得博士學位,並供職於著名的通用電氣公司。

1980年,他們決定開創自己的事業,在矽谷創辦公司。不到兩年,他們實現了自己的第一步目標,成為百萬富翁,同時,公司也從高科技領域擴展到房地產和進出口貿易領域,並在北京、香港等地建立了辦事處。此時的李玲瑤從一個純粹的文化人發展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企業家。

與此同時,李玲瑤感覺到自己在經濟理論方面的不足,於是她在48歲的時候重新進入學校學習。每次上課她都坐在第一排的正中間,認認真真做每一份習題。同時,李玲瑤還自學了經濟學本科方面的所有課程,碩士加博士的5年,她讀完了經濟學9年的課程。之後,她又上北大,並戴上了北大博士帽,而她的事業也越來越輝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故學然後知不足。」謙虛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品德。只有學而知不足,才能讓一切皆有可能。養成謙虛謹慎的習慣很重要,謙虛謹慎在一生中都會起重要的作用,不管做什麼事靠聰明才智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還是需要有謙虛的態度並且還要學會不恥下問。不懂的,要在第一時間詢問他人,要多多徵求他人的意見,不好的學習習慣也要及時改正。

無知者是勇敢的,但這種勇敢是無任何根基的。一旦在現實中碰上寒風冷雨,他們的所謂勇氣便會很快消失。他們會從自高自大的雲端,跌入幽深的谷底,很可能會一蹶不振,由盲目自信轉為極度自卑。一個人只有對某種學問深入探討了,才能發現自己在這方面存在著哪些不足,才會找到對策去彌補。

只有學習了,才可能發現不足之處;不學習,就永遠也察覺不了自身的不足,可能會永遠沉溺在自我編造出來的、不切實際的幻想中。

其實任何事情,哪怕是乍看起來最簡單不過、再平常無比的事情,人們若想把它做好,精通地掌握它,不肯下苦功,也是很難成功的。世間之人,誰都沒有驕傲的資本,即使博學之人也一樣。只有保持知不足的「空杯」心態,才能從別人那裡學到知識和智慧;只有保持虛懷若谷的狀態,才能將虛空的心越填越滿。


掃描關注 |微信公眾號:炳赫易學文化

微信號 : 737381422  |  百家號:炳赫易學文化


相關焦點

  • 做一個虛懷若谷的人
    比如說我們與一個風度良好的人進行交談的時候,往往會覺得無比愉悅。而當我們與一個狂妄自大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就會感覺非常不舒服。後者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時間長了,大家都會對他敬而遠之。同理,一個虛懷若谷的人,若是能將其當做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資本,必將受到周圍人的喜愛。謙虛的人,往往持一種平和的姿態,他們用恰如其分的語言和溫文爾雅的態度去對待別人。
  • 談談「虛懷若谷」
    「虛懷若谷」是一個成語。第一次知道這個成語,是在我讀初中二年級的一次考試上,解釋「虛懷若谷」是什麼意思。
  • 學一個成語改變人的一生,「虛懷若谷」成語的由來
    ,這就是「虛懷若谷」成語的出處,讀了本文我們可能基本理解「虛懷若谷」這個成語的意思了。如果我們能進一步學習,對你的幫助會更大。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對善為士者(就是有道的人或者是管理者)作了深刻的論述,他說古之善為士者在修道方面是有很深造詣的人:豫兮若冬涉川:就好象冬天打著赤腳過河,意為謹慎小心。猶兮若畏四鄰:猶,是慎懼的意思。
  • 胸懷決定格局,虛懷若谷的人定能幹大事
    同理,一個虛懷若谷的人,若是能將其當做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資本,必將受到周圍人的喜愛。謙虛的人,往往持一種平和的姿態,他們用恰如其分的語言和溫文爾雅的態度去對待別人。這樣的人,會讓對方放鬆,在雙方發生矛盾的時候,還可以有效消除對方的敵對情緒。虛懷若谷體現的其實是一種友善的情懷,它可以我們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處於有利的地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中,不僅體現了一個人的為人處事的技巧和能力,也體現了一個人的人格和品質。比如說這個人的知識、氣質和內涵等等。而虛懷若谷,則是一個人美好品質的展現。
  • 曾國藩:做人要虛懷若谷,做學問要虛心謹慎
    對此,曾國藩十分擔心,多次寫信告誡他們,一定要戒驕戒躁,虛心學習。在《吾人為學最要虛心》中,曾國藩就勸告弟弟們:「吾人為學,最要虛心」。01做人要虛懷若谷我們做人要虛心,不驕不躁。既罵考官,說他們有眼無珠,不識好歹;又罵一同考試先被錄取的人,認為他們走了狗屎運,動用了什麼關係。因為傲氣特別大,自然也不能進步,所以才會潦倒一生,沒有一絲長進。可見,人一旦有了傲氣,就會看不清自己,看不懂別人,從而怨天尤人,心生怨氣,最終一事無事。
  • 每日典故 虛懷若谷
    為了和大家常常見面,只需要三步就可以經常看到我們啦: 【成語】 虛懷若谷 【拼音】
  • 成語故事:虛懷若谷
    如需成語故事全部匯總請拉至文末獲取領取方式【成語】  虛懷若谷妄自菲薄   一意孤行【成語故事】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楚國人,在修身方面,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老子的思想可歸結於「道」,「道」就是宇宙萬物運作的規律,雖然道什麼都沒有做,但卻能讓宇宙萬物生生不息。因此老子主張人們的行為,應該取法於「道」,強調人心的自然與自發,不應該受到過分幹涉,並且應該消除戰爭,揚棄奢靡,引導人心回到真誠樸質的生活形態與心境中。
  • 《菜根譚》:時常虛懷若谷,修身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古話中有一句非常經典,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表達的就是一個人無論有多麼強大,總有比他更優秀的人存在。然而這句話表達的智慧就是說,無論以什麼樣的狀態生存,都要謙虛低調,虛懷若谷,否則便是違背了一種規律。國學文化《菜根譚》之中,就有這樣一句話:鶴立雞群,可謂超然無侶矣。
  • 虛懷若谷,不矜不伐的3星座,實力強,卻很低調,讓人不容小覷!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哪些星座虛懷若谷,不矜不伐,千萬不能小瞧他們!他們非常的真實,有時候乃至到了想到什麼說什麼的境地,也恰是由於這樣,這些人時常會得罪一些人。終歸太過於直腸子的人,會不那麼受人待見。不過,白羊座只是不會表示罷了,他們並沒有什麼惡意,換一種說法或許就可以讓大夥歡然接受,也會降低自個兒的傷害。
  • 虛懷若谷,方能容納天地
    2.22/2019 武漢長春觀 同樣的觀點,一些人很難接受,而另一些人很「容易」理解,難易的區別,就在於接受對象是否有「容」。「容」,容納,收藏,保護。「容」,寶蓋頭下面一個「谷」,在道德經中,特別強調「天下谷」。
  • 《易經》:保持虛懷若谷,人生才有所成就
    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智慧,就是君子處世處處以謙恭的態度向人請教學習,就會讓自己的德行更加高尚,能力更加高強,這樣也會得到世人的讚賞和支持,事業自然暢達無阻。一個人想要自己的人生順風順水,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謙虛有禮的美德,而且也要謹慎奉行正道,誠實和謙虛,在任何時候都對我們的人生有用,而且在人生中可以使自己明智,在工作中可以使自己增長經驗和智慧。
  • 箴言丨虛懷若谷,學無止境
    知識的海洋是無窮的,面對知識的海洋,我們應是謙虛的,而有的人卻偏偏恃才傲物,不把他人放在眼裡,最終卻鬧了個笑話。南宋人周密撰寫了一系列筆記,其中有一本《齊東野語》,講了不少有意思的故事,如「配鹽幽菽」的故事。南宋時,江西有一個讀書人,自認為學識淵博。他聽說有個叫楊萬裡的詩人,也是江西人,頗負盛名、很有才華。
  • 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像鮑叔一樣知人善任,虛懷若谷
    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像鮑叔一樣知人善任,虛懷若谷一、作文題目:二、範文學習:像鮑叔一樣知人善任,虛懷若谷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我們要像鮑叔一樣從愛惜人才的高度出發,真正關心愛護人才的健康成長,「扶人上馬、再送一程」;要有「甘當人梯、做他人嫁衣裳」的奉獻精神,為人才成長鋪路子、搭梯子;要去掉頭腦之中的私心雜念,不唯臺階、不唯資歷、真正做到「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想幹事的給機會、能幹事的給舞臺、有潛力的給空間、幹成事的給待遇,鼓舞德才兼備的人才脫穎而出。
  • 《朝聞天下》主持人文靜:做一個虛懷若谷的人,才能提高自己
    「一個人最大的智慧是勇於承認自己的無知。」——奧古斯丁 謙虛使人的智慧更具魅力,而驕傲則使人的智慧令人厭惡。做人要始終牢記「謙受益、滿招損」的古訓,孜孜不倦,虛心以求,決不能因為有了成績而自滿、自傲、自大。
  • 你要保持一顆虛懷若谷的心,就好像從未觸及星星一樣
    從最早創辦之際,周恩來作為第一期文科學生,那時候南開大學還是私立學校,經費要主要依靠基金和個人,但即使在那個時候,其師資就具有了一定實力。1937年,西南聯合大學時期。其實我還蠻多聽到身邊人抱怨說,大學無用,體制化下的教育會限制我們的想像力,但你所看到的,只是大學的一部分,你大可以選擇獨處,保持學習的態度。大學大學,是用來學習的,而不是整天逃課虛度光陰,過著自以為瀟灑的時光,實則浪費生命。
  • 虛懷若谷,謙虛做人——文泉傑
    他曾聽人說這位禪師道行高深,從他的話語中能夠得到很多啟發,但是交談之下並不覺得他有什麼特殊之處,於是認為這位禪師不過是浪得虛名,騙騙一般凡夫俗子而已。 學者越想越覺得心浮氣躁,坐立不安,不但在禪師的講道中不停地插話,甚至輕蔑地說:「哦,這個我早就知道了。」
  • 複雜的社會我們要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
    在準備遞辭職信的時候,遇到另一部門的經理,經理看到他手中的辭職信,一臉的驚訝,他說,如果你另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恭喜你,如果是因為和別人相處不愉快,那你就得考慮下。你一定要學會和不同的人相處,因為在你以後的生活中,你還會遇到這樣的人,總不能每次都撤退。這些話一下說到了他的心裡,一個總是讓他搞不懂的問題,原來就是這麼簡單幾句話。
  • 與人相處,要懂得換位思考
    曾認為高山流水遇知音,萍水聚逢的人會因相知恨晚而同病相憐;曾認為對的光陰、對的所在遇到了對的人,今後便心有所依牽念平生。可為何春花秋實光陰流轉,那份義結金蘭的篤定和心有靈犀的美妙都敗給了光陰?卻本來,了解輕易相處難!
  • 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句句扎心 人與人相處 要懂得換位思考
    這根本就不是朋友間相處之道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要知道,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每一點進步、每一滴收穫,都離不開父母、家人、朋友的幫助。永遠記得別人的好,才能每天擁有陽光,每天都有朋友相伴,終生都有幸福相隨;相反,總是記得別人的不是,只會苦了自己。人生貴在相知,相知在急難,患難識朋友,誼長情永在,朋友間真正的對話是無聲的,並非話語,而靠心神領會才算是至交。
  • 謙謙君子,虛懷若谷——成功人士是如何煉成的
    擁有淵博的學識和眾多世界名校的博士學位,許多人都認為他會在自己的領域內有所作為。結果讓上人大跌眼鏡。他選譯獨自一人在瓦爾登湖畔勞,思索社會人 生。面對各國企業、高校向他伸出的橄欖枝,他都不為所動。他人香車寶馬與我何幹,我自有我的清風明月和數不盡的無限豔陽天。上善苦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梭羅就如同瓦爾登湖中的水一般)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