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警丈夫與護士妻子的抗疫故事和傷心求援 | 鈦媒體特寫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楊楠的請戰書

從國難當頭的非常時期,到自己小家庭的艱難時刻,短短3個月裡,一位安定醫院的年輕護士經歷了兩度考驗。

「作為一個護士,都挺想去前線的。」 楊楠告訴鈦媒體App,她是天津市安定醫院精神專科的一名護士。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全國。1月22日零時起,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封城;1月24日零時起,天津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楊楠所在的天津市安定醫院也立即啟動了相應措施,與此同時,醫院也計劃選派一支隊伍赴鄂支援,楊楠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當時,楊楠的丈夫蘇辰也覺得義不容辭,他說:「但我只舉單手贊成,因為我的另一隻手是你,不用舉了,等你回來再伸出去舉起來,雙手擁抱你……」

不過,最終參與醫療隊的申請並未達成。楊楠繼續在醫院內堅守崗位,「我們最大的任務就是確保院內的病人沒有感染,這也是很重要的。要是出現院內感染,也是大事故。」

萬萬沒想到的是,醫院的安全和抗疫任務結束了,自己的丈夫卻查出了絕症......

非常時期、特殊病人,精神病醫院的抗疫回顧

安定醫院位於位於天津市河西區,始建於1946年,是一所三級甲等精神病醫院,楊楠則是精神專科的護士。

疫情期間,對院內病人日常的護理工作沒有太大差別,但護理精神專科的病人,存在特殊性,醫護人員們很不容易。雖然病情控制好的時候,可以進行基本的生活自理和日常交流,但有的躁狂病人,會在情緒不穩定時動手打人。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浙視頻」曾經對安定醫院的一對護士長夫婦趙忠潤、楊靜進行跟拍,題目是《挨打受罵是家常便飯》(點擊這裡觀看視頻)。在崗位上堅守了30年的趙忠潤說:「作為一個護理人員,又得去當他的護士,還要去當他的親人。要把他得不到的關愛,從我們身上給予他。多一個微笑,對於你來說不需要付出什麼,對他就是一個溫暖。」

楊靜在接受鈦媒體App採訪時說,病人發病的時候,不論如何打罵,穩定下來之後還是會對你說一聲謝謝。「那是最感動的時候。」

上述視頻中,有楊靜和同事們帶著病人做操的場景,也有發病的病人雙腳被繩子捆起來綁到病床上的畫面。趙忠潤說,楊靜被傷害最嚴重的一次,是推車發藥時,被一位患者打得摔在藥車上,「拳頭跟簸箕似的,她回去就高燒,後來三四天這個勁才過去。」

楊楠也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她今年31歲,雖然醫護經驗不算豐富,但對於這份工作保佑責任心和敬意。

她對鈦媒體App解釋稱:「我們的病人 ,有的是躁狂,就是情緒比較激動。病情不穩定的時候,情緒很暴躁,有可能會動手打人,比如大喊、撓、踢、踹,都有可能 。我們進行約束的時候 ,必須保證病人的安全,但(醫護人員)自己可能會受傷。得等她們情緒穩定了,再解除約束。」

疫情期間,安定醫院的防護工作與其它醫院相比也存在著天然的不同。

首先,醫院病房本身就採取封閉式管理,患者基本屬於長期住院,沒有太多外來人員,這為防疫工作打下了基礎;但患者隨時可能的發病,也為防疫工作帶來了困難;其次,作為最重要防疫工具的口罩,在病房中卻成為了「危險物品」而不能使用。

「口罩裡面有個小鐵絲,在病房裡,金屬、玻璃、利器等等,都是危險物品。我們每天都會做安全檢查。」楊楠告訴鈦媒體App。一般情況下,患者只有在離開病房去別處進行檢查時,才會佩戴口罩,而為了最大程度保證患者安全,醫院通知禁止探視,隔離外部傳染的可能。

疫情期間,病人家屬對此提出了意見,也有打電話給醫院領導的,但楊楠認為,「醫院這麼做和家屬的出發點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考慮患者的安全」,並且多次向家屬解釋和說明情況。

另一方面,除了必須由家屬自己購買的藥物,醫院禁止病人接觸外部物品,藥品購買回醫院後,都需要經過嚴格的紫外線消毒才能使用。

楊楠和同事們多了一項工作,就是幫患者購買日用品。「日用品也是拿回來要消毒。我們病房門口都放了一個很大的消毒的那種墊子,我們的鞋子都是要消毒的。」 楊楠對鈦媒體App說,為了降低風險,自己和同事們每天除了醫院和住所哪裡都不去,不上班的時候也是在家裡不出去。

此外,醫院嚴格要求患者每天多次洗手、量體溫、病房通風。開窗通風每天都要做,「每天至少三次,每次15到30分鐘。」

「大部分都是配合的,不配合的我們就幫他們。簡單拿洗手來說,有的病人需要約束,我們就要幫他們擦擦手。」 偶爾,醫護與病人之間也曾遇到一些較為「激烈」的場面,楊楠講述的語氣依然很溫柔。

國難結束,家難臨頭

經過幾個月的抗戰,安定醫院防疫工作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沒有任何感染和病例。但楊楠的「天」卻塌了。

「媳婦我病了。」上個月,楊楠的丈夫蘇辰身體有些不舒服,前往醫院診治後,竟確診了急性髓系白血病。楊楠告訴鈦媒體App,當時的感覺仿佛晴天霹靂,「整個人都是飄的」,但又不能讓丈夫發現。

「確診之前他說『我可能是白血病』,我說『不可能的』,『白血病人很白的,你又不白』;但他就跟我說,『不治了,陪我出去玩吧』,我說『不行』。

「知道後他又跟我說,咱倆離婚吧,說不想拖累我,先把離婚協議寫好,因為『離婚協議比遺囑管用』。我說我不要你的錢,我一分都不要。」說這些的時候,楊楠還是忍不住哭了。

彼時,楊楠自己剛剛結束在抗疫一線的奮鬥,丈夫雖然沒有直接參與相關工作,但作為交通輔警的他,也為守護城市安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付出。勤勤懇懇的兩位年輕人,卻遭遇不幸,楊楠沒有心思怨天尤人,高昂的治療費用才是當下最讓她揪心的事情。

走投無路的楊楠在周圍人的建議下決定求助於水滴籌。

走投無路的楊楠在周圍人的建議下決定求助於水滴籌

「我丈夫起初不想籌款,跟我吵,但我也是真的沒有辦法。」 楊楠對鈦媒體App說。

在水滴籌的介紹中,楊楠寫道:

「我覺得老公最帥的時候,就是穿著制服站在路中央指揮交通的時候,而現在,每次到他病床前,看著虛弱、面色蠟黃的他,都會在心裡默默落淚,雖然我是一名護士,但是我卻不知道該為他做些什麼……」

楊楠告訴鈦媒體App,現在丈夫還在觀察期,身體的情況不是特別樂觀,但心態和精神還算不錯,住院的時候還會跟旁邊的阿姨聊天。「他本身就是一個很幽默的人。工作也很認真、踏實。知道他生病之後,單位的同事領導也給他湊了兩萬多,我們真的很感激。」

截止鈦媒體發稿,楊楠仍守在醫院觀察。「要觀察下一步情況,但我們兩家都是很一般的家庭,費用真的是承受不起。」

楊楠和蘇辰,一個是護士,一個是輔警,兩份責任重大、令人肅然起敬的職業,他們也一直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忠職守,很快就在水滴籌平臺上引發了關注(如果你也願意關注這個小家庭的動態伸出援手,請點擊這裡)。

今年,結婚已三年的二人原本計劃要一個寶寶,抗疫結束後本來要開始提上日程,怎料國難中盡責、家難。

這場疫情中,張宏文醫生在演講中的一句話廣為流傳: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楊楠和蘇辰正是為了我們的歲月靜好負重前行的那群人中的一份子。國難中盡責,家難中求援,我們祝福這個小家庭通過社會援手度過危難時刻。(本文首發鈦媒體,採訪、撰文/石萬佳)

相關焦點

  • 回國如闖關、100天經歷讓我內心強大,留學生回國故事 | 鈦媒體特寫
    鈦媒體 TMTPost.com|科技引領新經濟|這 100 多天裡,一千個留學生家庭即有一千種故事,鈦媒體App採訪到三個關於「回家」的故事,希望關照危機下的個體命運、逆境中的中國孩子。鈦媒體編輯丨孫林徽、慧霞鈦媒體註:留學生回家之路,在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之下前所未有的艱難。自三月起,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國的高校陸續作出停學或全部轉向網課的通知,隨著疫情發展,國際航空一票難求、官方的包機運力有限;住所問題、機票問題,讓近160萬中國海外留學人員陷入糾結。回,還是不回?怎麼回?
  • 妻子遭家暴報警,丈夫竟打斷輔警兩根肋骨!
    妻子遭家暴報警,丈夫竟打斷輔警兩根肋骨!警方趕去調解,之後發生的事真是讓人沒想到……事發當晚,揚州市高郵武安派出所接到女子李某的報警後,立即安排民警許超和輔警陳勇趕往李某家。
  • 輕鬆籌助力白衣天使挽救血癌的輔警丈夫!
    我不想拖累你……」「我不會離開你,更不會放棄你,我會守住你的命……」這是來自一對抗疫小夫妻得知患血癌後的對話,妻子堅信:丈夫正值青春年華,不放棄治療就有希望,請大家伸出有愛之手幫我們共渡難關。都說交警是馬路上的交通衛士,護士是最具奉獻精神的人間天使,但有時他們可以守護住人民群眾的平安與健康,卻守護不住自己脆弱的生命。
  • 妻子遭遇家暴報警,丈夫拳腳相加,竟然打斷輔警兩根肋骨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揚州新聞頻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10月23日,江蘇省揚州市高郵武安的李某報警稱,自己遭遇家暴,被丈夫陳某打傷了。民警趕去調解,沒想到,陳某非常不冷靜,竟然對輔警一番拳腳,還打斷了輔警的兩根肋骨。執法記錄儀顯示,當時民警正在批評教育陳某。沒想到,陳某突然情緒激動,對輔警拳腳相加。原來事發當晚,揚州市高郵武安派出所接到當地居民李某(化名)報警稱,自己被老公打了。
  • 妻子被家暴報警丈夫打斷輔警肋骨 宣稱是家事,不需要警察參與調解
    妻子被家暴報警丈夫打斷輔警肋骨 宣稱是家事,不需要警察參與調解時間:2020-10-23 14:50   來源:楊子晚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妻子被家暴報警丈夫打斷輔警肋骨 宣稱是家事,不需要警察參與調解 江蘇高郵一女子因為家庭矛盾 被丈夫毆打報警求助, 民警上門處警時, 丈夫認為丟了面子
  • 防疫暖新聞丨妻子一線戰「疫」 丈夫煲雞粥送溫暖
    長安醫院發熱門診護士郭婉玲的丈夫麥發成,就是一個默默站在妻子後面,支持妻子全身心投入抗疫的人。大年初一,東莞醫護人員抗疫前線築牢生命防線,長安醫院發熱門診護士郭婉玲就是其中一員,她第一時間響應號召,主動取消休假,趕回醫院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發熱門診工作繁重,郭婉玲常常要來回地跑,休息時間也來不及和家裡人聯繫,常常是夜晚下了班才回家,因此照顧孩子和家務活都落在了她的丈夫身上。
  • 你被哪個故事感動了?那些火遍全網的警察抗疫海報
    在全國上下一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央主流媒體快速行動,積極發揮媒體的責任與擔當,及時捕捉新聞報導中一線醫護、民警、普通人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用藝術的手段,製作出一張張動人心弦、具有衝擊力的海報,用奪人眼球的視覺效果與簡單明了的內容體現,加快宣傳速度,為疫情防控工作助威鼓勁,為一線工作人員加油打氣。
  • 妻子產後壓肚子疼得大叫,丈夫竟覺得丟人躲出去,妻子委屈傷心
    很多家屬都會心疼產婦的身體狀況,都會努力安慰,但就有這樣一位丈夫,在妻子產後的言論實在是讓大家看不過去。妻子產後壓肚子疼得大叫,丈夫覺得丟人躲出去。這位媽媽因為一些原因沒有順產成功,最後選擇了剖腹產。在術後,醫生照例會對產婦進行壓肚子。
  • 「我和警察的故事」共同譜寫一曲壯麗的監管之歌
    起初的日子裡,大家還有點新鮮感,每天早上學習新華時評和感人的抗疫故事,聆聽中央的聲音,汲取可貴的精神食量。隨後進行整理內務比賽。下午對所有備勤人員進行體能拉練。集體生活,大家都不願意掉隊,體能拉練結束後,在進行400米跨障礙和伏地挺身訓練。大家還在每天的羽毛球、桌球等活動中享受著被隔離的快樂。
  • ...最美逆行者》以現實主義創作彰顯偉大抗疫精神和感人的中國故事
    全劇由《逆行》《別來,無恙》《婆媳戰疫》《幸福社區》《一千公裡》《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同舟》7個單元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均根據此次全民抗疫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改編而成。播出以來,社會好評如潮,匯聚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一、以現實主義藝術形式生動詮釋偉大抗疫精神,為英雄人民和時代作證!
  • 五一特寫:盲人按摩師的光明與黑暗|鈦媒體影像《在線》
    【鈦媒體影像欄目《在線》,力圖準確記錄網際網路時代的個體。圖文、視頻版權為鈦媒體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使用,否則追究法律責任。】中國有超過1700萬視力障礙人士,他們中有全盲和半盲:全盲者對光失去反應,半盲者視力低於正常視力60%。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業都因視覺障礙受到極大限制。
  • 妻子被打報警求助,丈夫覺得丟面子,又打斷上門輔警2根肋骨
    家庭生活當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是小兩口吵架,想要解決的辦法也都很簡單,那就是和對方一起道個歉。床頭打架床尾和,夫妻之間吵架誰都不會一直都不吵架,這些生活當中的小摩擦是一定要給釋放出來,不然雙方都憋著不說出來,那這件事情將會發生大事。當然了吵架是吵架,雙方都還嘴才是吵架,但是只有一方在罵人那就是有關家暴的問題。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捨生忘死--以生命赴使命 用大愛護眾生
    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衝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一個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不僅被人們銘記,還激勵著廣大幹部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 美國多個州向外求援 媒體:「白宮要為美國抗疫不力負責」
    美國多個州不得不向外求援紐約州疫情暴發初期,醫護人員尚有足夠的防護服和口罩在一天內多次更換。隨著疫情加劇,醫院內防護裝備的供應愈發緊張,有些醫護人員一天只能更換一次防護裝備,有些重症監護室的醫生甚至被要求在下班時上交口罩和面罩,以備重複使用。
  • 產前遇男護士「刮毛」妻子臉紅,丈夫自告奮勇,男護士:相信我
    導讀:產前遇男護士「刮毛」妻子臉紅,丈夫自告奮勇,男護士:相信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產前遇男護士「刮毛」妻子臉紅,丈夫自告奮勇,男護士:相信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拍攝了《南京抗疫現場》的日本導演,疫情記錄依舊在路上
    來源:鈦媒體一位名叫竹內亮的、拍攝了《南京抗疫現場》的日本導演,最近火了。「初衷是因為著急!因為我也每天看日本的新聞報導,看日本的疫情越來越嚴重,但是日本政府防疫措施不到位,百姓也沒有危機感,出門不戴口罩,還去明星的演唱會……」竹內亮導演這樣感慨拍片的動因。
  • 她選擇到丈夫身邊做輔警
    從東北到西南,4000多公裡的距離見證了劉明佳和妻子邊玲玲愛的約定,跨越大半個中國,跟著丈夫守邊關,這對邊境線上夫妻崗贏得了當地群眾的一致讚譽。邊玲玲想起之前和老公通電話,丈夫把怒江說成了人間天堂,可當自己親自走一遭才知道是多麼的不容易,轉念一想,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奉獻和偉大呢。得知妻兒要來看望自己,劉明佳打心底開心,但是考慮到來回8000公裡的路程,妻子身體不好容易暈車,兒子年紀又比較小,最開始他是不同意的。在妻子的一再堅持下,劉明佳終於同意妻兒來怒江。
  • 妻子被家暴報警丈夫打斷輔警肋骨
    高郵一女子因為家庭矛盾被丈夫毆打報警求助,民警上門處警時,丈夫認為丟了面子,一拳打斷了處警輔警的兩根肋骨。記者22日從高郵警方了解到這一案件,上周,該男子因涉嫌妨害公務罪,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前不久,高郵市公安局武安派出所接到轄區一名女子報警,稱因家庭矛盾被老公打了。
  • 抗疫英雄和教師妻子共上「開學第一課」
    83歲的鐘南山,73歲的李蘭娟,身患漸凍症的張定宇,內江援助湖北的21名白衣戰士……他們都是奮戰在一線的抗疫英雄。4月13日,是全市初中一、二年級和小學各年級開學複課的日子。張媛媛的丈夫蒲雙華是內江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之一。當天,送妻子返校的蒲雙華也來到課堂,現場教大家戴口罩、七步洗手法等個人防疫知識,給孩子們帶來意外驚喜!一個主題班會:向逆行英雄致敬「上課!」「老師,您好!」……上午10點30分,經過測溫和健康問詢後,玉林小學119名小學生正式迎來開學第一課。
  • 妻子順產側切後,因起床慢遭丈夫埋怨「太矯情」護士霸氣怒懟
    每個女人都要經歷分娩迎來一個新的小生命,雖然很痛但是也是值得的,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要遭受很多分娩之痛,產婦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安慰和關愛,這樣產婦會增加勇氣和力量,順利生產。分娩之痛不是丈夫可以做到感同身受的,如果丈夫不理解妻子,還覺得妻子矯情,這樣會讓妻子對未來感到沒有希望,會更加傷心無助。妻子順產側切後,因起床慢遭丈夫埋怨「太矯情了」誰家女人不生個孩子這天早上妮妮忽然感覺疼痛,好像要臨產的感覺,趕緊給老公打電話,老公接起來卻不耐煩,生孩子也不會挑時間,等我開完會吧,預產期不是還差一星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