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秒脈衝的前世今生

2021-02-23 中科院物理所

作者:趙昆,魏志義(中科院物理所光物理重點實驗室)

光是最重要的物理現象之一,一個閃光過程,可以描述為一個光脈衝。對於相干光,由於其所包含的各光譜成分(不同顏色的光)具有相干性,各成分的相位差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實現脈衝的調製和壓縮,從而獲得持續時間極短的相干光脈衝,突破機械和電子快門的限制,成為創造極限物理時間尺度的真實載體。

1960年,美國休斯飛機公司下屬休斯實驗室的物理學家梅曼(Theodore Harold "Ted" Maiman,1927– 2007)搭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相干光源—一臺閃光燈泵浦的紅寶石(摻鉻的三氧化二鋁晶體)雷射器,輸出波長是694.3納米。這是一臺最簡單的平行平面腔單頻(單色)雷射,脈衝寬度在微秒量級。這臺雷射器的重要性在於它是一種基於完全不同物理過程的嶄新光源,其相干性是愛迪生的鎢絲燈泡所不具備的。儘管在剛出現時,雷射被稱為「尋找應用的工具」(a solution looking for a problem),但不久就變得無處不在了,從科研、工業和軍事到通訊、娛樂和藝術,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在你的影碟機裡就有至少一臺雷射器、超市收款臺掃商品條碼的機器也是雷射。

雷射剛剛出現,人們就迫不及待地要把脈衝做短,一方面是對超快現象研究的興趣,另一方面則是對高峰值功率的追求—在平均功率相同的條件下,脈衝越短對應峰值功率越高。70年代人們把雷射脈衝寬度做到了皮秒量級。到80年代隨著鈦寶石做為一種雷射介質、以及克爾透鏡鎖模和啁啾脈衝放大等技術的出現,人們不僅獲得了飛秒級的雷射脈衝,並可以將脈衝能量有效放大。到現在,鈦寶石振蕩器可以獲得脈寬小於5飛秒的輸出,而放大器則可以輸出能量超過330焦耳,壓縮後脈寬21飛秒,從而峰值功率超過10拍瓦(拍瓦=1015瓦特)的脈衝(2017年上海光機所)。相比之下,三峽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最大輸出功率)是2240萬千瓦(2.24×1010瓦)。

這樣的超短雷射脈衝就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以對微觀世界裡的粒子進行觀察的閃光燈。如果我們利用探測器記錄對應於一系列雷射脈衝中每個脈衝的微觀狀態或粒子運動的一系列現象,比如光譜、吸收、螢光、粒子動量或能量等,就相當於給它們拍了一系列高速攝影的照片。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照片觀察微觀狀態變化或粒子運動,從而研究微觀世界現象。從時間尺度上講,晶體中晶格的振動、化學反應、或是分子的轉動對應於皮秒或更長時間,可以用皮秒雷射脈衝來觀測;化學鍵或小分子的振動則發生在飛秒量級;而更快的電子運動,就需要阿秒脈衝才能分辨。基於脈衝雷射的現代超快光學就是沿著這條軌跡發展起來的。

                           

圖1:微觀運動的時間尺度。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物理(和化學)現象,除去引力(重力)作用,絕大多數都是基於電磁相互作用。比如固體中的電聲子散射、等離激元、超導相變;原子分子中的電子躍遷和電離;化學和生物反應中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尤其是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例如光電效應、各種吸收和輻射、包括雷射本身;等等。這些現象的終極物理基礎都是帶電粒子的相互作用及其運動。電子是常見的帶電粒子中質量最小的,比質子或原子核要小三個數量級,因此在物理過程中電子的響應速度要比原子分子和晶格結構快得多;這也是為什麼電子運動和電子關聯是多電子體系中最基礎最核心的物理過程。我們在皮秒或飛秒尺度下觀察到的晶格和分子運動其實發生在電子的運動之後,是電子運動的結果。就好像我們看到城樓上旗幡招展,以為是幡在動,其實是風在動。電子就是吹動旗幡的風,是電磁相互作用中首先響應,並推動其它運動的原因。例如,在雙原子分子的分解過程中,首先是外層電子吸收光子後躍遷到不穩定的高能量狀態;然後這一躍遷促使分子中的兩個原子向相反方向運動最終分離。因此,要想真正透徹地了解這些物理現象,就必須研究電子的超快運動。

但是電子運動的時間尺度是比飛秒還快的阿秒量級。現有最快的飛秒脈衝(大約0.5到1.5飛秒),其光譜已經覆蓋從紅外到紫外波段。由於從紅外到可見再到紫外各個光波段的產生、傳播、色散及其補償的特性、方法和技術都有很大區別,以此光譜為中心進一步展寬以求獲得短至0.1飛秒(100阿秒)左右的相干光脈衝從技術上講是幾乎不可能的。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心波長在可見到近紅外波段的光周期在1至3飛秒左右,0.1飛秒的脈衝就意味著一個十分之一周期的脈衝,這也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唯一的辦法是將整個光譜向短波方向移動到深紫外甚至X射線波段。

圖2:典型高次諧波光譜

這其實也不容易,波長越短對應光子能量就越高,常見的原子內電子或振動能級已經不能做為雷射的躍遷能級而滿足要求了,同時例如等離子體或擺動器中的高能電子做為光放大介質又存在難度高、價格更高的問題。因此解決方案仍然要依靠現有的超快雷射。隨著雷射脈衝能量的提高,再經過光學聚焦,焦點處的功率密度,也就是電場強度就逐漸提高到可以和原子內部束縛電子的庫侖場相比擬了。在這種條件下,電子就可以掙脫原子核的束縛進入自由態,就是電離了。在雷射剛剛問世不久的1963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E. K. Damon和R. G. Tomlinson以及聯合飛行器實驗室的R. G. Meyerand, Jr.和A. F. Haught就分別利用紅寶石雷射器進行了氣體電離的實驗。1965年蘇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的L. V. Keldysh提出了隧穿電離的理論。隧穿是說電子好像穿過隧道一樣從原子裡跑出來。1979年法國賽克勒中心的P. Agostini等人觀察到了閾上電離現象。閾上電離是指電離出來的電子的能量相當於幾倍至幾十倍雷射光子的能量。這些工作,隨著雷射器的發展,發展出了強場電離這一領域,專門研究原子分子在強雷射場中電離的各種現象。到1988年,法國原子和表面物理研究所的M. Ferray和A. L'Huillier等人觀察到強雷射照射原子時產生的高次諧波光譜,就是梳齒形狀的一系列尖峰,每個尖峰裡的光子能量是雷射光子能量的幾倍、甚至幾十倍;相鄰尖峰之間的差別通常是兩個雷射光子能量。這在雷射中被稱為高次諧波。最常用的鈦寶石飛秒雷射的波長是800納米,光波振蕩的周期為2.67飛秒,對應的光子能量是1.55電子伏特(electron volt—eV,能量單位);其65次諧波的光子能量是100電子伏特,波長12.4納米,已經接近紫外光(10—400納米)的最短波長,稱為極紫外波段(XUV),對應的光波振蕩周期只有41阿秒,正是產生阿秒脈衝的理想波段!

圖3:阿秒脈衝產生的三步模型。(A)原子的庫侖場和其中的電子;(B)在強雷射場作用下發生隧穿電離,電子離開原子;(C)脫離原子的電子在強雷射場中加速,獲得能量;(D)電子回到原子中,在雷射場中獲得的能量以一個極紫外光子的形式釋放出來。

其實早在1987年,蘇聯科學院約費物理技術研究所的M. Yu. Kuchiev就已經提出了原子外層電子在雷射場中電離後的二次散射的兩步模型來解釋閾上電離產生的光電子為什麼能量那麼高。1993年,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K. J. Schafer,B. Yang,L. I. DiMauro和K. C. Kulander也提出了多次散射的兩步模型,就是初始電離和電子在雷射場中的加速。由於雷射場是交變電場,當電場方向改變時,電子就有可能飛回到被電離的原子(離子)附近。,據此他們一併解釋了閾上電離和高次諧波。同年稍晚,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的P. B. Corkum詳細闡述了強場電離的半經典三步模型,頭兩步仍然是電離和電子在雷射場中的加速,由於雷射場的加速效應,電子帶有很高能量。而根據第三步的不同解釋了緊密相關的三種現象。一種是雙電子電離,就是第一個電離出來的電子回到離子附近時又撞出了第二個電子。第二種是彈性散射,其實就是閾上電離,電離出來的電子並沒有和離子再次發生能量交換,順便解釋了高能量的閾上電離。第三種是電子與離子複合成原子,而電子攜帶的能量變成一個光子釋放出來,這就是高次諧波光子!當我們用飛秒雷射轟擊惰性氣體,這樣的電離—加速—與離子複合的三步過程在雷射的每半個光周期中發生一次,大量參與反應的原子輻射出的高次諧波光子就形成一個光脈衝。由於飛秒雷射的半個光周期是一個到幾個飛秒,而且極紫外波段的光譜可以支持超短脈衝,因此所產生的高次諧波光脈衝就到了亞飛秒或者說阿秒時間尺度。通常使用的飛秒雷射脈衝包含幾個到幾十個光周期,就會產生幾個到幾十個阿秒脈衝。當我們觀測光譜時,這一串阿秒脈衝發生光譜幹涉現象,就形成了梳齒形狀的高次諧波光譜。三步模型對這一系列物理現象,尤其是高次諧波的解釋,勾畫出了一個完整直觀的物理圖像,成為高次諧波和阿秒光學的原始理論基礎。由於孤立阿秒脈衝(每個雷射脈衝只產生一個阿秒脈衝而非高次諧波對應的一串脈衝)對於超快測量的重要性,Corkum和N. H. Burnett,M. Y. Ivanov於次年又提出了從高次諧波的阿秒脈衝串中提取出一個孤立阿秒光脈衝的理論和方法。自此,阿秒光學的大幕就拉開了!

圖4:阿秒脈衝的脈衝寬度隨年度的變化,43阿秒是最短相干光脈衝的最新世界紀錄。

應該說在二十世紀的最後幾年人們已經明確高次諧波就是一串阿秒脈衝,但是真正在實驗中測量脈衝寬度,從而確認阿秒結果,則是幾年後的二十一世紀了。2001年法國賽克勒中心和高等國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荷蘭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的H. G. Muller等人首先利用40飛秒的鈦寶石雷射轟擊氬氣產生13到19階的高次諧波,測量了單脈衝寬度為250阿秒的脈衝串。同年,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F. Krausz的小組與Corkum及德國比勒菲爾德大學合作,利用鈦寶石雷射經非線性壓縮器輸出的7飛秒雷射脈衝在氖氣中產生高次諧波並選出光子能量90電子伏特左右(波長約14納米)的一段光譜,測量結果顯示這是一個大約600阿秒的脈衝。2004年Krausz小組又利用5飛秒的驅動雷射結合阿秒條紋相機測量了脈寬為250阿秒的孤立脈衝。這幾個實驗終於突破了飛秒的界限,把人們在超短雷射脈衝和超快光學研究領域的能力推進到了阿秒量級。

2006年義大利超快超強光學國家實驗室的M. Nisoli的小組將脈寬進一步縮短到了130阿秒。2008年,已經搬到德國馬普量子光學所和慕尼黑大學的Krausz小組獲得了80阿秒的孤立脈衝。2012年美國中佛羅裡達大學常增虎教授的小組獲得了67阿秒的孤立脈衝,中心光子能量90電子伏特,全光譜覆蓋了55到130電子伏特(波長22到9.5納米)。2013年,我國中科院物理所魏志義研究員的小組使用3.8飛秒的驅動脈衝獲得了160阿秒的孤立脈衝,是國內阿秒脈衝的唯一實驗結果。

在67阿秒的結果保持了長達5年之久的世界紀錄後,2017年7月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在西安主辦的第六屆國際阿秒物理會議上,美國常增虎教授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H. J. Wörner的研究小組才分別報導了更短的脈衝。在此後常教授小組於8月份發表了正式論文,他們使用脈寬12飛秒、中心波長1.7微米的紅外雷射作驅動光源獲得了53阿秒的孤立脈衝,中心光子能量為170電子伏特(波長7.3納米),刷新了自己保持的前世界記錄,並且第一次將阿秒脈衝的光子能量提高到100電子伏特以上。2個月後在瑞士小組發表的論文中,他們使用與常教授研究組類似的驅動光源,只是脈衝能量比較低,因此產生的阿秒脈衝中心能量只有100電子伏特,但是其光譜形狀較好,脈寬僅僅43阿秒,成為最新的相干光脈衝世界紀錄!

阿秒是目前人類掌握的最短時間尺度,一阿秒之於一秒相當於一秒之於宇宙壽命。目前在實驗室能夠實現的阿秒脈衝在100阿秒量級,如果進一步推進到10阿秒,就應該能夠完全勝任對電子超快運動的研究了。對於基於電磁相互作用的物理現象,10阿秒大概可以被當成一個終極的超快時間指標了!

相干光脈衝從飛秒進步到阿秒,不單是時間尺度的簡單進步,更重要的是將人們研究物質結構的能力,從原子分子運動推進到了原子內部,可以對電子運動和關聯行為進行探測,從而引發了基礎物理研究的重大革命。精密測量電子的運動,實現對其物理性質的理解,進而控制原子內電子的動力學行為是人們追求的重要科學目標之一。有了阿秒脈衝,我們就能測量甚至操縱單個微觀粒子,進而對微觀世界,也就是一個被量子力學主宰的世界,進行更基礎更具有原理性的觀察和描述。

例如,我們可以用阿秒脈衝去跟蹤化學反應中的電子,去了解甚至操控反應的進程。也可以仔細觀察光電池和納米結構中的電子,尋找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和更結實的納米纖維。或者用阿秒雷射度量超導體中的電子對,去尋找揭開超導秘密的鑰匙。如果我們有一把阿秒雷射「鑷子」,那麼儲存和操作量子計算機中的電子和光子就可能夢想成真。而類似的一把「鑷子」也可以用來分析DNA和蛋白質的結構和行為,或是把藥物放進生病的細胞,那麼癌症和其他的疑難雜症就有可能被治癒。阿秒光學會逐漸拓展到阿秒物理學、阿秒化學、阿秒電子學等等。

但是,在阿秒光學中最大的問題之一是阿秒脈衝的能量非常低。通常實驗室中使用的飛秒雷射脈衝中有大約一萬萬億(1016)個光子,但是所產生的阿秒脈衝只有大約一千萬個(107)光子。這樣的脈衝不僅無法產生非線性光學效應或者激發哪怕是雙光子電離這樣的最低階的多光子過程,即使是在屬於線性光學範疇的光譜或光電子測量的實驗中也面臨積分時間長、信噪比低的問題。

基於阿秒光學的發展前景和高能量阿秒脈衝的重要性,我國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都投入了重點資金開展研究工作。科技部今年啟動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超短脈衝、單頻及中紅外雷射材料與器件關鍵技術》項目中就包括課題《高通量阿秒雷射裝置及先進驅動源關鍵技術研究》,目的是研究和探索獲得高能量阿秒脈衝的理論和技術方法,同時帶動國內廣泛開展阿秒光學的前沿研究和推動阿秒光學在各個科研領域的廣泛應用。這些研究的開展不僅能使我們有機會對阿秒脈衝的產生過程有更深入的理解,更高的脈衝能量也可以推動阿秒脈衝成為功能更多樣化、應用領域更廣泛的超快光源!

編輯:loulou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美哭了!原來諾貝爾的獲獎證書,每張都是一幅畫!

2. 45組超炫數學動圖!讓你看的目不轉睛!目不暇接!

3. 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葬在月亮的人

4. 換頭手術真的成功了嗎?

5. 9個讓你夜不能寐的思想實驗

6. 十大不可思議的自然奇觀,絕大多數人恐怕一個都沒見過!

7. 大吉大利,今晚吃……好暈!這雞有毒!

8. 別去賭場了,你永遠贏不了「凱利公式」

9. 這是一件佔據你三分之一人生的大事,然而大多數人卻對其背後的故事一無所知

10. 作死小能手再開腦洞:如果一個硬幣大小的黑洞在你面前,會發生什麼現象?

點此查看以往全部熱門文章

相關焦點

  • 物理所「阿秒雷射脈衝的產生與測量裝置」通過成果鑑定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點實驗室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利用自己組建的阿秒雷射產生與測量裝置成功地獲得了單個阿秒雷射脈衝。3月19日,該項研究成果通過了由中科院組織的專家鑑定。  阿秒雷射脈衝(1阿秒=10-18秒,為千分之一飛秒,1飛秒為千萬億分之一秒)是目前人們所能控制的最短時間過程,可以用來測量原子內繞核運動電子的動態行為等超快物理現象。自本世紀初誕生以來,已在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物理、X射線雷射物理、化學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大應用突破。
  • 光和物質的相互作用:「完美」的阿秒雷射實驗
    使用超快脈衝雷射的新型實驗正在變革雷射物理學研究,這種阿秒級脈衝雷射可使研究人員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了解物質結構,分析原子、分子和凝聚態中電子的特性和動力學過程
  • 中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利用工業級雷射器生成阿秒雷射
    阿秒是一秒的十億分之一,1飛秒=10的6次方阿秒,精確到一阿秒的測量能力使研究人員能夠在原子和分子的自然時間尺度上研究電子的快速運動。奇尼說,這種障礙為想要研究阿秒科學的化學家、生物學家、材料科學家造成了影響,他們本可以將更多阿秒科學技術應用到他們的領域中獲益。奇尼指出:「我們的研究方向是朝著使阿秒脈衝更容易獲得的方向邁出的一大步。我們的研究表明,工業級雷射器現在可以用於產生阿秒脈衝,這種工業級雷射器從普通市面上就能夠購買得到。」
  • 德奧科學家創造史上最短暫雷射脈衝
    德奧科學家創造史上最短暫雷射脈衝出現時間僅為12阿秒  德國馬克斯-玻恩非線性光學與短脈衝光譜學研究所5月10日發表公報說,該機構科學家與奧地利同行共同創造了出現時間僅為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前世與今生如果真的還有今生,那麼今生無法報答的恩情等到來世再報 。人世間是如此美好,今生修來的福分是前世的因果。好人必有好報。前世的因果,決定了今生的命運。
  • 探索亞原子世界的利器——阿秒光脈衝
    而想獲得阿秒時間尺度的超快時間分辨,必須要從阿秒光脈衝串中選出一個孤立的阿秒光脈衝,即單阿秒光脈衝。產生單阿秒光脈衝的基本辦法是在驅動雷射大部分周期裡抑制高次諧波發射,只在半個光學周期的時間窗口裡允許高次諧波發射,這個時間窗口被稱為時間門。根據該單阿秒光脈衝產生的規律,人們從理論上來探索獲得超短的單阿秒光脈衝。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雷射、啁啾脈衝放大、超快光學和諾貝爾獎
    次年, Corkum等人又提出了利用高次諧波產生孤立阿秒光脈衝(區別於不加處理的高次諧波對應的阿秒脈衝串)的理論和方法. 2004年, 奧地利維也納科技大學Krausz研究組利用5 fs的驅動雷射結合基於瞬態光電子譜的阿秒條紋相機測量並重構了脈寬為250 as的孤立脈衝, 在實驗上突破了飛秒的界限。自此, 超快光學就進入了阿秒領域。
  • 輪迴的實證:貝滿中學老師的前世今生
    左邊前世照片,女校算術老師;右邊今生照片,某部門主編邊前世照片,女校算術老師;右邊今生,某部門主編左邊是前世照片,還是個名人,康有為的外孫女--羅儀鳳,在女校當英文老師;右邊今生照片,成普通人了,某部門核心員工。這世跑到自己前世的墓前轉了轉,不過貌似也沒得到啥靈感。
  • 袁勇麟教授暢談協和的前世今生
    《協和的前世今生》專題教育講座 楊競雯/攝談及學院的「今生」,新生入學講座《協和的前世今生》同學認真聽講 劉夢卿/攝新生入學講座《協和的前世今生》同學認真聽講 劉夢卿/攝新生入學講座《協和的前世今生》 國際商學系同學認真聽講座  謝寧靜/攝
  • 人人值得一看——談前世 | 贈書《前世今生》
    佛在經上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知道這前世的因果,你看看現在受的就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想想來世什麼樣的果報,現在造的因就是。 你看看現在這個世界,這果!你就曉得前世造什麼樣的因;再看看現在社會大家造的因,我就曉得將來社會會有什麼果報。歷史是一面鏡子!這決定不是假的。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今生長壽為何因  前世買物放生靈今生短命為何因  前世宰殺眾生命今生無妻為何因  前世偷奸謀人妻今生守寡為何因  前世輕賤丈夫身今生奴婢為何因  前世忘恩負義人今生眼明為何因  前世舍油點佛燈今生瞎眼為何因  前世指路不分明今生缺口為何因
  • 今生的愛人就是前世埋葬你的人
    佛祖解釋道,其實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那個未婚妻的前世,而你正是那個路過她身邊,給她穿上一件衣服的路人。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便是最後把她掩埋的那個人。那人便是她後來所嫁之人……「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當你與愛人攜手之時,就是前世殘存的記憶在提醒你了。
  • 小兒推拿的前世今生(前世篇下)
    小兒推拿的前世今生(前世篇上) 上一期我們講了小兒推拿的史料積累期,那麼當資料積累到一定程度,那麼就會交叉混合產生出新的學科。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小兒推拿的形成期。這個時期主要從明清時代開始。下一講我們就要開始聊一聊小兒推拿的今生了,共同了解一下近現代小兒推拿的發展。
  • 「天門冬 」的前世今生!
    「天門冬」的前世今生!「天門冬」的前世:古籍中「天門冬」的記載:「天門冬「天門冬」的今生:「天門冬」怎麼吃果實類:熟透的紅色果子可以直接吃現在大家知道「天門冬」的前世今生了吧?感謝您在百忙之中的閱讀,希望本文的知識對您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的農業知識,請您持續關注我!
  • 今生夫妻的愛情是前世的「因果」,一切都是緣分
    佛陀說:今生萬物皆是前世的因果。前世的因果,今生的命運。佛陀說:婚姻真的是過去註定的嗎?很多都是前夫和前妻,所以這輩子也是夫妻。也有情侶來報答他們的恩情、委屈和債務,具體原因要分析。做夫妻是過去的一種宿命,有些夫妻種了更多的善緣,所以這輩子的恩愛。有些夫妻因為感情不好經常吵架,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嚴肅,這是因為前世的不良關係。
  • 北大未名湖的前世今生(組圖)
    北大未名湖的前世今生【中國人的聖誕節】探訪中國聖誕村越南更奇葩:年輕人幹50年才能買套房貴州:北盤江畔的「天籟之音」北大未名湖的前世今生【中國人的聖誕節 ");}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一定會讓你經歷一些什麼,有的人帶給你快樂幸福,有的人讓你悲傷不安,一切的經歷是因為一個緣字,前世有緣今生相聚,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愛情是一場輪迴,這輩子的愛,是上輩子的債;一切相遇皆有原因,一切事皆有輪迴,我們能得到到是前世種下的善因,我們得不到的是沒有姻緣,前世因今世果,有因有果,才會有愛的萌芽,你能得到但不能長久的是種下的善因不夠,我們能得到長久但是生活不如意到是因為前世的虧欠,傷害了別人所以今生不能安寧!
  • 精選5本前世今生文,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我想一直在你身邊!
    今天為寶寶們整理了5本前世今生文,快一起來看看吧。如果寶寶們想看什麼類型的小說,可以在留言區告訴九九哦,九九會整理分享給大家。01《洞房前還有遺言嗎》作者:且墨<文案簡介>卿如是:我是你的祖宗,我們之間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這樣是會遭天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