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照顧倆聾啞失明老人10年 碰碰頭即可與其溝通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韓鳳英 十年堅守承諾(身邊的感動)

  閱讀提示

  兩位殘疾兄弟,耄耋之年,是她,十年來悉心照料;三裡山間小道,艱險崎嶇,是她,十年來每天送飯兩趟;聾啞失明的老人,無法交流,是她,碰碰頭就能和老人溝通。十年來,兩位老人的飲食起居、穿衣餵藥,全靠她義務照料。她,就是北京延慶山區64歲的老黨員韓鳳英。

  寒風起,秋意濃。每天早晚走在通往二水、三水家的山間小路上,已能夠感受到陣陣涼意。這條路,韓鳳英已經走了10年。

  這是劉斌堡鄉上虎叫村,北京延慶山區的一個普通鄉村。村裡有一對苦兄弟——80多歲的賈二水和賈三水,兩人都是聾啞失明的殘障老人,沒有親人,在一間半山腰的小屋裡相依為命。

  韓鳳英,一位64歲的老共產黨員,普通的農村家庭婦女,因為一句承諾,10年來無論酷暑嚴寒,不計艱難困苦,一直照顧著這對兄弟。

  「行!我肯定把他們照顧好」

  二水、三水是一對親兄弟,由於先天聾啞都沒有結婚,無兒無女。二水失明多年,2003年,一直照顧哥哥的三水也在勞動中碰傷眼睛。對於兩位聾啞失明的七旬老人,生活成了大問題,光靠鄉親們的自發照顧,難以為繼。

  「她是村裡出了名的勤快人,也是黨員,村幹部就想著動員她來照顧兩位老人。」村支部書記張有德找到了當年已經55歲的韓鳳英,「雖然發了低保錢,但賈家哥倆看不見聽不著,沒辦法生活。你幫著給他們做做飯吧?」

  「行!我肯定把他們照顧好!」韓鳳英絲毫沒有猶豫。這一句話,一幹就是10年,不僅是做飯、送飯,洗衣服、打掃屋子乃至給兩位老人理髮,裡裡外外都落在了她身上。

  光送飯就是一條長路,從韓鳳英家到老人的山間小屋,最初只有小山坡上的一條羊腸小道,來回3裡多,每天兩趟,年過半百的韓鳳英風雨無阻。下雪天,韓鳳英每次送飯都要在雪地裡走得滿身大汗,但從沒讓老人餓過肚子。

  「我吃什麼他們吃什麼。」從大年初一的餃子、正月十五的元宵到端午節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餅,韓鳳英從來都想著兩位老人。看到老人吃得快、吃得飽,韓鳳英臉上就掛滿笑容。

  山間小屋沒有暖氣,四壁透風,如何讓老人冬天不挨凍?韓鳳英想了個土方法——燒炕。她每次給老人送飯時一併燒炕,為了避免失火,每次臨走前,都要把灶下的火完全撲滅。

  鄉親們都說,韓鳳英就是兩位老人的親閨女。村裡年過八旬的賈長存說:「鳳英心疼著兩兄弟呢。365天,天天來伺候,每餐都要等他們吃好飯,再燒好炕,收拾好東西,她才回家。」

  「這活,一幹上就撂不下了」

  二水、三水耳聾、眼盲、口啞,完全沒辦法通過正常途徑交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韓鳳英找到了與兩位老人交流的方法,就是通過碰碰手、碰碰頭、做手勢,「手拍肚子,表示餓了;手在胸口,就是飽了……時間一長,我就懂他們的意思了。」

  兩位老人聽不見,看不見,得了病也說不出,可這難不倒細緻的韓鳳英。「每天給他們收拾大小便,再摸摸額頭上的溫度,我就知道他們是不是病了。後來,他們哪不舒服也會比劃給我看。」

  最初,發現老人頭疼腦熱,韓鳳英給他們送藥,老人不是扔了藥片,就是打翻水盆。「老人也會耍脾氣,嫌藥苦,不肯吃。現在發現他們不舒服,我只要先摸摸他們的頭,再拍拍他們的手背,他們就會吃藥。」老人的頭髮長了,韓鳳英自己買了電推子,只要摸摸他們的下巴,再扒拉扒拉頭髮,老人就知道要剃頭髮、刮鬍子了。

  自從有韓鳳英照顧,賈家兄弟家的頂棚換了,玻璃新了,衣服乾淨了……冬天,韓鳳英早早地用塑料布把窗戶封上,掛上棉門帘。夏天,她再把塑料布取下來,每天開窗透氣。兩位老人行動不便,常臥在炕上,韓鳳英還準備了兩個厚厚的坐墊,天氣好的時候就攙老人出來曬太陽。

  寒來暑往,韓鳳英已經堅持了10個年頭,把賈家兄弟照顧得很健康。這10年,她連女兒坐月子也沒空去照顧,只出過一次遠門,臨行前還特地請小姑子來幫忙為兩位老人做飯。

  每當被問起照顧兩位老人的事,韓鳳英都說:「兩位老人的養老金和五保金每年都在提高,政府給了生活費,我就是幫忙做個飯。真要說感謝,要感謝國家。」

  回顧10年辛苦,有沒有想過放棄?韓鳳英說:「誰都有老的時候,他們無依無靠,日子過得辛苦,我看了心裡覺得難受。這活,一幹上就撂不下了。」2008年,老伴突發腦溢血去世,韓鳳英痛苦難抑,兒女勸她進城生活:「跟村裡說一聲,讓別人幹吧。」但她還是留下了。兒女的不理解最終變成了支持,回村時也會幫母親送飯。(記者 餘榮華)

相關焦點

  • 漯河六旬聾啞老太走失滯留救助站 5年後終與家人團聚
    10月23日,向記者說起自己走失5年的母親,漯河市民高紹民激動不已。記者了解到,高紹民的母親是聾啞人,今年66歲。2012年,高紹民一家從位於漯河市郾城區裴城鎮梁莊村的老家,搬到了市區海河路西段居住。「2012年6月1日,婆婆用手比畫著說家裡麥子快要熟了,我也給她比畫說,等幾天咱們一起回去,但第二天早上卻發現婆婆不見了。」
  • 八旬老太無人贍養 五個不孝子女被告上法庭
    今年80歲的沈老太育有5個子女,依農村風俗,早年分家時明確隨長子生活,老伴2012年去世後,因子女間家庭矛盾,沈老太不得不獨居生活,現年老體衰,雙目失明,沒有生活來源,子女間家庭矛盾又無法調和,自2019年9月至今,沈老太搬至自己所建的平房單獨生活。
  • 聾啞殘疾人的需求如何讓更多人知道?手語翻譯隊構建語言溝通橋梁
    由於地區差異和歷史原因,國際通用手語在我國中老年群體的普及非常有限,目前很多中老年聾啞人使用的手語和國際通用手語有很大差別,他們中很多人還是習慣當地形成的自然手語, 這也造成不少聾啞老人的溝通障礙十分突出。
  • 聾啞母親肺癌住院 10歲女孩請假當"翻譯"照顧媽媽
    ■楊淑婷來自漢中一個特殊的四口之家■父母、姥爺都是聾啞人,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她相信只要照顧好媽媽,樂觀面對生活,會出現奇蹟已經開學了,10歲的楊淑婷卻無法上學:聾啞父親外出打工,聾啞母親肺癌住院,家中還有77歲的聾啞姥爺。她只好在醫院邊照顧媽媽,邊擔任起媽媽和醫生之間的「翻譯。」
  • 黃山徽州一家五代接力照顧聾啞親戚 好家風代代傳
    據黃山在線報導   徽州區西溪南鎮東紅村松明山組有一位聾啞老人叫吳金桃,先天性聾啞,3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他成為孤兒。不過他並沒被嫌棄,從吳啟才的曾祖母開始,一家五代上演扶養接力,傳遞出徽州人孝老愛親的好家風、大美德。
  • 聾啞夫妻住院 手語導醫陪診當翻譯 管床護士手寫溝通本
    祁先生近來查出有高血壓和糖尿病,苦於無法言語溝通,沒能接受規範治療。聾啞人士有自己的交際圈子,祁先生聽聞圈友介紹武漢市第一醫院提供「手語導醫」專為聾啞患者服務,於4月25日下午「捨近求遠」前往漢口到該院就診。在門診分診臺,祁先生的比劃讓導醫明白了他的特殊身份,立即請來門診手語導醫蔡娟為其陪診。
  • 7旬老太誤種罌粟被判5年,家屬:量刑太重,律師:庭審10多分鐘結束有些草率,法院:老人上訴後又撤訴
    江蘇省連雲港市一七旬老太被認定種植4000餘株罌粟判刑5年。老人說,她是聽別人說罌粟花好看才種的,並不知道種植罌粟是犯罪。老人家屬稱,罌粟幼苗幾釐米高時就被民警剷除了,社會危害不大,判處5年刑罰過重。而且,相關部門沒有通知家屬為老人聘請辯護律師,也沒有通知家屬參加庭審,最終錯過了上訴期。連雲港市海州區法院相關人員稱,老太太最初確實提出上訴,之後又申請撤回上訴。
  • 江蘇:84歲老太用木棍打死80歲老伴獲刑10年
    近日,裁判文書網發布了一則刑事判決書,判決書顯示,因家庭瑣事發生矛盾,一名84歲老太被其80歲丈夫關在門外,老太翻窗回屋毆打老伴致其死亡,獲刑10年。因小矛盾將80歲丈夫打死2019年6月22日晚,狄洪芳與其丈夫於某己發生矛盾,於某己將狄洪芳關在房門外
  • 東陽90歲老太慶生不做壽 給小區所有老人過集體生日送紅包
    東陽江北街道有位90歲的老太,子女打算給她做壽慶生,可她卻說,自己的生日簡單一點就好,還不如把省下的錢捐給小區的老年協會。  2月16日,老太的子女毅然拿出了6萬元積蓄,給小區裡67位7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一個大紅包,剩餘的全部捐給老年協會添置文化用品。這樣,小區裡所有的老人都分享到了這份愛和祝福。
  • 重慶:「巧姐無聲警務室」巧解聾啞群眾煩心事
    重慶市沙坪垻區磁建村社區安置有原重慶市高壓開關廠的149名聾啞工人,雖然緊臨人聲鼎沸的磁器口古鎮,這個特殊群體卻常年生活在「無聲」的世界。36歲的社區民警何巧,紮根社區6年多,把轄區聾啞群眾當親人,堅持不懈學手語,創建「巧姐無聲警務室」,熱情為他們排憂解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無聲關愛之歌。因溝通不暢,這個特殊群體與社區居民存在隔閡,曾一度矛盾糾紛頻發。
  • 90歲失明老人獨居山村70年 煮一次稀飯吃4餐
    「每到過年,家家戶戶放鞭炮,我只能坐在廚房裡,無人依靠,很狼狽,很孤單……」再過一個多月,又是一年春節,永春達埔鎮洑溪村90歲老人黃溫佃現在又傷感起來。黃老伯5歲失明,17歲父親去世,20歲母親去世,之後就一個人過起了漫長的獨居生活。他也渴望子孫繞膝,也盼有親人相依照顧。
  • 85歲老太想收養48歲水果攤大姐,房子也給她!10年沒回家的兒女們急...
    說起子女,老人淚眼婆娑。「他們5個,10多年都沒來看過我了。我要去醫院也不陪我。他們都有自己的理由,有自己的家庭,我這個母親是多餘的。」丁老太說,5個子女都在寧波,可楞是做到了10多年不回一次家。最讓老人寒心的是,春節前,要動手術了5個子女卻互相推諉,誰都不肯來醫院籤字。
  • 鞍山:聾啞男嬰被棄救助站倆月
    鞍山:聾啞男嬰被棄救助站倆月 作者:於金來 2017-12-26 10:31   來源:千山晚報   負責照顧男嬰的救助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孩子的各項體徵都不錯。  10月30日中午12時30分左右,救助站值班保安發現,一輛黑色轎車停在了救助站大門口。隨後,兩名男子一前一後下了車。「他們都拎了不少東西,我還以為是來捐贈的愛心人士。」保安告訴記者,以前也有好心人留下衣服、奶粉之類的東西,不留名放在門口就走了。保安發現後,立即從保安室出來。可此時,黑色轎車已經開走了。
  • 74歲失明老人會10多種樂器 給鄰居義務按摩9年
    會玩十多種樂器  給鄰居義務按摩9年  您信嗎?這位有才有愛的老爺子其實雙目失明  現在,他有兩個小願望,誰來幫一下?  一位古稀老人,一位失明的古稀老人,一位失明的孤寡古稀老人——也許生命並沒有眷戀他太多,但是,他用樂觀改變了人生,用愛心璀璨了老年生活。
  • 眼球歪斜埋沒20多年八旬老太僅靠余光生活
    日前,福州眼科醫院為一名眼球埋沒20多年並伴有高度近視和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的老太太,成功實施了複雜眼底手術,幫助老人挽回最後一絲光明。主刀醫生何建忠主任醫師表示,這位老人的病情實在太少見。 一隻眼已失明30年 另一眼球埋沒80% 據介紹,這位老太太姓李,今年82歲,莆田人。 李老太左眼失明30多年,黑眼珠已完全埋沒在內眼角。
  • 故事:性格不同的妯娌倆
    從前有一個老太太叫吳華,大家都親切的叫她吳老太,吳老太還年輕的時候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了兩個兒子,吳老太又當爹又當娘的把倆兒子養大了,其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吳老太天生好強,從來不埋怨
  • 兩老人為瑣事打架 99歲老太失手打死97歲老太(圖)
    家屬稱,黃某的遺體就倒在門口99歲老太和97歲老太打架,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卻發生了,而且,99歲老太還失手打死97歲老太。陳家孫子:願意出喪葬費兩位老人的鄰居說,陳某料性格孤僻,和村裡大部分鄰居都處理不好關係,老人獨自住在祖屋,自己煮飯。李阿標說,祖屋產權屬於兩家人,母親和陳某料各自住一間,剛好門對門,祖屋旁的人家陸續搬走,就剩下她們兩個老太太。
  • 八旬舅母照顧外甥一家20多年
    本報記者 鄒俊美  在陽穀縣高廟王鎮劉泗河村提起石桂香老人,村民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的。她的外甥劉守代患有心臟病,外甥媳婦天生聾啞且智力低下,還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石桂香不顧家人反對,來到外甥家照顧他們。
  • 北京老太僅小兒子照顧,拆遷500萬、其他3子女來爭,法院判了
    然而,老人承租的公房拆遷後,幾個子女得知拆遷款500多萬元,紛紛跑來稱:同樣是子女,應當平均分。王老太的愛人於2015年10月因離世註銷戶口,當時的王老太已經年近90歲,身體不好,從2013年就開始出現語言不利、嘴角歪斜流涎、頭疼頭暈等症狀,其一直住在小兒子楊先生家,也是楊先生一直盡心盡力地照顧著。
  • 86歲老人子宮脫垂 手術後一天即可正常活動
    信網(0532-80889431)了解到,術後1天患者即可正常飲食及活動,目前老人已康復出院。1年前,86歲的王女士開始發現陰道脫出一拳頭大小腫物,嚴重影響正常生活,近2月來更是出現大小便困難症狀,眼看老人的身體被病痛折磨、每況愈下,老人的子女到處為其「求醫問藥」,但由於老人86歲高齡,又伴有肺氣腫、支氣管擴張、雙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多家醫院告知其手術及麻醉風險大,治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