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版)

2020-12-25 金臺資訊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精裝版)

作者:習近平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3月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17-3860-8

定價:130元

內容簡介: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部專題文集,以2013年1月28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要點《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夯實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基礎》為開卷篇,以2018年6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講話的要點《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為指導,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收卷篇,收入習近平同志論述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稿85篇,約32萬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正確把握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深入思考「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現途徑等重大問題進行深刻闡述,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創新,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長治久安繪製了藍圖,體現了中國致力於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崇高目標,體現了中國將自身發展與世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平裝版)

作者:習近平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3月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17-3859-2

定價:90元

內容簡介: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部專題文集,以2013年1月28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要點《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夯實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基礎》為開卷篇,以2018年6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講話的要點《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為指導,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收卷篇,收入習近平同志論述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稿85篇,約32萬字。

相關焦點

  •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版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翻譯的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日文版,近日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收入習近平同志論述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稿85篇。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精裝)作者:習近平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19年4月堅持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內容。這一理念體現了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匯聚著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繁榮嚮往的最大公約數。本書收入了2012年11月以來習近平關于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85篇文稿。本次出版為英文版。
  •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翻譯的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英文版,近日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於2018年6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收入習近平有關重要文稿85篇。為適應國外讀者閱讀習慣,英文版在中文版基礎上增加了注釋、索引、縮略語等內容。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譯策略初探
    一、引言《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收錄了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3年1月以來有關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論述的85篇文章,深刻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這一關乎人類命運前途的重大課題,為新時代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首次進駐第125屆廣交會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英文版首次進駐第125屆廣交會巡展,深受全球客商喜愛,同期展出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書籍。此次巡展單位北京崇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餘富文介紹:《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收入習近平有關重要文稿85篇。為適應國外讀者閱讀習慣,英文版在中文版基礎上增加了注釋、索引、縮略語等內容。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和實踐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繼承、創新和發展,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外交經驗的科學總結和理論提升。自「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以來內涵不斷豐富、相關實踐不斷推進。
  •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應著重把握五個方面: 一、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總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且進一步明確了總目標的具體內涵。
  • 譚天星:拓展港澳臺海外統一戰線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建設「一帶一路」、構建周邊、雙邊、多邊、地區不同類型命運共同體,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動者、引領者。港澳臺同胞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程度越深,利益、責任、安全、價值更緊密的結合,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就越大。
  • 做好政治文獻對外翻譯與傳播,助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本次論壇旨在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的多語種翻譯和傳播,就如何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背景下做好政治文獻對外翻譯和推動國際話語權建設進行多學科研討。在構建大外宣格局的新時代,中央文獻翻譯被賦予了參與話語體系建設的新職責,對外翻譯不僅是語言工作,更是政治使命。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新華社評論員:讓文明交流互鑑推動命運共同體構建——論習近平主席...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讓文明交流互鑑推動命運共同體構建——論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評論員孟夏的北京,萬物競秀,一如人類文明絢爛多彩、欣欣向榮。這一重要演講,凝結著中華文明兼容並蓄的思想智慧,展現了對人類文明發展大勢的深刻把握,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思想啟示性,為構建亞洲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指明了方向。沿歷史長河溯流而上,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亞洲文明魅力歷久彌新。俯瞰地大物博、山川秀美的亞洲大陸,眾多古老文明在此孕育生長。回望數千載發展歷程,亞洲先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
  • 論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共享理念的文化戰略學意義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順勢而為,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1];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講話中提出「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中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反對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2];2017年,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的開幕辭提出:「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發展的歷史必然(人民要論)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建立在人類利益共同體基礎之上的,命運共同體與利益共同體緊密相聯、存亡攸關。構建人類利益共同體又是以構建經濟利益共同體為基石的。因此,推動新型經濟全球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國際場合和國際會議上,倡導性地提出應在世界上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實踐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實踐(新知新覺)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同志說:「我希望,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攜手前行,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和平、安寧、繁榮、開放、美麗的亞洲和世界。」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發展的歷史必然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中國和世界人民思想智慧的創新性發展,不僅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有益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智慧,在世界各種文明中都蘊含著這樣或類似這樣的歷史智慧。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建立在人類利益共同體基礎之上的,命運共同體與利益共同體緊密相聯、存亡攸關。構建人類利益共同體又是以構建經濟利益共同體為基石的。因此,推動新型經濟全球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
  • 文化理解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全球參與,不同文明共同進退,需要不同文明體及核心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安全等方面的包容和尊重,其中最基本一條就是「文化理解」。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就是一種基於文化理解與尊重的處理國家關係的新思維。  繼2013年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明確提出「命運共同體」理念之後,習近平總書記不斷豐富和發展了他的命運共同體思想,從國與國的命運共同體到區域命運共同體,再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直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堅持尊重網絡主權原則 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原標題:堅持尊重網絡主權原則 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核心要點: ■ 網際網路是人類的新空間、新家園,需要新規則、新秩序。尊重網絡主權是反對網絡霸權的必然要求,是維護和平安全的重要保證,是堅持開放合作的基本前提,是構建良好秩序的堅實基礎。 ■ 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各國應當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尊重網絡主權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辯證統一的,網絡主權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前提,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網絡主權的保障。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首次亮相廣交會
    中國發展網 4月17日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首次進駐第123屆廣交會向全球讀者推介,在展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參會客商高度關注。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鰲論壇主旨演講時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秉承共商共建共贏發展理念。在全球形成很大影響,得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認同和響應。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不斷深化文明對話
    大會立足亞洲,面向世界,既是中國的重要主場外交活動,也是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件盛事。應當看到,近年來,國際經濟、外交和安全形勢發生很多重大變化,尤其是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有所回潮,有的國家甚至挑起大規模貿易摩擦,民粹主義、排外主義和「反全球化」思潮也值得警惕,人類社會面臨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更為突出,形形色色的「文明衝突論」不脛而走。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和音)
    「新形勢下,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支持東協共同體建設,支持東協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東協在構建開放包容的地區架構中發揮更大作用。」泰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顧問阿頌西認為,這4點倡議對建設更為緊密的東協—中國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為未來東協—中國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係源遠流長。在東協對話夥伴中,中國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同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第一個同東協商談建立自貿區,第一個明確支持東協在東亞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
  • 中國傳統「和合」理念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人類歷史發展潮流大勢,總結中國自身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傳承,多次強調要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始終崇尚和諧和睦、友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