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首次亮相廣交會

2020-12-14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國發展網 4月17日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首次進駐第123屆廣交會向全球讀者推介,在展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參會客商高度關注。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鰲論壇主旨演講時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秉承共商共建共贏發展理念。在全球形成很大影響,得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認同和響應。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憲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發展同各國的外交關係和經濟、文化的交流」修改為「發展同各國的外交關係和經濟、文化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負責此巡展北京崇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餘富文向本記者介紹本書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具有深邃的戰略視野和鮮明的中國特色;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一脈相承、互為補充,闡明了新時期中國外交的原則性立場;踐行正確義利觀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價值取向,為探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確立了道義基礎;引領全球治理體制變革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大實踐創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系統工程。

來自捷克客商ERIK UXA表示:中國發展給世界帶來貢獻,他也關注習近平主席到捷克訪問,感受習主席非常親和,他熱愛習近平主席。希望藉助於中國推出「一帶一路」建設中,能找到更多的商機。

相關焦點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首次進駐第125屆廣交會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英文版首次進駐第125屆廣交會巡展,深受全球客商喜愛,同期展出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書籍。此次巡展單位北京崇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餘富文介紹:《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收入習近平有關重要文稿85篇。為適應國外讀者閱讀習慣,英文版在中文版基礎上增加了注釋、索引、縮略語等內容。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精裝)作者:習近平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19年4月堅持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內容。這一理念體現了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匯聚著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繁榮嚮往的最大公約數。本書收入了2012年11月以來習近平關于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85篇文稿。本次出版為英文版。
  •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翻譯的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英文版,近日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於2018年6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收入習近平有關重要文稿85篇。為適應國外讀者閱讀習慣,英文版在中文版基礎上增加了注釋、索引、縮略語等內容。
  • 生態集體主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價值觀基礎
    因而有必要從價值觀層面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進行深化研究。生態集體主義切合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需求;生態集體主義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基礎具有哲學、文化學、環境倫理學等學理依據;化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困境需要發揮生態集體主義的價值引領作用。
  • 文化理解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全球參與,不同文明共同進退,需要不同文明體及核心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安全等方面的包容和尊重,其中最基本一條就是「文化理解」。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就是一種基於文化理解與尊重的處理國家關係的新思維。  繼2013年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明確提出「命運共同體」理念之後,習近平總書記不斷豐富和發展了他的命運共同體思想,從國與國的命運共同體到區域命運共同體,再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直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實踐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實踐(新知新覺)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同志說:「我希望,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攜手前行,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和平、安寧、繁榮、開放、美麗的亞洲和世界。」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譯策略初探
    一、引言《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收錄了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3年1月以來有關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論述的85篇文章,深刻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這一關乎人類命運前途的重大課題,為新時代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大國領袖的深邃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首次提出了這一理念,他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和實踐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繼承、創新和發展,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外交經驗的科學總結和理論提升。自「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以來內涵不斷豐富、相關實踐不斷推進。
  • 經典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紐帶
    從這些雕塑的形象裡,人們可以看到這種精神和價值的存在,而這種價值正是我們今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核心。5月5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世界建設得更美好。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寫入《憲法》。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版)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精裝版)作者:習近平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年3月》為開卷篇,以2018年6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講話的要點《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為指導,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收卷篇,收入習近平同志論述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稿85篇,約32萬字。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和音)
    「新形勢下,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支持東協共同體建設,支持東協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東協在構建開放包容的地區架構中發揮更大作用。」泰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顧問阿頌西認為,這4點倡議對建設更為緊密的東協—中國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為未來東協—中國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係源遠流長。在東協對話夥伴中,中國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同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第一個同東協商談建立自貿區,第一個明確支持東協在東亞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
  • 中國傳統「和合」理念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人類歷史發展潮流大勢,總結中國自身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傳承,多次強調要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始終崇尚和諧和睦、友好合作。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賦予包容性發展新內涵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包容性發展所強調的內容,體現了以人為中心;而由中國所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也同樣體現了包括造福全世界人民在內的以人為中心的理念。因此,包容性發展的理念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有其內在的一致性。 不過,我們還應該看到,包容性發展更多著眼於具體發展的理念,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涉及具體發展,而且還著眼於新型文明形態的構建。
  • ...在巴基斯坦《國民報》發表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署名...
    2020-07-12 19:22 來源: 澎湃新聞 亞洲雄風 2020年7月9日,駐喀拉蚩總領事李碧建在巴基斯坦《國民報》社論版發表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署名文章。
  • 烏斯賓斯基「視點」理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為思考人類未來、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視角。那麼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美好家園,則是當下必須積極思考的迫切問題。當代俄羅斯著名文化符號學家鮑裡斯·安德烈耶維奇·烏斯賓斯基的「視點」結構詩學理論,為我們認識這一問題,提供了有價值的啟發。
  •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應著重把握五個方面: 一、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總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且進一步明確了總目標的具體內涵。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不斷深化文明對話
    大會立足亞洲,面向世界,既是中國的重要主場外交活動,也是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件盛事。應當看到,近年來,國際經濟、外交和安全形勢發生很多重大變化,尤其是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有所回潮,有的國家甚至挑起大規模貿易摩擦,民粹主義、排外主義和「反全球化」思潮也值得警惕,人類社會面臨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更為突出,形形色色的「文明衝突論」不脛而走。
  • 譚天星:拓展港澳臺海外統一戰線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建設「一帶一路」、構建周邊、雙邊、多邊、地區不同類型命運共同體,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動者、引領者。港澳臺同胞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程度越深,利益、責任、安全、價值更緊密的結合,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就越大。
  • 做好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對外傳播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了中華文化兼容並包的特性和中華民族的智慧,主張通過相互理解、相互幫助以實現共同發展。 同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助於中國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傳承中國一貫以來堅持和踐行的國際主義精神及外交原則。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兩個重要論斷的提出,源自60多年來新中國和平外交的核心價值,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思想精髓,需要大力對外傳播與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