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快遞之一:午飯沒空吃上樓都得「衝」, 每送1件只提1塊錢

2020-12-22 大眾網

  重磅調查:臥底13天,揭開快遞業內幕「貓膩」

  編者按

  「雙十一」過去不久,「過勞死」、網購「狂歡」、電商交易量「瘋長」「爆倉」……這些有關快遞業的話題再次引發關注。快遞員真實的生活狀態到底是怎樣的?快遞員「月薪2萬」是真實還是誇張?快遞行業又存在哪些「貓膩」呢……帶著這些問題,11月9日-21日,在「雙十一」前後,大眾網記者「應聘」國內某知名快遞公司濟南某分部快遞員,「臥底」13天,親身體驗一線快遞員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並力圖真實還原快遞業的一些內幕和亂象。

  臥底快遞之一——送件艱辛

  午飯沒空吃上樓都得「衝」, 每送1件只提1塊錢

  一件提成1塊錢,裝車也是技術活;收件地址要過目不忘,出門前先規劃路線;寧省時間不省力氣,電話不斷無暇閒聊;掙「辛苦錢」沒空吃午飯,五樓六樓都得趕緊衝……在應聘成為一名快遞員隨後在體驗送快件的過程中,大眾網記者跟著師傅走街串巷,充分感受到了這份工作的艱辛和勞累。

  派件1件提成1塊錢,裝車也是一個技術活

  11月9日上午,大眾網記者以待業大學生的身份,來到國內某知名快遞公司濟南一分部面試時,正趕上快件分揀,一輛裝滿了快件的廂式貨車停靠在門前的空地上,兩名快遞員站在車上,手持一個手機大小的掃描器,一邊掃描一邊根據收件地址將快件分成幾堆。

  分部經理簡單詢問了大眾網記者的年齡、工作經驗、會不會騎電動三輪車等情況後,就給大眾網記者介紹起了薪酬情況。他告訴大眾網記者,快遞員的收入主要由派件和收件兩部分的提成構成,每派送1件提成1元,「咱這裡一天來兩車貨,上午第一車400—600票左右,下午第二車200—400票左右,每個人一天一般派送80—100票,趕上旺季還要多。」

  收件的省內散戶一般是一件8—10塊,上交公司5塊,江、浙、滬、京、津地區一般是12—15塊,上交公司6塊,月結客戶按快遞費的10%提成。「當天的件最好當天送完,不能剩下太多,因為公司有個派送率考核,達不到就要罰錢。」經理說,「活兒很簡單,只要你能吃苦,一個月掙3500左右不成問題。」

  經理告訴大眾網記者,每天上午9:00左右,分部的貨車會將片區內的第一批快件從上級公司拉到分部,由快遞員進行掃描分揀;10:00左右,快遞員開始「一派」;下午3:00左右,第二批快件到達分部,快遞員進行「二派」。「一派」拿回的籤收面單要下午5:00之前掃描籤收,「二派」的晚上掃描籤收,聯繫不到收件人的「問題件」、客戶自取件和沒有送完的快件要進行標註,否則會影響派送率被罰款。

  為了讓大眾網記者儘快熟悉工作,經理給大眾網記者指派了一位姓李的老快遞員做「師傅」,「你先跟著他幹1天試試,你覺得能幹得了,我就讓你單獨負責一片小區。」經理說。

  李師傅負責的區域是經二緯一路沿線部分門頭房、濟南萬達廣場附近的四個高層小區以及小區樓下的沿街門頭房,每天大約要派送80件。「大件放在邊上,小件往中間放,這樣不容易掉下來。貨最多那個小區最好送,都放在編織袋裡,留著最後送。」在李師傅的指揮下,大眾網記者將已經分揀好的快件搬上了電動三輪車,李師傅不放心地又檢查了一下,一邊調整一些小件的位置一邊對大眾網記者說:「這個件寫的是小區6號樓,房間號沒這個號,其實是樓下門頭房的放在靠外的位置。這個件寫的是美容院的名字,其實是開在住宅樓裡的,扔裡面就行,這些以後幹熟了你就知道了。」

  收件地址要會過目不忘,出門前先規劃路線

  上午10:30,一切收拾妥當,李師傅招呼大眾網記者坐上電動三輪車,喊一聲「走了啊!」就開出了貨場。交談中,大眾網記者得知,李師傅今年27歲,已經幹了6年快遞了,「全國比較出名的快遞基本都幹過」,由於資歷老,很多年齡比他大的快遞員也叫他「老李」。

  李師傅說,送快遞看似簡單,但是「光知道跑不動腦也白搭」,送件時一般遵循「先大件後小件、先樓上後樓下」的原則,「能省一分鐘是一分鐘,時間就是金錢,送得慢了就沒時間收件了。」李師傅總結說,出門前在貨場裡整理當天要送的快遞時,就要留意上面的地址,在腦子裡大致形成一個合理的送貨路線。

  「這裡有個件,應該是個小箱子,在車鬥邊上。」說著,李師傅在一家美髮店門前停下車,簡單翻找幾下就找到了快件,快步跑進店裡,籤收、撕面單,不到一分鐘就返了回來。「一般我看到的件都有印象,一趟走過去一個不落就都送了,一旦落下了哪個,你就得專門跑回來再送。」李師傅說,「有這麼幾次教訓,慢慢就記住了。」

  李師傅告訴大眾網記者,一些單位的快件是最好送的,「他們一般不讓快遞員進辦公樓,咱等著他們出來取就行了,不能取的就放傳達室,有時候一下子放十幾票。」商鋪門頭房也比較好送,「一停一送,不用爬樓還肯定有人籤收,也很省事。」寫字樓則需要快遞員「往上衝」,「坐著電梯直接到樓上,一層層往下送,隔個一層兩層的實在不行就從樓梯往下跑,好處是一般都有人籤收。」高層的住宅樓是最讓人頭疼的,「電梯不好等,家裡經常沒人。送一個件至少5-8分鐘,太浪費時間。」李師傅說,「高層雖然有電梯,但是不如普通住宅樓好送,五六層樓大不了爬樓梯跑唄,起碼省時間。」

  寧省時間不省力氣,電話不斷無暇閒聊

  上午11:00左右,樓下的沿街門頭房大約20個快件送完了,大眾網記者估算了一下,找出快件、進門籤收、撕下面單返回,平均1分鐘送出一件。隨後,李師傅馬不停蹄地開始派送周邊小區的快件。

  「咱一共負責四個小區,挨在一起,都是高層。」在一個小區門口,李師傅調正車頭,從門口鐵門上的行人小門小心翼翼地開進去,「人家有地下車庫,大門幾乎不開。對面那個小區更厲害,三輪車直接不讓進,每次送只能用編織袋背進去。」李師傅無奈地說。

  本著「先大後小」的原則,李師傅首先電話聯繫了幾個大件的收件人,確認家中有人之後,再進行派送,「小件家裡沒人的話拿回來就行,大件搬上搬下的不累死啦?」李師傅一邊說著,一邊搬起一個大件進樓派送。可是五分鐘後,他又抱著這個大件返了回來。原來,收件人家裡的人臨時有事出去了,大概一個小時後才能回來,收件人讓他等一會,或者將快件送到對面小區的親友家中。

  李師傅有些不悅地將快件扔回車裡,他告訴大眾網記者,因為對方修改的地址在自己的負責片區之內,所以只能「沒脾氣」地幫對方轉送,「一天怎麼也能碰上兩三個這樣的,讓人白跑腿。」李師傅懊惱地說。

  大件送得「沒脾氣」,小件送起來也並不順利。每送完一個快件等電梯時,李師傅都要打電話聯繫下一個件的收件人,確認家裡有沒有人、如果沒人能不能放在物業辦公室,如果電話打不通,李師傅只好直接按照收件地址去敲門,但是往往都是無人應門。「送住宅樓這一點最累人,都上班去了,家裡經常沒人。」

  在送件過程中,除了要不停聯繫收件人,李師傅的兩部手機也一直響個不停,有找他發件的客戶、有催件的收件人,由於忙於接打電話,李師傅只能在送完一棟樓「轉場」去下一棟樓的間隙才能跟大眾網記者說上幾句話。

  大眾網記者問為什麼不在樓下打電話叫收件人下樓自取時,李師傅告訴大眾網記者,根據公司規定,快件要送到收件人家門口,讓收件人下樓自取如果碰上好說話的還行,碰上較真的,可能就會投訴。更重要的是,收件人自取「省了力氣,費了時間」,「如果一個小區件比較多,樓下自取還划算,如果件比較少,等著他們磨蹭還不如直接給送上去,省點時間。」

  派件掙辛苦錢沒空吃午飯,五樓六樓都得趕緊衝

  下午2:00左右,當天的第一次派件結束,除了家裡沒人、電話也無法接通等原因無法送達的「問題件」和客戶「自提件」,李師傅一共派送了50多件。回到分部後,顧不上吃飯,李師傅又馬不停蹄地趕去收件,「午飯不吃了,趕緊收完,3點左右還得回來『二派』。」李師傅一邊發動摩託車一邊說。

  大眾網記者在分部看到,很多快遞員都是用燒餅、麵包等草草對付過午飯,還有人乾脆用零食充飢,將午飯「省略」。

  「『一派』回來就下午兩點多了,三點還要『二派』,隨便吃點就行。」一位劉姓快遞員告訴大眾網記者,他「一派」送了70多件,下午的「二派」應該會有近30件,「就是要『衝』,不管五樓還是六樓,一個勁往上衝,那樣送得快。」劉師傅笑著透露自己的「派件秘訣」。

  劉師傅告訴大眾網記者,靠派件掙不到多少錢,「一票才1塊錢,全是辛苦錢,收件掙錢多。」

  下午3:00左右,李師傅準時返回分部,放下收來的快件,顧不上休息,又開始分揀快件開始今天的第二次派送,「二派」的快件比較少,只有十幾件,讓李師傅感覺很高興,因為「有時間多收幾個件。」

  經過一天的快遞員工作,大眾網記者對快遞員的工作生活狀態有了初步的了解,經理簡單查驗了大眾網記者的身份證,用手機拍下一張照片留存後,就讓大眾網記者第二天來上班,「明天再跟老李熟悉一下派件線路,你就獨自負責老李那個片區吧。」經理特別強調,在與李師傅一起送快遞的時間裡,所有的派件提成都算作李師傅一個人的。「你能越早獨立送件,就越早掙錢。」經理說。(大眾網記者

  臥底快遞之二:「爆倉」成壓貨「擋箭牌」 先給誰送得看「喜歡」

  快件派送的先後也成為一個隨機事件,很多快遞員秉持著「發件客戶先送、熟人先送、先催先送」的原則,一些先到的快件反而因為積壓成為最後才派送的。很多「上班族」的收件地址是單位地址,也被一些快遞員不經聯繫僅憑經驗就標記為「周末不上班」,推遲到工作日才派送。有些跟快遞員比較熟絡或者給快遞員「留下好印象」的收件人也會受到「特別關照」,李師傅就曾向大眾網記者「打招呼」:「XX小區XX收件人人很好,有時候還幫我捎件給鄰居朋友,看到他的件給他送上去,不要讓他下來拿。」

  臥底快遞之三:快遞收費「見人下菜碟」, 收買網店客服「裡應外合」

  在體驗暗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即使在同一個分部,快遞員的收入差距也懸殊,派件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收件提成較高、數量因人而異,「快遞員月入兩萬」的傳言並不是空穴來風,但也不是普遍現象。除了辛苦「掃樓」開發客戶,很多快遞員增加收入的方式可謂「五花八門」。

  臥底快遞之四:緊俏貨品被暗扣倒賣,客戶信息被「交易」

  大眾網記者在體驗和暗訪中發現,廣受詬病的「暴力分揀」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包含客戶個人信息的籤收面單隨意存放、「緊俏」的貨品可能被快遞員扣下、有的快遞員將剛剛入庫掃描的快件信息隨意送給開網店的客戶「刷信譽」,快遞業確實在上演著種種亂象。

  臥底快遞之五:加盟門檻低管理粗放,人員流動性強無責任感

  大眾網記者親身感受到了快遞員的辛苦,也目睹了快遞行業的一幕幕「貓膩」和「亂象」,很多快遞公司採用承包加盟的方式發展基層網點,加盟門檻低、人員流動性強、從業素質參差不齊等成為導致快遞業「亂象」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女快遞員訴行業心酸 送1件只賺1元晚上做兼職
    近日,鎮江網友「309917513」在論壇上發帖訴行業心酸為快遞員「鳴冤」,一時間引發大量關注,網友們感慨快遞員確實不易。  很少有人吃得了這種苦  「送件員送一個件才一塊錢,不管是頭頂著三十多攝氏度的大太陽還是下著雪都在送件,苦不苦我想不用說,都是心知的吧!」
  • 南昌順豐快遞員吐槽顧客沒素質,拼多多幾塊錢,備註發順豐就退貨
    據了解,南昌順豐快遞員吐槽顧客沒素質,拼多多幾塊錢東西,備註發韻達就退貨。沒做過的不知道,快遞員每天送幾百個件,眾口難調,每個打電話就累死了。有的不在家要送快遞櫃,有的要送到家,還得取件發貨,忙的時候飯都吃不上,都說賺的多不夠扣的。
  • 當年派費一元都沒給你送,還指望現在快遞送貨上樓,別太天真了!
    這個不是快遞公司造成的,而是網購平臺造成的,平臺沒有承擔相應的服務費用所以你就會沒有相應的服務。如果我們付出了相應的價值,但是沒有得到相應的服務,那還是要維權的。另外快遞員的薪水是計件工資,從本質上來講送得越多拿錢就越多,大部分快遞員都很勤快的,很多都不抗拒上樓送貨,關鍵耽誤時間,一天就賺不了多少錢。
  • 快遞員冒雨送快遞,卻因不能上樓被客戶拒收
    剛參加工作的呂鵬就是這樣一個工作者,呂鵬他學歷低,年紀小,但是對周圍比較熟悉,所以去京東面試成為了一個快遞小哥。送快遞是經常遇到很多情況,比如電話打不通,人不在家,要求送到樓上等等,呂鵬都儘量滿足客戶的要求,獲得了不少好評。
  • 雙11快遞員口述:每單只賺2毛5,每月罰款上千元,還要留下來嗎?
    每單只賺2毛5,罰款上千元!現在,就讓我們慢慢分析一下,雙十一來臨,為何快遞小哥先不幹了! 一方面,就是派送費實在是太低了。今年以來,因為市場競爭越來越大的緣故,各大快遞公司都紛紛打起了價格戰。比如說,原本10塊錢的收件費,通過各種打折手段,這一費用只需要8元。原來2塊錢的攬件費,現在可能1塊錢不到。 要知道,總部降價之後,給一級代理、二級加盟商、快遞員的壓力是逐層遞增的。如果一級代理給二級加盟商的派件費從1.5元降至1.2元,那二次加盟商給僱傭快遞員的派費從1元降到0.7元。
  • 快件沒送上樓你會投訴嗎?快遞員被女子投訴罰400元
    平時我們在收快遞的時候肯定也遇到這樣的問題,快遞員會打電話讓下樓取件,有時候家裡沒人會直接將快遞放在物業。大部分人一般也不會計較,畢竟快遞小哥也不容易,每天這麼多快遞要送,大部分都是按件算工資,趕時間多送一件都是錢啊。
  • 快遞員的含淚口述:一天送200件,每單只賺2毛5,我只想先活下去
    如今的快遞員更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央視曝光,每單只賺2毛5!近日,央視財經報導,各大快遞公司此起彼伏的價格戰,帶來了派送單費的急劇下降,許多快遞員對此是叫苦不迭。更恐怖的是,有快遞員直接吐槽,到手派件費已降至4毛錢/件,扣除簡訊費、電話費後,一單只能賺個2毛5!一單只賺2毛5,什麼概念?我們先來算一筆帳,每個快遞員每天保持10個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長,平均下來,每天也就能送個200單左右。就算每月再保持滿勤,一個月下來,派單收入也只有1500元。
  • 德邦快遞怎麼樣?提供快件上樓等高標準服務凸顯更多優勢
    作為消費者而言,享有優質的快遞服務是應有的權力,很多消費者希望快遞公司能夠提供送件上樓等服務,德邦快遞在為消費者提周到服務方面一直高標準、嚴要求,德邦快遞怎麼樣?德邦快遞所提供的小件、大件等各類貨物上樓等貼心服務,能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體驗。
  • 問政山東丨快遞送上門需要收「上樓費」? 山東省郵政管理局局長...
    1月16日,記者隨機走訪了日照東港區的幾個小區,在小區快遞驛站門口,記者看到來取快遞的人絡繹不絕。而濟南百世快遞的工作人員則表示,菜鳥驛站負責送貨上門。那麼,菜鳥驛站真的會把快遞送貨上門嗎?記者走訪了濟南、日照的一些快遞驛站,發現,未經收件人允許送到快遞驛站的快遞幾乎都不會配送上門。
  • 快遞小哥開小貨車送快遞,一天配送500件,聽到「謝謝」最開心
    「喂,快遞嗎?我有個快遞什麼時候能送到?」「我的件很著急,能給我抓緊送一下嗎?」「不是說今天送嗎,怎麼還沒到啊!」每天,圓通快遞小哥江展都會接到多個這樣的電話,換成一般人,抓狂必至,而江展面對每個電話都是笑臉應對。
  • 快遞小哥1天送200個快件,1天能收入多少?老員工說的讓人心酸
    導語:伴隨著網絡的不斷發達,網購已是大家平時最常做的一件事,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需要的東西,種類和價格也都一目了然,選擇性也多,著實給人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與此同時,快遞員每天也是忙的不可開交,平時有很多件要送,每逢一些購物節的時候就更厲害,工作強度是平時的幾倍,快遞員們幾乎都是全年無休假的
  • 快遞不上樓收件跑斷腿 是什麼攔住了收件「最後一米」?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下樓取快遞成了常態。&nbsp&nbsp&nbsp&nbsp大洋網訊 近來有不少市民報料稱,以前快遞基本都可以送到自己手中,而現在收件人明明在家,也得自己下樓去取快遞。
  • 午飯應該吃什麼?吃小夥賣的12塊錢「米飯」,每到飯點排隊等吃
    現在很多工作的人都有著跟小妖一樣的難題,那就是「今天中午吃什麼」。現在很多的公司都是沒有食堂的,每到飯點的時候,要麼就是叫外賣,要麼就是出去外面吃,雖然現在外賣非常多,但是大多的外賣都不健康,而且吃久了也是會膩的。
  • 凌晨3點還在送件 快遞小哥你不睡的嗎?
    近些天來,包裹進入集中派送高峰期,不少市民可能半夜時分還遇到快遞員按門鈴派件的情況。網購的市民是不是一天到晚都有收件信息?快遞員又是如何馬不停地送件的?這兩天,早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訂單量多,快遞員也真是拼,半夜都還在送件。」陳小姐說,近日在小區遇到快遞員時,每個人都是匆匆忙忙。有快遞員因要送的件太多,臨時叫朋友幫忙投件。「我只想說這位大哥真的太拼了,一晚上不是在送快遞就是在送快遞的路上,不用睡覺的嗎。」市民莊女士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信息,並貼出「取件通知」的一張截圖。截圖顯示,凌晨1:28、3:54、7:21都有包裹入櫃的信息。
  • 備註送件上門仍投快遞櫃,記者體驗多家快遞企業投遞服務
    在隨機採訪中,不少市民都向記者表示,這幾年,想見到送件快遞員是越來越難,甚至連他們的電話也接不到了。「我們那邊的快遞員,默認把快遞直接放到超市,因為這樣對他們來說比較省力,不需要送上樓。」來自南京多個小區的消費者都向記者吐槽,「這個一直是這樣的,從來都不通知,就直接放到快遞櫃或者驛站。
  • 為什麼淘寶買一兩塊錢的東西,快遞都送,難道沒有快遞費嗎?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快遞公司絕對不可能沒有收益,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淘寶買一兩塊錢的東西快遞都包郵呢?消費者在網購時,運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樣的商品,包郵的一定要比不包郵的銷量高。而很多人在淘寶搜索商品時,會只看包郵的商品。
  • 高峰期一天睡4小時,送件400多個!長沙一快遞小哥向市委書記提建議...
    兩張A4紙,快遞小哥馬石光一筆一畫,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肺腑之言。「做夢也沒想到,能夠有機會向市委書記提建議。」前不久,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專題調研快遞業,馬石光作為代表,講述了長沙快遞小哥們的酸甜苦辣。「書記非常關心我們,他說一定要保障快遞員的權益,儘快解決我們遇到的困難。」
  • 追問|快遞小哥都去送外賣了 你的快遞怎麼辦?
    追問|快遞小哥都去送外賣了 你的快遞怎麼辦?有網友還爆料稱北京圓通某站點積壓幾萬件快遞,電話也打不通,疑似倒閉。而類似的情況在上海也出現。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  網友稱快遞無人送 只能自己去提取  有網友11日網上爆料稱,自己的8件快遞在圓通北京花園橋站點停了半個多月,一直沒有收到。
  • 快遞到了送上樓還是自己取?看權威人士怎麼說
    兒女網購生活用品 快遞員不給送上樓王大爺今年87歲,家住龍鳳區廠前小區。年紀大了,他和老伴兒根本下不了樓。為了圖方便,兒女們開始在網上給他們購買生活用品,可是,王大爺卻發現,別人認為很方便的網購,給他添了不少麻煩。
  • 快遞小哥不把郵件送上樓怎麼辦、怎樣滿足「三農」用郵需求,您對...
    快遞小哥不把郵件送上樓怎麼辦、怎樣滿足「三農」用郵需求,您對通遼市郵政管理局的答覆滿意嗎?市民諮詢:小區最近新裝了快遞自提櫃,快遞員每次都擅自將快遞放到自提櫃之後發簡訊通知我去取。我家住小區最西邊,自提櫃在東門,離得比較遠,不是很方便,想問問有自提櫃的小區快遞能不能給送上樓呢?答覆:按照《快遞服務》標準,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按名址面交」,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