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下&34;、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地武漢坐落著一所國家&34;(小211工程)高校——湖北工業大學,其前身是湖北省最早建立的新型學校。建校68年來,學校為地區經濟和行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如今的湖工大是一所以工學為主,覆蓋工、文、理、藝、經、管、法和教育等八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本期推送,小編就通過5個瞬間向大家展示這所高校。
瞬間1:歲月流轉,湖北工業大學不斷向前
新中國成立後,為實現社會主義改造和國家工業化,湖工大的前身武昌農業學校於1952年秋季成立,因建校任務緊迫,湖北省農林廳決定邊籌建,邊招生,在校舍興建前,臨時借用金水農場的兩個大牛棚和一棟新建茅棚作為師生工作、學習、生活的所在。
1958年,學校經過幾番周折成立湖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1984年湖北輕工業學院和湖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湖北工學院,2004年更名為湖北工業大學。
如今的湖北工業大學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被省委省政府定位為&34;。1986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2010年獲得&34;稱號;2014年,學校整體進入一本高校行列;2012年、2016年連續兩次入選國家&34;高校;2016年入選&34;;2017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瞬間2:學校建立中加合作辦學項目
湖北工業大學堅持開放辦學,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十多年來,學校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從零起步,不斷地學習、借鑑、摸索,2004年,學校新建中加專科合作辦學項目;2009年,與捷克VSB大學新建中捷金融學本碩校際交流合作辦學項目;2012年,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新建中美藝術設計本碩合作辦學項目。此後學校先後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捷克、芬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義大利、哈薩克斯坦等30多個國家和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的13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開辦有本、碩、博不同層次的聯合辦學項目10餘項,合作項目學生1300餘人。
2017年學校獲批教育部、國家外專局&34;(111計劃),為湖北省首家獲批的省屬高校。2018年,學校土木建築與環境學院獲批全省首個省級國際化發展示範學院。2019年,獲教育部批准設立&34;。學校也是唯一獲國家外專局授權開設&34;外籍教師執業資格培訓項目的中南地區高校。
疫情期間,湖北工業大學仍有300餘名國際留學生留校,為了保障學生的安全與健康,來自非洲喀麥隆的教師彼得(NDJIKE PIERRE PAULIN)同樣沒有回家,他主動申請留校協助開展防疫工作,還受到了央視的報導。
瞬間3:晶片學院掛牌成立
隨著晶片產業的興起,湖北工業大學深度對接湖北&34;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布局,致力於培養契合湖北產業發展的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其裝備、材料等方向專業人才,並於今年年初揭牌成立了湖北高校首家晶片產業學院。
該校晶片產業學院開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科學與技術3個本科專業,此外,與去年相比,學校今年新增兩個熱門本科專業:智能製造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近年來,湖北工業大學堅持紮根湖北大地辦大學,大力推動專業發展,現有55個本科專業。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0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3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專業4個、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70項,湖北省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9個,湖北省品牌專業8個,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及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專業24個。
2019年度湖北工業大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2019年度湖北工業大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瞬間4:校長&34;,意向金額達1.76億元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只有將科學技術與產業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今年,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湖北工業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卻依舊順利進行。在湖北省科技廳的搭臺幫助下,學校校長劉德富親自上臺,以雲推介的方式進行科研成果轉化,近400項綠色科技成果吸引521073人觀看,12項重點推介成果意向金額達1.76億元。
學校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與400多家大中型企業有長期合作,科技服務湖北位居省屬高校前列,科技成果轉化成效受到央視《新聞聯播》等重要媒體的關注和專題報導。去年5月,湖北工業大學提出&34;(簡稱&34;工程),253名教師擔任科技特派員,深入省內230家企業開展科技服務。今年,面對疫情防控和企業停工停產的雙重考驗,這些 &34;工程科技特派員仍堅持通過電話、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提供技術服務,急企業之所急,解復工之所難,助力對口聯繫企業復工復產。
同時,成果轉化工作的推進又促進了學校科研水平的發展,湖北工業大學學緊緊圍繞區域產業發展重大需求開展科研工作,現建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研究生創新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3個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5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17個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湖北省國際合作基地、2個湖北省工程實驗室、6個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平臺、28個省級校企研發中心等各類科研平臺。2012年以來,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0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50餘項;出版專著和教材450多部;發表SCI論文1100餘篇、EI論文1700多篇;獲授權專利2000餘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44項,其中國家獎1項、省級一等獎22項。
瞬間5:湖工大老師接到學子結婚的喜訊
大學作為高等教育機構,擔負著為社會輸送優秀人才的重任,教師在其中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在湖北工業大學,教師們不光關注學子的學習,也時刻為學子的生活保駕護航。不久前,被學生們評價為&34;的王粟老師接到畢業學子結婚的喜訊,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收到類似的喜訊。王老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她們即使在畢業後也難以忘懷,在他們結婚生子的重要時刻,他們總是第一時刻想起王粟老師,而每當這個時候王粟老師也總是送上自己最真誠的祝福。在湖工大,這樣的好老師還有很多。
除了生活上的關懷備至,老師們的專業實力也十分值得信賴。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710人,博士、碩士生導師55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達到51%以上。現有國家級人才25人、省級專家165人。學校先後從國內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事業單位聘請了兼職教授358人,形成了以國家級人才為領軍、省部級人才為中堅、中青年博士教師為骨幹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乾坤運轉,歲月曾華。經過幾代湖工大人的艱苦奮鬥,如今的湖工大已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國際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面向未來,湖北工業大學將繼續紮根湖北、服務湖北,立足工業、融入產業,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人文情懷和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努力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文化創新和社會服務上形成特色,奮力建成人民滿意的、區域特色鮮明的一流應用型工業大學。今秋,期待與莘莘學子在湖北工業大學相逢!
歡迎關注&34;頭條號!
素材來源:&34;官網、招生信息網&34;官網、中新網、中國網、&34;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