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田地、樹林中生長著各式各樣的樹木,有些植物結的果實晶瑩剔透,有些植物結的果實漆黑堅硬,還有些植物它們渾身布滿刺,像是一隻只的小刺蝟伏在樹枝上。對於一些在外漂泊闖蕩的人來說,家鄉的果子的味道、形態依舊清晰的記在腦子裡。至今,相信仍有很多植物的價值沒有被發現。今天筆者為大家介紹這樣一種植物,它全株帶刺,很多農民在經過它時都會很不小心被劃傷,它的果實很像「小西瓜」,常被父老鄉親們成為「毒草」,它的名字叫做喀西茄。
對於喀西茄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沒聽過。那筆者說一說喀西茄的別名相信不少朋友們都恍然大悟了。喀西茄又名刺天茄、苦天茄、雞刺子、苦果等。主要分布在草坡、溝邊與林中。國內很多地方都有這種野生植物,雲南、廣東與東北地區的見得比較少。喀西茄的果實呈圓球裝,初長成的時候是綠色並長有花紋,酷似小西瓜,待到成熟之後便轉換成黃色,味道微苦。
喀西茄整株都含有生物鹼,特別是綠色還沒熟透的果實含量更多。所以如果在野外看到這樣的果實,不要因為其顏色鮮豔就想嘗嘗味道,同時家畜家禽也不可食用。為此常被當地父老鄉親們成為「毒草」。把喀西茄成熟的果實扒開之後,會看到很多密密麻麻的籽。那這些籽又有什麼用呢?
喀西茄其較高的價值就體現在其藥用價值上。喀西茄的果實對解毒消炎、鎮痛牙疼、跌打傷痛、傷風咳嗽都有一定的效果。之前筆者在農村,也曾見到過有人用喀西茄的葉汁、果實和其中的籽磨粉外擦,對癬疥有一定的效果。溫馨提示:本文意在科普,如需用藥請諮詢當地醫生,謹慎用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其實對於喀西茄的使用,仍需小心謹慎。因為其中是含有微毒的,如果過度食用不僅起不到原有效果還會深受其害。那麼你在老家的山坡裡、密林中見到過這樣的野生植物麼?如果見到請不要毀壞它,因為喀西茄還是具有很好的價值,但也請早早的告訴身邊的朋友們特別是孩子們,不要誤食。你還知道喀西茄的其他作用麼?或者你與喀西茄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呢?請在下方評論區與筆者一起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