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醫學院-劍橋大學醫學院聯合招收博士後計劃項目招聘啟事

2020-12-14 神州學人

  一、 招聘崗位 

  崗位一 

  研究方向:心肺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和幹預研究。 

  合作導師(浙江大學)及團隊簡介 

  楊雋,浙江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衛計委正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4年從劍橋大學作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後建立課題組,現任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973)-幹細胞專項及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十多項研究。應用幹細胞技術探索相關疾病的新型治療策略,發表第一或通訊作者SCI文章20餘篇,為應用幹細胞技術發現肺動脈高壓靶向治療藥物提供了新思路,做出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發明,已獲得中國專利和國際專利批准。曾經獲得英國胸科大會青年研究者一等獎;輝瑞歐洲肺血管病青年研究者一等獎;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 基礎醫學研究所優秀科研人員。已培養多名理學博士、八年制聯培醫學博士和碩士。指導的博士後獲得國家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引進人才和國自然青年項目資助,助理研究員獲得協和青年基金。更多信息請見楊雋老師個人網頁:https://person.zju.edu.cn/0019060 

  合作導師(劍橋大學)及團隊簡介 

  Nick Morrell教授,劍橋大學醫學院呼吸系,心肺研究所所長,NHS英國衛生醫療體系Papworth醫院院長。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對心肺血管疾病的遺傳因素通過生物信息的手段進行分析,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ature Medicine, 和Circulation等頂尖雜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聯合招收博士後工作計劃 

  第一年,在浙江大學開展肺動脈高壓分子機制、調控網絡等方面的基礎研究。第二年,在劍橋大學根據肺動脈高壓遺傳突變分析,進行更深入的分子機制研究。完成相關研究的論文撰寫並在高水平期刊上發表。 

  二、應聘人員要求: 

  1、年齡不超過32周歲,已獲得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以第一作者發表過SCI論文; 

  2、有很強的實驗操作能力者,有免疫學研究基礎或幹細胞生物學研究基礎,具有生物信息學分析技術經歷者優先考慮; 

  3、身體健康,工作認真,三觀正確,有責任心,具備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科技報告撰寫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及較高的英語水平。 

  三、崗位待遇 

  1、工資及福利待遇按浙江大學博士後相關規定執行,20-25萬元/年,視工作績效另提供科研獎勵; 

  2、支持申請博士後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等; 

  3、可申請租住博士後公寓; 

  4、課題組論文發表獎勵; 

  5、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3年及以上,成績突出者可申報浙江大學高級職務任職資格; 

  根據浙江大學博士後管理工作規定完成相應的考核,完成研究工作並達到相應學科的博士後出站要求後辦理出站。在海外合作發表的學術論文及其他成果可認定為出站成果,鼓勵入選者與劍橋大學高水平研究人員和合作教授聯合發表論文。 

  招聘將堅持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凡符合招聘崗位要求且有意向者,請將應聘材料(個人簡歷等)發yang_jun@zju.edu.cn,請將主題註明「博士後申請」。經面試考核後,擇優錄取。 

  四、 應聘程序 

  發送個人簡歷(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學習工作經歷、參與科研項目、科研成果),代表性論文及其他能證明科研能力的材料至聯繫人郵箱,經面試小組綜合評估通過後報浙江大學審批。經學校批准錄用人員,須登錄中國博士後網註冊,並按浙江大學博士後進站程序辦理進站。 

  本次招聘報名截止日期: 2020年3月31日 

  Joint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Program: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nd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 Position 

  Position 1 

  Research Area: The cell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intervention of cardio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 

  Supervisor at Zhejiang University: 

  Professor Jun YANG is principal investigator at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e was recruited from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 2014 by 「The National Recruitment Program of Global Experts」, currently by「Hundred Talents Program」of Zhejiang University. 

  She graduated from Zhejiang University in 1999, received her Ph.D. degree from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She devoted on the medical research of cardiopulmonary disease for more than 8 years i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with Professor Nick Morrell, combined with her Ph.D. expertise on the drug screening she continues the study at stem cell based small molecular intervention on BMP signal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S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20 first and correspondent papers on international recognised journals including Circulation Research,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and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Critical Care Medicine. She was awarded British Associate of Lung Research young investigator first prize in the competition of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meeting and Pfizer European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 young investigator first prize. Her current project is aim to study the cell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ardiopulmonary disease.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Professor Jun YANGs personal website: https://person.zju.edu.cn/0019060 

  Supervisor a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ofessor Nick Morrell is the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Professor of Cardiopulmonary Medicin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He leads a research group focused on the genetics, cell biology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Work Plans (Tentative Schedule): 

  Year 1: Work with Prof. Jun YANG at Zhejiang University on cell molecular mechanism, regulatory network and treatment of cardiopulmonary diseases. 

  Year 2: Work with Prof. Nick Morrell a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based on the latest genetic discoveries. 

  II. Eligibility 

  1. A Ph.D. degree within the recent three years from domestic C9 universities, or from top overseas universities. Good publication record with at least one first-authored SCI journal paper. 

  2. The applicants shall be under 32 years old, of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in good health. 

  3. Good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research capability. Interest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ositions at Zhejiang University in the future. 

  III.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and Funding 

  One quota for each position. The selected candidates will carry out research work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operative supervisors of both universities. The candidates shall fulfill the corresponding assessments according to the post-doctoral management regulation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complete the research work, and reach the post-doctor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rresponding disciplines. The selected candidates are encouraged to jointly publish articles with professors a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cademic papers and other achievements published together with professors a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ostdoctoral program. 

  The selected candidates will be funded for two years. The full salary will be 200,000-250,000 RMB per year from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nd supervisor. Selected candidates will also enjoy the benefits of the common postdoctoral program at Zhejiang University in projects application. 

  IV. Application Procedures 

  Send a resume (including basic personal information, study and work experiences, participation in research projects, publication list, etc.), representative papers and other materials to the bottom email address. After comprehensively evaluating through interview processes and discussing with the professor a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the result will be repor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for approval. Upon successful application, the selected candidates shall finish the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and will be subject to the management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pplication Deadline:Mar 31th,2020 

  Contacts 

  Ms. Yang 

  Contact numbers: +86-571-88206116 

  E-mail: yang_jun@zju.edu.cn 

相關焦點

  • 2020浙江大學醫學院紀俊峰、徐鵬飛研究組聯合招聘博士後公告
    一、職位描述紀俊峰課題組與徐鵬飛課題組現聯合招聘1-2名博士後,研究方向為基於胚胎幹細胞和iPS細胞的神經類器官(organoid)體外培養,並利用該模型研究神經系統相關疾病。博士後在站時間為3-5年;圍繞兩個課題組的優勢研究方向開展交叉性研究,在紀俊峰教授和徐鵬飛研究員共同指導下完成課題;申請基金項目,並協助指導研究生。
  • 2019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鄧劉福課題組博士後招聘公告
    鄧劉福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院PI。鄧劉福課題組研究興趣:揭示腫瘤發展和治療過程中的免疫應答新機制,發展新型免疫治療靶點及聯合治療新策略。研究重點聚焦:1)胞質內核酸識別通路活化的分子和細胞網絡;2)腫瘤微環境內CD8+T細胞分化的作用機制。課題組信息詳參:http://sii.shsmu.edu.cn/DetailMemberInfo.php?
  • 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面向海內外招聘博士後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共有12個學科系、5個前沿交叉研究中心,擁有基礎醫學、藥學及生物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以及基礎醫學博士後流動站。教育部聯合授予的「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9年基礎醫學院獲餘杭區政府支持,成立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餘杭)創新研究院,加快推進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學院秉承百年「求是」科學之魂,弘揚「浙醫」精心育才之魄,矢志以探索重大疾病的機制和防治為己任,服務健康中國戰略需求,開拓創新,追求卓越!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面向海內外誠招優秀博士後,期待與您攜手共創一流,共築輝煌!歡迎您來「浙」裡成就最精彩的自己!
  • 2019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聯合招收博士後公告
    2006年5月23日經國家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批准設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學科覆蓋管理學門類的2個一級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為國家一流學科,工商管理為浙江省重點學科;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擁有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 2020福建廈門大學醫學院張杰教授課題組招聘博士後及科研助理公告
    一、導師個人介紹張杰教授: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福建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福建省青年拔尖人才,廈門市五四青年獎章等獲得者。2011年8月加入廈門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擔任教授至今。
  • 2020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王朝昕課題組博士後招聘公告
    王朝昕,管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衛生系統優青,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系主任,主動健康與循證決策中心執行主任,國內外核心期刊及SCI雜誌編委(《中華全科醫學》、《中國全科醫學》、《中國循證醫學》等)。
  • 招聘| 浙江大學蘇宏業教授課題組招聘博士後啟事
    招聘 | 浙江大學蘇宏業教授課題組招聘博士後啟事 2020-03-28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年薪20至35萬元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實施博士後激勵計劃
    20至35萬元年薪,為出站留院工作的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50萬元房貼,並建立職稱聘任的綠色通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日前推出的博士後激勵計劃以「滿滿的誠意」受到關注。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說,這一舉措旨在吸引境內外優秀博士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鼓勵博士後潛心科學研究。激勵計劃還將通過實行「2+X」的培養模式,加強在站管理及考核,切實提升博士後培養質量。記者了解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16年起在所屬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已試點實施「博士後激勵計劃」。
  • 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嚴大鵬組招聘博士後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課題組簡介 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嚴大鵬組現面向國內外招聘具有免疫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或分子生物學背景的博士後2名。
  • 清華大學醫學院徐萌課題組、吳勵實驗室招聘博士後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清華大學醫學院徐萌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徐萌實驗室長期研究免疫細胞、腫瘤細胞及腫瘤微環境的複雜相互作用,致力於提高腫瘤免疫治療效率和挖掘免疫治療新靶點。
  • 2020福建廈門大學醫學院許華曦教授課題組招聘公告
    一、導師個人介紹許華曦教授: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廈門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創建(榮譽)所長;福建省神經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重點實驗室榮譽主任; 原美國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研究所 Jeanne & Gary Herberger 講席教授、神經科學計劃(中心)主任;國家特聘專家、首批國家高層次人才
  • ​浙江大學化學系黃飛鶴教授招收超分子化療專項博士後
    浙江大學化學系黃飛鶴教授因開展交叉學科研究需要,招聘超分子化療專項博士後
  • 上海交大醫學院推出博士後激勵計劃 留住人才
    這一政策不僅適用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本部,也對其附屬醫院開放。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表示,博士後研究人員年齡大多在30歲左右,是一生中創新思維最活躍、精力最旺盛、進取心最強的階段,處於創新創業的「黃金時期」,實施博士後激勵計劃就是要鼓勵這群優秀青年科研人才瞄準國際前沿,向科技和學術高峰攀登,為建設世界一流醫學院和一流醫學學科助力。
  • 上海交大醫學院推博士後激勵計劃
    為吸引境內外優秀博士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鼓勵博士後潛心科學研究,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出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後激勵計劃實施辦法》明確,將為納入激勵計劃的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20萬元~35萬元年薪,為出站留院工作的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50萬元住房補貼,並建立職稱聘任的綠色通道。
  • 2020廣東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學院簡介中山醫學院是中山大學醫科的主體學院,歷史悠久,其源頭可追溯於1866年成立的博濟醫學堂,孫中山先生曾在此學醫和從事革命活動。新中國建立後,中山大學醫學院、嶺南大學醫學院和光華醫學院合併組建中山醫學院,後改為中山醫科大學,2001年再次與中山大學合併,學校重新組建了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
  • 院校介紹|浙江大學醫學院(昭牌醫學考研)
    一、院校簡介浙江大學醫學院(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前身是1912年由近代著名醫學家厲綏之等人創辦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和1945年8月創設的國立浙江大學醫學院兩所學校合併(1952年2月)而成的浙江醫學院,1960年4月改名為浙江醫科大學。
  • 2019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細胞生物學系楊文、徐穎潔...
    課題組組長楊文和徐穎潔研究員在McGill大學和哈佛大學醫學院完成博士和博士後訓練,與國內外多個實驗室有合作關係; 在《Cell》,《Aging cell》,《PLOS Biology》,《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PNA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等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
  • 2020浙江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許大千研究員課題組博士後招聘2人公告
    轉化醫學研究院是浙江大學順應醫學發展新趨勢,通過頂層設計並依託醫學院和六所附屬醫院以共建、共管、共享模式組建的研究機構,立足於「基礎——臨床」融合發展、協同創新,開展高水平的臨床轉化研究和前沿性的多學科交叉合作。
  • 2016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博士後研究人員招聘公告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研究所賀治國教授、省短期千人計劃吳偉明教授、百人計劃Thomas Paehtz研究員因課題研究和學科發展的需要,經學校批准,現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博士後研究人員2-4名。一、招聘條件1、具有博士學位、身體健康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畢業研究生,熱愛科研工作,責任心強,積極進取,有團隊精神,善於溝通和交流。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醫學院聯合博士研究生學位項目》2020年招生簡章
    ,兩校自2018年起啟動招錄「聯合博士學位項目」(以下簡稱「中以雙學位項目」),該項目將充分利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希伯來大學醫學院在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中的強大實力,入選學生在兩校導師的共同指導下,通過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醫學院進行學習及合作科學研究,經兩校答辯委員會審核通過後獲得雙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