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齋|紅顏女鬼
明朝,書生搬入山中院子讀書。夜裡吟詩作對,引來一女子搭訕。從此兩人每晚隔窗談論,成為知己,但始終不曾見面。過了半年後,男子在墳邊敬酒,才引出墳中女子,從此藍顏變紅顏,寫下一段人鬼情緣。
這書生名叫趙漢,是寧波人氏。其從小苦讀聖賢書,二十歲赴京趕考,卻失意落榜。為此,趙漢不甘心,回到家鄉繼續攻讀,打算來年再考。
可家住縣街旁,日日吵鬧喧囂,擾得自己無法靜心溫書,於是趙漢便一人來到野外山林,想尋一處清靜地方,於是他經常到城郊山中尋找。
這天,趙漢遊覽至一片青蔥竹林,發現裡面有一座無主大院子,建築裝飾溫文儒雅,清香滿園,甚是符合自己的心意,唯獨院子旁邊有一座無碑荒墳,看著有點悽涼荒廢。趙漢想了想便不介意那荒墳,回家第二天就搬進去了。
住了幾天,院子十分清靜。趙漢夜間朗誦起詩書來,甚是自在逍遙。
一晚,他在屋中寫出一句上聯,正在想下聯,就隨口反覆吟誦出來。這時,只聞窗外傳來一個女子笑聲,對方表示能對出下聯。
趙漢吃了一驚,這深山野嶺的,怎麼來了一個女子,心中不禁有些害怕。他走出門四下張望,可是空無一人,心裡不斷打鼓。
他進門趕緊將門鎖好,也不敢說話了。
突然那女聲又響起說:「公子,一個大男人恁地如此膽小?小女子又不吃人,只是覺得公子上聯絕好,想跟你對個對子罷了!」
趙漢壯著膽子說:「那請姑娘對來看看?」
那女子便對下了下聯,趙漢連著吟誦三遍,不禁拍手稱絕!心中對那女子便也不那麼害怕了。但還是疑心她不是人。
趙漢對著窗外小心地問:「姑娘才華過人,但不知是人是鬼?」
女子道:「公子莫怕,我是這墳墓的主人,雖然是鬼,但並無害你之心」。
趙漢恍然,信了對方的鬼話,兩人閒聊起來,方知女方叫英兒,是這竹院主人的女兒,當父母老去壽終正寢後,自己也得了重病,在臨終前英兒不舍這老宅,便託親戚把自己安葬在院子旁邊。
趙漢道:「姑娘身世真是可憐,小生從來沒見過鬼,若不介意請現身一見」,可女子不答應趙漢也不再勉強,便辭別回屋睡去了。
第二天晚上,趙漢又在屋裡吟詩作賦,外面的鬼魂英兒聽見,興趣起來又與他附和對詩,兩人一吟一唱配合無間甚有默契,久而久之就成了藍顏知己。
轉眼過了半年,天氣微涼,轉眼重陽節,趙漢專門到縣上買來紙錢香燭和酒菜,祭於英兒墳前,道:「英兒姑娘,今日重陽節,我特來敬你一杯。」
說罷拿起一杯酒,分三次倒在墳前。一會兒,只見墳後冒出一股青煙,一個白衣女子飄飄然走了出來。女子正是英兒,長著柳眉鳳眼,瓜子俏臉,一張櫻桃小嘴紅撲撲,甚是嫵媚性感。
趙漢看得入迷,英兒卻掩嘴一笑道:「公子一直不是想見我嗎?不打算請我進屋坐坐?」趙漢忙迎對方進屋。
兩人坐於八仙桌前,吃飲酒菜,暢談到夜晚。英兒起身欲離去,趙漢卻一把拉住對方,順勢摟入懷中。感覺她膚嫩若脂,但透著微微涼意。
趙漢也不害怕,兩人含情脈脈,竟雙雙入了寢房。英兒怕痛,趙漢便輕輕的憐惜她,一番適應後,十分的歡樂舒服。
事後,趙漢與英兒恩愛如斯,白天讀書,夜裡就與英兒糾纏。
不久,科舉到來,趙漢欲帶英兒赴京,女方卻說:「我的魂魄離不開這墳,郎君你前去趕考,回來後再來看我」,趙漢無奈只能揮淚道別。
他赴京非常順利,參加科舉中了進士,原本要留在京中做官,但他掛念英兒,上奏願回老家做閒職,以後本地縣令空缺時再補任,也得到了聖上恩準。
衣錦還鄉後,趙漢在家鄉買下一處郊外的偏僻大院子,然後回到竹院找到英兒說:「娘子離不開自己的墳,就把墳遷移到我家去吧。」
英兒聽罷感到的流下淚來,且點頭答應了。
於是,趙漢找來風水先生挑個好吉日,僱人把英兒的墳墓遺骸,遷回自己的新買的郊外大院之中,立起了一座新墳。
此後夜裡英兒就現身與趙漢一起生活,兩者的日子過得甜蜜如斯,好不歡樂。
這個故事叫《紅顏女鬼》,來源於《靜月齋民間故事》,作者:唐有時
趙漢勤奮好學,不懼偏僻孤獨入住野外孤院,為的就是讀好書考取功名。
女鬼被他的才華吸引,且現身與他相好,可見知識的重要性。若是一個浪蕩男子胸無墨水,想必也不會引起女鬼的喜歡。在交往中,他們成了知己朋友。
人生難得一知己,不管藍顏還是紅顏,有一個能夠真正理解你的人,才是你這輩子最大的幸運。
真正的愛情,是付出而非索取。知己之恩,怎麼回報都不為過。
雖說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往往是靠自己去爭取來的,試問趙漢趕考完了,如果只是想著榮華富貴,肯定就留在京城做官了,也不可能有他們的人鬼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