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何不喜歡去菜市場

2020-12-12 覓櫥智能科技mc

#果蔬無人售貨機#

深圳五和某菜市場花大力氣升級裝修,但之後生意反而比之前更差了。以前這裡雖然髒、亂、差,但來買菜的卻是人山人海。裝修後環境整潔、店面規範,按道理講客流應該增加才對,但事實上來買菜的人卻越來越少,原本信心滿滿的攤主們,猶如被人澆上了一頭涼水,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這裡買菜的大都是附近城中村的租客們,以前雖然環境差,但是價格相對便宜,中國現在喜歡去菜市場買菜的大都是五、六十歲的人,它們時間充裕,為了一兩塊錢都可以跑半個城市,生意當然好。

菜市場升級後,環境質量上去了,價格也跟著上去了,而這筆費用卻都需要消費者去買單, 所以去的人也就少了。

裝修後的高檔菜市場對於中老年群體失去了價格優勢,對於中青年工薪階層來說,選擇從社區內的果蔬無人售貨機購買生鮮產品更加便利,以至於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無獨有偶,成都市的爛泥巴壩子裡,很多賣菜攤、小百貨,熱熱鬧鬧的生意,搬進商場之後,生意馬上就下來了,支撐不了幾個月就垮掉了,價格上升,失去市井氣息的菜市場似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據廣州市肉菜市場協會數據統計,廣州曾共有620餘家菜市場,但近幾年,每年都在以5家左右的數據消失。與此相對的,則是中國生鮮市場總額預計將超過5萬億元,每年20%左右的增速。

一方面是實體菜市場為穩固市場積極整改,另外一方面則是電商超市和社區共享果蔬店的異軍突起,原本稀鬆平常的一日三餐,背後也變得暗潮湧動。

90、00後更推崇簡捷、便利的消費方式,從果蔬無人售貨機、共享果蔬店購買生鮮,對於這一群體來說接受程度反而更高,有網友就專門總結了一下不去菜市場的8個原因,這也是當代年輕人的心聲。

1.我不會砍價。從小就不會,跟有錢沒錢沒關係,也享受不到其中的樂趣。共享果蔬店的出現我整個人都放鬆了,不用交流,掃碼支付的方式真棒。而在菜市場,不會砍價的我顯得像是地主家的傻兒子。

2.我不會看秤。以前的杆子秤,賣家說一句「高高的」,掃過給你看一眼,你也假裝看懂了,實際上根本不知道那些芝麻點是什麼意思。

現在出現了電子秤,據說有預設重量,缺斤短兩的現象。有一次買水果,秤完剛要付款,朋友就拉住了我,把自己的手機放在了電子秤上,手機比實際重了不少,一方面是感嘆朋友的厲害,另一方面則是懊惱自己不知道吃過多少次的暗虧。

3.我晚睡晚起。大爺大媽們早早就去把新鮮的搶光了,9點去肯定比8點去買的品質次一些,晚上在加個班,只能去看保潔阿姨打掃菜葉子了。

4.我不會挑菜。從果蔬機裡買菜,品質都是一樣的,價格也相對固定。但在菜市場裡,好的不一定是貴的,差的也分三六九等,不想自己吃虧,給人感覺壓力好大。

5.我不想交流。菜名、價格、算帳,還要和不認識的鄰居寒暄,好麻煩,共享果蔬店明明不用一分鐘就解決了,我愛高科技。

6.我懶得收拾。去菜市場還要刷牙、洗臉、穿衣服,糾結就需要半天時間。共享果蔬店在樓下,帶個帽子就下去了。

7.我不愛出遠門。從家裡到菜市場要1公裡,這個距離遠。

8.我想要更方便。明明果蔬店的線上商城能夠隨時查看打折信息,我為什麼要一家家地去看菜攤子打不打折。

原本在自主、獨立、現代時尚青年,到了菜市場就變成了不會過日子、孤僻、邋遢、沒有生活經驗的低能兒,巨大的反差讓更多的年輕人不喜歡去菜市場。

傳統菜市場不整改,則永遠得不到發展,過分整改在不能吸引新消費者的同時,又似乎失去了原本的客戶群。共享果蔬店進入社區是廣大新青年的需求,那傳統菜市場的整改方向在哪裡,則需要更多人探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年輕人買菜都不去菜市場,而選擇去超市。可能有這幾點原因
    年輕人買菜都不去菜市場和路邊攤了我現在有時候也去菜市場,去菜市場的時候發現,在裡面買菜的人很多都是中老年人,老年人偏多,年輕人卻很少。而且菜市場有的商販會把菜價定高一點,給人砍價餘地,現在年輕人很多都不會降價,想著去自然被宰一點,雖說不多,但是心裡肯定也不平衡。所以在這兩個方面菜市場沒有其他優勢的話,年輕人也自然不想去了。
  • 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不喜歡去菜市場?
    如今,菜市場早就不是你家樓下那一地菜葉,用磚頭砌起來的「隔斷間」了。北京最有名的「三源裡菜市場「可擁有者網紅般的待遇,不僅少不了來買菜的顧客們,觀光客,甚至是明星們,都會親自深入菜場,為朋友聚會挑選喜愛的食材。
  • 年輕人不願再去菜市場,社區生鮮售貨櫃初現崢嶸
    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來菜市場了。」河南洛陽澗西菜市場的張阿婆,一邊整理著攤位上的蔬菜,一邊落寞地向記者說道。放眼望去,整個菜市場裡來來往往的都是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95後、00後的身影確實很難看到。作為智能化、電子化產品成長下的一代,恰又逢電子商務、無人售貨等零售模式的崛起,高效、便捷似乎成了這個時代的代名詞,曾經熙攘喧鬧的菜市場裡,也許真的沒有95後與00後的回憶,他們也很難因此去訴諸更多的感情。就像戰國與漢朝之間只相距不到二十年,但我們總以為它們是兩個時代。
  • 年輕人為何寧願花「高價」去超市買菜,卻不屑光顧路邊賣菜老人?
    對於年輕人來說,超市裡的「一體化」更能滿足他們日常採購食材的需求,而路邊一些老人挑著擔子賣的農家肥自種蔬菜卻少有人光顧,尤其是年輕一族更是不屑光顧路邊賣菜老人,哪怕超市裡的菜更「高價」,這是為何?年輕人買菜為何更願意選擇超市的「高價菜」,而從不問津路邊買菜小販?作為一個「奔三」的年輕人,僅代表年輕大眾覺得這種現象的產生無非有三個原因!
  • 現在人為何都不愛去超市買菜,而是偏愛去菜市場,只有內行人才懂
    而且,最令小編不解的卻是:買菜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去既乾淨有整潔有保障的超市購買,而是選擇去條件衛生都不如超市的菜市場購買。不知你是否又發現這一現象,尤其是那些年齡稍大一點的大媽,年輕人也更是越來越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沒去過菜市場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作為一名年輕人,我有一個比較少見的癖好:逛菜市場。網上有數據顯示,44%的年輕人一周做飯不到2天,19%的人從不做飯。顯而易見,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去菜市場了,我身邊的朋友也很少會去菜市場。但於我而言,生活中的有些事,只有在我逛菜市場的時候才能有答案。
  • 「生活」前路茫茫不知所終時 去菜市場走走
    也必定會重新萌發出對生活的一絲眷戀如果你想了解一個城市去菜市場呀如果你對生活沒樂趣去菜市場呀如果你想增進感情去菜市場呀……總之菜市場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的魅力似乎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到他們開始主動走進菜市場沾染煙火氣
  • 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去菜市場買菜?原來這麼多套路啊
    導語: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去菜市場買菜?原來這麼多套路啊社會環境越來越複雜多變,而有不少的人開始做起了各種各樣的騙術。即使是現在菜市場上的攤販也會有些讓人匪夷所思的套路,並且有不少經驗不足的人都會在菜市場中了套路。
  • 監督臺|義烏:「公建」菜市場為何冷冷清清?
    馬路菜市場人群熙攘,但附近的商貿區菜市場卻很冷清,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位市民在裡面選購。連一些攤主都說,大部分市民覺得外邊的露天集市更方便、更便宜,都願意去那兒買。東洲花園菜市場裡空蕩蕩。後來,有關部門對市場對面的「馬路市場」進行了整治,那裡的商戶又全湧向不遠處的鋼棚菜市場。於是,東洲花園菜市場越來越「冷」,如今,偌大的菜市場只有極少數攤主還在「苦守」。一名從開業初期就在東洲花園菜市場開副食店的經營戶說,政府投資那麼多建了這麼好的市場,現在這樣冷冷清清,太可惜了!昨日上午,記者一行又走訪了江東新村菜市場、江南菜市場等一些「公建」菜市場,同樣發現了「人氣低落」的現象。
  • 她喜歡逛各地菜市場,去新都橋菜市場買點犛牛肉和蔬菜回家
    第二天中午,我們又去了,點了幾份炒菜,其中有我最喜歡的蒜苗炒臘肉,仍然驚喜。餐館除了我們,還有幾桌,陸續吃完走了。毛毛還在細嚼慢咽,我已經吃完,見老闆出來收拾碗筷,就問他:「老闆,是你自己下廚,還是另外有廚子?」老闆說:「是我老婆下廚。」老闆娘正在吧檯收拾,聽見我們對話,走過來問:「是不是菜有什麼不對?」
  • 去澳門,逛菜市場!
    澳門是查查很喜歡的一個城市,去了幾次還是不膩,以後也還會去。對於我來說,澳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各大賭城,也不是大三巴牌坊這些著名景點,更加不是各種購物大商場,因為這些地方,是不能代表整個澳門的。反而是菜市場和一些老街,我每次去都會逛上半天,去感受一下本地的味道。菜市場是我最有興趣去逛的,澳門地方小,大的菜市場不多,我經常去的是紅街市菜市場,這邊很熱鬧,也很有生活氣息。第一次去的時候,發現他們這邊賣的蔬菜,跟我們家那邊是差不多的,我家是廣西的,還看到他們賣有廣西芋的,覺得好親切。
  • 韓國年輕人喜歡去落後國家旅遊,偏好為何和中日不一樣?
    中國人去這個國家的人數比較少,但是歐美人特別喜歡,但除了歐美人,在中日韓三國中,韓國人特別喜歡去寮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那麼為什麼韓國年輕人會有這樣的差異呢?寮國是一個交通設施非常不便、城市環境惡劣的國家,這個國家的首都萬象,在中國人眼裡也感覺像是城鄉之間的邊緣地帶,大部分中國遊客更喜歡去交通便利的地方或者高處,很少有人把寮國列為旅遊目的地。
  • 為何年輕人都跑去大理?不願去北上廣工作,是逃避還是文藝感作怪
    導語:為何年輕人都跑去大理?不願去北上廣工作,是逃避還是文藝感作怪說道如今的旅遊城市,我們都會想到蘇杭北京等著名的旅遊城市,然而有一個城市而被很多的年輕人喜歡和熱愛,那就是雲南的大理,相信去過大理的人都會被哪裡的寧靜和恬靜生活所吸引,以至於很多的文藝青年把大理稱之為「藝術的城市」,然而近些年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跑去大理生活,過著清晨喝茶,晚來吹風的生活
  • 蔬菜價格有望再次下降,同樣是賣菜,為何超市「幹」不過菜市場
    為何前段時間全國蔬菜價格便宜了不少?首先因為氣候原因,進入3月份以後,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都出現季節性回升。而且最近天氣複雜多變,進入3月份之後,南方生產區生產的蔬菜產量也是同步增加,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氣候的回升,蔬菜供應地開始逐步移動北方。
  • 為何現在年輕人普遍愛喝咖啡,卻很少有喜歡喝茶的?答案在這裡!
    為何現在年輕人普遍愛喝咖啡,卻很少有喜歡喝茶的?答案在這裡!現在的80、90後已經是時代的弄潮兒了,他們在社會上發光發熱,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就是年輕人該有的模樣。茶文化在中國根深蒂固,傳承了數千年,裡面包含了許多中國式的人文情懷和禪學精髓,喝茶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開闊胸懷,放大格局,使人心平氣靜,波瀾不驚,如此種種,為何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呢?
  • 菜市場的牛肉都是掛著賣,豬肉為何擺在案板上賣呢?看完漲知識了
    菜市場的牛肉都是掛著賣,豬肉為何擺在案板上賣呢?看完漲知識了!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去買菜的話,要麼去菜市場,要麼就去超市,如果我們去菜市場買菜的話,那麼大家肯定都會看到很多賣肉的地方,其實這些肉的種類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說他們擺放的位置也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在去菜市場,如果去買肉的話,我們都會看到那些豬肉全部都是擺在案板上賣的,而那些牛肉卻是高高的掛起,看到這樣的現象,相信很多的人他們都是不明白的,但是在一位菜市場的大媽給我們說出了其中的原因。
  • 廣州人熟悉的菜市場,每年約消失5家……以後去哪買菜?
    廣州人熟悉的菜市場,每年約消失5家……以後去哪買菜?說起城市的煙火氣你會想到什麼地方呢萌萌噠腦海裡立馬浮現的是:市場小時候總是不太喜歡去市場嫌髒亂,每次跟去都緊抓大人的衣角年齡漸長,卻越來越覺得菜市場有種撫慰人心的神奇魔力生雞活鴨、鮮魚水菜
  • 中國菜市場成熱門景點,為何外國遊客卻說:不推薦,這裡太危險了
    中華料理市場是很受歡迎的觀光景點,為什麼外國遊客會說「這裡很危中中國菜市場成熱門景點,為何外國遊客卻說:不推薦,這裡太危險了,隨著中國開放度的提高,中國和外國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密切,很多國家和外國人民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這一方面促進了各國旅遊業的發展,這次的節目「中華料理市場明明很受歡迎
  • 撐不下去的時候,去菜市場走走
    他們需要儘早趕去市場進菜,因為一旦去晚了就只能選擇別人不要的「剩菜」,而菜的質量和攤位的選擇對他們來說無比重要。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新聞。 寧波象山的一個菜市場,沒有固定的攤位。菜販子們為了搶到好攤位,每天都是天沒亮就起來排隊。 等到開門的時候,就一股腦湧入市場。
  • 一個人若走投無路,就放他去菜市場.
    從此他愛上了去逛菜市場,那裡成了偌大的北京城最治癒他的地方。想起古龍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這話有些誇張,但意思是對的。要講生趣,沒有一個地方比得上菜市場。古話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吃食,永遠是人最原始最強烈的欲望,一個還吃得下飯的人,是不會放棄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