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廣州人熟悉的菜市場,每年約消失5家……以後去哪買菜?

2020-12-20 騰訊網

拆!廣州人熟悉的菜市場,每年約消失5家……以後去哪買菜?

說起城市的煙火氣

你會想到什麼地方呢

萌萌噠腦海裡立馬浮現的是:市場

小時候總是不太喜歡去市場

嫌髒亂,每次跟去都緊抓大人的衣角

年齡漸長,卻越來越覺得

菜市場有種撫慰人心的神奇魔力

生雞活鴨、鮮魚水菜

陣陣熟悉的叫賣聲和砍價聲

還會在檔主一句又一句的

「靚女靚仔」中逐漸迷失自我

逛市場,似乎變成了

忙碌生活中的一種休閒活動

但是,隨著人工智慧、

行動支付等科技的發展

我們的生活方式

在不經意間發生著變化

逛菜市場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估摸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

市場的青菜豬肉多少錢一斤

菜市場的生意,大多也越來越淡

廣州這家曾經超火的市場,拆了

大家還記得前兩年

因為扉美術館而變得超火的

東山口農林綜合市場嗎?

市場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

是廣州市第一個室內市場

也是東山口正中心的菜市場

從早上到傍晚都十分熱鬧

退休的老人和忙碌的上班族

都喜歡到這裡買菜

以前菜市場與旁邊的扉美術館之間

一直樹立著一道圍牆

後來,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

老師何志森任職了扉美術館的館長

還邀請藝術家宋冬一起

將原來隔在菜市場與大廈之間的舊圍牆

變成了一道「透明」的「無界的牆」

隨後,這裡就以

「一面是藝術,一面是煙火氣」而出名

很多本地人和遊客都愛來拍照打卡

39歲的農林市場

一直在見證著當地居民的生活

然而近日,為了進行雨汙分流工程

農林綜合市場不得不拆除了

10月13日下午,拆除工作正式開始

雖然市場和街道給出了

幾個可供選擇的市場

但不少檔主還是找不到合適的去處

便拉著貨物來到市場後門的街道兩旁

撐起一排臨時攤位

但檔主們都知道

臨時擺攤遲早有一天會被叫停

到時候,農林市場也許將徹底消失

未來該去哪裡,仍然沒有答案

「廣州每年有5家菜市場消失」

最近,廣州市肉菜市場協會透露

廣州目前一共有620多家菜市場

而每年大概會有5家消失

電商超市和社區商超的異軍突起

菜市場,這個以往幾乎每天都逛的地方

不經意間發生著角色變換

菜市場成老年人的社交場所

隨著時代的變遷

人們的消費方式不斷變化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

更是加速了大家消費習慣的改變

年初時,官方呼籲大家減少出門

越來越多人就養成了線上買菜

或是在社區商超就近買菜的習慣

所以如今,在許多人眼中

諾大的菜市場開始顯得「老派」

但不可否認的是,相比於其他渠道

線下菜市場卻始終有著不一樣的溫暖

那份煙火氣仍是其他渠道難以比擬的

在大城市中,商場和超市固然需要

但這裡更多的還是普通老百姓

他們需要的不僅是高大上

還有便宜、方便和人情味

另外,老年人不像年輕人一樣

每天通過網絡聊天

所以菜市場對於老年人來說

也是一個交流的場所

一買一賣,時間久了

不少顧客都和檔主混成了「熟人」

挑選的時候都愛聊家常

菜市場努力升級

但幫襯主力仍是中老年人

據了解

現在不少菜市場都在積極探索轉型

力圖用更好的環境吸引顧客

不得不提當然是珠江新城獵德新街市

獵德新街市曾進行多次改造升級

目前已成為廣州改造標準最高的

肉菜市場和樣板市場:

商場內設置有電梯,還有線上電商平臺

攤販可自行選擇入駐

不過很多市場內的檔主都說

線上平臺上的客源依舊佔少數

而線下採購的客源

則主要以當地的中老年居民為主

傳統菜市場要被取代了嗎?

如今,廣州幾乎所有的小區周邊

都配套有社區生鮮小超市

錢大媽、肉聯邦、番薯藤、溫鮮生……

和傳統菜市場相比

這些生鮮小超市離家更近

貨架上的蔬果生鮮

都用塑料保鮮膜包裝得很精緻

電子秤取代了傳統的桿秤

沒有肉腥,沒有嘈雜聲,沒有擁擠

肉菜來源很多都可追溯

質量相對更有保障

乾淨方便,沒有討價還價的尷尬

有時候還能足不出戶坐等收貨

這些線上生鮮和精品商超的出現

可以說是拯救了一大批既恐懼菜市場

又不想每頓吃外賣的年輕人

但是,菜市場的那種熱鬧氛圍

也是很多精品商超難以感受到的

昔日的菜市場和菜市場裡的社交

是生活中最動人的一部分

假如,一個城市沒有傳統的菜市場

你覺得這個城市是完整的嗎?

什麼是「廣州味」

逛過這幾家菜市場才知道

沙園市場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

河裡遊的、山上挖的

只有想不到,沒有在這找不到!

點擊播放 GIF 1.8M

沙園市場裡

吸引萌萌噠的遠不止菜檔肉檔

還有這些堆得滿滿的舊款雜貨

真是名副其實的「淘寶」店!

手工床單、手工窗簾檔口

現在在廣州也不太多見了

去年播出的綜藝節目《大城曉聚》上

高曉松跟友人就把尋味廣州的首站

定在沙園農副產品市場

可想而知,沙園市場

是一個多值得深挖的寶藏菜市場

點擊播放 GIF 0.3M

《大城曉事》節目截圖

棠德綜合市場

毗鄰棠下、上社這兩大城中村

棠德綜合市場菜品以平、靚、正出名

吸引了附近街坊日日前來打卡

不少酒樓食肆都來這批發

一買就是一車!

棠德市場還有超多腊味鋪

碰上老闆心情好,還能現場自製臘腸

可以自己就近市場買肉,直接拿到檔口

老闆幫忙洗乾淨、調料

只要抬回家曬一段時間就能吃!

東山肉菜市場

在很多老廣的印象當中

住在東山口的人大多非富則貴

這家原本普通的菜市場

也被附近的歷史底蘊籠罩著

所以東山肉菜市場還有個暱稱

「廣州富人區的菜市場」

東山肉菜市場十分乾淨整潔

電視臺的新聞報導中

經常都能看到這裡被作為「取景地」

這邊的海鮮品類也比一般市場齊全

對「海鮮控」來說就是巨大的寶地!

塹口肉菜市場

塹口市場物美價廉是出了名的

很多住「河北」的街坊

也會一大早過橋來買菜

塹口市場還是廣州少見的內街市場

整條巷子就是一個大市場

蔬菜、生果、海鮮應有盡有

還有糕餅鋪、芝麻糊店、麵包鋪等等...

十足一條美食街

還有萬松園市場、珠光市場、

細崗市場、西華農貿綜合市場......

萌萌噠今天先不細說了

媽友們還有哪些寶藏市場推薦?

當代人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

時間越來越碎片化

很多買菜APP趁著好時機輪番上線

搶佔了傳統市場的一部分生意

但是,正如一些「老廚子」所言

「新鮮是挑出來的

不是一鍵下單送到門口的」

真心希望傳統市場能找到

合適的升級轉型路線

加入線上生鮮行列之餘

也能在線下留下「實打實」的煙火氣

今日話題

線上下單坐等上門、

逛市場親自挑選每棵菜每塊肉

你更傾向哪種採購方式?

工作狂老公不解風情

熱臉貼冷屁股三年未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各大巨頭搶佔社區拼團,菜市場會不會消失?老人以後買菜怎麼辦
    現在新出一個生鮮社區平臺,一些開店老闆、中間商、房東們就坐不住了,拼命的給生鮮平臺抹黑,說什麼生鮮平臺的出現,會導致傳統的菜市場消失,老年人不懂網絡,不懂手機支付,以後不知道該去哪買菜。我認為這種情況,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原因下面給大家分析下:先來分析下,為什麼電商平臺的東西會那麼便宜?
  • 【特寫】消失的菜市場:網際網路巨頭不講武德吞噬一切?
    然而網際網路賣菜的出現,和藉助低價策略的擴張,只是影響了傳統菜販、傳統菜市場原有生存空間的最新因素。在此之前的漫長20年裡,隨著連鎖超市的出現、城市更新和對市容市貌的管理,傳統菜市場的衰敗早已拉開序幕。每年有5家傳統菜市場從廣州消失而其實無論在哪一座城市,菜販都很難和資本抗衡。菜市場是一個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從業者大多是單薄的個體。
  • 去菜市場買菜,聰明人不會買這5種菜,就連菜販子自己都不敢吃!
    去菜市場買菜,聰明人不會買這5種菜,就連菜販子自己都不敢吃!關於買菜,其實是有很大的學問的,經常逛菜市場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懂得一些買菜小技巧,知道什麼樣的可以買,什麼菜不能買。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去菜市場買菜,一方面是菜市場裡的新鮮菜,品類非常繁多,再一個就是價格也比較便宜。不過,其中也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貓膩,菜市場裡的5種菜,就連菜販子自己都不敢吃!以後再去菜市場買菜時,聰明人不會買以下這5種菜,究竟是哪5種菜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年輕人為何不喜歡去菜市場
    原來在這裡買菜的大都是附近城中村的租客們,以前雖然環境差,但是價格相對便宜,中國現在喜歡去菜市場買菜的大都是五、六十歲的人,它們時間充裕,為了一兩塊錢都可以跑半個城市,生意當然好。菜市場升級後,環境質量上去了,價格也跟著上去了,而這筆費用卻都需要消費者去買單, 所以去的人也就少了。
  • 發嫂去菜市場買菜,老闆不收錢,周潤發一句話讓發嫂驚訝了一下!
    發嫂去菜市場買菜,老闆不收錢,周潤發一句話讓發嫂驚訝了一下!周潤發最新主演的電影《無雙》將於9月30日上映。為了宣傳新電影,周潤發還參加了最近一期的《魯豫有約》的採訪,魯豫也特地去香港採訪了天王周潤發!
  • 去菜市場買菜,內行人不買這5種菜,市場菜販子:我自己都不吃!
    ,內行人不買這5種菜,市場菜販子:我自己都不吃!  買菜這件事看似很簡單,其實裡面大有學問,尤其是去菜市場買菜的,不僅要學會砍價,還要懂得買菜的技巧。無論是去蔬菜市場買菜,還是到超市買菜,聰明的人不會買以下幾種菜,菜販子都說,自己從來都不吃!
  • 被社區團購盯上的菜市場:營業額降至冰點 攤位費不降反增
    廣州肉菜市場協會相關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社區團購大熱前,廣州菜市場就面臨來自餐飲外賣、社區生鮮等多重競爭的挑戰。近3年來,廣州菜市場以平均每年5家左右的趨勢消失。偏愛新鮮的老廣捨不得。菜市場曾經是他們追求新鮮極致的唯一去處。如今,在這座崇尚飲食文化的城市裡,菜市場衰落論、消失論日益突出。
  • 「來廣州第一次去菜市場,我被感動哭了……」
    「阿叔唔該幫我斬開D排骨」「好啊,即刻幫你斬」這是廣州菜市場裡買菜街坊與檔主之間最普通不過的對話場景,但卻是讓北方朋友無比羨慕的一幕。前段時間,#南方菜市場的服務太到位了#上了熱搜。來過廣州的菜市場買菜後,會刷新你對買菜的固有認知。蔥可以一條一條買,生薑、蒜頭、辣椒等佐料可以一顆一顆買......排骨可以一根一根買,冬瓜可以一段一段買,雞蛋可以一個一個買......
  • 發嫂去菜市場買菜,老闆不收發嫂錢,發哥說了4個字
    大家都知道發哥很接地氣,網友經常拍到他去菜市場買菜的照片,這一次,發哥和發嫂也帶著魯豫來到了他們經常來逛的菜市場,很接地氣的地方,裡面賣魚賣肉賣菜的應有盡有,最令人驚訝的是,這裡面的攤主,發哥基本上都認識,能夠記住人家姓什麼,已經很熟悉了!
  • 疫情期間大家都去網際網路買菜,有網友質疑會擠垮菜市場嗎?
    所以,在疫情期間大家儘量減少出門,買菜等這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基本都在網上解決,那網際網路市場會擠垮菜市場嗎?為什麼網友會有這樣的疑問呢?原因在於很多的網際網路商家為了吸引用戶為贈送很多優惠券,本來不需要出門購買就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再加上可以滿減和各種優惠,於是大家紛紛選擇在網上進行購買,但是這樣引起線下菜市場的商販們的不滿,畢竟大波客戶的流失確實損害了他們的實際利益。但是網際網路菜市場的紅利究竟還有存在多久呢?
  • 您還去菜市場買菜嗎?
    您還去菜市場買菜嗎?每日優鮮、美團買菜、多多買菜、橙心優選、蘇小團……最近,網際網路巨頭緊盯居民手中「菜籃子」,或是生鮮電商,或是社區團購,五花八門的「雲買菜」服務讓消費者挑花了眼。生鮮領域曾被視作「藍海」,巨大的發展空間吸引網際網路企業「搶灘」市場。
  • 餓了麼「孵化」菜市場,PK美團買菜?
    或許以後可以稱這樣的品牌為「鮮品牌」。叮咚買菜:風起於萍末最近外界對於叮咚買菜關注度非常高,一句侯毅承認叮咚買菜給他造成了壓力也廣為流傳。如今,叮咚買菜高管面對阿里口碑餓了麼的團隊詳細講述叮咚買菜的模式,這個場面令人浮想聯翩。
  • 東北媽媽到南方看女兒,去菜市場買菜時,一開口老闆就「慫」了
    東北媽媽到南方看女兒,去菜市場買菜時,一開口老闆就「慫」了!姑姑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一個是在飛機上工作,一個是在南方某家銀行工作,可能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姐姐不經常回來,所以東北的媽媽特別想念自己的女兒,就一個人收拾了一些行李,去南方看望女兒了。這可把表姐給高興壞了,因為她太久沒有吃到姑姑做的飯菜了,還是非常想念的。
  • 「深度解讀」面對不斷消失的菜市場,未來中國農貿市場的出路在哪
    1979年的北京崇文門菜市場我們身邊的菜市場為何突然消失了?每隔一段時間,老菜場被改建或拆遷的新聞總會進入大眾的視野:在北京,曾並稱為京城四大菜市場的東單菜市場、西單菜市場、崇文門菜市場和朝內菜市場相繼關閉或遷移;在天津,佔地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服務周圍數千人的長春道菜市場2014年被關停;
  • 那就放他去菜市場
    古龍曾說:「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這句話或許稍顯絕對,但菜市場從來都不只是買賣蔬果的地方,那裡沸騰著的鮮活和四處流動的煙火氣會帶來些許安慰。原來,某天突然起意的他去小區附近的菜市場逛了一圈,看著五顏六色的蔬菜瓜果,活蹦亂跳的生猛海鮮,聽著菜販清亮高亢的吆喝聲,嘈雜的討價還價聲,心裡頓感溫暖。經不住誘惑,他買了菜,回家做了頓飯。雖然是來北京第一次下廚,但當做好的飯菜擺上桌,一股暖流,流進心扉。
  • 帶著150塊去菜市場買菜,朋友:難怪一線城市幸福感滿滿,真實在
    從年前至今,都沒有聚過一次,所以約好了時間,我就提前做好了一些準備,打掃衛生,早上8點就去本地菜市場買菜,準備今天的午飯食材。如果你去各地遊玩,除了各大名勝景點,我覺得最值得一逛的還是當地的菜市場。因為菜市場最接地氣,可以感受一番不同地域不同飲食文化之外,還能親自了解當地日常的開支,還能順便買點真正的土特產啥的。
  • 你喜歡逛菜市場嗎?如果某天它消失了,在巨頭擠壓之下……
    而那些在菜市場裡擺攤的商販們,可能也很難想像這件事——自己賺的幾塊幾毛的生意,早已被人暗中標明了價碼。他們照例天不亮就去市場拉貨,回到菜市場擺上攤位,用噴壺灑上看起來新鮮的「露水」,然而人流量卻越來越少。
  • @蕪湖人,你現在都在哪裡買菜?
    蕪小新發現,城市中的菜市場每年都在「消失」最近,民生路上的「騎路」菜市場就突然「消失」了原來是搬入了凱帆大廈標準化菜市場裡了網友們肯定要說這只是搬走了算不上是消失但如果在未來的10年內菜市場真的將消失你怎麼看呢?
  • 菜市場買菜,遇到這5種「甲醛菜」要注意,不管多便宜,轉身就走
    去菜市場買菜時,遇到這5種「菜」要仔細挑選,不要只貪圖便宜菜市場幾乎是大家每天必去的地方之一,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菜市場的菜品和肉類流通量大,所以新鮮程度也非常高,再加上很多菜市場的蔬菜提供批發,所以價格也比超市裡要便宜不少
  • 現在人為何都不愛去超市買菜,而是偏愛去菜市場,只有內行人才懂
    而且,最令小編不解的卻是:買菜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去既乾淨有整潔有保障的超市購買,而是選擇去條件衛生都不如超市的菜市場購買。不知你是否又發現這一現象,尤其是那些年齡稍大一點的大媽,年輕人也更是越來越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