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多囊卵巢症候群的診斷
青春期生理特點
1.青春期由於HPO未成熟,初潮後常處於無排卵狀態。在無排卵周期超聲檢查也可表現為多囊卵巢
2.青春期腎上腺皮質初現先於性腺發育2年,腎上腺分泌雄激素增多,HPO啟動,LH分泌的頻率及幅度增加,促進卵巢分泌雄激素增多。
3.生長激素及肝臟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增多,使得青春期即出現生理性IR及生理性高胰島素血症(HI),後者又促進卵巢及腎上腺分泌雄激素增多。
青春期多囊卵巢症候群如何診斷
PCOS的各種症狀在青春期月經初潮前後陸續出現,很多青春期女性已具備了多囊卵巢症候群的特點。是青春期的生理特點還是已經罹患多囊卵巢症候群?該病是否要從青春期就診斷及治療?目前多囊卵巢症候群診斷標準都是針對成年人,是否應針對青年人制定青春期多囊卵巢症候群診斷標準?等等,這些至今尚無定論。
有學者提出月經初潮後2~3年內仍未建立規則月經的青春期女性應篩查是否存在PCOS的高危因素:
家族史(PCOS、脂溢性脫髮、高血壓、糖尿病、肥胖);
青春期前肥胖;
胎兒期生長受限、出生後快速生長;
過高出生體重;
腎上腺皮質機能早現,陰毛提早出現;
月經初潮提早;
超重或肥胖(尤其腹型肥胖);
持續無排卵;
高雄激素血症;
代謝症候群。
有學者認為對於青春期女性應在月經初潮2~3年後再作PCOS的診斷。
也有學者建議青春期女性符合下列5條中4條即可診為多囊卵巢症候群:
①初潮2年後月經稀發或閉經,稀發排卵或無排卵;
②臨床高雄激素體徵(持續痤瘡,嚴重多毛);
③高雄激素血症或LH/FSH升高;
④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症(黑棘皮症、肥胖及腹型肥胖、糖耐量受損、代謝症候群);
⑤B超提示多囊卵巢。
歐洲人類生殖及胚胎學會與美國生殖醫學會發布第三版PCOS診斷共識中指出:對青春期高危人群,如肥胖、多毛、月經不調,需進行PCOS篩查。
建議診斷青春期PCOS時,患者要同時符合鹿特丹診斷標準的3項,即初潮後2年仍存在月經稀發或閉經、PCOM(卵巢體積>10m1)和高雄激素血症。
儘管診斷標準未達一致,但PCOS是一個排除性診斷,在這一點上意見是一致的,因此對可疑診斷為PCOS青春期女性,要排除特發多毛、遲發性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庫欣症候群、卵巢或腎上腺腫瘤、甲亢、神經性厭食、高催乳素血症、單純性肥胖及性發育異常等。
不應將青春期的生理特點誤認為是PCOS的症狀,造成患者及家屬的恐慌。既要注意篩查,也要避免過度診斷。
青春期疑診PCOS女性的治療
因為青春期長期排卵障礙可延緩至成人期導致不孕;
長期不排卵導致成人期發生子宮內膜增生性改變甚至發生子宮內膜癌;
高雄激素及胰島素抵抗導致的痤瘡、多毛、肥胖及黑棘皮症常使青春期女性自卑及精神焦慮;
由於存在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早發人群,因此對於青春期疑診PCOS女性應積極治療。
重點是調整月經、降低雄激素水平及治療肥胖,預防遠期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