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這件事,應該從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入手,而不是教會他們硬性記住幾個單次或幾句語句。
1.英語繪本
每個寶媽都喜歡給孩子買兒童繪本吧,從小培養孩子好的閱讀習慣。其實是可買那種帶有英語音頻的兒童繪本,讓寶寶們邊看繪本,邊聽英語音頻。
愛看繪本的小朋友
2.英語兒歌
這個更不用說了,兒歌朗朗上口,節湊感強,並富有情境性和趣味性,邊聽邊看邊學,寶寶最容易跟著哼唱起來。
3,英語動畫片
寶寶們日常最愛的活動就是看動畫片吧,幾乎每天一有時間,他們就喜歡看。我們完全可以給他們看英文版的動畫片,不要怕他們看不懂,看多了,他們會主動跟情景關聯起來的。
當孩子還沒開始正式學,只是聽,有用嗎?美國大腦語言學家帕特裡夏·庫爾有句名言,她說:「人類天生不具備說某種語言的能力,而是具備說任何一種語言的能力。」她這句話是專門描述寶寶的習語特徵的,她發現寶寶們越小,越能辨別世界上所有語言的發音。作為父母,我們也不難看到,當我們給一個僅僅幾個月大的完全不懂說話和聽話的寶寶看動畫片,他們能立即被吸引了所有目光。因為動畫片的圖片形式,讓他們懵懂地看懂了一些,然後他們會慢慢地把語言的發音跟動畫片裡的場景細節關聯。
所以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學習英語太早了。其實我們從他們小的時候開始,就可以有意識的給他們創造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培養他們的英語語感。
聽得多只是一個學習語言的「輸入」過程,如果孩子能聽懂,看懂,但說不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缺乏了輸出的過程。所以會說英語的家長,平常的說話交流中,可以經常跟孩子來一些英語上的互動。最好的辦法是多和英語純正的外國英語老師經常交流。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了一個經濟適用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鑑一下。
看到一位小編這樣寫的:我有一位朋友,為了讓娃「說」英語,愣是成了她家裡附近某大學英語角的常客。啥是英語角?就是大學裡那些愛好英語的學生和外教組織的,課外時間自由英語交流的活動,什麼人都可以「湊熱鬧」,並且完全不收費。這位媽媽剛好住在一個大學旁邊,每周就帶娃去「湊熱鬧」,已經2,3年了,因為勤勞地「湊熱鬧」,如今她不僅蹭了個外企的管理層職位,自己的小男孩才4,5歲,也一口標準英語。這可是屌絲媽中的「戰鬥機」啊!
所以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能力不要覺得太早,幼兒園前,就可以從聽入手,開始培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