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2萬要多交稅?假的!真實情況是這樣子的

2021-01-21 TechWeb

剛剛過去的周末,個稅改革如一顆深水炸彈在輿論場炸開。中產式恐慌聚焦在「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是個稅改革重點調節的人群」。

但時代財經記者仔細翻閱國務院10月21日發布《關於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並沒有明確稱,「年收入12萬元以上人群」就要被調節。此「12萬」是有媒體根據2006年國家稅務總局對高收入者實行自行申報納稅的標準進行定義。真正的方案出臺仍需時日,大家千萬莫著急。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華社稱,上述《意見》要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瞄準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小微創業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基層幹部、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分類施策,實行激勵計劃,帶動城鄉居民增收。如果您是上述人群,你還將是政策受惠者。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教授林江對時代財經記者分析,最差的情況是,年收入12萬的人跟現在交稅差不多,由於有房貸抵扣等優惠,所以實際交稅不會比現在更多。

年收入12萬元即為高收入?

當前媒體宣傳的「年收入12萬元即為高收入」只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10年前對高收入者實行自行申報納稅的標準之一所作出的推測,並不等同於「年收入12萬元即為高收入」。目前我國並沒有明確的收入劃分標準,將來個稅改革是否按照年收入12萬元為高收入標準也未定,大可不必驚慌。

年收入12萬元即為高收入?從統計數據上看,是!

根據2006年國家稅務總局對高收入者實行自行申報納稅的標準,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稱為高收入群體。

根據今年10月21日發布的《經濟藍皮書夏季號: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5-2016)》稱中國過半數省份集中在第四增長階段,人均收入為6000-11000美元(人民幣40000-75000元),處於中等偏高收入階段。據此標準比較,年收入12萬元確實處於平均收入水平之上。

若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平均工資數據,與被調查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3615元相比,12萬元在全國確是一個挺高的數字。

然而,正如大多數三四線城市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價沒有可比性,高收入人群的定義標準不能「一刀切」。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買房、租房、教育等各類支出相比中小城市要高,多數普通白領也能被劃為高收入階層,進而有可能承擔與自身經濟能力不匹配的過高稅收。

群眾的呼聲:是否應該劃分區域?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一位專家向時代財經記者表示,12萬元的標準從全國數據上看是合理的。但從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比如2015年廣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18,約是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如果把12萬就界定為「高收入」這樣的一刀切是不合理性。這位專家建議稅法通用,但稅法的具體執行權下放到地方。這樣各地方可以根據經濟情況界定標準。 

《中國經營報》9月24日披露,業界對個稅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經達成共識,個稅改革將分三步走,從高收入階層入手實施增量調節,「漸進式」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漸進過程主要分為短期(1——2年)、中期(3——5年)、長期(5——10年)三個階段。專家表示,個稅改革的出發點在於縮小社會各個群體的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有專家表示,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會一步到位。

此前已經確定了的個稅改革方案中,房貸利息抵稅是已經確定的了。也就是在計徵個人所得稅時,將房貸產生的利息作為稅前減除項扣除,對扣除後的收入部分課以個人所得稅。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教授林江向時代財經記者分析,之所以要界定12萬這個標準,意義在於保持稅負平衡、充分發揮個稅對財富分配的調節作用。一方面國家會給予一些房貸、子女教育等專項扣除額,減輕稅負;另一方面為了保持稅負平衡(稅收不下降得太厲害)會設定12萬這個標準。最壞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高收入人群稅負沒什麼改變而已。

改革看點:七大群體受益多

日前國務院印發的《意見》指出,實施財產性收入開源清障行動,實施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行動;進一步減輕中等以下收入者稅負,同時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規收入渠道,發揮收入調節功能。《意見》瞄準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小微創業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基層幹部、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等七大重點群體,實施激勵計劃,推出差別化收入分配激勵政策,帶動城鄉居民實現總體增收。

減輕中等以下收入者稅負,是呼籲已久的民生訴求。個人所得稅政策本身是一項民生制度,目的在於縮小社會各個群體的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隨著時代變化和社會發展,雖然幾次順應民意調高起徵點,可是並沒有從根本上真正發揮其槓桿作用。在最近一次個稅改革中,起徵點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普通薪酬階層其稅負支出減少了幾十元,同等條件下,高薪酬人群的減稅效果卻有幾百元。

對此,國家大修個人所得稅,是為了更好的「分蛋糕」——社會財富通過兩次分配過程,達到公平和效率的最佳切合點,讓人們看到稅收政策的激勵作用,從而激發群體的內力活力,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源動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司長蒲宇飛在接受新華社採訪中稱:《意見》的核心是激勵導向,不是簡單漲工資或提高福利,而是通過有效激勵,比如技能人才關鍵要實現技高者多得,新型職業農民關鍵是推進職業化,小微創業者關鍵是降低創業成本,科研人員關鍵是實現工資性收入、項目激勵、成果轉化獎勵等多重激勵,企業家關鍵是解決產權保護法治化,基層幹部隊伍關鍵是完善工資制度,困難群體關鍵是提升人力資本,一方面激發創收創富的內生動力,一方面營造公平的發展環境。

相關焦點

  • 年收入12萬以上是高收入?還要多交稅?真相是這樣的!
    這兩天想必大家都被這條重磅新聞刷!屏!了!12萬元,從全國來說,確實是一個挺高的數字。按照現有徵稅規則,12萬元以上收入群體年底要向稅收機關自行報稅。但是,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實際上,年收入12萬元並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事情。
  • 「年入12萬=高收入」要多交稅? 財政部專家闢謠
    按照現有徵稅規則,12萬元以上收入群體年底要向稅收機關自行報稅。  年收入12萬是什麼概念  有網友算了一筆帳,年收入12萬,也就是月收入1萬,扣去社保和現有的個人所得稅,到手的收入是7479元。  熱點為何偏偏指定數字12萬  提到「年收入12萬」的文件有這麼幾份,最早的一份已經是在11年之前……  2005年,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應當按照規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 年收入12萬就要多交稅?我來告訴你到底交了多少稅
    12萬就成了高收入群體?很多人對高收入群體的標準表示疑惑明明自己很窮怎麼就成了文件中的「高收入群體了」?成為了被調節的群體以後要多繳稅嗎?正當大夥在網上吵翻天的時候神轉折來了——▼▼▼昨天下午,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新華視點發布微博表示,財政部、國稅總局專家說了,年收入12萬元是高收入人群純屬謠言!
  • 年薪5萬 交稅1萬 學費如何幫你全退回來
    8$4,5002017年之前$30,0008$6,750$2,250 2017就這樣一去不復還了,所以好好對待2017年的學費,能多抵很多稅!以標題中的收入為例,年薪5萬,交稅1萬,2020年的應屆本科畢業生(4年制)如果學費申報正確的,應該都會有足夠的學費來抵消1萬的個人所得稅。
  • 年收入12萬元以下是否彙算清繳個稅要遵從納稅人實際情況
    文 中國農業大學會計系副教授 葛長銀11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聽取個人所得稅改革情況匯報,並確定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納稅人負擔。會議決定,為了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兩年內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12萬的納稅人將免除彙算清繳義務。
  • 中國14億人口,只有6500多萬人交稅,這3大群體不交稅?有你嗎?
    每個公民都有納稅的義務,相信很多人對這句話都非常熟悉。只要是社會人,在消費,你就在交稅。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稅收是收入的主要來源。而稅收又有多個來源,其中企業和個人所繳納的稅收是最主要的。 2019年,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這其中大部分稅收收入來自企業,特別是大型的國企。
  • 在美國這部門,比FBI和CIA還要讓人害怕,連大毒梟都乖乖給它交稅
    這是一個讓你「心驚膽顫」的部門,那麼它到底是一個什麼組織,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見識一下它的厲害之處。美國國稅局又名美國國內收入署,聽這名字大家就能猜到他到底是幹嘛的。也許有人會說了,不就是收稅嗎?誰不懂得啊,這個可與我們國家的收稅部門有很大的區別。她掌握著美國人所有人的命脈,所有人的社會安全號,和銀行帳號他都了如指掌。
  • 2019個稅將改成預扣交稅 個稅將會按月逐步增加?
    瞬間引起網友的激烈討論,難道個稅改革後反而會越交稅越多嗎?維姐趕忙諮詢了稅務局的朋友,到底什麼是累計預扣法,改革後是否會2019個稅改成按年累計預扣後,個稅將會按月逐步增加?按照這一計稅方式,納稅人當年度初始月份的預扣稅金額較少,越往後可能出現扣稅的金額增加。總之,只要你的年收入出現跨稅率的情況,你就會面臨年初時交稅金額減少,但越往年末月交稅金額會增加的情況。而年收入在36000元以內的,由於稅率始終保持在3%的水平,所以不會出現月交稅金額增加的情況。
  • 美國人的交稅退稅:賺100萬花掉90萬隻納剩餘
    美國人的交稅與退稅■文/高娓娓,本刊駐美特約記者美國有這樣一句話:「世上只有兩件事你逃不過:一件是死亡,另一件就是繳稅。」一般我們說的繳稅,就是繳納個人所得稅,估計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每次發工資,都能看到一個減號,得到的越多,扣掉的也越多。老美交稅,也有寬免額,相當於國內的「起徵點」。
  • 一個淘寶賣家交稅的故事
    這成了小胡內心跟誰都無法說的悲傷。小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會想起小梅 。有次有個顧客在旺旺上資訊問題,小胡特地給她免單了,只因為那個旺旺ID叫小梅。不過小胡是個追求上進,有責任感的青年。經常提醒自己:鬼腳七老師說過,生活無常,不要太執著過去。於是小胡很快從悲傷中走出來了。上個月,有個人大代表蘇總,提議國家要嚴管淘寶平臺的中小賣家交稅問題,引起小胡的注意。
  • 點個外賣也要交稅了!多名騎手因車禍而亡,政府這下急了
    小夥伴們,沒想到吧,點外賣也要交稅了。先簡單概括一下,該稅主要用於保障外賣小哥的福利,大家共同繳納稅務湊成一筆款項,用於賠付受工傷或死亡的外賣小哥。一般來說,如果僱員在工作中因工傷死亡,那麼這種賠償可能包括83.42萬澳元的一次性死亡賠償、1.5萬澳元以下的喪葬費,以及向每個未成年子女支付149.30澳元/周的補償。其他州也有類似的規定。
  • 年收入不足12萬元免彙算清繳 方便中低收入納稅人
    原標題:年收入不足12萬元免彙算清繳一年結束後,納稅人需要將這四項收入合併,按照綜合收入的年稅率算出最終應該繳納的稅額。這中間的差額就需要通過彙算清繳來進行多退少補。  另一方面,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額也按年設定,可能存在遺漏的情況。在一年終了後,按月交稅總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之間可能出現差額,也需要通過彙算清繳來多退少補。  根據規定,明年3月1日到6月30日即將迎來本輪個稅改革後的首次面向個人的彙算清繳。
  • 年收入12-20萬幸福比例最高,年收入超100萬不幸福比例最高
    央視財經《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現,年收入1萬以下的低收入人群幸福感並不是最低的。隨著個人年收入增長至12萬,感到幸福的人群比例逐漸增高。年收入12萬增長到100萬時,感到幸福的人群比例相差並不十分明顯。而在感到不幸福的人群中,年收入超過100萬的高收入人群比例最高。那麼一年掙多少錢的人幸福感最高?數據給出的答案是12萬到20萬。這個人群中,每10人就有6人感到生活的美好。
  • 重要通知:農耕地這3種情況是不用交稅的,農民不要不知道!
    我國的農村發展的越來越快,農村的面貌有了大大的改觀,不再是以前那種破敗的感覺,四處都是耳目一新的,農村的福利也是越來越好,國家的政策一直在農村傾斜,農民不但能夠領取到更多的三農福利,而且現在農耕地的這3種情況是不用交稅的,農民朋友可不要不知道,在傻傻的交錢。
  • 年收入12萬到底繳不繳稅?網友們吵翻了!
    平時取得這四項收入時,先由支付方,也就是扣繳義務人依稅法規定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年度終了,納稅人需要將這四項所得的全年收入和可以扣除的費用進行匯總,收入減去費用後,適用3%—45%的綜合所得年度稅率表,計算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再減去年度內已經預繳的稅款,向稅務機關辦理年度納稅申報並結清應退或應補稅款,這個過程就是彙算清繳。
  • 年收入12萬以上者自行報稅將逐漸進入申報高峰期
    2007年1月24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力介紹2006年稅收工作情況和2007年稅收工作安排等方面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王力]:剛才這位女士還問到,我們對年所得12萬以上的納稅人實行自行申報的制度。各位都知道,2005年10月,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國務院制訂了《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了五種情形的個人應當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其中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應該按照規定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 明星交稅從6%升至42%,再也別想避稅了!
    由於宣傳公司和這些大V交付款有時候是私對私的(微信、支付寶轉帳)方式,沒有一個公對公的帳號,因此不能開票,在財務上就缺少了真實的「進項發票」一項。「進項發票」有多重要?「只要稅務局盯上進項發票這一項,很多宣傳公司就完了。」大樹透露,他見聞的這家倒閉的宣傳公司,就是因為被查到了一張假的「進項發票」,與真實的開支對不上,從而公司所有的項目都被稅務局徹查了一番。
  • 大v爆料黃曉明和baby為逃避交稅離婚,工作室回應:假新聞
    大v爆料黃曉明和baby為逃避交稅離婚,工作室回應:假新聞娛樂圈裡的事情真真假假,即使有些事情是假的,但是經過網絡這麼多的人傳播,就有可能被大家都誤認為是真的。作為出場費用非常高的黃曉明和Angelababy兩個人,兩個人在一起需要補交的稅費也是非常的高,所以就有知名的大v爆料聲稱黃曉明和Angelababy夫婦因為要逃避交稅這件事情,所以就選擇了秘密離婚。
  • [視頻]年收入12萬元以上個人不報稅要受罰
    [視頻]年收入12萬元以上個人不報稅要受罰 12萬元需要自行申報的政策已經實施兩個多月了,國家稅務總局有關人士昨天表示,到今年3月1號,全國共有近40萬人辦理了自行納稅申報。  除提醒及時申報外,劉麗堅還表示,對於一些年收入超過12萬元的納稅人,如果平時沒有扣繳稅款,自行申報後補繳稅款時,不需要繳納滯納金,也不會受到處罰。而對於抱著僥倖心理,過期仍不申報的個人,稅務機關將根據《稅法》有關規定,對納稅人最高可以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 在常州,家庭年收入30萬屬於什麼水平?看看網友的實話
    在這段時間裡有人降薪、有人失業、有人沒復工......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我們依舊需要負擔很多生活支出,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和一定的存款至關重要。 老公的年終獎是發一個月的工資,我的年終獎是2個月的工資,這樣加起來勉強可以達到12萬。偶爾兩個人還會做點兼職,差不多能有1.5萬左右。 我身邊很多人的收入都這樣,有的可能還沒有我們高。目前要努力存錢買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