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一首寫春天的小詩並不出名,卻蘊含著哲理韻味

2020-12-27 老張侃詩詞

宋朝很多的詩歌都有理趣之美,對比唐詩的華美,宋詩自然是自嘆不如的。但是在其中蘊含著說理的趣味,倒也讓人耳目一新,至少是非常別致的選擇。

我們之前品讀過朱熹的《春日》,將孔孟之學的發揚光大比喻為春天的萬紫千紅,看上去非常的簡單,但其中蘊含著對儒家學說的哲理追求,讀來讓人意味深長,意猶未盡。

今天我們所談到的另外一首小詩,同樣也是看似非常簡單,而且也談不上多麼出名,但是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哲理韻味。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

這首古詩就是曾鞏的《城南》,題目當中並不能看出什麼,但詩歌內容展現出這是他筆下非常精彩的一個春天。要寫春天的色彩,離不開的就是春水,春花,春風還有春草。

詩歌的一開始,詩人也寫出了春雨的猛烈上漲。春風帶來了春的訊息,而春雨更是帶來了充足的養料。它們在一起共同讓人世間舊顏換新天。

春水不光能夠滋潤世間萬物,從衰敗的景象變為綠意盎然。而且憑藉著春雨的衝刷,更可以讓這個大自然為之煥然一新。

詩歌當中對春水的描繪確實比較精彩。「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春雨非常的迅猛,池塘水灌滿了河,大堤都幾乎是平了。再看遠處的高山高低不平,東邊西側山路崎嶇。

和一般的詩歌直接反映春天景色相同,這首古詩的一開始給我們展現出了一個宏觀的春意盎然的景象。詩人透過春雨,透過春水的上漲看遠處的山路崎嶇,都已經帶來了春天的訊息。

那群山之上有什麼呢?又是什麼進入了詩人的眼中,讓他發出這樣的感慨呢?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此時個字花朵都已經凋謝了,只剩下青草了。桃花梨花都是春天最早開放的花朵,也最能吸引人們的目光。但是,現在都已經凋謝了。沒有了那麼多五顏六色的色彩,沒有了那麼多萬紫千紅的景象,詩人的眼中只剩下什麼了呢?只看見青青的春草,到處碧綠一片。

所以詩人用這一首小詩闡述的道理也就非常顯而易見。桃花梨花雖然非常美麗,但是它們的生命力非常短暫。它們最早帶了春天的消息,但是卻也並不能夠長久。

相比而言,那些青草雖然比不上桃花李花那麼吸引人的目光,那麼給這個大自然增添幾分絢麗的色彩,但是它們卻能夠一直陪伴著春天,直到夏天甚至秋天的到來。

生命力的大小和和外在的美麗並不構成正比,甚至有時候還是反比。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講,你是喜歡做那曇花一現的花朵呢?還是喜歡做生生不息的青草呢?

相關焦點

  • 曾鞏最經典的一首詩,通篇不僅很抒情,同時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唐宋八大家裡的曾鞏名氣最小,有一些人甚至還調侃說他是湊數,其實這是很多人理解,曾鞏無論是詩歌,還是散文,那都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尤其是他散文完全繼承了歐陽修的文風,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所以說他能夠入選唐宋八大家,那也是實至名歸。
  • 他是唐宋八大家裡的領軍人物,寫下一首唯美的詩,美得猶如一幅畫
    明朝文人茅坤首次在《八大家文鈔》提出了唐宋八大家這一概念之後,這八位古代的散文大家便是形成了一張文化標籤,他們也是代表了古代散文的一座高峰,而且每個人都有無數的經典著作流傳於世。那麼在八大家裡誰才是領軍人物?我個人認為是韓愈,無論是他在文壇的地位,還是作品數量,那都是足以令他傲視群雄。蘇軾對於他也是有著極高的評價,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韓愈也被稱為一代文宗,無論是散文,還是詩歌,那都是一絕,另外他對於後輩的提攜也是不遺餘力,例如當時的賈島、張籍、孟郊等人,那都是得過他的獎掖,最終才在文壇大放異彩。
  •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一首關於雪的詩,精巧絕倫,不愧為百代文宗
    這一句通俗易懂的順口溜,相信不少朋友都知曉,指的便是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八位大家皆是唐宋時期"古文運動"的中堅力量,為後世留下如數家珍的不朽篇章。
  • 為啥曾鞏在當代唐宋八大家裡最不出名,感覺是來湊數的?
    明末,茅坤反對前後七子「文必秦漢」的主張,提倡學習唐宋古文。他評選了《唐宋八大家文鈔》作為學習古文的樣板,後來治古文者皆以八家為宗。《唐宋八大家文鈔》這八大家可以用「唐有韓柳八大家到了清康熙年間,張伯行重新選編《唐宋八大家文鈔
  • 韓愈經典的一首小詩,看似寫春天,實際講人生哲理,令人回味無窮
    韓愈的這首詩,有袁枚《苔》的深意,又比《苔》更有情趣春天,沒有夏的酷熱和浮躁;沒有秋的蕭瑟和寂寥;沒有冬的嚴寒和衰敗。春是草長鶯飛,欣欣向榮的,它充滿著希望,充滿著活力。暮春時分,花草樹木都想法設法留住春天,一時間萬紫千紅,爭奇鬥豔。可憐的楊花和榆錢兒雖然沒有姿色,卻也只顧像雪花一樣漫天飛舞。這是一首描繪晚春景色的小詩。
  • 蘇軾被貶後,看到梨花,寫了一首小詩,最後一句寫出了豁達瀟灑
    蘇軾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散文寫得非常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蘇其實都在在「唐宋八大家「之中。」蘇軾是宋詞豪放派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曾寫過大江東去、挽弓射月的豪邁,也寫過千裡嬋娟、天涯芳草的柔美。他的詞風獨具一格,宋詞上有很高造詣。這樣一位大家其實詩作也寫得非常優秀。
  • 「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十大經典名句,蘊含哲理,值得深思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世稱韓昌黎,今河南孟縣人,唐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與柳宗元共同倡導古文運動,合稱「韓柳」,著作有《昌黎先生集》。學習能夠提高人的性情,開闊人的心胸,使人不斷進步;而不學習的人,往往內心狹隘,品質低下,從而使他們更加懶惰、更加卑劣。若想成為性格完整的人,就應該努力學習,不斷提高修養。三、詩成有共賦,酒熟無孤斟。出自唐·韓愈《縣齋讀書》。賦,朗誦。孤斟,獨飲。此寫文人心目中的快樂與雅趣:詩成共詠,酒熱對飲。
  • 王安石一首詩,意境深邃悠遠,韻味無窮,後二句成佳句美醉了千年
    王安石一首詩,意境深邃悠遠,韻味無窮,後二句成佳句美醉了千年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在浩如煙海的古典詩詞歌賦中,關於描寫心情大悅或狂喜的詩歌也不少,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劉禹錫的「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等等。
  • 韓愈唐宋八大家中的王者,除了散文寫得好,這首七絕也是千古名篇
    韓愈在文壇的地位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特別是他的散文清新脫俗,沒有那種無病呻吟做作的姿態,寫得極為深刻。為此他也是唐宋八大家裡絕對的老大,即使是歐陽修和蘇軾等人,如果論散文成就的話,那也是望塵莫及。韓愈在前人的基礎上大力改革,重新奠定了散文的格調,開創了大散文時代。
  • 唐宋八大家的老大給唐宋八大家的老二怎麼寫墓志銘的呢?
    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地位第二。今天我們分享唐宋八大家的老大給老二寫的墓志銘是怎樣的呢?韓愈與柳宗元是好朋友。第一段寫柳宗元家世,柳宗元的家世是很好的,可以說是典型的官二代。高伯祖柳奭,做過唐朝的宰相,同褚遂良、韓瑗都得罪了武則天,在高宗時被處死。父親柳鎮孝順父母,不升官。不向權貴獻媚,被棄官。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誰
    那八大家到底是誰吶,唐宋什麼最流行不外乎詩詞,那這八大家會不會是指的那個時期文壇上八大文豪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唐宋文壇以他們的文學成就最高,流傳最廣,故稱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的稱謂究竟起於何時?據查,明初時朱右將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於此。
  • 韓愈想讓友人出門賞春,寫了一首誇讚春天的詩,一不小心成了經典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生活在中唐時期,雖然沒有趕上盛唐的繁華與熱鬧,沒有機會結實李白這樣的天才人物,但是仍然擁有大量的朋友。韓愈作為一代文學宗師,不但自身才華橫溢,還經常提攜後人,像孟郊、賈島、張籍等人,都曾受到過韓愈提攜。
  • 詩詞欣賞:「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10首七絕
    韓愈,字退之,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現場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攝《南宋高宗趙構書馬和之畫毛詩唐風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供圖《明仇英赤壁圖卷》(局部)遼寧省博物館供圖《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作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展覽之一,「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吸引著來自各地的觀眾走進遼博,通過文物感受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採。
  • ...沒有排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王安石|歐陽修|...
    李白為何沒有排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唐宋八大家分別是,韓愈,柳宗元(唐朝),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宋朝),又稱作「唐宋散文八大家」!包含了散文,詩歌,詞賦,戲曲,書畫,形式多樣化,綜合了唐宋時期最為出色的詩人以及作品,涵蓋面較廣,也是對於唐宋時期的一個較大的成就匯總,精益求精,八位大家參與古文運動和改革活動,關心政治。他們八位文學成就差不多,都是唐宋時期鼎鼎大名的人物。李白沒有排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是他們的成就無法與李白相比。他們八位成就雖高,但比詩仙李白還是有差距的。
  • 春雨入詩美如畫,沒雨的春天是不完整的、少韻味的!
    細雨如絲讓春天有了朦朧美。秋天有雨反而不美了,那色彩只有陽光晴天才能顯現出來。所以我稱江南春天為水墨,北方秋天為工筆。雨水過後是驚蟄,春雷動;春分來,清明時節雨紛紛。 我們跨多個節氣欣賞春雨詩。不虧是唐宋八大家扛把子啊。當然這是北方有雨的春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 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詩,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但是同樣寫得很美
    後人對於宋詩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宋詩失去了韻味,只是一味地偏重於哲理,讀來味如嚼蠟;當然也有人偏愛宋詩,認為裡面的哲理,講述了很多的大道理,這樣能夠明白很多的道理,所要看個人的理解。以我個人而言,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詩,那都是同樣喜愛。
  •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怎樣煉成的?
    繼續為大家分享詩歌故事: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怎樣煉成的?何謂「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兩代的八位古文大家,這裡古文指的主要是散文,所以也可以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何來「唐宋八大家」一說?這還得從元末明初的一個小吏說起,這個小吏名叫朱右,在朱元璋時代做過史官以及翰林編修一類的小官,因為編修歷史撰寫辭賦曾經受到過朱元璋的賞賜。看得出來,這個朱右是很有才學的。
  • 小和尚在牆上寫了一首詩,蘇軾也仿寫一首,相比之下,蘇軾敗了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高人,能夠讓蘇軾都能夠在作詩方面都能夠自愧不如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奇詩吧。讓蘇軾模仿「翻車」的詩,是來自寺廟的以為小和尚寫的。你一天晚上,月朗風清,小和尚在寺廟裡守山,一抬頭,看見了天上的月亮實在是漂亮,突然感覺自己文思泉湧,於是,便隨手在寺院的圍牆上寫下了一首非常厲害的詩句。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就連蘇軾有一天路過寺廟的時候,看見了這首孤獨的作品,都是嘿嘿一樂。感嘆這麼好的作品怎麼能只被寫在牆上,而且還那麼可愛。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大家對於陶淵明比較熟悉的還是那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其實除了這一篇文章之外,他還有很多優美的詩作,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只不過是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但是陶淵明深入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四個季節不同的變化,從中感悟生命,所以這首詩也是充滿了哲理,每一句都另有深意,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只要讀懂了自然會有所收穫。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