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提費用誇年度被稅務局查補交企業所得稅,會計分錄應怎麼做?
彭懷文
諮詢:預提費用誇年度被稅務局查補交企業所得稅,會計分錄應怎麼做?
彭懷文解答:
預提費用跨年度被稅務局查補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是需要清楚企業執行的會計準則或制度。因為不同會計準則或制度,會計處理是不同的。
一、企業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
由於按照《小企業會計準則》第八十八條規定:小企業對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應當採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
前款所稱會計政策,是指小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採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帳面價值或者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調整。前期差錯包括:計算錯誤、應用會計政策錯誤、應用會計估計錯誤等。未來適用法,是指將變更後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應用於變更日及以後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或者在會計差錯發生或發現的當期更正差錯的方法。
因此,企業發生查補以前年度企業所得稅的,不需要區分情況,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案例-1】甲企業上年度截止12月31日,帳面還有預提的「三包費用」100萬元未使用,次年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時遺漏了納稅調整。次年9月稅務檢查發現,需要補繳企業所得稅25萬元(稅率25%)。
資料:甲企業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
1.確認應補稅款
借:所得稅費用 25萬元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5萬元
2.實際繳納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5萬元
貸:銀行存款 25萬元
3.繳納的滯納金或罰款
借:營業外支出(實際金額)
貸:銀行存款
二、企業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或《企業會計制度》的
企業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或《企業會計制度》的,對於查補的企業所得稅,還需要區分是永久性差異引起的還是暫時性差異引起的。
由於預提費用,在實際支出後可以稅前扣除。因此,因為預提費用而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相當於是預繳稅款,與預付貨款等一樣,屬於企業的一項資產。
【案例-2】乙企業上年度截止12月31日,帳面還有預提的「三包費用」100萬元未使用,次年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時遺漏了納稅調整。次年9月稅務檢查發現,需要補繳企業所得稅25萬元(稅率25%)。
資料:乙企業執行《企業會計準則》。
1.確認應補稅款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25萬元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5萬元
2.實際繳納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5萬元
貸:銀行存款 25萬元
3.繳納的滯納金或罰款
借:營業外支出(實際金額)
貸:銀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