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 通訊員王希錄、齊紅雨)今年以來,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目標,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農民富裕,補齊短板,深入推進。
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夯實脫貧攻堅的根基。故城縣以「2+5」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總抓手,抓好「兩提一增一穩」。目前,正大食品加工廠、以嶺中醫藥產業園、康宏奶製品加工廠、綠康德國農莊等重點項目正在推進,新希望和天邦生豬屠宰場、康伯萊果蔬食品加工廠也在謀劃。同時,故城縣積極引導農民與農業龍頭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共贏關係,搭乘發展快車。形成了金雞、金奶牛、金豬、金蟬、金棚「五金」產業扶貧大格局。目前,故城縣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9家,共帶動4687戶7151人脫貧,貧困戶年均增收2100元 ,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扶貧全覆蓋;調整優化農業結構,落實「一減四增」,指導農業市場主體和農戶發展特色果品、設施瓜菜、中藥材、花卉苗木等特色高效產業,故城縣「萬元田」面積達到4萬畝;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總產量穩定在6億斤以上。持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產權制度改革和金融合作改革,有效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統籌推進「三區同建」,加快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故城縣著力提高國土空間規劃的科學化水平,鄉鎮認真研究規劃「三區同建」的方案,明晰思路,重點推進;統籌推進「三區同建」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按照「以產定城」的原則謀劃選址,結合產業集群,實施「三區同建」。目前,故城已選房莊鎮吳梧茂、董學26個旅遊重點村著力打造,宣傳推介。
大力倡導鄉風文明。故城縣在538個農村完善踐行村規民約,促進解決「天價彩禮」、婚喪事大操大辦等社會問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以鄉村治理為抓手,推進農村法治進程。故城以「雪亮工程」為載體,推進鄉村管理智能化,形成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智慧+」;以縣鄉村綜治中心為平臺,以綜治網格員為觸角,形成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指揮+」;以法律制度為標尺,大力推進法治鄉村、社區建設,形成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效果+」,總體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社區治理體系,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