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關係之靠關係找大學,結局可悲

2020-09-10 四川番茄

我表妹高考成績考了還不到400分,讀的文科,本來想隨便填個志願讀個專科算了,結果我舅舅四處託關係,找到了在成都混社會的表弟(我外婆姐姐的兒子),這表弟一聽要找他幫忙,說:我認識某某大學的校長,你先給三萬塊錢給我,我去打點一下。

後來我表妹進了這個大學(郫縣三道堰某鳳凰學院),後來我表妹了解到這學校收分線很低的,就是一個垃圾大學,不用關係都可以隨便進的,瞬間醍醐灌頂,她回家給他爸說了這個事情。然後我舅舅回頭找那個表弟,問他怎麼回事,這表弟也支支吾吾的,錢也一分沒退給我舅舅,這就是花錢找了個歪大學,進去讀三年還不算全日制,讀了三年網校,咋這麼坑。

回過頭來說說這個表弟,他爸爸得癌症了 ,還放在我外婆家養病養了三個月,他爸爸快死了才接回家,我外婆起好心也沒忌諱他們,幫忙了三個月,結果這表弟卻坑了我舅舅一把,真的是好心沒好報

現在我這個表妹出社會工作也不好找,人家要全日制,雖然說我表妹上全日制大學上了三年,但是拿的確實網校的文憑,給坑慘了,這就是託關係,社會關係太坑了。

相關焦點

  • 靠社會關係進入企業,應該怎樣處理這個關係?
    有一項大學生就業網絡調查表明:44.82%的被調查者認為最有效的就業方式是通過家庭、個人的社會關係和找熟人;其次是通過人才機構舉辦的招聘會、個人自薦、學校組織的就業推薦活動得到工作。社會關係似乎成為了職場的「金鑰匙」,但因社會關係進入職場的弊端也非常大。小餘的業務能力非常強,當初進這家公司是哥哥的朋友引薦的,他哥哥的朋友是在這公司當總裁,進入公司之初,小餘一直不認識這位總裁,但是卻受了他很多關照。
  • 不喝酒就離職,我真的敗給關係社會了?從哲學角度看社會關係之變
    在中國,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從古至今都是一門大學問,四大名著中哪一部不是講到了人際關係,尤其是《紅樓夢》更是把家族制的人際關係羅列的十分清晰,其它幾部著作也是從宏觀戰略的人際關係與微觀市場的人際關係開始著手寫作。談到社會人際關係就要說到家族制度,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社會關係是由家族關係延伸而成的。
  • 你怎麼看待大學畢業生靠關係找工作的行為?
    這些發生在大學校園裡的重案,極大引起全社會對大學生教育反思。而這些案例背後所反映出共性問題中,大學生室友關係易產生矛盾和矛盾易被激化成為引發重案重要導火索之一。(5)、沒有理所應當的應該——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朋友的幫助也是有原則的,所以少爺病公主病要不得。(6)、要珍惜宿舍集體活動——通過宿舍集體活動增進室友間親近感和信任感,為五湖四海皆兄弟的關係奠定基礎。
  • 雌象社會關係的本質與親緣關係
    親緣與合作性社會關係許多原因使得親緣性不是雌象間親和、合作性社會關係唯一或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雌象或許從發展社會關係(與非親屬建立聯結)中獲得巨大的利益,超過了從最緊密的母系親屬處獲得的利益。4. 親緣與等級關係雖然雌象有等級結構和明顯的等級關係模式,但親緣對雌象間的等級順位關係沒有影響(Archie et al.2006)。年齡和體型大小几乎完全決定了等級順位關係,很少有相反的關係 (Archie et al.2006)。
  • 可悲!為什麼常常有人說在社會上靠關係的作用大於努力
    一.社會上的關係法則如今的社會是講究關係的,大家常說學歷是敲門磚,能力是點金石,有沒有關係變成了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關係往往就意味著門檻,就像一張門票,朋友多了好辦事,這句話放在社會職場上確實是至理。
  • 找工作靠關係怕人議論?學會這幾招,讓你在職場混得更好
    找工作靠關係怕人議論?學會這幾招,讓你在職場混得更好。1、有一個正確的概念工作場所的關係非常複雜,無法控制。工作場所中有兩種常見的思維,乞求思維和交易思維。懇求思考的人認為人際關係是最重要的。只有與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你才能順利工作。
  • 解析列寧對「物質的社會關係」和「思想的社會關係」的劃分
    列寧在1894年寫的《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黨人?》他指出,馬克思所用的方法「就是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劃分出經濟領域,從一切社會關係中劃分出生產關係,即決定其餘一切關係的基本的原始的關係。」[1]107列寧還說明了兩種社會關係之間的相互關係。他說:「他們的基本思想……是把社會關係分成物質的社會關係和思想的社會關係。
  • 人際關係:人們在生產活動中所建立的社會關係,這種關係重要嗎?
    人際關係就是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係。這種關係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影響,會在人的心理上形成某種距離感。定義:是人們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關係或距離,它反映了個人尋求滿足其社會需求的心理狀態。
  • 意識與能力形成的社會關係
    同時代的人之間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關係,這之中有互動關係,選擇與被選擇的關係,對立關係,平等關係,相互制約的關係,壟斷與被壟斷的關係,合作關係,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政治與公共制度就需要所有人的參與,實際上是與每個人的目的利益有直接關係,沒有一個人能夠脫離制度而存在。一個群體的優劣與成敗,取決於這個群體的意識能力。由獨立、自由,具備了人的意識的個體組成的社會群體,與那些只靠本能來生存形成的群體,他們的生命質量會有天壤之別。他們一個是為自己製造天堂,一個是為自己鑄造地獄。
  • 找工作靠自己,還是靠關係,哪個更靠譜?
    找工作,是靠自己呢?還是靠關係?說全靠自己,有時候你要想得到一份工作,真得靠關係,特別是在一些三四線城市,一些企事業單位,更是如此。說靠關係,自己能力也特別重要,沒有能力,再有關係,有的工作照樣做不了。
  • 社會關係影響老年自殺的多維解構
    常青松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學系博士候選人最近有一條新聞引起了社會的較大關注:一名90歲高齡的老人自殺未遂,被民警及時解救。據記者採訪,該老人平時一個人獨居,性格比較孤僻,極少與人打交道,身體狀況似乎不太好,兒子和兒媳會時不時來看望她,尚不清楚她為什麼會突然自殺。
  • 《半是蜜糖半是傷》三位女主結局,江君苦盡甘來,她最可悲
    電視劇《半是蜜糖半是傷》是最近熱度比較高的一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的演員陣容也比較強大,劇中的演員顏值也都很高,白鹿和羅雲熙在劇中很有CP感,當然在這部劇中,另外幾位女主的演技和顏值也都很高,她們的表現也非常棒,今天我們就來劇透一下,劇中這幾位女主,分別都有何結局?
  • 職場中,找工作靠自己還是靠關係?三招告訴你應該怎麼選
    三月份是一個找工作的季節,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有人容易,有人困難,有人託關係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人反覆投簡歷,最終也只能收穫平平。我一直認為,一個人有能力再靠關係找工作會相對容易,假如只能2選1,那我肯定選前者更靠譜。
  • 找工作就要靠自己?不是,90%的人靠關係
    找工作靠自己,還是靠關係哪個更靠譜?這道題,無論題幹是不是找工作,一般大家的共識都是,「靠關係」比「靠自己」更省力、更容易看到結果。無可厚非,「靠關係」是比「靠自己」的求職成功機率更高一些,但究竟是否靠譜,讓我們來細細討論:錦囊君先給大家一個場景:當「硬體」與「軟體」差不多的兩位候選人同時應聘一個人數有限的崗位,一人是被內部推薦的,還有一人是從投簡歷到面試自己「過五關斬六將」單槍匹馬上陣的,誰的求職成功率會更高呢?
  • 找工作靠關係還是靠自己實力,我來告訴你
    靠自己的實力,藉助背景關係創造機會找到喜歡的工作最靠譜。只有靠自己實力找一份喜歡的工作,你才有自信,才能更好施展才華。憑自己的實力,再依靠背景關係人脈圈,可以更好地發揮才能,在本職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 從異化到物化:馬克思的現代性社會關係批判
    [內容提要]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一規定,奠定了社會關係在馬克思現代性批判中的本體論地位。正是把現實性的社會關係理解為人的本質規定性,以之取代了抽象的類本質,馬克思才實現了從異化到物化的邏輯轉換。馬克思把現代性理解為一種社會關係,他的物化批判也就主要圍繞現代性社會關係批判展開。
  • 張航瑞讀《找工作》丨「關係」求職的社會學分析
    張航瑞(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學系博士生)《找工作:關係人與職業生涯的研究》,[美]馬克·格蘭諾維特著,張文宏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1999年,為了更有效地解決經濟和就業問題,教育部推行了《面向
  • 心理學2016考研社會心理知識點之社會關係(一)
    社會關係是人們在共同的物質和精神活動過程中所結成的相互關係的總稱,即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係。我們生活在社會當中,就要面對各種各樣複雜的社會關係,2016考研心理學這部分內容也需要我們重點去複習。  社會關係(一)  1.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  (1)人際關係。
  • 喻國明:媒體內容傳播應嵌入社會關係渠道中
    網際網路條件下的媒體尋求脫困之道,關鍵就在於能否針對網際網路釋放出來的個人能量和價值,最大限度地去整合、利用資源。    過去,我們的社會有兩種基本賦權方式:行政賦權、市場賦權,而今天我們都叫「新媒體賦權」。新媒體賦權的本質是關係賦權,換句話說,誰能夠用某種方式激活大家的關係認同、情感認同,誰就能更多地創造出一些新的模式、新的辦法,誰就是網際網路當中的英雄。
  • 黃聖依被淘汰:一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必有可悲之苦!
    所以在北電上學的時候,全班同學聚餐結帳的總是黃聖依,她和大學同學的關係最好,和王珞丹、賈乃亮平時都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也是她的圈中密友,那種不會擔心被拋棄的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