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雍正為何不賞賜授業有功的鄔思道,卻要給年秋月抬旗?

2021-01-13 王府史話

《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與年秋月,絕對是一對讓人傷感而又同情的苦命鴛鴦。他們兩人在朝夕相處中互生情愫,相互愛慕,可不管這二人之間的感情有多麼的深厚,卻終究是要無疾而終的。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雍正絕對不會讓鄔思道與年秋月走到一起的。

其實,早在雍正為年秋月全家進行抬旗的時候,就已經將他的這種想法展露無疑了,而鄔思道與年秋月也就此明白了雍正的真正用意,這才有了鄔思道紅著眼圈、年秋月潸然淚下的一幕。

(圖片來源於網絡)

年秋月對於雍正來說,還是有著很高的「價值」的。

年秋月是年羹堯的親妹妹,並且與年羹堯一樣,都是雍正府上的奴才,其全家都要歸雍正所統領和管轄,而這份主僕關係從年秋月也是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確定,終生都無法改變的。

而年秋月之於雍正的特殊意義,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她的兄長年羹堯。

一方面,雍正在整個「九子奪嫡」期間,從一開始就奉行「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策略,特別是在康熙提出了他希望雍正成為一介「孤臣」之後,雍正便更加注意與朝堂上的外臣關係,並沒有像八阿哥胤禩以及太子胤礽、大阿哥胤褆那樣,培植自己的黨羽勢力。於是乎,年羹堯也就成為了雍正麾下唯一掌握有實權,並且是還算拿得出手的外部支持力量,由此也可見年羹堯對於雍正的意義還是非常重要的,雍正想要爭奪皇位,也確實離不開年羹堯。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另一方面,年羹堯雖然表面上保持著對於雍正的絕對忠誠,但是其做人做事的心態卻不能為雍正所滿意。畢竟這個時候的年羹堯更多的還是想著自己的升遷,而這在雍正看來恰恰正是一種管理上的隱患,他非常擔心羽翼漸豐的年羹堯會變得愈發的難以管控,所以他也需要更多的能夠牽制年羹堯的力量。

因而對於雍正來說,年秋月無疑是用以更好把控年羹堯的重要「棋子」和「工具」,通過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既能讓年羹堯不管身在何處、位居何職,都要有所顧忌,同時也可通過對年秋月的恩賞,進一步的拉攏年羹堯,使其更加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效力。因而雍正是斷然不會讓年秋月輕易脫離自己身邊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雍正只賞賜年秋月,卻不褒獎鄔思道,這其中也是有著他的想法和打算的。

在此之前,雍正對於鄔思道還是保有著一定的謹慎與懷疑態度的。

雍正與鄔思道的第一次深談,討論的是雍正是否應該接下追比戶部欠款的差事,鄔思道將欠款的人群分為了三類,詳細闡述了其中的利害關係,並直言雍正應該主動承擔起這份責任以博取康熙的信任。雖然第二天雍正按照鄔思道的建議,主動接下了這份差事,但是在鄔思道面前,雍正打了個哈欠,並且以一句「夜深了,早點歇息」草草結束了與鄔思道的談話,這既是雍正在為自己找回點面子,同時雍正也不想從一開始就在鄔思道面前表現出對他的依賴與信任。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們兩人的第二次深談,討論的是雍正是否該審理刑部冤案。這一次,鄔思道告誡雍正應該將自己抽身其中,不去參與。最終的結果是雍正故意把自己整成了傷寒,從而順利推掉了這份差事。只不過,期間雍正與鄔思道還是爆發了一場「信任危機」,以至於鄔思道險些憤而出走。

然而,在熱河秋闈期間,當雍正從十三阿哥胤祥那裡得知肖國興消失不見,八阿哥胤禩卻因為審案有功,被康熙加封為廉郡王,而太子胤礽的處境則愈發危急的時候,他暗暗的說了一句「我怎麼就言聽計從了」。這也說明了雍正對於鄔思道的質疑。

只不過,隨著弘曆在康熙面前那段「驚豔」的表現,讓雍正開始重新審視鄔思道,同時也對其產生了極度的崇敬與信任。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這個時候的雍正卻不能對鄔思道有任何的褒獎。

一來,鄔思道這個時候的身份還需要極度的保密。

實際上,鄔思道在外人看來,就是雍正為自己兒子請回來的教書先生而已,而他與鄔思道的所有談話,也都基本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所秘密進行的。可見雍正並不想將鄔思道的身份公開,更是要將他的能力進行掩蓋,這樣做的目的還是為了在「九子奪嫡」中隱藏自己的實力,以更好的實現奪位與自保。

二來,雍正必須要將鄔思道死死的按在府上,不允許鄔思道離開自己的身邊。

畢竟,有過刑獄經歷,再加上身體殘疾且身無分文的鄔思道,如果不是像現在這樣找戶人家投靠,必然難以生存,這其實也是為何鄔思道在成為田文鏡的幕僚之後,執意索要八千兩幕酬的原因,他是真的沒錢,他也真的需要錢,因為雍正就是雍正用來控制鄔思道的一個重要手段。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來,雍正還是對鄔思道不放心,特別是他與年羹堯的關係上,雍正更是充滿了擔憂。

年羹堯懂武,現在又手握兵權,而鄔思道又是極具學識與謀略,他們兩個人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走到一起,不僅僅是對於雍正,就是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威脅。所以雍正不僅要將鄔思道死死的把控在自己身邊,同時也還要切斷他與年羹堯進行聯合的一切可能。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雍正非但不會獎賞真正的功臣鄔思道,反而要對其從另一個方面進行打壓,這便是要斷絕他與年秋月走到一起的可能。

(圖片來源於網絡)

為年秋月抬旗,實際上這是雍正的「一箭三雕」之計。

我們平時所常說的那句「滿漢不通婚」,在當時並沒有這樣的說法,有的只是「旗民不通婚」,或稱「旗內通婚」,即在旗的部眾與普通百姓之間,不能締結姻親。這個「旗」,包括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以及漢軍八旗。

鄔思道是浙江紹興人,是徹頭徹尾的不在旗籍的漢人,而年羹堯、年秋月則不同,他們雖然也是漢人,但是他們都是有旗籍的,並且歸雍正統領,是雍正的「藩邸故人」,所以按照清朝時期的禮法和制度,本就不具備通婚的資格。

而如今,雍正再一次的為年秋月以及整個年家進行抬旗,算是從身份上徹底拉開了與鄔思道的「檔次」,同時也就此在年秋月與鄔思道之間,塑造了一條不可逾越的「身份鴻溝」,這也使得兩人再無在一起的可能。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雍正之所以要為年秋月抬旗,目的還不僅僅於此。

首先,雍正這是做給年秋月看的。

年秋月雖然只是府上的一介小小的丫鬟,但畢竟跟隨自己的兄長年羹堯多年,早已熟知了人情世故,他不可能看不出雍正的真正用意。她非常清楚,雍正這是在用豐厚的賞賜以及對其全家的恩惠來安撫自己,為的就是讓自己安分守己的同時,懂得放棄和犧牲,從而讓自己對於雍正的「價值」能夠實現最大化。而這對於年秋月來說,更像是一種利益的捆綁和交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次,雍正這是做給年羹堯看的。

雍正這次為整個年家抬旗,收益最大的非年羹堯莫屬了。經此之後,年羹堯不僅在身份上得到了質的飛躍,同時也為自己未來在官場上的美好前途做了鋪墊,創造了更多的升遷可能性。而雍正這樣做,則也是更好的拉攏和安撫年羹堯,使其更加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效力,進而放棄其他的非分之想。

再次,雍正這是做給鄔思道看的。

雍正此舉一方面是告誡鄔思道其與年秋月再無可能,應該就此斷絕這樣的念想;另一方面,則是他要讓鄔思道明白自己身處的環境與形勢,從而明白了自己要做的只能是竭盡全力的輔佐雍正,至於其他的則全要看雍正的安排。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明白了一切之後,鄔思道紅著眼眶,年秋月潸然淚下,因為這二人非常清楚,經此之後他們便再無在一起的可能了,只能就此感慨身世的無奈與命運的捉弄。至於雍正,在見到此情此景之後,他便明白了,眼前的這二人已經認清了自己的想法,也知道了未來之路該何去何從,因而也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秋月臨終那句「告訴鄔先生,我要走了」,到底什麼意思
    導讀:《雍正王朝》中的年秋月,自始至終都是皇四子胤禛,後來的雍正皇帝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政治工具。對於生在皇家的胤禛而言,愛情是奢侈的;對於一國之君的雍正皇帝而言,愛情更是要堅決讓步於政治、讓步於國家的。
  •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登基後,居功至偉的鄔思道為何要跑?
    有功之臣,難免兔死狗烹,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其實就是為了逃離這朝堂,以避殺身之禍。我國古代極為看重孝道。「父母離世」之後,普通百姓必須在家披麻戴孝,守喪三年。 帝王守喪與普通人所有不同,正所謂「以日代月」,27天便是三年零一個月。 雍正稱帝之時,康熙皇帝屍骨未寒不足一個月。
  • 《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笑納了如月?如月真是去監視老鄔的嗎?後來他們怎麼樣了?
    《雍正王朝》中長相酷似年秋月的如月,實際上就是雍正和十三爺胤祥送給鄔思道的。
  • 雍正王朝:弘時為何要自取滅亡?其實當初在熱河鄔思道就已搖頭!
    可是他的三個弘時命運就沒有這麼好了,不信命的他非要跟弘曆爭,結果命喪黃泉……在雍正帝剛剛即位之後,就組織了一次科舉考試,可是這次考場洩題的主謀就是弘時,那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雍正王朝解密》102: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弘時要洩露考題?弘時:先生,先生,我要撒尿!
  • 雍正王朝:鄔思道桀驁不馴,不願出仕為官,卻為何甘願為胤禛出謀劃策
    一 背景 在《雍正王朝》這部歷史劇中,要說最有智謀的一個人,那就是鄔思道了。鄔思道不僅能夠猜透康熙的意圖,還能為胤禛出謀劃策。正是由於鄔思道的輔佐,胤禛才能從九子奪嫡中勝出,成為雍正皇帝。
  • 《雍正王朝》中如月是雍正派來監視鄔思道的嗎?他們倆的結局如何
    引子:這是鄔思道臨走的時候,發生的一幕,十三爺從馬車裡叫出來了一個酷似秋月,名字也帶月的女子——如月,從鄔思道的眼神動作就可以看出鄔思道此刻的想法,他首先是悸動,進而眼神落寞了下來。為何會有這一幕呢?為何要給鄔思道安排一個女人呢?這個女人是誰安排給鄔思道的?是十三爺還是雍正?這樣做的目的何在?
  • 雍正王朝:胤祥為何落得善終——鄔思道失算了還是雍正帝心軟了
    而後,鄔思道還沒有放心,端著手中的酒並沒有喝,只是問到:「聽說皇上元旦日,要晉封十三爺為鐵帽子親王?」胤祥尷尬一笑,回道:「其實,王不王的,對我來說已經無所謂了!只是,這個鐵帽子實在難得啊!」鄔思道聽完,端起酒碗,一口飲盡,轉身就要離開。
  • 《雍正王朝》7位女性角色:鄭春華苦命痴情,年秋月一生被安排
    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為影視創作提供了不少素材,因此也誕生了不少經典歷史劇集,諸如《大秦帝國》、《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漢武大帝》、《貞觀之治》等。一開始是福晉的丫鬟,之後被派遣伺候鄔思道,再之後成為年妃,最後鬱鬱而終。她從丫鬟到皇妃,一直被別人踢來踢去,一個是封建社會,另一個是王府家的包衣奴才。可惜了她和鄔思道兩情相悅,卻不能追求自己的愛情,到頭來換來一句:你早晚是四爺的人。常林,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雍正王朝》年秋月一角應該是她最經典的一個角色了,除此之外,還參演與過《女人花》、《婦產醫院》等作品。
  • 雍正王朝:鄔思道所言「燈下黑」,到底何意?年羹堯,真是該死
    因為這場戰爭對於年羹堯而言,是唯一一次能夠要挾雍正皇帝給予更多賞賜,甚至將其晉封為「西北王」的機會。1、重用年羹堯,讓雍正皇帝得罪了幾乎滿朝文武,如果年羹堯再不能取勝,雍正皇帝的權威將會淪落到何種地步,可想而知。
  • 雍正王朝:並非只為殺鄔思道,這3件事,才是雍正返回潛邸的原因
    2、從皇四子胤禛離開潛邸時,交給鄔思道的欽差「關防大印」到胤禛剛一繼承皇位就讓張五哥交給鄔思道的「金牌令箭」,鄔思道在雍正皇帝繼承皇位的同時,幾乎掌握了大清王朝所有的武裝力量。而且,這次過程中,那顆被鄔思道專門要來的「關防大印」,連面都沒露。既然「關防大印」能夠釋放出皇十三子胤祥,雍正皇帝為何還需要將康熙皇帝的「金牌令箭」交給鄔思道?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輔佐老四胤禛到底為了什麼,他最終結局是什麼?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補2期——總152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也多次提到過鄔思道,但是作為助老四胤禛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總感覺他的一生充滿著疑點,所以還是要再說一說他。那麼為什麼雍正帝還要見鄔思道,見不到了後,為什麼還制止田文鏡的追趕呢?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明知道雍正帝要來,為什麼要火速從田文鏡處逃跑?
  • 雍正即位第一個要殺的是鄔思道,只因兩人辦事,很多都見不得光
    雍正即位第一個要殺的是鄔思道,只因兩人辦事,很多都見不得光雍正繼承大統之後,匆匆返回潛邸要殺掉鄔思道。這麼做並不是典型意義上屠殺功臣,而是封藏寶劍,貪天之功,順便處理爭儲過程中諸多見不得光的手尾。因此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並不適用於鄔思道,其作為《雍正王朝》中博通古今、識窮天下、可為帝王之師的曠世奇才,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也可以顛倒乾坤,卻無法光明正大登上朝堂,雍正躊躇之下只好決意殺之才安心。
  •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為何要向田文鏡索取高達八千兩的幕酬?
    鄔思道在《雍正王朝》裡面,是個料事如神的謀士。有別於《三國演義》的謀士,更多謀的是「軍事」。鄔思道可以說謀的範圍,集政事、人事於一身,兼職軍事,不偏科,是全能型的謀士。何以如此神乎其神?離開李衛凡事要循序漸進,過急過緩,效果都不佳。
  • 《雍正王朝》鄔思道對十三爺韜光養晦的勸解為什麼沒起到作用?
    在《雍正王朝》中,當四爺胤禛成功殺出重圍晉升成雍正皇帝後,作為他曾經的智囊鄔思道也馬上脫身出走了,就在他出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前來送行,當時鄔思道就勸解十三爺胤祥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同時要記得韜光養晦,不能太露鋒芒,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
  • 《雍正王朝》鄔思道辭行時,到底透露了什麼讓十三爺大為吃驚?
    《雍正王朝》鄔思道辭行時,到底透露了什麼讓十三爺大為吃驚?(一)背景在《雍正王朝》第21集開頭,就是十三爺騎馬來給鄔先生送行的劇情,他還帶了當初鄔思道給他送來的一壇酒,他沒喝完,只剩下半壇,以此餞行。然後鄔思道說,聽說你要晉升鐵帽子親王。而十三爺回答道,雖然對於封王也已經無所謂,但這個鐵帽子親王還是難得啊。(二)臨別贈言在這樣的語境下,鄔思道說出了內心之中由衷之言:為保周全,拼死辭掉鐵帽子親王。
  • 雍正王朝:這個看似沒心沒肺的「傻白甜」,才是隱藏的職場高手
    導讀:年秋月,年羹堯的妹妹,一個被皇四子胤禛用來拉攏、安撫和制衡「四爺黨」核心成員——鄔思道和年羹堯的關鍵人物。在年羹堯看來,年秋月是助自己仕途升遷的有效臺階;在鄔思道看來,年秋月是助自己消除皇四子胤禛猜忌的有力工具;在皇四子胤禛看來,年秋月又是安撫鄔思道、拉攏年羹堯並最終斬斷兩人聯盟可能的關鍵所在。
  • 《雍正王朝》裡的鄔思道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嗎?其實都是後人瞎編的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BUG般的人物,雍正在登基之路上的幾乎所有重要節點都是鄔思道在出謀劃策,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鄔思道就沒有雍正皇帝登基的那一天。但是很遺憾的是,這麼一個經天緯地的人,歷史上卻並不存在。關於他的諸多故事,其實是清末時期杜撰的。現在網絡上關於介紹鄔思道的文章(尤其是百度百科)也全部都是網友們瞎編的,沒有什麼歷史依據。
  • 揭秘歷史上鄔思道與雍正真正的關係究竟如何
    田又重金聘回鄔思道。雍正帝也曾在給田文鏡奏摺寫「朕安好,鄔先生安否?」鄔思道鄔思道與雍正的關係關於鄔思道這個人,正史中並沒有過多記載鄔思道的信息,甚至都不知道其是不是真實存在於歷史上,今天我們就論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要講他們的關係就得先來說說雍正和鄔思道怎麼認識的?
  • 雍正王朝:為何鄔思道很匆忙地離開田文鏡還說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鄔思道跑的很著急,甚至任何行李都不準備帶,還是他媳婦如月強行帶了幾樣東西,瘸腿的鄔思道此刻行動之快令人咋舌,邊走嘴裡邊嘟囔著「再不走就來不及」,是什麼讓平時足智多謀穩重的鄔思道如此慌亂?他到底在怕什麼?原來是那個曾經與他朝夕相處、患難與共,他曾經盡心輔佐最終登上寶座的那個男人要來了,這個男人就是曾經的雍親王如今的雍正帝。
  • 雍正王朝中一共出現過三次《牧童》歌曲,每一次都讓人淚流滿面!
    四、第三個人就是年秋月:年秋月是年羹堯的親妹妹,兄妹倆相依為命,一心為老四胤禛效勞,一個專心伺候老四胤禛, 一個專心伺候老四胤禛請的師父——鄔思道。年秋月一生所愛是鄔思道,她不止一次的向鄔思道表達情感,有時候我們更希望鄔思道不要這麼聰明,有時候傻一點也好,就因為鄔思道的太聰明,反而誤了年秋月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