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為何鄔思道很匆忙地離開田文鏡還說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2021-01-11 小崔讀書說事

鄔思道跑的很著急,甚至任何行李都不準備帶,還是他媳婦如月強行帶了幾樣東西,瘸腿的鄔思道此刻行動之快令人咋舌,邊走嘴裡邊嘟囔著「再不走就來不及」,是什麼讓平時足智多謀穩重的鄔思道如此慌亂?他到底在怕什麼?

原來是那個曾經與他朝夕相處、患難與共,他曾經盡心輔佐最終登上寶座的那個男人要來了,這個男人就是曾經的雍親王如今的雍正帝。

從雍正登基那一刻起,他們曾經休戚與共、親密無間的關係變了,鄔思道是久經滄海的人,他輔佐四爺不是為名也不是為利,而是實現平生的理想抱負,他自信學的是屠龍術、帝王道,平常人他還不願意教呢。

鄔思道曾經也是想通過科考從而報效朝廷的一員,他滿懷信心的參加了康熙三十六年的南閨科考,他自信考的非常不錯,誰料想,結果卻不盡人意,榜上居然沒有他的名字,這時的鄔思道心高氣傲,難以接受這個結果。

鄔思道這個時候很憤怒,憤怒之餘,他打聽了一下,原來負責這次科考的主考和副主考左玉興和趙泰明二人是摟錢的高手,考試名額原來他們早就內定好了的。鄔思道可不能任憑他們這樣幹,他聯絡一批落榜的士子,大鬧了一場考試貢院,之後揚長而去。

這樣一來,雖然搞倒了那兩個考官,但他自己也被朝廷通緝,無奈之下,鄔思道走上了四處逃亡之路,後來有幸趕上孝莊太后去世,康熙大赦天下,鄔思道才得以露面。

這時候他已經是個中年男人了,而且他自己在逃亡的路上落了個殘疾,變成了一個瘸子,再參加科考的願望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正好四爺也早聽說過鄔思道的才名,他讓年羹堯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鄔思道。鄔思道需要一個好的平臺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理想。四爺需要一個替他謀劃大事的高人,二人一拍即合,兩好合一好。

鄔思道到了雍親王府之後,傾盡全力輔佐四爺,替他謀劃了一件又一件大事,使四爺能安心辦差,盡情發揮,從而一步步贏得了康熙的聖心。並且鄔思道還負責教導四爺的幾個兒子,這其中弘曆是佼佼者,四爺之所以能贏得康熙的好感,弘曆給的加成分很高,從那次狩獵就可以看的出,這都是鄔思道教導的結果。

最終四爺成功登頂,然而,從這個時候開始,二人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變化,以前兩個人可以稱作朋友,無話不談,這之後,四爺成了高高在上的帝王,鄔思道則成了一個知道太多秘密的人。正應了那句話:與平常人交往,一起共享樂容易,共患難難,與天子交往,一起共患難容易,共享樂難。歷史的車輪無數次印證了這句話。

鄔思道正是參透了這句話,所以提早做了準備,利用他高深莫測的智慧化解了兔死狗烹的結局,得了一個半隱的結果,先去了李衛那裡,之後輾轉到了田文鏡幕下,做了一名師爺,這就有了提問中再不走就來不及了的事情發生。那麼,他到底在怕什麼呢?這一切還得從四爺繼位的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說起。

一、雍正繼位當晚,鄔思道和雍正的心裡博弈

四爺繼位當晚,看似驚心動魄,各方都在博弈,八爺一夥、張廷玉、隆科多、四爺、張五哥、鄔思道,每個人都在盡情的發揮著各自的表演天賦,實際上康熙早已為四爺鋪平了道路,其他人再怎麼折騰也是沒有用的。

四爺名分已定之後,控制了該控制的人,安排好了宮內的事情,回到了潛邸,因為這邊還有一幫子人等著他「安排」呢,究竟是怎麼個安排發,們來品一下。

四爺回到潛邸,首先安排了把家眷轉移到宮內,緊接著去找了鄔思道,這是他第一個要「安排」的人。而鄔思道呢,早就收拾好了東西在等著這一刻。

二人的每一句對話都可圈可點,每一句話都充滿了試探和心理博弈。四爺首先開口說話打破了沉默,四爺說:今晚折騰的可夠嗆,一大攤子事,實在是累壞了,宮裡邊暫時是安排好了,但還不算安穩,情形不是很穩定,這不,我剛安排完宮裡的事,就趕過來看看先生,沒有你,我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的,我得感謝你呀。

鄔思道心說,得了,別整那些沒用的,我還不知道你啥意思,你其實只看到了第二層,而你把我想到了第一層,其實呢,我在第五層。

看破不說破,日後好相見,鄔思道說:四爺你得天獨厚,成此大事是順利成章的,我其實啥也沒幹,就幫你整理文案,寫個發言稿啥的,實在不值得一提。

四爺心說:你個老狐狸我還不知道你嗎,你之前幫我分析了那麼多事,我都不知道我爹想的啥,你可倒好,猜的那麼準,現在想想都後怕,我爹那麼高深莫測的人,你都揣摩的那麼透,何況我呢,你知道我那麼秘密事。

四爺接著說:先生謙虛了,你堪比諸葛亮、房玄齡、杜如晦,你是有大才的人物,我正準備啟用你,咱們一起辦大事呢,但暫時還不好安排,主要你是我的私人助理,而且你也沒個畢業證啥的,等以後我坐穩嘍一定給你安排個好職位。

鄔思道心說:得了吧,你想啥我還不知道,你大晚上趕回來,不就是想除掉我們這些替你辦過隱秘事的人嗎,你不就怕我們說出去嗎?

這個時候,老十七忽然跑來要見雍正,來的很巧,不知道要說什麼事,雍正剛想召見,鄔思道攔住了。

鄔思道說:萬歲爺,您如今是天子了,天子不應該有自己的私事,十七爺如果有正事,您應該讓他到朝堂上去說,如果是私事,那就不能見,免得別人挑毛病。

雍正說:我見見自己的兄弟怕什麼,既然你這麼說了,那就算了吧,讓老十七先回去,明個兒見了再說吧。

鄔思道緊接著說:外面站崗的那幫人都是我安排好的,知道萬歲你要回來,得保證您的安全呀。

言下之意就是說,在保證你安全的同時也得保證我的安全,再加上之前說的天子不能辦私事,也是暗示雍正呢。

鄔思道又動情的說:我已經是個不能再用的人了,首先,我身體不行,我是個瘸子,其次,我曾經犯過錯誤,你爹還通緝過我呢,你要是啟用我,別人會說你不孝的,最後,我幫你辦的那些事兒,都是私下裡辦的,拿不到檯面上去,如今,我已經身心疲憊,實在是沒有精力再更多工作了,我想出去溜達溜達散散心。

雍正說:這可惜了你的才華,既然你這麼說了,那就算了,但我們還是要保持聯繫,這樣吧,你先去李衛那裡幫一下他吧,那小子缺心眼,也不認得幾個字,他那裡正在研發新產品,正需要你這樣的把握技術大關,這你可不能推辭。

雍正心說:以後再找機會收拾這瘸子吧,現在先放他他去李衛那裡,李衛那小子沒話說,我說東他不敢朝西,先讓李衛看著他。

鄔思道說:謝謝萬歲爺,那我就李衛那裡待著,以後我們還能見見面,沒啥事,我先撤了,我在外面找了個地方,今就剛出去,您忙您的,不用送了。

第二天,鄔思道走的時候,常務副皇帝,十三爺來想送,十三爺仗義,對鄔思道說:我們對不起你呀,鄔思道說:沒有這麼一說,我跟你相交這麼多年,臨走送你一些忠告,你得防著你那皇上四哥,要是給你個鐵帽子王你要辭掉,別傻乎乎的接著,還有,那些曾經搞地下活動的人,今晚上可能會被幹掉。

之後十三爺領來了一個女人,名叫如月,這其實是雍正做的安排,十三爺不好明說,說是負責照顧鄔思道的,鄔思道也就接受了。這之後,鄔思道開始了他的徹底脫離雍正的計劃。

二、鄔思道的逃亡計劃

鄔思道輾轉來到了李衛的地盤,其實他在這裡基本上也沒辦什麼事,整天就是讀讀書,寫寫字,釣個魚什麼的,偶爾幫李衛解決點工作上的疑難雜症,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但他知道雍正是個刻薄主兒,生性多疑,好猜忌,而且,他又知道雍正那麼多秘密事,總待在李衛這裡也不是個事,得想轍脫離。

也是巧了,酷吏田文鏡那裡正遇到發愁的事兒,諾敏搞得田文鏡頭大,田文鏡不知道咋辦,鄔思道來了想法,說服李衛把自己介紹到田文鏡那裡,李衛想想也沒啥大礙,就同意了。

李衛帶著鄔思道到了田文鏡的地盤,做了一番介紹,但並沒有說明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李衛把鄔思道好一頓誇,田文鏡覺得是吹牛呢,於是鄔思道展露了自己的才華,出了個點子,讓田文鏡抓到了諾敏的把柄。

田文鏡可開心了,他屬於那種好大喜功的人,是為了名聲不顧一切的人,這個人也是刻薄成性,在河南實行新政弄得上下都是他很有意見,但雍正很支持他。

幫田文鏡辦完這件事,鄔思道開始談條件了,我不能給你白幹啊,你一年得給我八千兩銀子的報酬,田文鏡聽了,倒吸一口冷氣,心說你怎麼不去搶啊,但面前這個人確實有兩把刷子,先同意了再說吧。

於是,鄔思道的第二步計劃實現了,正式到了田文鏡府上之後,鄔思道啥事也不辦了,到時間就要銀子,田文鏡就很氣,得,你不辦事,我就不給你銀子,我還得敢你走,這正是鄔思道想要的結果。

鄔思道故意激怒田文鏡趕他走,並說了「東翁這可是你讓我走的」,言下之意就是我,我走了你可別後悔,我是真的要走,正好你如了我的意。

後來,雍正到河南考察,鄔思道提前得到了消息,說出了題主所問的那句「再不走就來不及了」的話,拉上如月就開溜了。

雍正見了田文鏡以後,特意問了他鄔先生呢?田文鏡很納悶,皇上怎麼會知道這個人呢?於是,田文鏡讓人去找,結果得到報告說,鄔先生不見了,田文鏡趕緊準備讓人去追,雍正嘆了口氣說算了。

寫在最後

鄔思道究竟在怕什麼呢?他怕的是雍正變幻莫測的帝王心術,他們二人經歷了太多,多少事情都是他們私下裡一起分析決策的,這其中有很多不能對外說的事,他對雍正所有的事都了如指掌,雍正怕鄔思道抖落出去,所以派人看著他,鄔思道怕雍正哪天心血來潮,把他給滅了口,所以才想法設法的要脫離雍正的視線。

其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鄔思道走到哪兒還是在大清的地盤上,雍正要真狠下心辦他,早就辦了,反之,鄔思道要想出賣雍正也早就出賣了,也不會為了盡全力出謀劃策,不得不說二人的疑心都太重了。

當然,這些都是小說家和編劇為了劇情需要作出的構思,歷史上根本沒有這回事。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從田文鏡離開後為什麼說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這段戲其實很精彩,腿腳略有殘疾的鄔思道從田文鏡手中逼了五千兩幕僚費,逼著田文鏡把自己攆走之後,他就趕緊跑回家中,帶上了老十三胤祥送給他的丫環還兼著媳婦兒的如月,一邊走還一邊叨咕著「再不走就來不及了」,那麼究竟是誰來了讓足智多謀的鄔思道如此急匆匆的就跑了呢?答案很簡單,這個人就是雍正。
  •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為何要向田文鏡索取高達八千兩的幕酬?
    鄔思道在《雍正王朝》裡面,是個料事如神的謀士。有別於《三國演義》的謀士,更多謀的是「軍事」。鄔思道可以說謀的範圍,集政事、人事於一身,兼職軍事,不偏科,是全能型的謀士。何以如此神乎其神?當雍正攜全家向其行拜師禮,隨後又背誦鄔思道十年前的文章,這些行為藝術深深打動了鄔思道,讓其死心塌地地輔佐雍正。雍正登基當夜,結束使命的鄔思道,便提出辭呈,有範蠡之風。同時也決定徹底遠離朝堂,這個是非之地。第一步便想好三個雍正,不能拒絕的理由:1.
  • 《雍正王朝》中如月是雍正派來監視鄔思道的嗎?他們倆的結局如何
    不管是誰安排的,有什麼目的,鄔思道只能接受這樣的安排,因為他急著要離開這個是非圈,倘若不接受,他很可能走不了,只有接受了這個叫如月的女子,他才能安全的離開這裡,以鄔思道的智慧,稍加思索就能明白這個女人的作用。
  •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登基後,居功至偉的鄔思道為何要跑?
    有功之臣,難免兔死狗烹,鄔思道離開李衛投靠田文鏡,其實就是為了逃離這朝堂,以避殺身之禍。我國古代極為看重孝道。「父母離世」之後,普通百姓必須在家披麻戴孝,守喪三年。 帝王守喪與普通人所有不同,正所謂「以日代月」,27天便是三年零一個月。 雍正稱帝之時,康熙皇帝屍骨未寒不足一個月。
  • 《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笑納了如月?如月真是去監視老鄔的嗎?後來他們怎麼樣了?
    《雍正王朝》中長相酷似年秋月的如月,實際上就是雍正和十三爺胤祥送給鄔思道的。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輔佐老四胤禛到底為了什麼,他最終結局是什麼?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補2期——總152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也多次提到過鄔思道,但是作為助老四胤禛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總感覺他的一生充滿著疑點,所以還是要再說一說他。那麼為什麼雍正帝還要見鄔思道,見不到了後,為什麼還制止田文鏡的追趕呢?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明知道雍正帝要來,為什麼要火速從田文鏡處逃跑?
  • 雍正王朝:鄔思道所言「燈下黑」,到底何意?年羹堯,真是該死
    我們來看下他和鄔思道的對話,就能全明白。鄔思道前往西北送糧,是不是得到了雍正皇帝的授意,年羹堯清不清楚,所以,他必須進行試探:「先生不是在李衛那嗎?為何又替田文鏡押送糧草呢?」年羹堯能知道鄔思道去了李衛那裡,就不知道他又從李衛那裡,轉到了田文鏡身邊?他當然知道!而且,他還清楚的知道鄔思道之所以能到田文鏡的身邊,就是得到了雍正皇帝的授意。
  • 揭秘歷史上鄔思道與雍正真正的關係究竟如何
    田又重金聘回鄔思道。雍正帝也曾在給田文鏡奏摺寫「朕安好,鄔先生安否?」鄔思道鄔思道與雍正的關係關於鄔思道這個人,正史中並沒有過多記載鄔思道的信息,甚至都不知道其是不是真實存在於歷史上,今天我們就論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要講他們的關係就得先來說說雍正和鄔思道怎麼認識的?
  • 《雍正王朝》裡的鄔思道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嗎?其實都是後人瞎編的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BUG般的人物,雍正在登基之路上的幾乎所有重要節點都是鄔思道在出謀劃策,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鄔思道就沒有雍正皇帝登基的那一天。但是很遺憾的是,這麼一個經天緯地的人,歷史上卻並不存在。關於他的諸多故事,其實是清末時期杜撰的。現在網絡上關於介紹鄔思道的文章(尤其是百度百科)也全部都是網友們瞎編的,沒有什麼歷史依據。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不賞賜授業有功的鄔思道,卻要給年秋月抬旗?
    《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與年秋月,絕對是一對讓人傷感而又同情的苦命鴛鴦。他們兩人在朝夕相處中互生情愫,相互愛慕,可不管這二人之間的感情有多麼的深厚,卻終究是要無疾而終的。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雍正絕對不會讓鄔思道與年秋月走到一起的。
  • 雍正王朝:並非只為殺鄔思道,這3件事,才是雍正返回潛邸的原因
    掌握自己太多陰謀權謀和負面信息的鄔思道,算是影響雍正皇帝正面形象和皇帝權威的一個隱患,但他遠遠不足以讓雍正皇帝在繼位當晚,會捨棄「孝子守靈」的祖制傳統,返回潛邸。那麼,能夠讓雍正皇帝敢於冒著「不孝」之名,也要匆忙返回潛邸的真正原因何在?
  • 雍正王朝:胤祥為何落得善終——鄔思道失算了還是雍正帝心軟了
    或許是鄔思道「技高一籌」,或許是雍正皇帝念在鄔思道的功勞甚高,又或者雍正皇帝出於對鄔思道利用自己手中的欽差關防調集的五路兵馬的忌憚,更可能因為皇十三子胤祥的勸阻,反正是鄔思道得以全身而退,匆忙離開京城!第二天,皇十三子胤祥追上了匆忙趕路的鄔思道,這個剛剛逃離虎口的「瘸腿老頭」,再次將稍稍放鬆的心一下提了上來。
  • 雍正微服出巡為何想見鄔思道一面?難道僅僅是為了敘舊嗎?
    雍正還未登基之前,鄔思道曾經是他的重要謀士,幫助他一次又一次的分析時局,做出正確的選擇。可以說,雍正能順利當上皇帝,鄔思道最起碼有一半的功勞,並且鄔思道知道很多雍正不為人知的秘密,這才搞得雍正登基當晚就想要幹掉鄔思道。
  • 雍正王朝:用一個詞來形容田文鏡,神回復「我XXX」
    《雍正王朝》中的田文鏡被洗白的很徹底,畢竟歷史上的田文鏡是集「酷吏+清官」於一身的官員,很難片面的去評價這個人,但是在《雍正王朝》中被塑造成了絕對的正面形象,僅通過側面稍微描寫了一下對尸位素餐的讀書人的「殘害」。
  • 在影視劇中的李衛比田文鏡更招人喜歡,是什麼原因呢?
    在影視劇中的李衛比田文鏡更招人喜歡,是什麼原因呢?作為雍正登基後最為倚重的兩位封疆大吏,李衛和田文鏡承擔了非常重要的戲份,無論是李衛不按常理出牌的流氓混混性格,還是田文鏡忠心耿耿、不講情面的辦事風格,都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既是清官又是酷吏的田文鏡為何會在死後墳墓被乾隆推平?
    歷史上乾隆非常不喜歡田文鏡,也有相關記載田文鏡墓被乾隆命人推平,但推平田文鏡墓算是乾隆的無心之失,下面就說一說田文鏡是如何被雍正器重又如何被乾隆所厭惡,更甚至最後莫名其妙地被乾隆把墳墓都推平了。田文鏡敢於說實話而被雍正所器重田文鏡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非常傳奇的封疆大吏了,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塑造的田文鏡是一位年富力強的秀才模樣,實際歷史上的田文鏡與電視劇中截然不同,歷史上田文鏡在雍正朝被重用時已是垂垂老矣的老者了。
  • 雍正王朝:弘時為何要自取滅亡?其實當初在熱河鄔思道就已搖頭!
    《雍正王朝解密》102: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弘時要洩露考題?弘時:先生,先生,我要撒尿!一、雍正帝的兒子們:雍正帝一共育有十個兒子,活到成年的只有四個,參與排序(序齒)的阿哥有六個,分別是:弘暉、弘昀、弘時、弘曆、弘晝、弘曕六位。在雍正王朝中一共出場了三個兒子,分別是三阿哥弘時,四阿哥弘曆,五阿哥弘晝。
  • 雍正王朝:躺在擔架上的老十三胤祥,為什麼也能一舉奪得兵權?
    《雍正王朝解密》105:雍正王朝中最驚險的一幕,躺擔架上的老十三胤祥靠什麼控制兵權?前面我們也解釋過為什麼要改革,就是沒錢嘛,如果按照人頭稅收稅,那麼富人跟窮人交的錢一樣多,窮人只能賣房賣地,富人再買房買地,最終的結果是貧富差距異常大。畢竟那時候主要農業為主,所以攤丁入畝這個政策還是非常有利發展的,只不過傷害的是有很多房子很多田地的人。
  • 雍正王朝:鄔思道桀驁不馴,不願出仕為官,卻為何甘願為胤禛出謀劃策
    一 背景 在《雍正王朝》這部歷史劇中,要說最有智謀的一個人,那就是鄔思道了。鄔思道不僅能夠猜透康熙的意圖,還能為胤禛出謀劃策。正是由於鄔思道的輔佐,胤禛才能從九子奪嫡中勝出,成為雍正皇帝。
  • 《雍正王朝》鄔思道對十三爺韜光養晦的勸解為什麼沒起到作用?
    在《雍正王朝》中,當四爺胤禛成功殺出重圍晉升成雍正皇帝後,作為他曾經的智囊鄔思道也馬上脫身出走了,就在他出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前來送行,當時鄔思道就勸解十三爺胤祥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同時要記得韜光養晦,不能太露鋒芒,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