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感覺中,相比中餐,西式餐飲因為分餐加上對份量上控制更精準,造成的浪費也小些。這些年,福州出現了不少網紅西餐,包括咖餐、輕食等,備受年輕人的喜愛。
然而海都君近日走訪時發現,西式餐飲店成了浪費「重災區」。店內有關「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的宣傳幾乎看不到。
網絡圖,與文無關
蔬菜沙拉 成西餐浪費「重災區」
吃西餐配一份沙拉是許多人的習慣,但蔬菜沙拉卻成為西餐浪費的「重災區」。蔬菜沙拉中,有許多中國人飲食中不常吃到的蔬菜,比如苦苣、紅葉生菜、芝麻葉等,由於不經過煮、炒等烹飪手法,一些生菜有特殊的氣味,很多人無法接受。
昨日,晚餐時段接近尾聲時,海都君來到鼓樓區華屏路的EO悠咖餐西餐廳,這是一家自稱製作健康營養餐的西餐廳。
海都君看到,一些食客離開後,桌上的餐盤中剩下了配菜。其中,一桌客人的餐碗中,剩下了綠油油的一片,包括生菜、牛油果等;還有一桌客人桌上的主食都差不多吃光了,但西藍花、西紅柿、節瓜等配菜剩在盤中。放眼望去,許多餐桌的餐盤中,剩下了土豆泥、西藍花和各種穀物等。儘管每盤中配菜的數量不多,但積少成多,浪費的總量也挺可觀的。
EO店裡46元的菠菜飯只吃一半
食客林女士說,自己通常會將套餐中的主菜和主食吃掉,但對主菜餐盤中的配菜,她弄不清是裝飾的還是可食用的,就乾脆不吃了。
「沙拉中的蔬菜種類,我們自己沒辦法選,許多菜單中也只標了混合生菜,直到上菜了,才發現很多生菜味道適應不了。」林女士認為,生菜不打包似乎也成為一項慣例:「沙拉本來就是要吃新鮮的,打包回去隔夜了肯定不能吃了。」
下午茶免費打包 卻有顧客不願帶走
昨日下午2時,在福州市秀峰路上的漫咖啡店,不少人已經用完午餐,一些顧客正在享用下午茶。
海都君在該餐廳二樓看到,靠近過道的一張餐桌上,客人用餐後的桌面還沒來得及清理。一份餐盤裡,剩下近半個圓餅沒有吃完,另一份餐盤裡還剩下幾塊麵包、水果、醬料等。
漫咖啡店顧客浪費頗多
海都君翻看了菜單,發現這兩份餐食的價格均在30元左右,兩份合計約60元。
該餐館和許多西式餐廳一樣,沒有擺放「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的宣傳標語。海都君來到一樓點餐檯,詢問沒吃完的食物及飲品如果打包帶走,是否收取打包費。餐廳工作人員告訴海都君,他們餐廳不收取打包費,而且他們鼓勵客人將未食用完的食物打包帶走,但不排除個別客人不願意打包的情況。
浪費源於不合口味 套餐也會過量
「西餐造成剩菜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好吃。」一名業內人士表示,西餐對餐飲的份量,大都進行了控制。不過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生菜、鬆餅等配菜小食,往往是份量統一,沒有區分大小份。
網絡圖,與文無關
不少西式餐飲店,喜歡推出價格優惠的套餐,包括主食、主菜和飲料,其實很多配菜和程序是沒有必要的,比如一些牛排餐館,向所有顧客提供餐前酒,包括兒童和開車的顧客。
在福州一些西餐店,已經主動和本地人的口味對接,甚至提供了「口味不合可以重新製作」的服務。在鼓樓區冠亞廣場,「羅馬之戀」的負責人告訴海都君,他們餐廳宣布這項服務後,很多時候,一個月都碰不到一次。一方面,這家西餐廳製作的菜品在迎合本地市民的口味;另一方面也鼓勵顧客餐盤不要剩菜。
行業協會建議:西餐要入鄉隨俗
福州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長黃履冰表示,其實福州餐飲市場上,正宗的西餐不多。包括咖啡廳、甜品店在內,目前絕大多數西式餐飲沒有加入行業協會,因此,目前福州在這些餐廳進行「反對浪費」的宣傳力度有限。
「我們目前主要針對酒店自助餐的浪費,倡導小盤少量、多次取菜,也建議商家完善獎懲機制。今年內我們也會成立相關協會,制定行業規範,減少浪費。」黃履冰說。
黃履冰表示,西式餐飲的問題,主要還是和中國人飲食習慣的衝突,比如外國人喜歡三分熟的帶血牛排,比如大量蔬菜採用生吃的辦法,比如生蠔、三文魚等海鮮不經煮熟食用……他建議西餐還是要入鄉隨俗,推出更多適合中國人口味的菜品,控制份量,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程序,給顧客多一些選擇。
編輯:悠客
【來源:海峽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