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怎樣創業?他建千所圖書館幫助「兒時的自己」

2020-12-11 央視網

大學生怎樣創業?他建千所圖書館幫助「兒時的自己」

原標題:

  ①受助學校的圖書室經過設計後煥然一新。(受訪者供圖)

  ②劉楠鑫站在「畢業後圖書室」共同發起人照片牆前。

  ③受助建設圖書室的鄉村學校發來了感謝信。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霞虹(除署名外)

  在前不久舉行的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決賽上,一項旨在幫助留守兒童的項目「畢業後公益圖書室」摘得亞軍。2016年,廣州大學大二學生劉楠鑫聯合國內外500名大學生發起「畢業後公益圖書室」,至今已為國內欠發達地區1488所鄉村小學援建「愛心公益圖書室」和「班級圖書角」項目,輸送課外讀物達240萬冊,惠及35萬孩子。

  鮮為人知的是,該項目發起人劉楠鑫和他的小夥伴們曾經也是「留守兒童」。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劉楠鑫說:「正因為我們都是留守兒童,我們一定是全天下公益群體中最懂自己受助群體的。」

  留守兒童的童年夢想

  人生中的關鍵選擇,看似偶然,細究之下,卻會發現早已打下伏筆。說到發起「畢業後公益圖書室」的初衷,劉楠鑫講起了自己的童年。

  劉楠鑫的老家在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對面就是四川的大涼山,那裡的條件與大涼山相比「好不了多少」。4歲時,父母到昭通去打工,一年才能回一次家。劉楠鑫跟隨外婆生活,成為一個「留守兒童」。上學開家長會,他要央求鄰居幫忙代開;想爸爸媽媽了,他要跑好幾裡山路去村裡的小賣部才能打上電話。

  沒有父母陪伴,沒有夥伴玩耍,喜歡歷史故事的劉楠鑫常常自己捏幾十上百個泥人,扮演軍事家指揮打仗。夏日晚上,他喜歡躺在地上看星星,身旁螢火蟲飛舞,周圍莽莽大山,劉楠鑫渴望長大後也能走到山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學時學識字,劉楠鑫的班上只有一本上屆學生留下的新華字典。同學們將這本字典分成兩半,翻得破破爛爛。四年級時,校長給劉楠鑫的班級上課,說起他的辦公室有課外書。那時,劉楠鑫還不善於主動和老師交流,周末,他和班上幾個同學偷偷爬水管進了校長辦公室,他拿到了一本《阿凡提的故事》。「這本書,當天下午我就看完了。後來又反覆看,甚至在放牛割豬草時也拿著看。最後這本書被我看爛了,也沒拿回去還。那時,既怕老師發現,又捨不得還。」

  貧窮的現實,孤獨的童年,對知識的渴求,構成了劉楠鑫童年的底色。小時候,曾經有縣裡的人到他的學校捐贈。小小的劉楠鑫那時就發願,自己長大了也要掙許多錢,來幫助別人,反哺家鄉。

  「窮也可以兼濟天下」

  2014年,劉楠鑫考上廣州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他參加了學校裡的許多公益社團,也組織過同學去特殊學校當志願者。這些經歷讓他對公益有了不同的認識。「以前我覺得做公益需要很多很多錢,那時發現做公益也可以很簡單,哪怕是什麼也不做,就是單純地陪著那些孩子也很有意義。」

  大二上學期臨近期末,劉楠鑫幫助大學城的小商販們搭建起了線上點餐平臺,短短一星期,同學們足不出戶就能點餐,小商販也輕鬆地就能售賣小吃。這有點超出劉楠鑫的意料。他開始琢磨,何不借鑑這種牽線搭橋的做法,幫助貧困地區的留守兒童,讓他們也能有書讀。

  劉楠鑫很喜歡武俠小說中行俠仗義的英雄。「古話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其實窮也可以兼濟天下。」在他看來,做公益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正當的「劫富濟貧」。

  說幹就幹,2016年1月15日劉楠鑫開始發起倡議。他通過網際網路,發動同學和朋友,以及同學的同學,朋友的朋友。經過短短一個多月的努力,他最終聯合了北大、清華、哥倫比亞大學等國內外500名大學生,共同發起了「畢業後公益圖書室」項目,以幫助欠發達地區鄉村小學提供積極、健康、精準的課外讀物。

  為了找到合適的圖書,劉楠鑫和夥伴們端著紙箱子到各個校園去募集書本。在這群年輕人的努力下,很快,第一家「畢業後公益圖書室」在清遠佛岡的一所鄉村小學建立起來。

  探索公益創新路子 明星、粉絲、志願者都發動起來

  萬事開頭難。2016年暑期,「畢業後公益圖書室」團隊遇到了最艱難的時刻,雖然有募捐,但經費依然跟不上項目的發展,團隊成員拿出自己的生活費來購買圖書,甚至還曾經到平臺上去借錢維持運營。

  最終,這群心繫天下的大學生打動了許多人,一位女士在廣州市白雲區嘉禾望崗附近為團隊無償提供了三層樓的辦公場地。一個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在捐款時對劉楠鑫說,他捐款不僅是為了幫助留守兒童,還希望能呵護他們這顆善良的種子發芽。

  在發動社會資源上,劉楠鑫和夥伴們探索出了許多創新性的公益路子,將明星、粉絲和公益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們聯合65位知名明星來建圖書室,眾多明星都參加了「畢業後公益圖書室」項目。他們還發起了「美好應援計劃」,許多明星的粉絲通過為偶像捐建圖書室,表達對偶像的愛意。

  劉楠鑫和夥伴們深知眾人拾柴火焰高,他們還創造性地發起了「千圖計劃」。「千圖計劃」的模式,就是去找到一個具有家國情懷的人,由其牽頭組成一支團隊,再由他們連結更多資源,最後建成一個圖書室,精準服務家鄉的留守兒童。在劉楠鑫看來,這種模式就像公益連鎖式加盟。「我們讓別人根據我們的模式去玩,我們總結出來告訴他們怎麼玩。」

  劉楠鑫認為,一般公益組織中,志願者的參與程度相對較淺,但在「千圖計劃」中,牽頭的志願者就是一個中心,其煥發出來的能量,可以撬動更多社會資源。更為重要的是,「千圖計劃」喚起了許多走出家鄉的知識分子反哺家鄉的情懷,讓他們有了新的途徑為家鄉做實事。

  項目至今已惠及35萬孩子

  2016年起,經過短短三年半時間,「畢業後公益圖書室」已成長為國內支持鄉村教育公益領域發展速度最快,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公益組織之一。數據顯示,他們已聯合65位知名明星、365家知名企業、10000餘家愛心單位、35萬志願者、110萬愛心人士,為國內1488所鄉村小學援建「愛心公益圖書室」和「班級圖書角」項目,輸送精準課外讀物達240萬冊,惠及35萬孩子。項目還於2018年12月在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成立畢業後公益專項基金。

  這一切,三年半前的劉楠鑫也沒有預料到。他坦言,自己在2018年以前經常打退堂鼓。尤其是大四,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看著身邊同學都在忙著考研、就業、考公務員,21歲的他焦慮抑鬱得睡不著。「失眠時,我就跑到馬路邊去坐著看月亮,去想我這個人究竟要幹嘛。我跟十幾年前的自己對話,對話過程中,我又堅定下來了。」

  「我們還經常在QQ上收到孩子們信息,他們會告訴我們最近看了什麼書,考了多少分,如果老師偶爾沒有開放圖書室,他們還會『打小報告』,我們就會去了解情況,督促老師開放圖書室。」劉楠鑫說,「正是這些正向反饋讓我們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如今,「畢業後公益圖書室」的總部辦公室也被布置成了小圖書館的模樣。周邊城中村的孩子們在節假日經常來這裡看書做作業。「我們有時候也會對他們進行一些輔導。」劉楠鑫說,剛開始,周圍的人不知道他們是做什麼的,看到總有成堆的包裹寄到這裡來,又有年輕人進進出出,還有快遞員誤以為他們搞傳銷。後來得知他們做的事情,許多快遞員都以優惠價攬收他們的快遞。

  閱讀不是一件立竿見影的事情,但作為一名曾經的「留守兒童」,劉楠鑫清楚知道閱讀會給鄉村的孩子們帶去什麼。「我相信,感受過被人幫助的人,將來他長大後不論從事什麼,也會繼續去幫助別人,這對整個社會來講很好。他們也像是我們種下的一顆顆善的種子。」

相關焦點

  • 「嶺南·千圖杯」首屆廣東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公益創新大賽在廣州啟動
    南方網訊 (記者/張俊偉)2020年1月4日,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指導,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辦,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公益慈善學院、畢業後公益基金承辦的「嶺南·千圖杯」首屆廣東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公益創新大賽在廣東省廣州市啟動。
  • 威海創業大學的創業氛圍讓臺灣大學生流連忘返
    對吸納就業人員並與其籤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按照申請補貼時創造就業崗位數量給予每個崗位2000元的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鼓勵、支持臺灣青年來魯就業、實習。臺灣大學生畢業後5年內來魯創業的,享受山東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扶持政策。
  • 近千名大學生對話創業前輩 探討如何少走「彎路」
    近千名大學生對話創業前輩 探討如何少走「彎路」 2015-11-29 21:50: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大學生創業英雄:幫助更多人成就自身價值
    「我是來自大山裡的孩子,15歲的時候就開始做生意了」,東北師範大學本科在讀的王鵬飛曾經一邊上學一邊創業,節假日就騎著電動三輪車去送貨。2012年,他將人生的第一桶金用於創辦「王屋山希望助學中心」,從事公益教育,因為他從未忘記自己是從大山裡走出來的孩子,希望能夠盡己之力,幫助更多的愚公兒女走出大山。
  • 在校大學生怎樣掙錢11個學生賺錢方式
    在校大學生怎樣掙錢,大學生的創業熱情是最高的,但是也有很多弊端。可以說,靠努力學習獲取獎學金是目前在校大學生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而且也是相對而言比較容易的途徑。 家教:最常見的賺錢方式 大學生是天之驕子,處身於象牙塔內,但是也有他自身無法迴避的弱點:沒有實踐經驗,缺乏真正的技能。在校大學生怎樣掙錢,因此,大學生只能尋找自己所熟悉的領域賺錢。而作為一名大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知識是他們最為熟悉的,也是最為擅長的。
  • 要幫大學生創業賺更多錢
    年僅18歲的農家少年初涉商海,就受騙欠下十餘萬元債務;他南下闖蕩絕處逢生,22歲就身家千萬;不久之後的投資失敗讓他重新跌入人生谷底,兩年之後,27歲的他重新復出,並「揚言」要幫助大學生創業、就業,賺更多的錢。    他就是郭俊峰。幾經創業的高峰與低谷,他對創業有了不少的心得。現在,他在經營著越眾創業網,目的就是幫助大學生圓他們的創業夢。
  • 豫建全國首個大學生創業基金 貸款將貼息
    這是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在主持省人大常委會會議時提出的。  河南省青年創業服務基金會的成立,正是把徐光春的要求落在了實處。他說,信心就是要增強就業的信心;真心就是要為高校畢業生真心提供幫助;暖心就是要為高校畢業生提供質量更佳、效果更好的服務,創造更加寬鬆的就業環境。
  • 大學生創業賣「自製」小吃,1斤20日賺千元,顧客:再貴也要吃!
    ,其中不乏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剛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因為他們的想法新奇,所以說自己製作出來的美食,也深受顧客們的喜歡,今天小編說的這種小吃就是一位美女大學生自製的,他也是剛剛創業起步,我們來看一下是什麼吧。
  • 大學生創業好的項目有哪些,大學生創業項目推薦
    在國家的政策的鼓勵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自己創業,很多大學生在畢業時都不是一心想著去找工作上班,而更多的大學生內心都有自己的想法,那麼在如今社會的創業浪潮中,有哪些項目比較適合大學生創業呢?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種比較適合大學生創業的項目。
  • 在校大學生創業適合做什麼?創業三年的學長告訴你
    雖然國家很給力,研究生、公務員、事業單位都在擴招,不少招聘崗位只面向應屆生,但這只是杯水車薪,絕大部分在校大學生,還是需要自己解決。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自己創業。至於大學生為什麼要創業?該怎麼創業?最近有什麼合適的創業風口或項目?我結合自己這幾年的經驗,簡單談談。
  • 重拾兒時夢想,為同理想人圓夢實現自身價值
    劉俊俊自幼便有著飛行夢,憧憬著由自己製作的「飛機」翱翔藍天。長大後,他為了重拾兒時的夢想,放棄國企和事業單位的領導崗位,走入創業大潮。與許多人不同,劉俊俊此行不但是為自己圓夢,更為許多與自己有著同樣愛好和有創業理想的青年人圓夢,讓他們早日實現理想和自身的價值,正如他所說,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 大學生創業,先問問自己是「T」型人才嗎?
    因為他邀請我去給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們分享一堂小小創客的課題,這比我去年參加在深圳舉辦的少年科技節上的小小創客路演大賽還要令人震驚。 畢竟在2014年左右,我可是旗幟鮮明的與一眾創投從業者集體反對過大學生創業的。一是,高校雙創項目的硬傷,關鍵產權不清晰,造成了很多的市場傷害;二是,商場如戰場,一群沒有經驗、資源和人脈的新兵如何在商業戰場上求存。
  •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幾點分享
    最近幾年來,受網際網路創業大咖的影響,大學生創業人數與日俱增,休學退學創業的也不在少數。大學生在職業歷練上沒有經過太多挫折,毋庸置疑全都對創業充滿激情,很多人對所要投身的項目還處於幻想期。無一例外的,此類初次創業的大學生起初都抱有必然成功的想法,極度樂觀。
  • 大學生創業交1萬服務費,兩個月後要求退錢,經理:最多退2千
    導讀:大學生創業交1萬服務費,兩個月後要求退錢,經理:最多退2千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變得越來越多,市場競爭力也越來越大。有的大學生並不想與人競爭工作,所以就選擇自己創業。但是創業除了項目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資金問題。如果解決了資金問題的話,那麼項目自然就事半功倍了。最近,一名大學生小陳就因為融資的問題和別人愉快。小陳大學畢業一年,經常想要創業,但是因為苦於沒有創業資金,項目只能暫停。
  • 「百所圖書館計劃」在長沙展開 已在湘捐建17所圖書館
    馬上要讀小學二年級的雙胞胎兄弟易康卓、易康劼很是興奮,把自己的6本圖書捐了出來,得到了媽媽的表揚,兄弟倆小臉蛋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昨日是周六,開福區順天黃金海岸小區的小廣場比往常熱鬧不少,圍著一頂綠色的小帳篷,不少小朋友或手提或懷抱圖書等著工作人員登記,並將圖書分類打包。
  • 大學生創業越來越靠譜了
    創業可為更好就業做準備記者:您作為多所高校雙創導師,又在「網際網路+」大賽期間參加很多高校組織的雙創巡講和訓練營等活動,據您觀察,雙創教育給高校及大學生帶來哪些顯而易見的影響?大學生擇校時更關注雙創教育在學校中所佔比例和水平。今年9月,一個考生在報考清華大學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學之間猶豫不決,我建議他實地考察。之後,他毅然選擇北航,理由就是「北航創業氛圍更好」。當雙創教育成為高校新一輪人才培養大比拼的著力點,就從形式轉變為滲透於專業教育之中提升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有力抓手。伴隨經濟結構調整下的人才觀變化,學生逐漸傾向於以個人未來職業發展為主因擇校。
  • 大學生休學創業靠譜嗎?
    武漢體育學院大四學生尋晨告訴記者,他從大二下學期就開始自己創業了,目前已經是第二次創業的他,正在做一款抗衰老的護膚品。尋晨坦言,創業確實會影響到自己的學業,學習成績由過去的班級前二十名落後到前六十名。雖然自己在邊學習邊創業時遇到了諸多不便,但尋晨坦言他不會選擇休學去創業。他認為,創業只能作為生活學習的一部分,而不能作為全部。
  • 專訪掌心互聯王豫強:天使輪融資500萬他說大學生創業是偽命題
    原標題:專訪掌心互聯創始人王豫強:天使輪融資500萬 他說大學生創業是偽命題   前言:「先做該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創業不是只創立一家公司,自我修煉、個人積累突破的過程也可以算作創業的一種。」
  • 大學生如何利用圖書館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全國91所高校的561名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調查顯示,34.2%的受訪大學生每周去圖書館3次以上,23.89%的受訪大學生選擇「基本不去」,「不常去,考試周才去」的受訪大學生佔17.11%。
  • 捐800平米一層樓給留守兒童建圖書館,泉州這位老伯了不起
    去年,姚老伯將自己800平方米的一層樓房產無償永久捐獻出來,由南安洪梅志願者協會負責籌建公益圖書館。12月27日,圖書館將開館,這裡承載了姚老伯兒時因家貧未能實現的讀書夢,他希望留守兒童和少年們能在這「知識的海洋」裡快樂成長,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