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國學:以我轉物 逍遙自在

2020-12-20 中國管科院德育中心

【原文】:

以我轉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憂,大地盡屬逍遙;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順亦生愛,一毛便生纏縛。

【譯文】:

能以我為中心來操縱一切事物的人,成功了固然不覺得高興,失敗了也不至於憂愁,因為廣闊無邊的大地到處都可優遊自在;以物為中心而受物慾奴役的人,遭遇逆境時心中固然產生怨恨,處於順境時卻又產生戀棧之心,即便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使身心受到困擾。

【解說】:

「黃岡四才子」之一的熊十力先生,當年在武昌城上語驚四座,「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牟宗三先生也深為熊先生之精神氣質所振奮。他回憶說:「第一次上課時,熊先生拍案憤語:『當今之世,能講晚周諸子者,唯我熊某一人,其餘全是混扯。』熊先生真可謂以我心主宰世界的代表,所以,他才能夠歷經變亂不改心志,演成新唯識理論,至死不逾。」

相關焦點

  • 每天學點國學:養精蓄銳,蓄勢待發
    《序卦傳》說:「物不可以終遁,故受之以大壯。 大壯的意思為強盛, 生機勃勃。 大壯卦寓意時機一旦成熟,事物就會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原文】大壯: 利貞。【釋文】大壯卦:有利于堅守正道。#國學經典推薦#
  • 《菜根譚》:不執念,也不會心隨境轉,便是一種悠然狀態
    國學文化《菜根譚》:不執念,也不會心隨境轉,便是一種悠然狀態。在《道德經》之中,老子提出了虛極,靜篤這樣一些概念,這是修行的一種狀態,不是修行的人也理解不了這句話。修行的人全身心地進入物我兩忘的狀態。真正達到了一種順其自然的狀態,他們懂得如何釋放自己,如何煥發內心的自我,衝破固有的思維,內心逍遙自在,不執念於一些事情之上。在國學文化《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嗜寂者,觀白雲幽石而通玄;趨榮者,見清歌妙舞而忘倦。唯自得之士,無喧寂,無榮枯,無往非自適之天。
  • 國學應該怎麼學?6大點說清國學應該這樣學
    學習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不斷的堅持著學習,這樣才能掌握好國學知識。或許有快速提升國學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肯定不牢靠的。它常常是挑重點或斷章取義或犧牲根基來強行記憶。這種方法固然短時間內有效,但是時間一長,如果沒有根據給你做基礎,那麼你所學到的東西將一去不復返。
  • 孩子學國學就去培訓班?我在家教孩子,只因請了一個「國學家教」
    有個朋友對國學很有研究,一開口滿腹經綸。她很喜歡國學,為了讓兒子接受國學教育,兒子3歲就送去了國學班,一住一周。學校管吃管住,每天5點起床,孩子們一天到晚都在學國學。孩子現在6歲了,特別知書達理、記憶力也特別好。
  • 莊子:開掛的人生,不較真,才能逍遙自在,遊戲人間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鏡子本身不分別,物走了,鏡子不留;物來了,鏡子也不抗拒。正如那句:「物來則應,物去不留。」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外境所傷,反而能將其所用。如果將此道理運用到我們的做人做事中,將會非常受用。
  • 學國學,意義有多大? 小學生學「國學」重在薰陶
    日前,廣州市某小學舉行了一場國學誦讀展示會,臺上,孩子們穿著古裝,搖頭晃腦誦讀經典,臺下,家長、老師報以熱烈掌聲。  近年來,對於小學生是否合適學「國學」,家長們一直爭議不斷。今年春節晚會上,一個7歲小女孩倒背《百家姓》的節目更是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小孩子到底要不要學「國學」?
  • 一套頂四套的《國學經典誦讀》,國學啟蒙這樣做才能物超所值
    我一直認為,一套好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合理利用,這樣才能物超所值。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啟蒙想法,給大家聊聊如何利用這套書給孩子做國學啟蒙?一、學齡前的孩子重在誦讀我家孩子4歲半,剛開始學認字,所以我只帶她讀了前兩冊內容,而且重點在誦讀。
  • 什麼是國學?國學該怎麼學?國學還有沒有用?
    前一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個小篇章講到,五四百年,始於科學,終於國學,其中批評了很多這些年國學傳播過程中的一些不正常的現象,身處其中,很有感觸。但是,我並不同意作者的結論。罵的更難聽的還有很多,只是這兩年少了一些,原因是國家開始提倡學國學、用國學。有些人說,這次的所謂文化復興運動,是官方倡導的結果。其實不然,雖然沒法明確界定,或者有什麼標誌性的事件,這次文化復興運動應該基本可以確定是在2000年左右。
  • 逍遙自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逍遙自在的例句:1、我原本此生不想收徒,閒雲孤鶴好不逍遙自在。2、部隊裡每天都得早起出操,不像在家裡可以逍遙自在的睡懶覺。3、他們只想優哉遊哉,無羈無絆,逍遙自在地過日子。4、我們噤若寒蟬地站著,眼看那條蛇逍遙自在地遊來遊去。5、敬老院裡的老人們個個心廣體胖,逍遙自在。6、敬老院裡的老人們心廣體胖;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7、爺爺雖說已經退休,本該逍遙自在,享享清福,但他每天還要到居委會裡去工作。
  • 什麼是國學?為什麼要學國學?
    也許我不能直接告訴你國學是什麼,但我能跟你說說國學像什麼,以及它是什麼感覺。它是下班回家,站在二十八層樓上,西望落陽的眼神,是夕陽無限、為霞滿天的思逸神飛——俯臨莽蒼長野,掀開垂天之雲,與鯤鵬凝神對視,物我兩忘,橫掃周身疲累的鬆快。
  • 不學國學,都不好意思說有文化 學國學有「三到」,你做到幾條?
    如何學國學,才會對我們有現實意義?最重要三點:書到、事到、心到。結合前人的教誨,以及自己學習國學的經驗,我總結出以上三個有效的方法:第一、書到:讀經典原著請注意這裡的兩個關鍵詞,一個都不能少:經典、原著。
  • 兒童學國學,學什麼?怎麼學?
    有同級的家長問我小孩子學國學要學什麼?按什麼順序學?現在開始學會不會太晚了?聊一下。首先,小孩子學國學要學什麼?對於國學學什麼,我認為就是要學就學好的、經典的,韓愈不都說嗎?「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對於一些成書較晚、質量普通的國學素材,可以直接擯棄,比如清朝秀才李毓秀寫的《弟子規》,大型座右銘集錦《增廣賢文》,就不要浪費錢和時間了。
  • 國學|大熱的「國學」,孩子要不要學,要怎麼學?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國學大語文對孩子今後學習的重要性。面對浩海如煙的傳統知識,該學哪些?怎麼學?魔力恐龍國學課來幫你~魔力恐龍 國學課參考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專為2-9歲兒童研發。課程設置十大模塊:寓言故事、古詩詞、傳奇人物、諺語童謠、傳統文化、歷史典故、經典名言、成語故事、中國神話、國學科普。讓孩子感知語言的平仄韻律,產生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國學素養,為未來打下夯實基礎。結合魔力家族們的精彩演繹,課堂趣味濃濃,傳遞愛與美好。
  • 每天學點國學: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序卦傳》說:「物不可終動,止之, 故受之以艮。 艮的意思為止,有所止息。 艮卦寓意有所止息,才有所前進。【原文】艮: 艮其背,不獲其身; 行其庭,不見其人。 無咎。#國學經典推薦#
  • 國學 | 大熱的「國學」,孩子要不要學,要怎麼學?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國學大語文對孩子今後學習的重要性。面對浩海如煙的傳統知識,該學哪些?怎麼學?國學經典,傳承文化孩子的國學啟蒙,從這裡開始!寶貝上課,我們送禮物~這種鼓勵讓他們有不斷挑戰的動力,寶貝每天吵著要上課。
  • 漢學與國學
    「漢學」一詞有兩種意義:1.與「宋學」相對,指對諸子百家主要是儒家經典的考釋研究,以許慎《說文解字》為代表;「宋學」則是義理研究,以朱熹為代表。所以,清朝的「乾嘉學派」又被認為是「漢學」的延續。當然,漢、宋當時都不那麼絕對。
  • 談國學、論國學,那國學到底要學什麼?
    上篇文章講了什麼是國學,那麼這篇文章小編我接著講國學學什麼?各位讀者知道國學要學習什麼嗎?我們所說、所講「國學」之前,首先必須明確國學的範圍,如果不明確國學的範圍,那麼說再多都無意。國學因此我們學國學,除了學習外在的文化外,我們更應該重視學習它內在的精神。
  • 每天學點國學: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國學銘言#作者:許 樹 俠
  • 每天學點國學: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國學經典推薦#
  • 每天學點國學: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國學銘言#作者:許 樹 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