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西漢 戴聖《禮記·禮運》)
【註譯】
全句譯意為: 大道施行的時代,天下是公有的。
【品讀】
這是孔子之言。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把中國的政治歷史上溯到三代(夏、商、周)以前的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時代,為五帝之世以公天下為心,那是「德治」之世,至治之世.孔子稱之為「天下為公」、「大同」之世。
這雖然是指原始共產制的時代,但「天下為公」、大同」之世,一直是中國政治歷史文化的核心內涵。對於今天的黨員幹部來說借鑑「天下為公」的理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端正黨風政風的根本。#國學銘言#
作者:許 樹 俠
校稿:遊金地 小揚
本文屬於公益用途,意在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文章中如有錯別字,歡迎指出,我們將積極改正!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