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論文賞析(二):感動的色彩——觀臺灣感動生肖系列兒童彩繪特展有感

2021-02-20 流行色

本文以感動的彩色為題,以臺灣地區的感動生肖系列兒童彩繪特展的簡述和「藝起來學學—臺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劃」為大家帶來臺灣色彩為核心的「政產學」美感教育執行案例分享,以此為內地的色彩教學研究提供新的切入點。

【本文寫作於2018年】

為迎接農曆節慶新年,臺灣教育部、高雄市教育局與臺灣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共同合作,以民俗文化生肖形象為題材,配合節慶新年,於丙申、丁酉、戊戌三年,在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了感動生肖系列臺灣南部兒童彩繪特展。2017時序雞年,筆者於臺灣訪學期間觀看了高雄 「感動雞」兒童彩繪特展。展覽以15公分左右小體量的素胚為造型基礎,以新生蛋形為策展靈感,通過彩繪的形式,讓千件色彩繽紛的「小感動雞」齊聚高雄美術館大廳。展覽呈現南臺灣孩子以家鄉土地、自然環境、在地產業、飲食文化、人文歷史與風貌為色彩靈感與主題所創作的「小感動雞」,並以代表各自學校文化的5個色彩為彩繪主要用色,表達出南臺灣地區兒童對在地的情感與認同。展覽共展出高雄市35所學校、嘉義縣2所學校,共1103件「小感動雞」作品。「小感動雞」被放置在雞蛋型的4~6層純白色展架上,按圓形秩序排列,主題鮮明、形式統一、色彩豔麗豐富,五個巨型「雞蛋」構成的展廳極具震撼之感,新年伊始的展覽讓南臺灣呈現出圓滿、豐潤、朝氣蓬勃的意象,並傳遞著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涵,使觀者對迎接新的一年滿心期待。

展覽帶來的感動,不僅僅在於37所學校多元的色彩觀察及充沛的創作能量,更在於這種以色彩為核心的體驗式美感教育體系。筆者對展覽背後的故事充滿了好奇,隨即接觸與了解臺灣學習文化創意基金會相關項目內容和感動生肖系列公益助學活動。2018中國色彩學術論文徵集之際,本文以「感動的彩色」為題,以臺灣地區的感動生肖系列兒童彩繪特展和「藝起來學學—臺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劃」簡述,與大家分享臺灣色彩美感教育中 「政產學」的成功執行案例。

1、兒童彩繪特展—以「感動雞」臺灣南部37校為例

「感動雞」臺灣南部37校兒童彩繪特展,特邀抽象藝術大師莊普創作「感動雞」素胚原型,以簡潔的水滴造型表達滋潤生命之源,散發出生肖謂之「德禽」所特有的氣宇軒昂的生命力。上千件彩繪「感動雞」,源自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與高雄市教育局合作的「藝起來學學—臺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劃」,該計劃鼓勵南臺灣優秀藝術種子教師,以臺灣地域文化色彩進行色彩教案研發,並帶領學生進行「小感動雞」的彩繪創作,透過生活環境色彩採集、找尋色彩靈感來源與學習色彩搭配,引導臺灣國小學童認知風格特色,啟發美感與創造力。計劃以教師美感增能與學生美感體驗為目標,通過色彩師資培訓、師生尋找在地文化色彩、彩繪創作在地主題與配色、展覽及校外教學四個階段,引領孩子在高雄的地域文化環境中,尋找代表兒童在地性的家鄉文化色彩,讓孩子對所生所長的環境產生認同感,更重要的是引領師生走入美術館,增進學童生活的豐富性與美感體驗,達到親子共樂共學的目的,更是將藝術融入教育與生活。

為啟發孩子由文化中尋找靈感、學習色彩,「小感動雞」彩繪創作被融入了較強烈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在學學色彩團隊的引導下,教師以鄉土教育為起點,帶領孩子從地景、動物和文化中尋找地方色彩。

1-1.大社區觀音國小《探訪觀音山腳下的大社在地特色》色彩靈感來自孩子玩樂休憩場所的[快樂亭紅]、地方特產的[棗子綠]與[牛奶白]、奔馳於校園旁的[高鐵橙]及舞龍隊的[飛龍黃],以此祈求豐收、吉祥如意。

1-2.小港區漢民國小《天際線下的三原色—特色、配色、型色》色彩靈感來自小港機場的[飛機白]、歷史悠久的[紅毛港紅]、大坪頂熱帶植物園的[椰子綠]、鳳儀宮的[石獅灰]及盛產農作的[鳳梨黃],是孩子們在湛藍天空下用心觀察的生活色彩。

1-3.鼓山區鼓巖國小《發現鼓巖之美》色彩靈感來自高雄著名佛寺的[元亨寺黃]、鼓巖紅土棒球場的[磚窯紅]、自然國家公園的[壽山青]、鐵路的[鐵道灰]及鼓巖帆船社團的[愛河藍],從鼓山文化和自然景致中發現在地色彩。

1-4.仁武區鳥林國小《綠色學園》色彩靈感來自當地廟宇的[北極殿灰]、茂密林蔭的[臥虎山綠]、校內常見蛇類的[百步蛇金]、鳥林窯場[磚窯紅]及校園植物的[九重葛桃粉],透過找尋色彩學習鳥林的歷史以及認知自然環境。

1-5.鳳山區南成國小《社區文化巡禮》色彩靈感來自宗教信仰中心龍成宮[屋瓦橘]、慶典時祈求平安的[燈籠紅]、象徵能與鬼神溝通媒介的[金紙黃]、保佑後代平安健康的[燒香灰]及代表信眾對神敬仰的[金爐金],從信仰中挖掘文化色彩。

[快樂亭紅]、[布衫藍]、[鳳梨黃],以及[珊瑚礁灰]、[莫式樹蛙綠]、[古厝橙]等等具有強烈地域文化特徵的色彩,不僅表達了孩子們對家鄉特有色彩的情感,也憑藉著全臺國小對色彩特展的熱情推動、展覽的定期舉行、媒體的報導等等,確是激起了臺灣人民對家園的重視、熱愛以及社會大眾的共鳴。從作品內容與主題分析,展覽強調色彩美學教育,策展與創作者們面對真實的景致風貌,透過科學的觀察和描寫,將臺灣風土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展示出來。

2、感動生肖彩繪助學活動

2008年鼠年開始,學學文化創意基金計劃了為期十二年以色彩為核心的生肖主題彩繪助學活動。活動廣泛邀請藝術家參與,將感動生肖藝術品推薦給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收藏,捐款所得全數投入基金會美感教育的各項助學課程及活動,長期安排臺灣偏鄉弱勢家庭孩童及青少年、特教聽障孩子參加課程、參觀展覽,並每年遴選資助優秀學生前往法國參加布瓦布榭暑期設計工作坊,體驗豐富多元的國際文化創意。

11年來,超過百位藝術家熱心參與感動生肖藝術家彩繪助學活動,一起推動著臺灣的美感教育工作,使孩子們從藝術中得到啟發,找到自信。《臺展考察》中有言:「地域色彩是藝術活動中很重要的因素,臺展的重點應該在於以臺灣本島為中心的藝術創作,表現出本島精神以及與外來文化充分融合後的精神,展現本島活力,如此臺展才算有了生命,具有獨創性的世界意義。」在生肖彩繪助學活動中,色彩作為符號,是對人的心理有直接現實作用的符號, 它通過不同的象徵意義而實現其功能,臺灣各地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了不同的色彩好尚和審美觀念。作為圖騰符號、宗教符號、審美符號的色彩, 在客觀上成為臺灣各個地域體的識別標誌之一, 在此,色彩即是自識性標誌 ,也是對於其他地方的區別性標誌。對自身來說,這種區別可以把秩序表面化,有利於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和加強;對其他來說,則可以此作為了解該地域特徵的入口,色彩的識別功能成為了地域文化的一個重要屬性。這三年,感動生肖彩繪助學活動成功推動了高雄32個行政區、89所學校、近百位優秀色彩種子教師,帶領約6500位學童完成創作。感動系列特展,以約定俗成的民間慣例來達到人們的心理效應。它建立在對色彩形象的直覺領悟的基礎上, 直接培養出在感性形象中洞察隱秘內涵的思維定勢。伴隨著這種表達方式的運用,就形成一種象徵的思維方式, 即藉助聯想 、想像和情感體驗把握色彩背後的意蘊的認識。具體的色彩, 經由人們運用獨特的思維方式,變成了一種特殊的 「語言」。

3、「學學臺灣文化色彩」的課程設計

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所開設的「學學臺灣文化色彩」課程,藉有系列色彩教育課程與活動,以自然生態、人文歷史、建築風貌為主題,賦予顏色象徵意義與深度的色彩美感概念,從而激發出學生的自信與創意,使色彩成為獨特的文化詮釋、成為節慶新年交流情感的媒介和傳播文化的工具。

「學學臺灣文化色彩」的課程設計共分成如下幾部分內容:

3-1.學習「學學臺灣文化色彩」網站

通過學習藝術家與大自然的用色,發現色彩靈感來源與在地文化色彩,並進行配色練習。

http://www.xuexuecolors.org.tw

3-2.實地採集學校與社區環境色彩

通過iPad平板電腦操作「XueXueColors」APP軟體,以拍照方式採集學校及社區環境的色彩。帶領大家學習從日常生活尋找與發現文化色彩靈感,提升配色能力。

3-3.製作代表學校及社區的色票

分組討論及選出最能代表學校及社區色彩的照片,並共同製作一張色票。

3-4.色彩調色實驗

進行文化色彩分析與演繹。學習運用紅/黃/藍/白色等原色,跳出各種不同的顏色,呈現豐富的色調變化。

3-5.彩繪感動生肖

將最能代表在地文化的色彩彩繪在作品上,創作出在地文化色彩的「感動生肖」。 

4、結語

色彩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城市的歷史變遷、社會生活、民族文化甚至是重大事件的牽引下逐漸形成的色彩脈絡,是由多種文化觀念堆積、重合、沉澱後形成的。臺灣感動生肖系列兒童彩繪特展,既有審美的意味,又顯示了色彩的符號功能;不僅反映出臺灣各地域的風貌與特色,也透視出市民對色彩的心理認同與情感歸屬。特展的目的並非單純提高色彩審美的標準,事實上,是臺灣廣義社會教育的一環。一方面為臺灣新年添光增色,另一方面則廣泛地向社會介紹了臺灣地區的人情、風俗。縱觀兒童特展,色彩豔麗豐富,用色大膽,強烈又協調,洋溢著浪漫的激情和充沛的生命活力,更重要的是表達著對在地文化的思想感情,色彩是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通過象徵方式實現的。具有「表情」屬性的色彩表達了每個孩子心中特有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心理。這是一次全臺灣規模的集體創作,特展的熱情推動、展覽的定期舉行、媒體的報導對色彩美育是有益啟發,它為內地的色彩教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點。

參考文獻: 

[1]潘定紅.民族服飾色彩的象徵.民族藝術研究.[J].2002.02.P36-43

[2]李小娟,洪再生,張楠.城市色彩意象—基於視覺思維理論的城市色彩規劃路徑探討.建築學報.[J].2015.02.P39-42

[3]張淑琴.他者的風景—淺析臺灣美術展覽會中的「地域色彩」.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04

[4]溪歸逸路.再談臺灣畫壇.臺灣時報.[J].1936.01

作者簡介: 劉爽,男,1978年12月生

職務:大連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副院長;中國流行色協會理事,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理事。

研究方向:環境設計、藝術與設計。遼寧省普通高校環境設計本科專業綜合評價評審專家;主持省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3項;主編《居住空間設計》《設計色彩》《色彩構成》《室內陳設設計》等;曾在《裝飾》、《作家》等雜誌發表論文20餘篇。

相關焦點

  • 感動的色彩 ——觀臺灣感動生肖系列兒童彩繪特展有感
    本文以感動的彩色為題,以臺灣地區的感動生肖系列兒童彩繪特展的簡述和「藝起來學學—臺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劃」為大家帶來臺灣色彩為核心的「政產學」美感教育執行案例分享,以此為內地的色彩教學研究提供新的切入點。
  • 新北陶瓷博物館舉辦青少年彩繪陶博特展 千隻牛喜迎新年
    華夏經緯網1月18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時序牛年,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首次攜手合作的「感動牛—兒童暨青少年彩繪陶博特展
  • 臺灣工藝發展協會攜20位臺灣茶器大師亮相2019景德鎮茶器展
    論文:兒童&遊戲-吳嘉麗繪畫創作研究。創作自述:基於長期對兒童生命的關照及身為母親對於兒童的愛與了解,關注兒童群像的主題,從純真活潑不做作的兒童,反視自我,捕捉情感,營造色彩,構思美感,創作出療愈性與溫暖感受。大都採用寫實表現,運用熟悉的水彩、油畫、陶瓷等媒材呈現多元繪畫創作語彙。
  • 《十二生肖》特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
    12月18日,《十二生肖》特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3月28日。此次《十二生肖》特展在以往生肖展策展經驗上,從全新角度對十二生肖進行整體解讀,為觀眾打造了一個科學、文化、藝術相融合的科普大餐。
  • 好去處|上海科技館狗年生肖特展開幕 和汪星人一起撒歡兒
    我們如何更好地與狗相處……在狗年即將來臨之際,這些問題,在今天開幕的上海科技館2018狗年生肖特展「我的一天」中找到答案。狗年生肖特展現場  狗年生肖特展從狗的視角切入,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融入家犬的起源與馴化、功能與特性、行為與情感等主題,通過展示8件精美的犬科標本、5組形式各異的互動遊戲、4段生動有趣的視頻短片
  • 觀復博物館特展「『嘟嘟』裡的故事」在滬開幕 馬未都談讓文物「活...
    特展中出自於西周的鑾鈴同樣引人注意。鑾鈴主要流行於西周至戰國時期,結構分兩部分:上部分為鈴主體,鈴上有輻射狀鏤孔,裡面有小石丸,車一動石丸即擊打銅球,發出清脆的鈴聲。下部分為方形銎座,固定之用,用來安裝在車軛上或者車衡上。《詩經》中有對它聲音這樣的描繪「四牡彭彭,八鸞鏘鏘」,意為:四匹駿馬奔騰馳騁,八支鑾鈴發出鏘鏘的金石之聲。
  • 做臨特展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今日水北展陳的小編給大家就臨特展的內容設計這個方面,給大家做出如下的介紹:特展的設計往往多是主題性展示,即設定一個中心主題,接下來選取與組織文物都圍繞展覽的中心主題立意取捨、組織;即使是文物精品展在內容設計上也會傾向主題性安排,讓觀眾在主題的設定下欣賞文物、引發思考。
  • 彩繪剪紙十二生肖圖畫書:別樣的剪紙藝術,別樣的童謠故事
    家裡孩子最近喜歡上了剪紙,以下是他的作品及剪紙過程,當然是根據線稿剪出來的兒童剪紙。有一段時間,每天晚上都要剪一張圖案才睡覺,最高記錄一天剪了3張。從最開始的不熟悉,著急得哭出來,到慢慢的熟練,孩子逐步喜歡上了剪紙這一活動。
  • 臺灣中華老字號精品展移師大陸
    記者從15日在江蘇省崑山市舉行的媒體發布會上獲悉,由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主辦的2014崑山國際老字號精品展將於本月24日至27日在崑山舉行。這也是臺灣中華老字號精品展5年來首度移師大陸。   據悉,本次老字號精品展將有臺灣老字號專區、臺灣精品專區、大陸老字號專區、國際精品專區、臺灣文創專區、臺灣醫美專區、臺灣食品專區、臺灣地方特色產品區八大展示專區。展館設置逾400個攤位,將有超過250家企業的近萬件商品參展。預計本次展會觀展者將突破8萬人次,成交規模有望達到2億美元。
  • 逛展|寒冷的杭州城,宮西達也恐龍特展,一場愛和希望的治癒之旅
    這次陽媽搜索了近期的一些活動,發現了離家不遠的濱江寶龍城有一個宮西達也的恐龍特展,立馬被現場這些治癒系的圖片吸引了,本周的戶外節目就是這裡了!,你就是昧著良心,這裡真的太不好玩了,你一定要讓大家不要來花這個冤枉錢,我那陽媽的感受呢,如果你住在附近,可以買到特價票,50元2張的那種,又喜歡拍照,還是值得來逛一下這個15分鐘左右的特展的。
  • 臺灣崑曲博物館舉辦蓬萊新韻——臺灣當代新編崑劇特展
    華夏經緯網7月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古老的崑劇,在臺灣綻放什麼樣的新面貌?臺灣崑曲博物館首次舉辦「蓬萊新韻——臺灣當代新編崑劇特展「,結合攝影名家許培鴻、畫家許美玲的作品,以豐富的手法,展出臺灣新編崑劇的創意,現場除了展示臺灣多部新編崑劇的手稿、戲服與製作記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第一版演出柳夢梅、杜麗娘戲服,更渡海來臺,首次在崑曲博物館展出,白先勇、曾永義均將出席7月3日的開幕式,當日並舉辦已故作家、戲曲研究家孟瑤教授藏書捐贈儀式。
  • 20名兒童之家小記者走進世博園 參觀敦煌壁畫藝術精品展
    2019年12月6日,敦煌壁畫藝術精品文化展在昆明世博園旅遊區中國館開啟。12月7日,這裡就迎來了一撥活潑可愛的「小記者」,一群來自西山區船房社區「兒童之家」的20名小朋友。他們以「小記者」的身份,對本次畫展進行全面詳細的採訪。不久後,小記者「新聞作品」將通過各大網絡平臺面世。
  • 發現寶島·品味臺灣 新光天地臺灣精品美食展開幕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作為中國的第一大島,臺灣的飲食文化繼承了中華美食的傳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性格,也體現出臺灣飲食的多元文化。10月30日-11月8日重慶新光天地將美食、文化、觀光等元素融合,為重慶市民打造一場好吃好玩、絕對地道的臺灣精品美食展,讓重慶市民不出重慶也能感受正宗臺灣味和人文風情。
  • 「津韻生肖」跨界設計——「楊柳青+生肖+磁性積木拼圖」
    文章導覽一、楊柳青年畫介紹二、「津韻生肖」磁性積木設計1設計展示2主要玩法3文創周邊4小程序效果生肖同樣是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之一,卡通形象的十二生肖磁性積木拼圖更能貼近孩童的樂趣。從娃娃抓起,培養少年兒童對於傳統文化的熱忱,是這套益智積木的主要設計目的。
  • 馬力埔彩繪小徑,懷舊繽紛色彩!濃鬱臺灣農村風情的彩繪作品
    新社,這個臺中優美的山中花園,竟隱藏著一條可愛的彩繪小徑"馬力埔社區"一起走進充滿濃鬱鄉村風味的色彩中!這幾日,Via就趁新社花海開幕前,走了一趟新社,幫大家搜羅幾個旅點/食點回來,雖然新的面孔不多,但還是有不少收穫!這篇,就要帶大家來去探訪~這回我到新社順道走遊的一處小旅點,距離花海的車程約十分鐘,很適合賞完花、填飽肚子後再來這裡散散步、拍拍照的景點,準備好了嗎?
  • 三星堆特展榮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人民網成都5月19日電 (記者 陳曦)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結果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全國主會場南京博物院揭曉。
  • 《山田卓司X鄭鴻展 微縮人生特展》亮相臺北華山
    即將在12月26日於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2D登場的《山田卓司X鄭鴻展 微縮人生特展》,將展出兩位微縮大師山田卓司與鄭鴻展共60多件作品,邀請大家一起走進他們的微縮人生。「微縮人生特展」結日本微縮「情景王」山田卓司與臺灣「微縮模型王」鄭鴻展,各自以微縮技法用心刻畫、微型化豐富的人物表情和營造情景感受,保留永恆的感動瞬間於六十件特選作品當中,在毫釐之間如實呈現出幾可亂真的微縮世界,試圖帶領我們回到封塵已久的泛黃憶事裡,藉以喚醒兒時的回憶、快樂的純真年代,娓娓訴說箇中人生故事。
  • 臺灣名酒特展亮相成都糖酒會
    臺灣名酒特展亮相成都糖酒會 2012-03-28 08:01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王思羽  臺灣名酒特展上10餘臺灣酒業公司抱團亮相吸引了眾多業者和觀眾駐足觀賞、諮詢接洽。  在本屆糖酒會上,臺北市酒類商業同業公會共組織了臺灣金門皇家酒廠、福峰國際製酒、亞太酒業、福星利華酒業、泰武山酒業、欣雨酒業、上村酒廠、八達元帥實業、彩藝國際、優米公司等十餘家臺灣糖酒公司抱團參展,數十個系列臺灣酒類品牌在臺灣名酒特展展臺集中亮相,吸引了眾多業者及蓉城市民前往諮詢洽談、觀賞品鑑。
  • 兩岸合辦《船政與臺灣》特展
    人民網臺北6月20日電(記者吳亞明、尹曉宇)今天上午,由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和臺灣張榮發基金會聯合舉辦的《船政與臺灣》特展,在臺北的長榮海事博物館開幕。 為期1月的本次展覽,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系統介紹1874年6月沈葆楨撫臺期間及其繼任的船政大臣、船政畢業生等,在臺開山闢路、興辦義學、發展經濟等奠定臺灣近代化基礎的史實,以及船政系列學校學生活躍在臺灣各行各業,參與經濟建設的歷史業績等。 福州市副市長林飛致辭時表示,在沈葆楨巡臺140周年時舉辦這次活動,旨在讓更多臺灣民眾了解船政文化,並進一步加強兩岸文化交流。
  • 新光天地臺灣精品美食展來了
    新光天地臺灣精品美食展來了!新光天地臺灣精品美食展。近日,發現寶島·品味臺灣——2020新光天地臺灣精品美食展開幕。此次臺灣精品美食展集結了全國各城市的臺資企業,引進了多家臺灣知名伴手禮品牌,現場提供並推廣最地道的臺灣好味道:如佳德鳳梨酥、小潘鳳凰酥等38家首次入渝的品牌,讓市民不出重慶也能感受正宗臺灣味和人文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