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8日是第十個「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題是「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範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針對廣大網友關心的B肝疫苗相關問題,本網記者採訪了淄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所所長、副主任醫師黃振水,為大家講解B肝疫苗接種的相關知識。
黃振水所長告訴記者,目前來說,B肝患者主要通過藥物治療、抗病毒治療,但很難根治,因此預防接種B肝疫苗顯得尤為重要。接種B肝疫苗是預防乙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效、最經濟手段。1992年B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2002年B肝疫苗納入免疫規劃,通過新生兒免費接種B肝疫苗、查漏補種、高危人群自願自費接種等措施,群眾對B肝疫苗接受度、B肝疫苗接種率逐年提高,乙型病毒性肝炎得到有效控制,5歲以下兒童表面抗原攜帶率由2006年的0.96%降至2014年的0.16%,8年間我市5歲以下兒童B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就減少了2萬多人,每年可為社會節省2個多億的臨床治療費用,取得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廣大網友關心的B肝疫苗相關問題:
1.按照免疫程序打完三針B肝疫苗後沒有產生抗體怎麼辦?
可選擇另一廠家的更大劑量B肝疫苗,按「0~1~6」再次接種3針,全程接種1~2個月後檢測B肝五項,如仍無抗體,可再接種1針60μg重組酵母B肝疫苗。
2.以前未接種過B肝疫苗或以前接種過B肝疫苗但未檢測表面抗體或接種過B肝疫苗但表面抗體陰性,該如何選擇B肝疫苗?
表面抗體陰性,建議加測表面抗原和核心抗體,如果該2項指標均陰性,應按0~1~6程序接種3劑次B肝疫苗;如表面抗原和核心抗體全為陽性,則毋需接種B肝疫苗。
3.以前接種了3針B肝疫苗,當時也檢測表面抗體陽性,但現在表面抗體呈陰性了,怎麼打B肝疫苗?
接種疫苗成功產生表面抗體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抗體滴度會下降或消失,預防B肝病毒的效果逐漸減弱,因此要注意檢查體內B肝抗體滴度。表面抗體陰性,為了確定該孩子是否對B肝疫苗有免疫記憶,最好再接種1劑次B肝疫苗,2周後再檢測表面抗體,如表面抗體明顯升高,可不接種第二和第三劑次B肝疫苗;如接種1劑次B肝疫苗後,表面抗體水平較低或陰性,建議接種第二和第三劑次B肝疫苗
4.意外暴露B肝病毒該怎麼辦?
(1)在傷口周圍輕輕擠壓,排出傷口中的血液,再對傷口進行生理鹽水衝洗,然後用消毒液處理。
(2)如已接種過B肝疫苗,且已知表面抗體陽性者(一般表面抗體≥10mIU/ml),可不進行特殊處理。如未接種過B肝疫苗,或雖接種過B肝疫苗,但表面抗體弱陽性(一般表面抗體10mIU/ml)或表面抗體水平不詳者,應立即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1針B肝疫苗(20μg),於1和6個月分別接種第2和第3針B肝疫苗(20μg)。
(3)應立即檢測B肝病毒載量、表面抗原,3~6個月後複查。
【來源:大眾報業·魯中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