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祥忠校長出席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並發表講話

2020-12-11 澎湃新聞

廖祥忠校長出席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並發表講話

2020-11-03 2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傳傳 中國傳媒大學

為深入推進全國高校「新文科」建設,凝聚共識,明確任務,動員鼓勁,11月3日,教育部在山東大學(威海)召開新文科建設工作會,130餘所高校的300餘人在山東大學主會場參加會議。

山東省副省長、黨組成員汲斌昌出席會議並致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作主題報告,對「新文科」建設做出部署,提出要求。會議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並為「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 教育部思政司吳巖司長、山東大學樊麗明校長為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會議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主持。山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中山大學、中國美術學院、上海紐約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分別作了交流發言。

當下,「新文科」建設已成為熱門話題,教育部高度重視,做出部署,各高校聞風而動,積極布局,「新文科」建設正在從隱性走向顯性,由設想變為現實。

廖祥忠校長代表學校在會上作「人文為體、科技為用、藝術為法——探索『文理工藝』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設範式」主題發言,深度闡釋對「新文科」的認識理解,介紹學校「新文科」建設的探索實踐,表達學校爭做「新文科」建設排頭兵的使命和決心。廖祥忠校長的發言廣受好評,引發了與會者的強烈共鳴。

發言全文如下:

人文為體、科技為用、藝術為法

——探索「文理工藝」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設範式

「新文科」建設已成為當下的熱門話題。何為「新文科」?我認為「新文科」之「新」,從戰略層面來說,是黨和國家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新時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教育領域提出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教育部以敏銳的時代視野,恰逢其時地啟動「新文科」建設,是回應時代發展的強音,必將有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從技術層面來看,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奔湧而來,在重塑全球生產與生活的同時,也全面嵌入人文社科領域。「新文科」是我們面對這些新領域、新問題提出的新專業和新內容,是新技術、新平臺所帶來的新思維與新方法,是新行業、新崗位對新人才的強烈召喚。

首先,「新文科」不僅是學科形式之新,更是思維理念之新,需要用網際網路思維將「新」理念落實在專業建設的各個方面。對於「新文科」特別是新聞傳播學科而言,其更深層次的變革在於技術對思維層面的衝擊與改變,融合驅動與交叉創新是其本質性特徵,專業邊界正日益模糊,重大社會創新將會更多出現在交叉學科領域。藉助網際網路、智能媒體與大數據等技術,人們可以輕易獲得海量、實時、連續的社會數據,人文社科研究將極大突破以往只能依賴抽樣調查、焦點小組訪談等傳統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限制,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計算思維等跨界理念與方法正逐漸滲入文科專業成為新的思維範式,我們必須藉助網際網路思維將「跨」字和「新」字落到實處。

其次,「新文科」不是生硬的跨專業疊加,而是面向未來社會的認知重啟與專業生態重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正不斷改變著當代人類的心智模式與認知結構,「新文科」的本質內涵是當代人面對新科技、新媒介所引發的社會新現象、新問題和新變化的一次認知重啟,是為了進一步理解當下社會並把握人類發展趨勢所進行的跨界思考與專業生態重構。

中國傳媒大學從2005年就開始探索「人文為體、科技為用、藝術為法」的跨學科專業培養模式,在「文工藝」小綜合的專業建設背景下,動畫、數字媒體藝術等專業迸發出了強勁的專業力量與育人成效,從傳媒大學走出了一批具有國際專業水準的中國新生代動畫人,《大聖歸來》《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系列標誌著中國動畫電影強勢崛起的動畫大片紛至沓來,這些作品都和傳媒大學緊密相關。今年國慶檔上映的動畫電影《姜子牙》,以其精美的畫面成為中國動畫新學院派的代表作,引發了全國的關注。該片的核心主創人員均為中國傳媒大學師生。新聞傳播學專業融合數位技術,建設了數據新聞、大數據與智能媒體、國際新聞與傳播等新興專業方向,開設了「無人機拍攝」「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等前沿課程,為我國傳媒行業輸送了大批優秀的複合型傳媒人才。2019年9月,吳巖司長來我校調研後就表示,傳媒大學的新聞傳播專業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聞傳播。「文理工藝」間的交叉融合對於社會發展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物理式的效能提升,更會產生化學式的反應與能量變化。

第三,「新文科」特別是新聞傳播學科需高度關注網絡虛擬社會與二次元文化等當代社會文化新陣地。隨著網際網路與智能媒體的普及,虛擬網絡空間與二次元文化業已成為孕育、承載、傳播當代文化符號與新文化樣態的核心場域,並在其中激蕩起多種文化樣態、價值觀念、思維方式以及行為範式。用現實社會的理論已難以去認知和指導虛擬網絡社會中的新生態與新規律。「新文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研究基於虛擬網絡空間與二次元世界中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重構,努力在這個嶄新的文化空間裡建立起新的思想、價值和理論體系。

中國傳媒大學在66年的辦學實踐中,始終把交叉學科及專業設置作為學校發展的特色優勢和核心要素,形成了以「文、工、藝」為主體,「管、經、法、理」多專業融合發展的「小綜合」育人特色,構建了多領域交叉互融、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新時期以來,面對黨和國家的新要求、教育部的殷切期望,中國傳媒大學積極實踐,不斷拓展資訊時代「新文科」建設的內涵和外延。我們以「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抓手,構建信息科技與信息傳播融合發展的理論體系,推動「新文科」建設走出新路;以「四個一批」專業建設為著力點,優化專業布局,推進專業設置向智能傳媒教育轉型;依託通識教育中心,建立跨專業、跨學科、跨學院的協同育人機制,探索跨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辦法;通過舉辦「面向未來的新文科建設線上高端論壇」等活動,深入探討「新文科」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此外,我們正在嘗試建立學院聯動的「聯合雙學位」人才培養模式,大力發展計算傳播學、計算廣告學等交叉專業。

面向未來,中國傳媒大學將繼續大膽探索「文理工藝」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設範式,爭做「新文科」建設的排頭兵,擔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

謝謝大家!

●●● 中國傳媒大學官方微信平臺 ●●●

圖片來源 | 山東大學黨委宣傳部

編 輯 | 申皓文

責 編 | 尚新英

編 審 | 王維家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廖祥忠校長出席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並發表講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傳媒大學舉辦「面向未來的新文科建設線上高端論壇」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副組長廖祥忠教授出席論壇並作主旨演講。  廖祥忠校長進一步指出,2019年,中國傳媒大學獲批的「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就是新文科建設一個很好的實踐平臺,實驗室用自然科學的思維與方法解決人文社科的重大問題,為國家發展戰略和社會服務提供重要支撐服務。
  • 新文科 新人文 新徵程∣中國傳媒大學「面向未來的新文科建設線上...
    (論壇現場)新文科建設是當前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任務,此次論壇以「新文科、新人文、新徵程」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國傳媒大學校長、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副組長廖祥忠教授出席論壇並講話。校內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人文學院(新文科建設研究平臺)相關領導及骨幹教師參加研討。論壇開幕式由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人文學院院長張晶主持。
  • 建設面向未來的新文科
    會議聚焦「新文科、新人文、新徵程」,專家學者匯聚「雲端」,圍繞新文科建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 作者簡介:   「面向未來的新文科建設線上高端論壇」日前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
  • 山東大學舉辦新文科與外語學科建設校長論壇
    中新網山東新聞9月20日電(王欽香)9月19日,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90周年院慶系列高端論壇之「新文科與外語學科建設」校長論壇舉行。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出席論壇開幕式,致辭並作報告。來自國內高校的15位黨委書記、校長、副校長作了主旨發言。
  •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任校黨委書記,陳文申因年齡原因卸任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9月28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國傳媒大學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免決定,廖祥忠任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因年齡原因,陳文申不再擔任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人事司、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 教育部任命廖祥忠同志為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
    教育部人事司司長張東剛同志在會上宣布了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的任免決定,廖祥忠同志任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因年齡原因,陳文申同志不再擔任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常委職務。  教育部人事司司長張東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鄭吉春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長王磊主持。
  • 中傳本科教育大會|「面向新文科、新工科的課程體系建設」專題論壇...
    1月6日下午,在國重大樓中傳講堂舉辦了「面向新文科、新工科的課程體系建設」主題論壇,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文科資深教授謝維和,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黨委副書記姜緒範,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達品,副校長劉守訓、李新軍、
  • 中央首次召開群團工作會議 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出席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發  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7月6日至7日在京召開。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億萬人民的事業,黨的群團工作肩負著莊嚴使命,要進萬家門、訪萬家情、結萬家親。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一定要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紮實苦幹,把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匯聚成強大動力,共同譜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
  • 戲劇與影視學:新文科語境下戲劇影視學科發展建設
    會議第二部分,是專家委員討論的上篇,由副主任委員、中央戲劇學院校長郝戎教授主持。首先,副主任委員胡智鋒教授對之前主持總結時提到的內容進行了補充,強調了新文科建設中需要突出強調的中國特色、高質量發展和傳承創新問題。
  • 俞正聲出席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習近平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廣泛力量支持俞正聲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央統戰工作會議18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研究統戰工作面臨的形勢,扎紮實實做好統一戰線各方面工作,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廣泛力量支持。
  • ...組織收看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附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
    (通訊員 劉政鑫)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主辦的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在山東大學(威海)召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要負責同志、新文科建設工作組成員、文科類教指委主任委員、全國130餘所高校負責同志和文科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在主會場參加會議。
  •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戲劇影視學科的融合化、中國化與國際化發展
    庚鍾銀教授首先隆重介紹了出席本次會議的領導和專家學者,並邀請了遼寧大學校長潘一山教授以及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教授先後致辭。潘一山教授表示,在高校、雙一流、雙萬建設背景下,戲劇影視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與變革,在新文科建設中戲劇影視學科將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 郝生榮副旗長出席全旗禁毒工作會議並講話
    郝生榮副旗長出席全旗禁毒工作會議並講話 2020-05-22 2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人文為體、科技為用、藝術為法
    11月3日,教育部在山東大學(威海)召開新文科建設工作會,中國傳媒大學廖祥忠校長代表學校在會上作「人文為體、科技為用、藝術為法——探索『文理工藝』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設範式」主題發言,深度闡釋對「新文科」的認識理解,介紹學校「新文科」建設的探索實踐,表達學校爭做「新文科」建設排頭兵的使命和決心。
  • 廖祥忠:做強一流本科,建設高質量傳媒高等教育體系
    本次大會籌備歷時兩年,制定了覆蓋本科人才培養各環節的系統性改革方案,順應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時代要求,吹響了建設高質量本科教育的新號角。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在大會上發表講話,圍繞如何貫徹落實黨中央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決策和教育部黨組的各項要求,堅持「以本為本」,推進思政課程建設,創新「課程思政」,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行了系統部署。
  • 推進新文科建設:上海師範大學成立數字人文研究中心
    基地之聲④ || 推進新文科建設:我校成立數字人文研究中心社科處 上師大社科在線 1周前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主辦的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研究了新時代中國高等文科教育創新發展舉措,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對新文科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數字人文是國際學術界的前沿領域,也是一個目前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交叉學科,旨在以數字、技術方法介入人文學術研究,促進其學術創新與知識生產轉型。
  • 贛州市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會議召開 李炳軍出席並講話
    全市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會議召開  李炳軍講話王林雲出席  7月13日上午,市委召開全市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農村基層黨建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精神
  • 「重理輕文」將成過去式 「新文科」掀起教學改革
    2018年10月,「新文科」的概念應聲落地,隨之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傳統文科是對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統稱;新文科,則是相對傳統文科進行學課重組交叉,即把新技術融入哲學、文學、語言等諸如此類的課程中,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