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導讀: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家公司,叫做人生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從員工到老闆就你一個人,你是你人生有限公司唯一且不可卸任的CEO。這家公司從你誕生之初就在陪同你左右,你需要用什麼樣的商業思維去思考這家公司的運作?
上帝很公平也很偏心
我們既然要開始著手準備設計我們的人生產品,那麼自然我們也得擁有一家公司。當你在感慨你為什麼一直沒有升職的時候,你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你已經做老闆好多年了。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家公司,上帝把你的靈魂塞入了一個軀殼,從而打造了一個屬於你私人的公司:人生有限公司。上帝也很公平,你我的智商、顏值、體重……大部分自然界生物的參與,都是正態分布。正態分布展現出來的是平均主義。所以無數人,即無數的「人生有限公司」在開始的時候都是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
不過公平的上帝卻永遠端不平這個世界的一碗水,因為除了正態分布之外,居然還有冪率曲線這種規律讓這個世界看起來是如此的不公。什麼是冪率曲線?更通俗的表達是:馬太效應,或者也可以稱之為二八法則。20%的客戶帶來80%的生意,20%的人佔有80%的財富,20%的詞彙表達了80%的信息……冪率曲線反應的是高度的不平均:
不是說大部分人不會差距很大嗎?為什麼最終會出現如此不均勻的分布?國家人口的分布,網頁點擊的次數,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奧斯卡獎項的分布,全部都符合冪律定律。這種分布被稱為「可預期的不均衡」。說白了,不公平就是整個世界的一種常態。其實冪率曲線和之前提到的複利曲線是不是很像?只不過方向不一樣而已。其實複利效應最後造就了冪率曲線的產生,因為這背後還有一個槓槓效應。
什麼是槓槓效應?其實就是冪率分布疊加的結果。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大家只知道二八法則會讓20%投入有80%的收益,其實進一步想想,這20%裡依然遵循二八法則,有20%的20%。同理再推進一層,我們可以找到二八法則的三次方:找到20%的20%的20%,收穫80%的80%的80%。你的效率就是別人的64倍。
二八法則:20% —— 80%
二八法則二次方:4% —— 64%
二八法則三次方:0.8% —— 51.2%
這就是冪率分布疊加後的效果,如果這個數字還不夠讓你感到驚訝的話,我們再看一個更經典的例子,每天進步一點點,你知道你會甩別人多遠嗎?
那麼問題來了,你如何成為這個世界中的20%?剛才已經說了,你擁有一家「人生有限公司」,那麼自然需要應用商業模式的思維去思考這個問題了。而這商業模式思維也是適應快速變化世界的最佳方式。為什麼這麼說?其實背後的邏輯很簡單:無利不起早嘛。恐怕沒有比利益更適合做為內在的驅動力了。我們很多時候學習、工作背後都是有利益驅動的,這並不可恥。因為整個世界,都是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高速發展,才有了現代的人類文明。如果你不帶著功利心學習和工作,而是很佛系,我反而會質疑你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正向的功利心會讓你更有目標感。
所以當我們把自己當做一家公司的時候,那麼商業模式的思維則變成了:「如何調動你所有天賦優勢資源,最終實現個人發展與職業生涯的最大利益化」。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打造成「新商業個體」。
當你真正把自己的人生當做一家公司來思考的時候,你就需要真正思考你的這家人生有限公司的「經營模式」到底是如何運作,怎樣才能打造屬於你的獨特競爭力。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長處,也有自己的短板。你怎麼去揚長避短,去把你"人生有限公司"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去贏得一個個客戶,打下屬於你的市場,這就是我們畢生要做的功課。並且我們也沒得選擇,因為我們是這個公司不可卸任的CEO。
商業畫布
既然要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那麼就應該有公司的活法。如何把商業模式思考的方式引變成人生規劃的工具呢?所以,我們在這裡要正式引入一個很重要的工具:商業畫布。這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描述商業運作模式的工具,我們看看如何把這個工具應用在我們的「人生有限公司」上。先來看看傳統的商業畫布長成啥樣?
客戶群體:是一家公司賴以生存的衣食父母,沒有付費客戶,你的公司就無法生存。
服務價值:公司能夠提供給客戶什麼產品或者服務。你的產品是否足夠好,是客戶選擇你的最重要的因素
渠道通路:怎樣宣傳自己和交付服務。通過產品形成口碑傳播,並且累積形成品牌效應是關鍵。不做一次性買賣,注重售後服務,都會讓你的渠道建設邊的更容易。
客戶關係:怎麼連接到客戶?如何與客戶溝通?如果你的服務能夠形成訂閱服務,持續不斷的讓客戶為你買單,那麼就說明你在客戶心中是有口碑的,這樣往往還會產生裂變,帶來新的客戶。
收入來源:除了現金收入,品牌的收穫和產品的口碑都是不可忽視的收穫。也是一種隱形的收入。
核心資源:對於公司來說人才、現金儲備、行業資源都是你的核心資源,如果是IT企業,可能核心的技術是你更重要的資源。
關鍵業務:一家公司維持運營需要有幾個關鍵動作,那麼研發生產、銷售市場、支持服務基本上構成一家公司的核心業務。
重要合作:現代商業都講究平臺合作,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一家公司完成,你不擅長的,完全可以找這方面更擅長的合作夥伴來強強聯合,實現雙贏。
成本結構:一家公司運作的成本,除了錢之外,還需要考慮你的產品是否會造成邊際成本的降低,網際網路產品很多時候都具備這樣的特性,這樣才適合快速擴張。
不過以上這個是典型的描述企業運作的商業畫布,如何把這個商業畫布變成你的「人生有限公司」的專用畫布,也就是你的人生畫布呢?它應該長成這樣子:
人生畫布
所以這個時候的核心側重點都是圍繞這「我」這個主語來,也就是真正把你當做一個公司的CEO來思考,那麼這時候,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思考這九個問題呢?
我是誰,我擁有什麼?(核心資源)
一家真正的公司可以擁有各種人才,還可以通過融資來增加現金實力,甚至還有許多技術專利,這些都是一家公司的核心資源。但是作為一個人的公司,你擁有的資源很有限,你只有你自己。所以此時「我是誰」是代表去復盤你的身份,以及身份背後興趣愛好、技能和你的個性。你擁有什麼?當然也有可能你是富二代,那麼你可能擁有百億資產。但如果你不是,可能擁有的是你學到的知識、工作的經驗、人脈的關係等,甚至還包括你的幽默感,你的自信心,都是你的資源。
我是這樣描述我自己的:我是一名網際網路資深產品經理,我擅長產品設計和創新思考,我擁有完整的產品設計方法論,並且有多次0-1創建產品的實戰經驗。
我要做什麼?(關鍵業務)
「我要做什麼」很大程度決定於「我是誰,我擁有什麼」,你的核心資源決定著你要做的方向。你隨便說你想做美國總統,這顯然不現實和你的核心資源完全沒關係,你想做的事情就很不靠譜。好的產品就2個因素:資源+機制。也就是你得有對應的資源,加上良好的機制,才能夠產出好的產品。
那麼對我來說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產品設計方法論通過研發變成培訓課程,給大家提供培訓課程的服務。研發改進課程、發布教程文章、提供學員指導服務,這些動作構成了我人生公司的關鍵業務。
我能夠幫助誰?(客戶群體)
我們能夠給提供服務的人就是我們的客戶。有時在公司,你的老闆甚至也是你的客戶,因為他向你支付薪水。那麼你的上級這些可能都是你的客戶。而且公司內部的合作夥伴,你都可以看做是你的客戶之一。也是你能夠幫助的人。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個體戶,你在運營你的人生產品,那麼你人生產品的用戶就是你的客戶群體。
那麼對我來說我的客戶群體都有哪些人呢?簡單的來說是這麼幾類人:
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不再受制於職場帶來的束縛的人;
有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希望能夠有產品去交換更多價值的人;
希望通過開闢人生新產品線,成就自己人生事業和夢想的人;
簡單的來說就是:有上進心,想通過自己產品改變自己命運的人;
總結起來就是:職場白領,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人生產品,通過經營自己的人生產品,收穫自己的人生複利曲線,最終實現隨時隨地能夠離開的能力,也就是擁有真正的自由,並且不再為生計出賣自己時間的一群人。
我怎樣幫助他人?(價值服務)
思考這個模塊的時候,你可以重點思考兩個問題:「客戶請你完成什麼工作?完成這些工作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
那麼對我來說,我是通過產品設計思維的課程來幫助大家設計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產品。這個課程會提供理論學習和實戰指導服務,最後要求學員進行畢業設計,帶著畢業設計來參加畢業答辯,把知識通過實戰,內化成真正的技能。這個就是我的課程給學員帶去的最有價值的服務。
怎樣宣傳自己和交付服務?(渠道通路)
此時重點去思考潛在客戶怎樣才能指導你能幫助他們?潛在客戶決定購買你產品或者服務的關鍵因素是什麼?他們通過什麼渠道購買?你怎樣把產品交付到他們手上?如何保證售後服務的質量?很關鍵的還有幾個要素是:只有確定了你產品的價值才能夠進行宣傳;只有宣傳價值服務才能夠進行銷售,只有真正銷售出去了,才能夠贏得最後的回報,落袋為安是關鍵。
那麼對我來說,通過各種知識社群和自媒體平臺宣傳,以及各種知識付費平臺來合作開課,通過第三方平臺找到更多的潛在客戶。在網際網路平臺化時代,個體要借勢的就是大流量平臺,而大流量平臺也依託於優質的個體內容資源來提昇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最後我去交付的服務是通過課程培訓以及畢業設計來最後保證學員有產出。這是一門踐行的課程,所以核心是通過實戰來提升自己,也是通過實戰來保證有效的產出。
怎樣和對方打交道?(客戶關係)
你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和你的客戶溝通?是面對面交流還是通過微信?或者直接電話溝通?不同的溝通方式會讓你客戶感受不同。當你感覺和客戶關係存在問題時,不妨嘗試下別的溝通方式。之前經常開玩笑的說:沒有什麼是一次酒局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沒有就兩次。
那麼對我來說,通過自媒體的文章還有線下和線上的公開課,讓大家了解人生產品設計課的理念,並且通過在行1V1諮詢服務,讓對方信任我。這些都是我和客戶打交道的方式。
誰可以幫助我?(重要合作)
重要的合作夥伴是指能夠支持你工作,幫你順利完成任務達成目標的人。他們能夠給你提供指導和建議,並且幫助你成長,甚至給你提供你沒有的資源。那麼生活中你的同事、同學、好友以及你的人生導師可能都是你重要的合作夥伴。當你擁有一個人生產品的時候,你去找別人談合作,至少聊聊你想做的人生產品,也許你能收穫意外的幫助。當你開始行動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會幫你的,這就是在向宇宙下訂單。
對我來說,通過上新精英的課程,結識新精英的老師,從而混入培訓圈子,和這個圈子的人打交道,用產品知識和他們做交換,尋求幫助。當你擁有自己的核心資源時,是可以用資源去換資源,沒有人會拒絕雙贏的合作,但是你憑空去找別人,帶給不了別人更多的價值,你就很難擁有合作夥伴。
我能得到什麼?(收入來源)
其實用收穫可能更合適。有時你能得到的不僅僅是錢,可能也包括了名氣,還有幫助他人的成就感,甚至你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這些都可以看做是你得到的東西,或者說你收穫的東西。
那麼對我而言,其實收穫的不僅僅是學員交的學費,也包括了他們對我的信任。那麼當我看到學員在學習我的課程之後,帶來的變化,這種成就感是難以用錢來衡量的,這也是我想做這麼課背後很大的驅動力:你能夠幫助別人改變生活,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我需要付出什麼?(成本結構)
成本是指你付出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甚至你心理上帶來的壓力和焦慮感,或者失敗時候的失落感,都是潛在的軟性成本,這些可能都難以用錢來衡量。
對我而言,我要付出的成本就是:
研發課程的時間和精力
自媒體運營的時間和精力
教授課程的時間和精力
輔導學員的時間和精力
我是通過這樣的一張人生畫布來盤點我自己人生有限公司的狀態,並且確定了我人生產品的設計主題和方向。那麼你也可以嘗試著用這樣的一張認識畫布來找尋你人生產品的主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