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細菌功能基因多樣性與分類學多樣性的海拔趨勢大相逕庭

2021-02-25 微道科學

導讀

    對於細菌分類學多樣性的海拔分布模式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但很少有研究關注於功能基因多樣性的海拔分布模式。在本文中,作者使用宏基因組方法以及擴增子數據研究了日本承鞍山上沿海拔梯度的細菌中功能基因多樣性的趨勢。根據Bahram等人(2018)的一項全球範圍研究,他們假設,由於在中海拔地區pH最小,MAP最大,所以功能基因的多樣性在中海拔處最低。相反,他們觀察到功能基因多樣性在中海拔處最高,並隨著pH值(從酸性到接近中性)的升高而降低。他們還發現OTU多樣性與功能基因多樣性之間存在微弱的負相關關係。功能基因多樣性中峰模式的出現似乎沒有明顯的生態機制可以解釋。這裡觀察到的趨勢表明,也有必要考慮更複雜的局部趨勢,這些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大範圍的全球研究所掩蓋的。細菌的功能基因多樣性與分類學多樣性是分離的,這一事實強調它們都應該被視為多樣性的單獨維度。

論文ID

原名: Elevation trend in bacterial functional gene diversity decouples from taxonomic diversity

譯名: 細菌功能基因多樣性與分類學多樣性的海拔趨勢大相逕庭

作者: Dorsaf Kerfahi, Ke Dong, Ying Yang, Hyoki Kim, Koichi Takahashi, Jonathan Adams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0.105099

期刊: CATENA

引言

    長期以來,生態學家一直對生物多樣性對海拔梯度的響應方式很感興趣。物種多樣性和群落結構的海拔趨勢已被廣泛報導,包括哺乳動物、鳥類、植物、昆蟲和其他一些無脊椎動物。近年來,由於環境DNA測序和分析技術的進步,微生物和小型土壤動物的群落結構和多樣性也發現了海拔趨勢。很明顯,包括細菌在內的微生物的海拔多樣性格局是複雜的,並且在不同的山地系統中表現出不同的趨勢。中海拔最大值,最小值,單調遞增和單調遞減,和無趨勢都經常被發現在細菌和其他小型生物中。但是,沿海拔梯度基因功能多樣性而非分類學多樣性是一個尚未進行詳細研究的方面。鳥槍法宏基因組測序現已廣泛用於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並且在其他情況下(例如沿乾旱梯度)也發現了功能基因多樣性的趨勢。    對於功能基因多樣性的各種海拔趨勢,一個合理的假設是基因多樣性與細菌分類學多樣性密切相關。分類學多樣性與功能多樣性的關係以及幹擾與物種或功能性狀多樣性的關係是生態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例如,Tilman等(2014)指出草原植物分類學多樣性可能與功能性狀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恢復力相關。一般來說,對於大型生物來講,當分類學多樣性減少時,功能多樣性也會減少,而這也會降低生態系統的恢復力。Fierer等(2013)發現,在北美草地土壤中,宏基因組的基因多樣性與細菌分類學多樣性密切相關,呈正線性關係。在承鞍山上,由於已經發現在OTU水平上細菌分類學多樣性與土壤pH值密切相關,但沒有規律的海拔變化趨勢,因此最初假設認為承鞍山上的細菌基因多樣性也與土壤pH密切相關,且基因多樣性隨海拔的變化沒有明顯趨勢。    相反,我們也可以合理地假設,隨著海拔的升高,細菌功能基因多樣性會下降。眾所周知,植物的初級生產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年平均溫度(MAT),並且向生態系統提供豐富而可靠的有機物質通常被認為有利於生態位的多樣化和專門化——包括物種間專門的互惠和拮抗相互作用。這種專門化和生態位多樣化有望在包括細菌在內的生物中產生更廣泛的功能基因,並導致土壤群落中基因功能多樣性因海拔升高而下降。    迄今為止,已發表的土壤中細菌基因多樣性趨勢的最廣泛層面的觀點支持以下觀點,即細菌功能基因多樣性與細菌分類學多樣性密切相關(Bahram,2018年)。Bahram等(2018)在全球範圍內對189個採樣點進行了研究,發現在35-40°左右的中緯度地區,OTU多樣性和功能基因多樣性均出現一個明顯的峰值。pH值是細菌分類學和功能多樣性的最強預測因子,而在中緯度地區佔主導地位的近中性pH值土壤中,多樣性最大。在許多不同的關於細菌分類學多樣性研究中,也有類似的報導稱細菌的生物多樣性在中性pH左右達到峰值。但是,有必要研究這些不同尺度上的分類學多樣性與功能基因多樣性之間的關係,以確定Bahram (2018)發現的分類學多樣性和功能多樣性之間的全球尺度關係是否也適用於其他尺度。同樣,也有必要研究Bahram等人建立的基因功能多樣性背後的環境關係是否也會在更局部的尺度上進行,特別是沿著海拔梯度而不是緯度梯度。    在早期對承鞍山的研究中,Cho等(2019)也同樣發現,細菌的OTU多樣性隨pH值的變化而變化,在pH值約為4至6.5之間,OTU多樣性呈線性增加(圖3b),中海拔地區的多樣性最低。Bahram等(2018)同樣發現,在全球範圍內,隨著MAP(平均年降水量)的增加,分類學多樣性和功能多樣性均有所減少,pH是分類學多樣性最強的預測因子,而MAP則是功能多樣性稍強的預測因子。由於在承鞍山上中海拔地區pH最小, MAP最大,因此,我們假設功能基因多樣性在承鞍山上表現出類似的中海拔最小值。

結果

3.1 從宏基因組方法研究科水平上細菌分類學多樣性的海拔趨勢

    我們沒有發現香農多樣性在海拔和MAT上的任何趨勢。然而,香農多樣性與總碳和總氮呈負相關。香農多樣性隨著pH和MAP的增加呈現出駝峰狀模式(圖1)。隨機森林分析表明,總體而言,預測多樣性的主要環境因素是MAP,MAT和土壤NO3-(圖2a)。

圖1 在科水平上環境變量與細菌香農多樣性之間的關係。

圖2 隨機森林分析來評估重要預測環境因子,(a)科級別上的細菌分類學香農多樣性,(b)OUT香農多樣性,(c)在第4級別上的功能香農多樣性。

3.2 來自擴增子數據的整體分類學OTU多樣性趨勢

    對於細菌擴增子結果,細菌香農多樣性與海拔,MAT,MAP呈凹狀單峰模式,和pH顯示出正相關關係。與來自宏基因組的細菌分類學多樣性相反,香農多樣性與總碳(圖3c)或總氮(圖3d)均不相關。隨機森林分析表明,OTU多樣性的變化主要受pH值的影響,而氣候變量MAT和MAP也起著重要作用(圖2b)。

3.3 從宏基因組方法研究第4級別上細菌基因多樣性的海拔趨勢

    在基因多樣性中存在一個很強的中海拔最大值(圖4a),在大約1,700m處達到峰值。土壤pH對第4級別上的基因多樣性的預測比對海拔和MAT的預測要弱(圖4b),且基因多樣性朝著中性pH下降。第4級別上細菌功能香農基因多樣性也與總碳和總氮顯著相關,顯示出隨著總碳(圖4c)和總氮(圖4d)的增加呈線性正增長。隨機森林分析顯示,MAT是功能多樣性的最重要預測因子(圖2c)。此外,pH,TC和TN也是重要預測指標。

圖4 第4級別上細菌功能香農多樣性與環境變量之間的關係。

3.4 細菌功能基因多樣性和分類學多樣性之間的關係

    當將第4級功能基因多樣性與細菌科水平多樣性作圖時,沒有發現任何關係(圖5a)。細菌OTU多樣性與4級基因多樣性之間存在微弱的負相關關係(圖5b)。

圖5 細菌科水平分類學香農多樣性,OUT香農多樣性和第4級細菌功能基因香農多樣性之間的關係。

3.5 特定類別的功能基因的海拔模式

圖6 特定類別功能基因的相對豐度沿海拔的變化趨勢。

討論

    功能基因多樣性和功能豐富度隨海拔升高有一定的變化趨勢嗎?在承鞍山上,功能基因多樣性在中海拔處出現最大值(圖4a)。與功能基因多樣性相反,功能基因豐富度隨海拔升高而沒有明顯的變化趨勢。    就MAP而言,觀察到的功能基因多樣性模式與Bahram等人(2018)的全球研究結果大致相同,與MAP沒有關係(圖4f)。然而,在pH值方面,觀察到的趨勢與Bahram等人(2018)發現的全球趨勢相反,在低pH值時功能多樣性更大(圖4b)。甚至在功能基因多樣性中觀察到的中海拔最大值背後的因果因素也不清楚。同樣,在Bahram等人的早期工作中,他們觀察到的基因多樣性與MAP或pH之間的負相關關係並沒有明確的因果機制,目前對承鞍山的研究表明,在這種海拔梯度背景下,另一組單獨的因果因素可能在起作用。人們可能會認為,細菌細胞在低pH值下調節氫離子需要更多的資源,這將限制額外功能所需的能量,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通過隨機森林分析發現有些矛盾的結果,該結果表明,當綜合所有因素後,MAT,總碳和總氮是功能基因多樣性的較強預測因子,並且在剩餘的預測因子中MAP和pH也不重要(圖2)。沒有觀察到MAP或任何其他因素對功能基因豐富度的影響,各樣品之間的豐富度差異很小。沒有明顯的理由說明MAT的中間值在產生中海拔功能多樣性最大值方面具有主導作用的原因,除了它可以同時替代許多環境因素,包括主導植物群落的詳細信息和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的組成。正如隨機森林分析中所強調的那樣,承鞍山上的功能基因多樣性隨著碳和氮的增加而減少,這可能是由於真菌的競爭作用增加,從而減少了細菌可利用的生態位範圍。    分類學多樣性是功能基因多樣性的預測因子嗎?同樣與假設相反的是,無論是科水平分類學多樣性(基於宏基因組內的核糖體區域)還是OTU多樣性(基於16S擴增子序列)都不能直接解釋所觀察到的功能多樣性趨勢。科水平分類學多樣性與基因多樣性之間沒有統計學上的關係,部分原因可能是不同樣本科水平分類學多樣性的香農指數變化不大,從而限制了解釋力。對於OTU多樣性,與基因功能多樣性之間只有負回歸關係。這種分類學和功能多樣性之間的分離不同於在北美草原土壤中,沿青藏高原的乾旱梯度,以及在微觀世界中對nif基因進行的實驗中所見的細菌分類學和基因功能多樣性之間的相似性。    傳統上,在生態學中,分類學多樣性被認為與功能多樣性密切相關,各種研究表明細菌是符合這種情況的,但是從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在細菌生態學中,兩者有時顯然是可以分離的。為什麼按照分類學單位定義的多樣性並不總是與功能多樣性保持正相關?一個可能解釋缺乏聯繫的猜想是,定義土壤細菌群落中生態位和共存的過程並沒有受到功能變化的真實範圍的很大影響,而是選擇了一組群落內與競爭和共存有關的基因。    從我們的數據集中還可以看出,某些類型的土壤環境傾向於選擇總體上具有更多基因功能的細菌類型,而與總體分類學上的多樣性無關。例如,承鞍山上的低pH土壤比低酸性土壤具有更高的基因多樣性-儘管與pH和生物分類多樣性之間的趨勢相反。因此,部分解釋可能取決於生活在低pH土壤環境中的特定要求或生態位可能性。假設,具有不同pH值範圍的樣本集(如Fierer和Jackson, 2006, Song et al,2019,樣品偏鹼性)可能顯示出與承鞍山(承鞍山上的所有樣本都處於酸性偏中性的pH值)上不同的分類學多樣性-基因多樣性關係。     這項研究僅涉及基因功能的經驗數據,沒有對土壤微生物群落進行任何直接的生理測量或土壤生化測量。研究土壤功能多樣性和恢復力是否與基因多樣性或分類學多樣性密切相關,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也只處理DNA,而不處理功能性表達的RNA,RNA可以隨時顯示真正的功能多樣性。但是,將功能基因多樣性估算值基於土壤中的總DNA基因庫可能更好地反映了功能的真實多樣性,因為mRNA表達可能會在幾分鐘,幾小時和幾天內發生變化,而DNA基因庫提供了一個更完整的時間視角。

相關焦點

  • 微生物群落多樣性測序與功能分析
    微生物群落測序是指對微生物群體進行高通量測序,通過分析測序序列的構成分析特定環境中微生物群體的構成情況或基因的組成以及功能。藉助不同環境下微生物群落的構成差異分析我們可以分析微生物與環境因素或宿主之間的關係,尋找標誌性菌群或特定功能的基因。
  • 功能基因多樣性究極進化啦!
    不知道各位從事或即將從事微生物群落功能生態學研究的大蝦有沒有留意到,通過功能基因擴增子測序技術研究微生物群落功能的文章一般多會將測序獲得的核酸序列通過特定軟體翻譯成胺基酸序列後
  • 長期施肥影響土壤固碳細菌多樣性
    生物固碳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直接有效的二氧化碳固定途徑,其中具有固碳功能的微生物分布廣泛,它們有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 生物多樣性的主要組成
            (1) 遺傳多樣性(genetic diversity)         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廣義的遺傳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攜帶的各種遺傳信息的總和。這些遺傳信息儲存在生物個體的基因之中。因此,遺傳多樣性也就是生物的遺傳基因的多樣性。
  • 【TiM觀點】我們是否高估了自然界中原生生物的多樣性?
    原生生物形態種概念的這些缺點使得描述自然界中物種多樣性變得相當困難。對於試圖用形態種概念描述自然群落中原生生物多樣性的原生生物學家來說,一個實際但非常重要的問題是他們必須採用大量技術流程和分類學知識來識別所有物種。由於原生生物的大小、豐度和分類信息特徵的巨大差異,基於形態學的全面分類方法實際上在生態學分析中是不現實的。
  • 保護飯碗裡的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不可避免地引發了食物多樣性危機,而其中作為口糧的糧食作物多樣性危機尤為突出而重要,這主要體現在糧食種類多樣性危機和糧食作物基因多樣性危機兩個方面。我們食用的糧食種類正逐漸變得單一化。歷史上,人類曾食用超過7000種的作物,如今,人們從植物中攝取能量的一半主要來自小麥、大豆、玉米和水稻這4種糧食作物。
  • 如何讀懂和利用你的微生物多樣性測序結果
    16S rRNA 基因是編碼原核生物核糖體小亞基的基因,長度約為1542bp,其分子大小適中,突變率小,是細菌系統分類學研究中最常用和最有用的標誌。16S rRNA基因序列包括9個可變區和10個保守區,保守區序列反映了物種間的親緣關係, 而可變區序列則能體現物種間的差異。
  • 如何讀懂和利用你的微生物多樣性測序結果?
    16S rRNA 基因是編碼原核生物核糖體小亞基的基因,長度約為1542bp,其分子大小適中,突變率小,是細菌系統分類學研究中最常用和最有用的標誌。16S rRNA基因序列包括9個可變區和10個保守區,保守區序列反映了物種間的親緣關係, 而可變區序列則能體現物種間的差異。
  • 文獻解讀|ISME:在不同生物分類學解析度評估群落與環境的關係以揭示群落構建背後的進化驅動力
    引言弄清群落組成對環境變化響應的機制,對於理解生物多樣性、生產力和生態系統穩定性非常重要。因為「種 (species)」長期被認為是生物學分類的最基因單元,傳統的群落組成測量通常集中在種水平上。與之相反,當表現出不同環境響應的低等級分類學群體進行組合時,群落與環境之間的關聯強度可能會降低,如果生境偏好在進化時間內迅速分化,例如,系統發育相關物種在生境使用中經歷了適應性多樣化,這種情況就可能發生。原核生物具有極高的功能多樣性並且對環境條件的變化非常敏感,在本研究中,作者使用原核生物群落來評估給予生態位的群落構建假說。
  • 有了「基因魔剪」的育種新方案,種質的多樣性有救了
    也就是說,順式調節元件像一個個功能專一的零件,當你改變順式調節元件的時候,可以實現只對一個性狀的特異性的調節,而這個正是我們想要的!  分子育種家們非常青睞這些「調節器」,在不同品種番茄的基因組中,這些「調節器」的版本不同,會造成信號的強弱不同,最終映射到性狀上,表現出來性狀的多樣性。以番茄的大小為例,它的一個調節器位於一個名叫fasciated基因的內含子上。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趨磁細菌生物與礦物多樣性鑑定及其...
    劉沛餘等-EM:趨磁細菌生物與礦物多樣性鑑定及其相關性研究摘要:微生物是地球上出現最早、種類和數目最多、功能最全的一種生命形式。通過礦化作用,微生物直接參與地球上至少六十餘種礦物的形成和轉化。研究表明,磁小體的生物礦化過程受到趨磁細菌基因水平上的嚴格調控,磁小體的形貌和結構特徵與趨磁細菌的種類存在一定程度的對應關係,因此沉積物或巖石中磁小體有望成為古趨磁細菌研究的化石材料。1974-1975年,美國微生物學者理察·布萊克莫(Richard P.
  • 群落生態學的 α-、β-、γ-多樣性
    這個值即為群落的多樣性度量指標。據此,生態學家開發了多種多樣的度量指標,比如本文將要介紹的α-多樣性、β-多樣性、和γ-多樣性。(備註:位於倫敦的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植物園和植物分類學研究中心之一,始建於1759年。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google)。
  • 土壤生物多樣性:守望變化中的藍色星球
    氮循環關鍵功能基因,如nirS和amoA,在微生物源N2O排放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我國東北典型黑土區,研究發現土壤pH,硝酸鹽含量是土壤N2O排放功能基因的關鍵環境驅動力。土壤被認為是有生命的實體,而生命最大的特徵是生活史及其適應策略,增加土壤生物多樣性的時間維度,深刻理解四維尺度下的土壤生物多樣性演化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產生與維持機制 每克土壤中含有上億個微生物,但這些海量的微生物多樣性似乎與土壤功能多樣性並非完全一致。
  • 青藏高原天然草地土壤真菌多樣性:與植物多樣性和生產力的關係
    根據地理尺度和研究系統,真菌群落結構和多樣性可能受到如溫度、降水、海拔、土壤pH、營養素可用性等各種環境變量的影響。空間尺度對生態學模式和進程有著深刻的影響,研究發現在較大尺度上,真菌和植物多樣性有著密切的相關關係,兩者之間協同變化。
  • 限制農業用地以保持當地生物多樣性
    》(Limits to agricultural land for retaining acceptable levels of local biodiversity )的文章,採用決策樹優化模型模擬滿足當地生物多樣性最低水平的最大農田和牧場面積,提出當前研究從當地生物多樣性角度低估了土地利用問題的重要性,農田和牧場面積的絕對減少是必要的,對扭轉當地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趨勢以及確保生態系統的長期運作至關重要
  • ...變化中的藍色星球|土壤生物多樣性|微生物|賈仲君|甲烷|溫室氣體
    氮循環關鍵功能基因,如nirS和amoA,在微生物源N2O排放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我國東北典型黑土區,研究發現土壤pH,硝酸鹽含量是土壤N2O排放功能基因的關鍵環境驅動力。土壤被認為是有生命的實體,而生命最大的特徵是生活史及其適應策略,增加土壤生物多樣性的時間維度,深刻理解四維尺度下的土壤生物多樣性演化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產生與維持機制每克土壤中含有上億個微生物,但這些海量的微生物多樣性似乎與土壤功能多樣性並非完全一致。
  • 用物種分布模型代替NPP校正法,評價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如何? |...
    用物種分布模型代替NPP校正法,評價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如何?建議理由:根據「生態功能」的界定,它包括供給、調節、文化和支持四大功能。目前,該技術指南中,生態功能只包括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這四大類功能類型,分屬生態功能的調節和支持兩大功能。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環境因子影響湖泊沉積物微生物多樣性和...
    )的豐度及微宇宙體系中微生物多樣性組成和組間的差異。微生物活動在汞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發揮關鍵作用,例如,merA基因編碼的汞還原酶能夠將Hg2+還原為Hg0。湖泊中的汞汙染影響沉積物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功能。已有研究表明,長期的汞汙染會影響細菌、真菌群落組成及多樣性。乾旱區的湖泊具有其特殊性,鹽鹼化程度高、藻菌生物膜廣布。藻菌生物膜衰亡之後是沉積物中有機質的重要補充。
  • Nat Commun | 跨越18Mb的人類多樣性參考基因組?
    利用這個改進的參考基因組,這些非參考序列之間的轉錄組多樣性也可以直接評估,研究者成功地將數萬個先前被忽略的RNA-seq序列映射到該參考基因組上,並在4781個基因組中找到了轉錄證據,證明了這些非參考序列在功能基因組學中的重要性。本研究中拓展的數據集是在代表全球人類遺傳多樣性的全面參考基因組方面的一個重要研究進展。
  •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紅河實踐
    紅河是雲南省林業資源大州,全州有林地面積211萬公頃,全州3.2931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64.07%的國土面積是林地,是雲南兩大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之一,是國家南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紅河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