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體育運動對孩子重要嗎?無疑是重要的!
在日本,更是全民看重幼兒的體育教育。這裡,就有一家被很多父母認為「變態」的幼兒園,光體育課就有二十多種,每項都是必修課,除了室內體育課、一年一度的滑雪和運動會外,還有個極具挑戰甚至有點「虐」的夏令營——高強度長距離徒步。
還記得之前有個日本小朋友的跳箱視頻被瘋狂點讚。小男孩叫凌,因為家裡原因不得不轉學,學校為他一個人舉辦了一場畢業典禮,還附加一個單人挑戰:10段跳箱。
可他就是一直跳不過去,別人看得著急,他也哇哇大哭。後來,感人的一幕出現:幾十個小夥伴紛紛從位子上站起來,圍成了圈,為他加油打氣!
凌在大家的鼓勵下,繼續嘗試,最終小宇宙爆發!一下越過了箱子!
看來,運動中的確藏著很多道理。今天,順便就和大家分享一組展現日本孩子 「身體素質教育」(相當於咱們的「體育課」)的動圖。沒別的意思,就是提醒大家,開學了,孩子的學業越來越忙,忙歸忙,一定不要忘了鍛鍊和運動哦!
【幼兒園身體素質課】
最近,這段日本幼兒園「身體素質課」刷爆了網絡。
這堂「身體素質課」在室內進行
不大的場地容納了幾十個小朋友
看護的老師卻寥寥可數
第一個項目是側空翻
起跑、翻滾、撐地
再跑回隊伍
像是一隻訓練有素的童子部隊
第二個項目
下腰(還不算)
還要在腰上
站一個橫平豎直的小姑娘
「這是兒童雜技園訓練基地?
正常小朋友真的都能承受?」
全部完成 Over!
第三個項目:十級跳箱!
小朋友們各個身輕如燕
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如破竹之速……
動作利落到讓我們懷疑人生
就算有被卡住的小朋友
也是堅持爬過去了再回歸隊伍
放棄?不存在的
再來一次就好了
第四個項目:倒立行走
難度係數
整個動作對協調性、平衡能力
上下肢、腹背、腰部肌肉的力量
都有很大要求
支撐不穩很容易就前傾翻倒
而面對這些障礙
老師們司空見慣
小朋友砥礪前行
甚至還有一批小娘子軍齊上陣
比小男孩更多了一份穩健
最後,老師口哨一吹
呼啦啦一群小朋友挨個坐好
調皮歸調皮
一個都不見有馬虎的
這速度、這爆發力、這秩序感……
寶爸寶媽、老師們
你們是不是有點發抖了?
幼兒園or雜技園?
Buddy Sports初印象
Buddy Sports幼兒園位於日本東京世田谷區一片靜謐的住宅街區,這所聞名遐邇的體育幼兒園,佔地不大,一棟藍白灰外牆建築的一到四層是幼兒園,再往上,便是普通的住宅公寓。
就是這樣一座並不起眼的幼兒園,培養了日本國腳武藤嘉紀、著名馬拉松跑者川內優輝等頂級運動員。
初入幼兒園,首先讓我震驚的是,這到底是幼兒園還是雜技園?
孩子們個個都赤足在場地裡訓練,園長鈴木威先生表示:「光腳是為了形成完美的腳弓,現在的孩子,因為不接地氣,平足的很多。這對孩子們一生的運動能力有著極大的影響。哪怕是身形龐碩的相撲手,要驅動超過200公斤的體重在土俵上與對手一決勝負,起決定作用的,其實就是腳弓。」
「晨間馬拉松」是Buddy Sports幼兒園每天雷打不動的晨修課,無論班級和年齡大小,每個孩子都需要赤足圍繞訓練場跑4-5公裡,一圈又一圈,有的孩子跟不上,前面的孩子還會停下鼓勵,孩子們在老師和教練的帶領下,自發積極參與其中。
除了「晨間馬拉松」,幼兒園還會根據不同月份和時間安排不同的體育課。在我們探訪的這天,天台操場有大班孩子在教練的督促下進行足球訓練,室內小班孩子正在練習遊泳,還有的在練習翻滾、三點支撐倒立、跳箱、籃球等不同運動項目。
為什麼每個孩子幼兒園畢業時,必須要通過三點支撐倒立、單槓、6級跳箱的技能測試呢?
鈴木威園長給出的答案非常特別,他說:「每一個項目都會訓練孩子對應的必備能力。」
比如,通過三點支撐倒立運動,可以幫助孩子們多角度去看問題,正站著看理事長很兇,可倒立的時候看到理事長卻感覺很慈祥,這是一種反向思維。
一般來看腳不著地心慌的孩子,在上小學後也做不好其它的事兒,而單槓反轉,可訓練小朋友們腳不著地的時候也能穩定情緒。
鞍馬是訓練孩子膽量和氣度的項目,有的孩子即使跑得很快,但到了鞍馬前因膽怯卻無法跳躍,而只有通過不斷努力才能實現目標,這種成功的體驗會成為他們生存的動力。
活力四射的Buddy Sports幼兒園,在我看來,並不僅僅是一座培養體育競技為職業目標的幼兒園,裡面很多的體育項目看起來對孩子似乎很「變態」,但奇怪的是參與訓練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著飽滿積極的狀態,訓練起來認真努力還很享受,這又是為什麼呢?
運動or育人?
幼兒體育教育的終極奧義
每個人的發展是不定向的,基礎階段的幼兒時期,就相當於大樹的根,只有根基踏實了,才能有利於孩子日後的發展。
Buddy Sports幼兒園,設置了大量的體育課程,它們都是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按照幼兒體能發展狀況作為規劃基準,而有階段性設計的課程。大多讓孩子從「墊上運動」開始,學習翻滾動作,到掌握四肢與全身的協調,再進入「跑」的階段,結合翻滾與跑,進階到「跳箱」動作,然後再進行一些單槓項目等。
一般,稍有難度的事情才能讓孩子們竭盡所能去努力做到,太過簡單的事孩子們會馬上厭倦,太難的事情孩子又會馬上放棄。每個孩子的運動能力確實有差別,但絕對沒有體育不行的孩子,遇到動作做得不到位的孩子,那老師會把動作劃分得更細,讓孩子更好的掌握細節,不斷練習,直到成功為止,這個過程會給孩子增添信心,產生『我也可以做到』的自信心。」
這才是能真正促進孩子不斷自我探索和前進的動力。在這裡,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體育運動項目不僅是增強孩子體質的幼兒園教育基礎,而且真正目的也是通過體育教育,讓孩子意識到體育運動的內在力量,幫助孩子養成正向的生活態度。
在運動中,從小培養孩子們的習慣,培養他們不輕言放棄的拼搏精神。讓孩子們通過體育運動打磨心智,形成強大的意志力,在殘酷的訓練中能勇敢大膽探索個人能力的邊界,體會自我掌握、自我實現的樂趣,幫助孩子解鎖自己的潛能。
一群狼與一隻虎,誰更可怕?
和遠在日本東京訪學的好友聊天,很意外的知道一個日本的「細節」:每年10月的第二個周一,是日本的法定節假日—體育節(體育の日)。
在這一天,日本會放假,中小學大都會在這一天舉辦運動會,爸爸媽媽和孩子們一起享受運動的樂趣。
好友也是一個新手爸爸,家中有一個五歲多的女娃。因為工作關係,經常會赴日本出差,熟悉日本的中小學教育。
他就觀察發現:日本全國上下,重視體育的程度令人驚嘆。在對兒童體育的用心,更是如此。
畢竟,為體育專門設一個全民節假日,在全世界不多見。而且,日本設立這個假日已有53年歷史了。
2019年日本體育節的一張海報
在日本,孩子有多喜歡體育,家長又有多支持呢?
前段時間,看到了日本文部科學省在2018年公布的一項調查,可以一窺其徑。
這項調查顯示,在日本喜歡體育的男女生高達90%以上。也有高達70%的人,表示自己在上小學時,非常喜歡運動會。
文部科學省的一項調查
反思我們的體育教育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近視率居世界第一?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發現,以至於國家八部門聯合發文:《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八部門聯合整治,說明問題嚴重性。
另外,中國青年報社的調查發現——85.1%的受訪兒童家長坦言身邊肥胖兒童多,45.5%的受訪兒童家長坦言孩子已經超重。65.8%的受訪兒童家長指出現在小孩普遍多吃又不注重運動。
這背後其實是孩子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出了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體育運動不足所致。很多孩子不愛運動,或者沒機會沒條件運動。
為什麼會這樣?
1. 在考試和成績壓力下,孩子沒有時間鍛鍊身體;
2. 被經常灌輸「體育沒什麼用」;
3. 家長過度溺愛,怕孩子吃苦;
4. 體育老師常「考什麼就教什麼」,體育課無運動量、無戰術、無比賽;
5. 體育課經常被佔課或者調課。
必須承認,種種原因導致孩子們的體育運動長期被忽視。而且在體育課外,孩子運動時間更是嚴重短缺。
我們下一代的體質健康,真的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行動。
有句話說,成人把運動叫「運動」,但對孩子來講,運動就是玩樂,願我們的孩子,也能在運動中開心成長,越來越強壯,但願我們的學校和社會,有更多促進孩子運動的氛圍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