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全國學會要推動構建開放互信合作新型國際關係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2020年全國學會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協 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30日提出,全國學會要推動構建開放、互信、合作的新型國際關係,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科技社團。

2020年全國學會工作會議當天在北京召開,萬鋼出席會議並講話。他說,中共十九大以來,全國學會改革創新發展取得豐碩成果,價值引領的開放型組織建設成效顯著,協同創新的樞紐型組織特徵愈加凸顯,治理優化的平臺型組織能力不斷提升。

萬鋼強調,全國學會要聚焦創新發展大勢和國家戰略需求,加強對科技創新方向的引領,保護科學不受歧視和幹擾,推動構建開放、互信、合作的新型國際關係,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接續奮鬥。要著力提升學會治理效能,對標國際一流,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科技社團,服務科技工作者創新建功。

2020年全國學會工作會議籌劃部署「十四五」及更長時期全國學會創新發展的目標任務、重點舉措,為中國科協十大召開做好準備。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作工作報告,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圍繞「十四五」科技創新戰略規劃、民政部副部長詹成付圍繞新發展階段更好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分別作專題輔導報告。

懷進鵬回顧了全國學會主動服務疫情防控、積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實踐,系統總結全國學會改革發展成效與問題,深入分析國內外科技經濟發展態勢,要求全國學會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現代化為目標,以科技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以改革開放為根本動力,建設世界一流科技社團,努力把科技共同體的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和現代化治理效能,把學會集聚的人才資源、創新資源勢能有效轉化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強大動能。

李萌圍繞中國科技事業的歷史性成就和目前存在的挑戰,闡釋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紹構建新時代國家創新體系的內涵和要點。詹成付充分肯定「十三五」時期中國社會組織工作取得的新成就,分析「十四五」規劃建議對社會組織提出的新要求,介紹民政部支持科技類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相關舉措。

全國學會、各省級科協及所屬學會、中國科協部門單位等代表1600餘人以線上線下方式參會,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主持會議。多位全國學會理事長以及地方科協、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在會上作交流發言。與會代表圍繞建設一流學會、提升學術引領能力、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促進產業鏈現代化等「十四五」時期全國學會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分組討論。

2020年全國學會工作會議期間,中國科協與民政部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協學會創新發展的意見》對外公布,會議還就《世界一流科技社團建設評估標準》《「科創中國」三年行動計劃》等徵求意見。(完)

相關焦點

  •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中國外交在21世紀的地位、角色和戰略內涵,進行了準確、清晰、科學的定位。明確指出:「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 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要牢牢把握「需要一種什麼樣的中國與世界關係以及如何構建這種關係」這一主題。習近平外交思想強調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形成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中國與世界關係。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要牢牢把握「需要一種什麼樣的中國與世界關係以及如何構建這種關係」這一主題。習近平外交思想強調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形成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中國與世界關係。
  • 人民日報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構建國際關係理論的中國學派
    中國共產黨自十八大以來,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伴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提高,中國日益走近國際舞臺中央,不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 中國科協、民政部:支持科協學會適當發展港澳臺和外籍會員
    據中新社11月30日消息,中國科協、中國民政部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協學會創新發展的意見》披露,支持學會適當發展港澳臺會員和外籍會員,探索吸納港澳臺及海外知華友華科學家在學會任職。 2020年全國學會工作會議30日在北京舉行,《關於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協學會創新發展的意見》在會議期間正式對外公布。
  • 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與上海技術交易所籤訂共建「科創中國」平臺...
    7月15日上午,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與上海技術交易所籤訂共建「科創中國」平臺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科創中國」品牌,為區域創新發展提供科技支撐。這也是「科創中國」平臺對接服務首批「科創中國」試點城區上海市楊浦區的一項重要舉措。
  • 堅決摒棄冷戰思維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
    正如習近平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那樣,實現好對外開放和促進內外雙循環,凡是願意同我們合作的國家、地區和企業,包括美國的州、地方和企業,我們都要積極開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越開放越要重視安全,越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著力增強自身競爭能力、開放監管能力、風險防控能力,煉就金剛不壞之身。
  • 王毅談構建新型國際關係三個關鍵詞
    王毅談構建新型國際關係關鍵詞: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電 19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談及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三個關鍵詞: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  當天,王毅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中國外交開闢新境界》的文章,提及上述內容。  王毅在文章中說,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十九大報告外交部分最核心、最突出、最重要的理念。  王毅表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實質是要走出一條國與國交往的新路,並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闢道路,創造條件。
  • 轉發學習萬鋼、懷進鵬、呂昭平同志在2020年 全國學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三)匯聚國內外資源,建成開放合作、互信共享、協同發展新樞紐以「科創中國」品牌為引領,開展科技成果鑑定、技術評價和技術交易服務,打通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通道,構建創新要素流動與聚合平臺,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發展。
  • 中美對新型大國關係的認知差異及中國對美政策
    針對發達國家,中國強調拓寬合作領域,妥善處理分歧,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係,如中美「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針對發展中國家,中國強調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如加強與拉美關系所提出的「1+3+6」合作新框架;針對多邊外交,中國則強調支持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發揮積極作用
  • 【通知】關於申報2020年中國科協「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合作...
    責編 ∣吉 佳各位理事、監事、分支機構:現轉發中國科協《關於申報2020年中國科協「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臺建設項目的通知》,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深化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根據中國科協2020年重點任務安排
  • 建設新型國際關係的內在邏輯與中國作為
    在此背景下,國內治理與國際治理相輔相成,各國的改革發展穩定都離不開良好的國際關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深刻闡釋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對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等13個方面的制度作出戰略部署,提出「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將「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作為重要實現路徑。
  • 習近平:堅持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正確方向
    習近平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強調堅持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正確方向 促進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發展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在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2日接受了美國《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就中美關係、兩國在亞太及國際地區事務中的合作
  • 中國科協「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臺落成 武漢大學與旁遮普...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走出國門,通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研院所的合作,紅蓮型雜交水稻國際化的步伐不斷加快。12月11日,武漢大學(中國)旁遮普大學(巴基斯坦)紅蓮型雜交水稻聯合研究中心建設項目揭牌儀式暨發展研討會在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舉行。武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吳平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朱玉賢教授,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水稻研究所程式華研究員等出席揭牌儀式。
  • 從安納伯格莊園到瀛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正在上升
    原標題:從安納伯格莊園到瀛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正在上升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呂曉紅 張旭)2013年夏天,中美兩國領導人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會晤,就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達成共識;2014年深秋,兩國領導人再度在北京的中南海瀛臺舉行夜話,為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增添了一段新的佳話和富有成效的結果。
  • 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科技社團發展與治理論壇探討科技社團發展...
    新華網北京8月11日電(郭亞麗)10日,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科技社團發展與治理論壇在京舉辦。論壇圍繞「治理創新、互信合作」主題,探討科技社團的治理結構、治理方式、發展方向的創新思路。
  • 聚焦疫情防控 中國科協將舉辦系列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抗擊新冠肺炎)聚焦疫情防控 中國科協將舉辦系列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中新社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28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說,在2020年5月30日的「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期間,中國科協將圍繞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主題
  • 王毅:重建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戰略框架
    互信是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前提,而信任要建立在客觀和理性的基礎之上。美方應端正對華戰略認知,不把中國視為威脅,以積極和建設性心態看待中國的發展。我們始終相信,只要秉持客觀理性態度,不斷增進彼此了解和利益交融,就一定能夠找到一條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國家在這個星球上的和平共處之道。
  • 陳偉俊率隊赴中國科協全國工商聯等對接工作: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
    8月17日至19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偉俊率隊先後赴中國科協、全國工商聯等,分別拜會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徐樂江等,就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籌辦、深化溫州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等工作進行座談交流。
  • 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與Scopus中國學術委員會籤署合作備忘錄
    4月30日,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與Scopus中國學術委員會舉行在線籤約儀式,就深化科技期刊國際交流、建立選刊推薦機制、助推更多中國科技期刊進入Scopus資料庫達成合作意向。  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部長劉興平、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張紀臣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備忘錄,Scopus中國學術委員會主席楊衛院士、勵訊集團政府事務高級副總裁張玉國、Scopus產品管理總監Wim Meester博士出席籤約儀式。  楊衛介紹,目前我國有5000多種科技期刊,至少應該有1000種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在世界科技舞臺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