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父母如何和孩子說話?這5種方式,讓孩子自信又懂事

2020-12-22 緣來媽咪

孩子在小時候最信任的人就是父母,平時也會很依賴自己的父母。但是很多家長常常因為自己的工作問題,經常出差,或者經常出去應酬,很少會在家陪伴自己的孩子。

假如父母缺席孩子的童年時光的話,對於孩子的童年美好時光的話,也會有很大的空缺。有些孩子甚至會因為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與陪伴,性格變得扭曲,長大後做一些對家庭和社會不利的事情。父母應該重視起孩子的童年教育來。

佩佩是一位網店的店主,平時會花很多時間在送貨和取貨上,所以很少會回家,就更不用提教育孩子了,所以孩子平常都是被爺爺奶奶帶著的。

佩佩因為自己的工作原因,平時心情也經常不好,常常會因為工作上的事情而生氣,回家就把工作上悶氣撒在孩子身上。平時說話的語氣就不會特別客氣,甚至會衝著孩子大吼大叫,慢慢地孩子就不喜歡與佩佩一起玩耍了。

家長在與孩子一起交流的話,更應該注意自己的口氣,不能衝著孩子大吼大叫。其實,家長與孩子交流是一門技術,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一點關於如何與孩子交流的知識,希望對你們有用。

一、要用信任的語氣,不能對孩子抱有懷疑的態度

孩子在小時候心裡都是很脆弱的,特別是從小沒有經常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孩子要是與家長之間的親情距離太遠,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是很不好的。尤其是孩子在為人處事方面,就會比其他孩子差很多。

孩子在小時候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經歷,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害羞,面對一次兩次的失敗,孩子自尊心受挫,就很容易出現退縮。這時候,家長就需要發揮自己作為家長的職能,多多的對孩子進行指引勸告

並且,家長一定要用比較溫柔的語氣,因為孩子在小時候的內心都是比較脆弱的,如果此時家長要是再對孩子惡語相向,很容易就造成孩子內心的傷害。

二、用尊重的語氣對孩子說話,讓他感覺到他是備受尊敬的

孩子在小時候自尊心是非常強的,特別是在家中的時候,特別希望家長能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大人。在一些事情上,孩子希望家長能夠肯定自己的意見,所以這時家長就需要關注孩子的日常表現

在家裡的一些決定,家長也應該邀請孩子一起參加談論。平常與孩子交流時,不要用長輩的身份,要用朋友的身份,不能讓孩子覺得家長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三、家長在決定孩子的事情時,要與孩子商量,不能私自決定

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的一些事情時,往往不會遵循孩子的意見,經常就是自己獨自就決定了。就比如孩子的報班學習上,很多家長就是因為自己的一己私心,就私自給孩子報了班,讓孩子花費自己的時間去學習,反而失去了自己的課餘休閒時間。

家長在處理關於孩子的事情時,最好要和孩子商量,而不是自己就替孩子決定了一切。就比如在報班這件事情上,倘若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的話,孩子在同意的前提下,學習起來也會輕鬆很多。

四、經常讚美孩子,讓孩子做事情有更多的自信心

孩子在小時候最喜歡聽別人讚美自己,特別是來自父母的讚美,孩子會更加地放在心上。倘若孩子的父母經常對孩子進行責罵的話,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挫,做事時就會很膽怯,很多孩子就會沒有自信心

孩子在小時候往往就是一生中最活潑的時候,倘若在這時孩子都不自信的話,孩子長大以後的自信心還會有多大呢?

推薦家長們給孩子買一本《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這本書是專門為小學生量身打造的,特別適合年紀,脾氣的孩子。能夠抓住孩子的注意力;生動有趣的故事,能夠帶給孩子很強的代入感,故事中人物的做法,也會深刻的印在孩子的腦海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行為,這比家長講道理管用得多。

孩子從小的情緒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對自己的長輩拳打腳踢,就是因為自己的父母沒有及時教導改正。

這套書一共有10冊,特別適合0到6歲的孩子使用。主要針對了孩子的膽小、不自信、沒有主見等情緒問題。書中還畫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改變。

這本書還專門介紹了孩子在小學時的各方面,並且還為各位讀者提供了很多的例子,讓大家在看書時,不會因為看不懂而獲取不了知識,讓孩子更快地理解。

這套書是中英雙語的,可以用來語言啟蒙還可以掃碼聽伴讀,專業的外教,純正的美式發音,能夠讓孩子輕鬆學英語。一舉多得。

更何況它還不貴,平均下來一本也就幾塊錢,也就是幾杯奶茶錢,幾包煙錢,孩子在玩的同時還能學到東西,想嘗試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就能帶回家了!

家長的語氣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要是家長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的話,孩子的心理就會變得十分的脆弱,尤其是一些孩子的性格本來就比較膽小,再加上家長經常的打罵的話,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更加的扭曲了。

孩子的性格要是很開朗活潑的話,對孩子以後的發展也是非常好的。家長在與孩子交流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語氣與尺寸,不能向孩子傳輸不好的思想與信息。

相關焦點

  • 孩子看似「懂事」的3種表現,不一定是高情商,背後藏著多少心酸
    ,父母都會很欣慰,可是這個長大和懂事背後藏著多少心酸,父母也應該多關切。3種「懂事」表現,父母卻以為是孩子高情商01不跟父母頂嘴到了青春期,一些孩子開始變得叛逆,有自我的意思,不再把父母當做絕對的權威,遇到不合意的事情會跟父母頂嘴。
  • 懂事就是好事?這3種懂事說明孩子情商低,父母別忙著高興
    為什麼小王這麼「懂事」反而沒有得到大家的喜歡呢?小王的同事好心告訴小王,這不是「懂事」,反而是情商不高的表現。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喜歡自己的孩子懂事,都認為「懂事」是件好事呢?只要馬伊琍說話聲音的音量變大,女兒就會向她認錯,和朋友一塊玩的時候,也不願意表達自己,馬伊琍覺得自己的女兒已經習慣了「屈服」,孩子懂事未必是一件好事。
  • 孩子高情商是怎麼煉成的?優秀的父母都是從誇孩子的這3句話開始
    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後不僅懂事情商還特高,而有些孩子長大後卻一無是處呢?這都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一個人有成就的人跟情商離不開,父母要想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必須讓他學會對情緒的管控,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力、獨立性、意志、責任心、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當然在培養孩子情商過程中,離不開這3個「誇獎」原則,父母越懂得這樣的誇獎方式,孩子才越受益。
  • 5個說話小技巧,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家長的"育兒寶典"
    小編特意整理了幾個小技巧,幫助家長更好的培養孩子高情商,一起來看一下吧:5個說話小技巧,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家長的&34;1、無條件的愛他們父母是孩子最堅實的港灣,可是中國的父母卻很少表現出這一點,他們不習慣對孩子說出&34;等語言,以至於單純的他們不能更直接的了解到父母的愛
  • 高情商就是會說話?錯!父母不懂這個概念,很難培養出高情商孩子
    這讓很多人誤以為高情商就是會說話。其實,高情商不僅僅是會說話那麼簡單。 丹尼爾·戈爾曼,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他和其他研究者認為,情商由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這五種特徵組成。
  • 人情商高更易獲取成功,父母用好這5種教養方式,教出高情商孩子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夠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實際上,孩子能培養成一個怎麼樣的人,是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把這兩個維度兩兩組合,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四種教養方式。他們分別是:專斷型父母;忽略型父母;放縱型父母;權威型父母。在這裡先忽略前三種類型父母的分析,我們把重點放在對第四種類型父母的分析上,因為做權威型父母是我們教出高情商孩子的一個先決條件。
  • 孩子有這3種表現,暗示內心「缺愛」,多少家長卻當成是高情商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人們普遍認為孩子會說話處事圓滑就是高情商的體現,長大後也能夠有較好的人際關係。李女士家有兩個兒子,在小兒子還沒來之前,大兒子是個搗蛋鬼,常常捉弄人,也經常會頂嘴,而小兒子的到來,讓哥哥變得"懂事聽話"了許多。
  • 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父母注意幾點,孩子的一生都會順遂
    自信的孩子,在面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時能沉穩以對,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壓能力,在人際關係上得心應手。事實上,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對其自信有著直接的影響。若平時只是批評而極少給予表揚,父母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孩子不佳的自我形象。多鼓勵和肯定孩子,讓他對自己有合適的自信,會讓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 高情商的父母才會有高情商的孩子
    情商是情緒、意志、抗耐挫力等品質的綜合能力,也是對自我情緒的認知和察覺能力。情商跟智商不一樣,它跟後天培養息息相關。培養情商以下幾點非常重要!父母的情緒管理能力父母的情緒管理能力對孩子影響非常大,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的父母就是情緒化很嚴重。
  • 孩子逆反、抑鬱,和父母這3種說話方式有關,你中了幾個?
    特別是以下這3種與孩子交流的方式,更容易造成孩子過早抑鬱,逆反期過早過長:1 強制孩子接受自己的價值觀"但很多父母卻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賦予孩子生命,孩子就是自己的附屬品,於是在與孩子說話交流時,就不免產生居高臨下之感。這種優越感還表現在,在與孩子交流時動不動以救世主自居。可孩子不是下屬,也不是父母的翻版,他們有自己的人生軌跡,怎可能順著父母的人生軌跡再來一次。
  • 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做好這6點!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所以說3-6歲是培養孩子好的性格的最佳時期,父母不要錯過哦~有些家長總覺得還小,長大了自然就懂事了,就沒太在意,可以時間過去了,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大,就有點慌了。如何培養高情商、樂觀陽光的孩子呢?父母注意這幾點:1. 不過分寵愛,延遲滿足孩子試想一下,如果孩子一哭你就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會造成孩子要得越多,也越來越不懂珍惜,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正確的做法是:學會對孩子說不,延遲滿足孩子的要求,年齡小的時候大不了給你打滾,等孩子12歲再說不,那就是離家出走了。
  • 孩子是否情商高,父母說話方式很重要!記住多用這2種方式溝通
    研究人員對這一群孩子從嬰兒期、童年期到成年期進行持續跟蹤觀察發現:那些在幼年時期表現出高情商的孩子,成年後往往更容易擁有成功的事業以及幸福的生活,即情商跟人的成功與幸福正相關。那麼孩子待得最久的地方一定是家裡,相處的最多的人也一定是父母。所以說,孩子的原生家庭很重要。所以說父母說話方式很重要!那麼家長要記住多用這2種方式和孩子溝通!
  • 高情商的人更容易成功,用好這5種教養方式,輕鬆教出高情商孩子
    那麼父母們到底應該通過怎樣的方式去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呢? 擁有較高控制度的父母對於孩子的要求往往也比較高,而控制度比較低的父母則沒有太高的要求。 也正式通過這兩個維度,引申出了四種不同的父母,分別為:專斷型父母,忽略型父母,放縱型父母和權威型父母。
  • 孩子是自信還是自卑?高情商父母這樣教育,孩子充滿自信
    但如今這種教育方式在當代已經行不通了,當今時代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是解決孩子的溫飽問題,還要解決孩子內在的心理問題。孩子有優點和缺點,有做得好和不好的時候,做得好的時候父母是表揚,還是貶低孩子去誇「別人家的孩子」?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的態度很重要,孩子做錯事說明孩子在逐漸的完善,開始有自己的行為能力和想法,進一步說明孩子在成長之中。
  • 快把蘋果分給其他小朋友,孩子太懂事是高情商?也許那是愛的缺失
    所以,不免有一些父母從小對自己的孩子嚴格要求。要求什麼呢?要求孩子要有高情商,並且無時無刻不在要求自己的孩子懂事和聽話。很多家長強迫孩子聽話,強迫孩子去懂事了。以為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培養孩子的情商。其實,在這種恐懼的壓力下,不僅培養不了孩子的高情商。還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在強迫的壓力下變得懂事的孩子,他們的成長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呢?
  • 如何養出一個會說話、高情商的孩子?
    有的孩子你只要和他相處一分鐘,你就會喜歡上他,這就是高情商在生活中的發揮。在親子綜藝《爸爸去哪兒》中,霍思燕的兒子嗯哼就展現出驚人的情商。相信看到這裡,家有鬧騰娃的你一定很想知道,父母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呢?
  • 低情商的人大多具有這五條表現,父母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想要維持高情商,最好不要做這件事。5. 害怕溝通,逃避問題不與他人溝通的人,雖然暫時躲避了矛盾,但因為自我封閉,不向別人展示真實的自己,說不定也會造成他人對自己的誤解。因此,想要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千萬不要忽視溝通的重要性。情商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我們培養平時待人接物的分寸和原則。
  • 李玫瑾:這5種父母,是家中的「負能量」,很難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而我們如果想要教育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就要從自己的言行舉止開始注意。因為我們是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人,也是最能影響到孩子的人。李玫瑾教授認為,影響孩子的情商的人,主要就是父母。而這5種父母,是家裡的「負能量」,他們養出的孩子,情商大多都不會太高。
  • 和孩子溝通更需聊天,高情商的父母,都會在這3個場景裡展現智慧
    ,他們不僅僅有著超高的情商,在耐心和智慧方面都演繹的十分恰到好處,最近在追劇《以家人之名》的時候就被劇中的李爸爸吸引了,這是一個熱情、細心又有智慧的高情商爸爸,這一角色也顛覆了很多人對父親這座山可有可無的認知。
  • 養個高情商的孩子,父母要做好這5點,情商是孩子未來發展的關鍵
    而情緒又是與生俱來的屬性,所以隨著孩子不斷完成自我意識的感知,情緒的釋放也會變得更加頻繁。所以,父母就應該去學會教會孩子如何控制情緒,引導孩子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最常應對的就是哭鬧,發脾氣時應該如何去解決。家長再也不要傻傻的認為孩子生氣了就是要哭鬧,孩子開心了就會哈哈大笑,高情商的人往往不會這樣去表現,而高情商的人也會有一些突出的優勢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