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中感悟邏輯學的真諦

2020-12-13 社會學的苦行僧

記得有一次,當我和朋友興高採烈地去逛街的時候,朋友看中了一件衣服,便問店員:「請問這是今年流行的款式嗎?」店員立即回答:「當然了,這些都是最近到的款式呢。」我心存疑惑,便追加一問:「這衣服不會很容易穿舊吧?」結果她答道:「怎麼會呢,這衣服可掛了三年了,還是跟新的一樣!」掛了三年的衣服,還是最新款嗎?這個例子就像我們學過的「矛與盾」的故事一樣,由此我們發現,可以用矛盾來試探真假,用邏輯的知識來戳穿謊言,這又何嘗不是邏輯帶來的生活的智慧呢?

就連日常最基礎的交流,都是建立在邏輯上的。邏輯是思維正確和順利交際的理論,沒有邏輯的話語讓人摸不著頭腦,使交流陷入困難,更使交際寸步難行。人在開口之前,便是通過邏輯在腦中組織好言辭再開口的。不然怎麼會有空口無憑,口不擇言這種用來形容不經大腦,不經推敲的毫無邏輯性可言的話語的詞語呢?

更不用說寫文章了。寫好文章需要多方面的條件,講究邏輯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條件。

在現代漢語裡,邏輯一詞在不同的場合具有不同的含義。有時指的是客觀事物的規律性;有時指的是思維的規律性;有時指的是研究思維的科學。寫文章要講邏輯,指的就是思維的科學,而主要的是指形式邏輯。

邏輯學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感性認識階段,二是理性認識階段。所謂感性認識,就是在實踐活動中,人們通過感官來認識對象的信息。其反映形式是感覺、知覺、表象。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它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徵,一是直接性,即感官同認識對象發出的信息必須直接接觸,二是表面性,它僅僅是對事物的現象,各個片面和外部聯繫的認識。人們要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光有感性認識是不夠的,為了把握事物的本質,全體和內部聯繫,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所謂理性認識,就是人們把感性認識所得來的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比較、加工和製作,形成概念,並由概念構成判斷,由判斷進行推理,從而獲得對事物的本質、全體和內部聯繫的認識,其反映形成是概念、判斷和推理。

所以我們對邏輯的理解和掌握,影響著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掌握的好,在生活中便可體現出智慧,更可以利用邏輯學進行推斷,就如同開篇的生活故事一般,這不正體現了邏輯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人說邏輯學是知識的知識?邏輯學在生活中該如何運用?
    而邏輯學則是一門思維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人們的思維形式及其規律。邏輯知識是根植於實際生活之中,是人類思維的經驗的概括和總結。邏輯就在你我身邊,它並不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測的東西,而是隨時隨地可以觸及、完全能夠理解的東西。
  • 人生中每一個階段都會領悟到不同感悟的生活真諦
    生活的藝術之一就是要知道什麼時候放,什麼時候收,因為生活即是矛盾,一方面它鞭策我們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又強迫我們在生命的終結時放棄一切。我們得熱愛生活,生活充滿了奇蹟和美麗,我們常只有在回首往事的時候,才領悟到真諦。
  • 感悟生活真諦的句子
    二、生命是一種緣,你刻意追求的東西也許終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遇的燦爛,反而會在你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 三、成熟的態度就是:自己想做的事,一定去做,自己不做的事,一定不做,無論別人說些什麼。
  • 「讀懂生活的真諦」百家號怎麼賺錢?百家號收益賺錢排行榜
    讀懂生活的真諦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132299名,社會分類排名位列15331名,領先了88.2%的百家號。   讀懂生活的真諦的簡介為品味人生,感悟生活!,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8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
  • 沐浴名師風採 感悟教育真諦
    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學校品牌發展專業委員會主辦,肥東錦弘中學承辦的「2018年深受歡迎全國著名教師、著名班主任報告會」於2018年12月18日上午在肥東錦弘中學報告廳完美落下帷幕!三天半的報告會,使我們有幸沐浴名師風採、感悟教育真諦!專家們的大智慧、大境界、大情懷、大思想為我們提供了「高觀點」的理論認識、接地氣的實踐指導和零距離的案例交流。
  • 邁凱倫GT型走川甘 感悟高速旅行真諦與人生「破格精神」
    ●全新邁凱倫GT破格之型續寫精彩旅程,以「臻味尋蹤」之名網羅甘南、成都美食和風物故事●全新邁凱倫GT遠離城市喧囂釋放野性,「型」走青藏高原與美食都會,憑藉對GT車型的獨到理解和大膽詮釋,成功打破既有規則束縛,以進化之姿打造出更先鋒的設計、更靈動的操控、以及更舒適的駕乘體驗,創新感悟高速長途旅行的真諦●邁凱倫GT破格之型|臻味尋蹤之旅飽覽甘南地區的水草豐茂
  • 三旺發行新曲《你有我就有》感悟平凡人生的快樂真諦
    隨後三旺驚豔亮嗓,簡單一句「酒在杯中,盼望再重逢,多少往事,沉澱歲月中。」便唱出了歌曲的情感背景。三旺的詞有著自己的筆風,她並不急於拋出歌曲的核心,而是通過對場景的細節描寫與心態的變化來層層鋪墊出歌曲的情感與想要傳遞的態度。「相逢是杯酒,緊握你的手……幹完這杯酒,人散緣還留。」
  • 邏輯學概論(一)什麼是邏輯學?
    邏輯學家並不在乎他們討論的具體事情,而是從他們討論的形式中,去檢驗和評論這種論證是否合乎邏輯。論證是推理的產品,如果前提是錯誤的,推理是不符合邏輯的,那麼必然不會得出結論為真。邏輯學和正確的推理之間並沒有必然個關係,並不是說必須學了邏輯學才能做出正確的推理,正如並不是說只有學了生理學才能像運動員一樣優秀。
  • 生活,瑣碎中也有真諦!
    很難想明白,是生活局限了我們,還是我們局限了生活。想想當下,大多人都是帶著感情步入社會的。你可以畢業就去結婚,然後去生活,在生活中找工作。或者,你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奮鬥著,然後從工作中來理出自己的一份生活。人生活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柴米油鹽醬醋茶卻是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 邏輯學是一門重要的應用型學科,學會了邏輯學成功將不再遙遠
    邏輯學簡單的理解就是研究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學科,學會了邏輯學你就可以進行科學的推論和假設。邏輯在生活中經常聽到,什麼這是符合邏輯的或者不符合邏輯的。表達了人們對一件事的思考,對事情的結果進行的推測。那麼邏輯學的用處有多大?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運用,只是沒思考過這是一門符合科學的理論學科。小到買東西壓價,大到選擇人生方向邏輯學都是非常實用的。學會了邏輯學,你的成功將不再遙遠。
  • 《簡單的邏輯學》:邏輯學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1開篇用書中原文的一句話來簡述學習邏輯學的重要性:邏輯學被認為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或者是一項技能,也可以被認為是三者的綜合體。實際上邏輯學和人類理性的原理是相同的,邏輯學的涵蓋範圍更廣泛。邏輯學有四個基本原理:
  • 邏輯學的演進
    從《工具論》可以看出,亞氏邏輯學是以實踐目標為己任,即其邏輯學是以真實論證的評價為目標。在《後分析篇》中,他探討的是科學論證,與內容密切相關;在《論辯篇》中,他研究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非形式論證,離不開語用分析;而《辯謬篇》的實踐目的則是要與被稱為「詭辯家」的智者劃清界限。
  • 毛澤東:邏輯學討論中聲援「主從」說的學術精神
    導讀: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對讀邏輯學著作很有興致,非常關心邏輯問題的學術討論,潛心閱讀和研究邏輯學方面的論文和專著,這是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後讀書生活的一個重要側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對讀邏輯學著作很有興致,非常關心邏輯問題的學術討論,潛心閱讀和研究邏輯學方面的論文和專著,這是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後讀書生活的一個重要側面。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學術界關於邏輯問題的討論,是從對1956年《新建設》上發表周谷城《形式邏輯與辯證法》文章觀點的不同看法展開的。
  • 邏輯學專業介紹與解讀
    今天和各位家長說一下這個邏輯學專業,邏輯學專業是屬於哲學大類裡面一個專業。在說這個專業之前,首先跟大家說一下,有一部分家長和同學們的誤區,有的同學可能有的同學和家長認為邏輯學是屬於數學範疇,實際上不是。這個邏輯學家是屬於哲學範疇,並不是說孩子們在高中學過這個邏輯,就認為這個邏輯是數學的範疇,這是錯誤的。
  • 邏輯學非常重要,為什麼學校不教邏輯學?
    但奇怪的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國教育不僅在中學階段不教邏輯學,甚至對大學文科和理科的邏輯學教育也開始進一步刪減弱化。1988年,中學語文教材刪除了有關邏輯學的教學內容,一些「專家學者」進而又提議取消師範院校課程中的邏輯學。進入90年代,情況變得更為慘澹。
  • 60歲才得來的人生感悟,句句真諦,讓你解開心結!
    60歲才得來的人生感悟,句句真諦,讓你解開心結!一、排除了內心煩惱,雲去月現自然而然。老話這麼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二、什麼是有福?耳朵裡聽不見是非,眼睛裡看不到爭鬥,嘴裡說不出傷人的話。七、生活豈能百般如意,正因有了遺漏和缺憾,我們才會有所追尋。八、人生三重境界:敢於承認、敢於面對、敢於擔當。人生三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九、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 學習邏輯學,就選這一本——劉文君《邏輯學教程》編前絮語
    1974 年《大英百科全書》目錄卷的科學分類欄目中,邏輯學位居各門自然科學之首;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制的學科分類,也把邏輯學列在七大基礎學科的第二位,僅次於數學。當然這裡指的是整個邏輯學科,並不是每個人都要把邏輯學的研究當作自己的專業;但是學習、掌握普通邏輯的知識,懂得邏輯知識的日常應用,無疑是每一個現代人提升其文明素養的基本要求。
  • 邏輯學有什麼作用
    關於邏輯學的價值和意義,有一種「社會功能說」,即強調邏輯學的社會功能,比如能夠培養科學精神和提高人文素質,有利於道德教化和心理調節,有助於促進社會和諧等。這種「社會功能說」有一定道理,但總給人一種抽象、空洞的感覺,不知道這麼重要的社會功能在實踐中怎樣才能實現。
  • 邏輯學在中國
    1905年,嚴復翻譯的邏輯學著作《穆勒名學》(原名為《邏輯學體系》)進入民國後:邏輯學逐漸成為很多大學、高等師範學校乃至中學的必修或通習課目。金嶽霖(1895.7.14-1984)1925年回國,1926年在北京清華大學哲學系專講邏輯學,僅僅招到了一個學生,令人嘆息。1920年代,蘇聯開啟了對邏輯學的大批判,勒令大、中學校取消邏輯課。
  • 邏輯學是科學的基礎
    西方邏輯學發展歷程  在整個西方歷史文化的發展進程中,邏輯學不僅是科學的基礎,而且也是整個西方知識體系乃至整個文化的基礎。這個傳統從古希臘開始,一直延續到今天。  亞里斯多德是多個學科的奠基者,也是公認的邏輯學創始人。儘管邏輯不在亞里斯多德的知識分類中,但是他認為邏輯學對知識體系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邏輯學是普遍適用於一切科學知識的工具,是知識體系的基礎與根基。正如他評價蘇格拉底時所指出的那樣,「有兩樣東西完全可以歸功於蘇格拉底,這就是歸納論證和一般定義。這兩樣東西都是科學的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