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總搖頭,真的是病了嗎?

2020-09-05 DrG科學育兒

最近有寶媽跟叨叨G嘮嗑,說寶寶平時還有睡覺的時候,總是搖頭晃腦的睡不安穩。


嗯?搖頭晃腦,叨叨G掐指一算,難道是寶寶吃了「搖X丸」得了什麼病?


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寶寶總是搖頭晃腦的問題。




家長不需要擔心的情況


環境不舒適


如果寶寶睡覺的時候,房間內溫度太高或者蓋在身上的被子太厚,這些就會使寶寶出過多的汗,尤其是頭部出汗,這時寶寶即使是在睡夢中,也會感到難受不舒服,通過左右蹭(看起來像在搖頭)來緩解自己的不適。


當寶寶睡覺出汗過多時,腦後的皮膚受到汗液的刺激,會出現瘙癢難忍,但寶寶又睡得迷迷糊糊的沒有辦法撓,所以只能用搖頭,頭部摩擦枕頭的方式來緩解止癢,這不光會出現搖頭,還會造成枕禿現象。


寶寶睡覺時,室內溫度應該控制在舒適的範圍內,被子以棉質輕薄的為主,而且要經常給可以給寶寶準備袖子可拆卸的睡袋,可以輕鬆應對寶寶各種奇葩的睡姿,寶寶踢被子也不用再擔心了。


還有些家長過早的給寶寶使用了枕頭,這也會導致寶寶睡覺不舒服,睡眠不安,左右亂動。有的枕頭內芯,因為寶寶經常出汗裡面都有很濃的汗味,有的枕頭裡面的填充物會讓頭部不舒服,這樣也是不利於寶寶安眠的。


Ps:美國兒科學會則表示為避免「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和窒息的發生,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使用枕頭。


淺睡周期


寶寶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同時淺層睡眠時間比較長。淺睡眠時整個睡眠過程都很不安靜,容易出現難以入睡的情況,頭部翻來覆去。



發育中的常見現象


小嬰兒神經發育尚不成熟,會出現這種常見現象。如果寶寶只是出現搖頭這一單純的現象,並沒有其他不適得情況,那麼也可能是是雙側內耳發育不均衡。


這也是寶寶發育中的常見問題,一般隨著寶寶長大而逐漸消失。


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帶寶寶玩一些鍛鍊平衡的遊戲,如蹺蹺板、旋轉木馬等,都能促進寶寶耳道的發育成熟。


表達意願


當寶寶出現不開心、煩躁、憤怒等情緒時,為了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意願,也會出現搖頭的動作。搖頭時還常伴蹬腿甩手,這和寶寶開心時會出現微笑的表情一樣,是正常的情緒表達。




家長需要注意的情況


溼疹


當發現寶寶頻繁的搖頭、抓耳朵時,家長還需要細心的觀察寶寶的脖後、耳後及頭皮等皮膚,是否有小的斑點或斑點狀紅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溼疹。


溼疹具有慢性、長期、反覆發作、瘙癢、燒灼感等特點,但寶寶還小,不知道如何表達這種難受,只能通過搖頭、抓耳朵、哭鬧等方式向家長傳遞自己的痛苦。


患了溼疹的寶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溼。對於中重度溼疹的寶寶首選外用弱激素藥膏,輕度溼疹僅多次使用潤膚霜即可。



缺乏維生素D


如果寶寶缺乏維生素D,可能也會出現搖頭的現象。


寶寶出生15天後,就要開始補充維生素D,至少需要補充到2歲;如果寶寶一直都在補D,那麼可以忽略這種情況,但是如果吃吃停停,就需要立刻補起來了。


中耳炎


如果寶寶除了頻繁搖頭,還出現了不願意躺下,躺下時脾氣暴躁、哭鬧;耳朵裡有水或膿液流出;煩躁不安、不同於尋常的哭鬧或尖叫;不喜歡吃奶;一直拉扯某隻耳朵等情況。


家長就需要注意,寶寶很可能是患上了耳部感染(急性中耳炎),引起的寶寶耳朵疼痛。


一般耳部感染就算沒有人工幹預也會在1~2周內自愈,但是如果寶寶耳朵疼痛得厲害、哭鬧不止;耳朵有膿液、血性分泌物流出;感冒或伴有其他疾病的感染等就應該就醫治療了。


為了緩解寶寶的不適,可以在寶寶的耳部放置一塊溫熱的溼毛巾。平時為了預防寶寶耳部感染,家長需要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例如經常洗手、不共用餐具、不接觸二手菸、不接觸生病的人等。

相關焦點

  • 寶寶剛四個月大,睡覺總搖頭,這是怎麼回事?
    寶寶剛四個月大,睡覺總搖頭,這是怎麼回事?嬰兒在睡覺的時候會有各種各樣的異常狀態,有的寶寶會突然哭鬧,有的寶寶會突然驚醒,有的寶寶會晚上睡不著,這些情況媽媽都應該要了解原因。2、睡眠前玩得太興奮,按時睡覺:在寶寶入睡前0.5~1小時,應讓寶寶安靜下來,睡前不要玩得太興奮,更不要過分逗弄寶寶
  • 寶寶睡覺時總搖頭是體虛還是缺鈣?看看這4點就明白了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醒著的時候太難帶了,希望寶寶多睡會,自己就能夠有時間做自己的事了,因此家長在寶寶睡著的時候,會不在孩子的身旁陪伴,即便有的時候在孩子的旁邊卻總會刷手機,並不會在意寶寶睡覺時的小動作。寶寶睡覺時可能會翻動自己的身體,或者揉揉小臉等等,家長是不必在意的,但是如果他睡覺時總是搖頭的話,家長就要重視了,或許是他的身體出現了問題,那麼,寶寶睡覺總搖頭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家長又應該如何解決呢?
  • 寶寶睡覺總搖頭,一種原因是「驚喜」,另外三種原因要「小心」
    一般來說,大多數寶寶搖頭是正常的,但也有部分寶寶搖頭暗示身體問題。本文將為各位寶媽分析寶寶睡覺搖頭的原因以及判斷方法。寶寶在睡覺過程中出現搖頭,這種原因是「驚喜」細心的家長會發現,有時候寶寶在睡眠中出現搖頭,但卻不會醒來
  • 寶寶睡覺總搖頭,這是怎麼了?
    寶寶處於嬰幼兒時期,進入夢鄉後頭部時常會有晃動的情況。一般而言,寶寶睡覺搖頭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偶爾出現並不需要擔心,但是非正常的搖頭卻可能預示著寶寶身體出現了健康隱患。正常狀況下● 環境不舒適如果寶寶睡覺的時候,房間內溫度太高或者蓋在身上的被子太厚
  • 一歲內寶寶總搖頭,到底正不正常?判斷有訣竅,新手爸媽要記牢
    我讓閨蜜把寶寶襁褓解開一些透透氣,寶寶搖頭的動作慢慢減少了。很多新手爸媽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會發現,寶寶總是時不時地搖頭。有時候是邊笑邊搖,有時候則表現得頗不耐煩。新手爸媽育兒經驗少,遇到這種問題總是頗為緊張,老一輩人自以為見得多了,則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就免不了意見有分歧。那麼,寶寶總搖頭,到底如何區分正常和異常?
  • 孩子睡覺總搖頭,媽媽們可不能忽視這個「撥浪鼓」,可能另有隱情
    文|秘籍君表姐發現自己家孩子睡覺總是搖頭,這下可把她給急壞了,以為孩子又得了什麼奇怪的病。其實這個問題在小寶寶身上還是挺常見的,那麼這些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隨著寶寶們年齡的增長,神經系統會逐漸發育完善,這種令人擔心的現象也會慢慢消失的!但是如果寶寶在搖頭的過程中,有伴隨高燒等現象,媽媽們千萬不要耽擱,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治療。如果寶寶睡覺困難,並且睡著後還會有抓耳朵等動作時,就要考慮是不是耳朵問題了,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二、頭皮癢我們都知道頭部清潔的重要性,不經常洗頭,頭髮會變得油油膩膩,而且頭部還會特別癢。
  • 寶寶的這3個小動作,是在告訴你身體不舒服
    寶寶的健康問題永遠是爸媽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特別是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來說,因為還不能用語言和爸媽溝通,所以小寶寶的健康是需要爸媽細心去觀察和發現的寶寶的一些行為和動作。科學家們曾經研究過數千名嬰幼兒,發現寶寶在學會說話之前,溝通和表達能力還不完善,但是他們能靠一些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當你發現寶寶有以下這3種行為時,那你可要注意了,這是寶寶在告訴你身體不舒服了。
  • 孩子睡覺蹬腿是在長高?家長警惕了!寶寶可能病了
    原來孩子生出來能活,能養大是每一個家庭的目標,而二十一世紀物質條件逐漸在變好的現在,媽媽們不僅只照顧孩子吃穿,為了讓寶寶更加健康的成長,家長們也意識到養兒也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情。很多的家長可能在各種軟體、網站等地方看到「睡覺能夠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孩子多睡覺能長高!」「寶寶睡覺蹬腿,動骨頭,那說明寶寶在正在長個子」這種話題。那麼,這樣的說法真的正確嗎?不一定!兒科醫生為您解答!
  • 寶寶睡覺發生意外?寶寶過早分房睡真的好嗎?孩子不是用來坑的!
    大家好,我是社會小曉哥,最近朋友圈在說一個事情,某新手寶媽在寶寶三個月的時候訓練分房睡而導致的悲劇,才三個月的寶寶就要訓練獨立入睡的能力?小曉哥我只想問一下,你腦子進水了嗎?當小曉哥看到這個朋友圈,真的是要氣炸了,我只想知道怎麼個獨立法?
  • 氣溫轉涼寶寶睡覺冷嗎?這些信號提醒媽媽該加被了,不然小病不斷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入秋天氣轉涼,家長們開啟了「捂娃」模式,晚上睡覺時給寶寶裡三層外三層地裹住,這樣孩子是暖和了,但是暖和過了頭就要生病。入秋轉涼,寶媽怕寶寶睡覺冷蓋三層被子,果然「不負眾望」感冒了楠楠是一名新手媽媽,寶寶剛剛7個月。進入到秋季,天氣轉涼,家裡也是涼颼颼的,楠楠覺得孩子冷,把懷孕時為孩子準備的被子都拿了出來,一層層地把孩子裹住。兩條初秋的小薄被外加寒冬三月才用得上的大棉被,足足給孩子蓋了3床被子。
  • 寶寶「入園即病」是真的嗎?
    為了讓寶寶儘快擺脫初入園的抗拒行為,儘快適應陌生的環境,家長除了要與寶寶多溝通,還可以多和老師交流,再利用一些方法,相信可以有效減少寶寶哭鬧情形的產生,讓寶寶在愉快的心情中度過幼兒園的生活。如何給寶寶打好「預防針」,幫助寶寶儘快跨過入園這道「坎」。 「入園即病」是真的嗎?
  • 寶寶的肢體動作意味著什麼
    1、咧嘴笑代表寶寶很滿意如果寶寶咧嘴笑,突然笑起來,而且牽動嘴角,眼睛很有神,就表示寶寶對現狀很是滿意。2、碰到臉或嘴角就把頭轉過來,代表寶寶餓了當媽媽問餵完奶一段時間之後,如果此時用手指碰到寶寶的臉或嘴角,寶寶就會立馬把頭轉過來,並且張開嘴巴做出吸吮和尋找的樣子,則說明寶寶餓了,此時深圳月嫂建議立即給寶寶餵奶。
  • 寶寶睡覺時哭鬧不止,怎麼哄都不管用?其實是這3種病在搗鬼
    文|秘籍君剛剛升級成為爸爸、媽媽時,對於護理寶寶總是顯得手忙腳亂,這其中最令家長們頭疼的大概就是孩子夜間哭鬧不止的問題了。聽老人說,嬰兒哭了不是因為餓了就是因為拉了,但是明明也餵飽了,尿不溼也是乾淨的,但寶寶還是哭個不停怎麼哄都不管用,簡直愁死人了。家長們先別急著自責,有可能並不是你們「業務不熟練」,而是這3種病在搗鬼。1.
  • 睡覺打呼嚕是病嗎?
    睡覺打呼嚕是生活中非常多見的現象,很多人認為睡覺打呼嚕代表睡得熟,睡得香。其實打呼嚕看似沒什麼問題,卻潛藏著很多的危機。那麼,打呼嚕都是病嗎?什麼樣的呼嚕是危險的呼嚕?打呼嚕究竟會有多大的風險?如何有效治療?就患者關心的問題,筆者昨日走訪了河南公安醫院耳鼻喉專家孟廣梅主任。  問:打鼾(打呼嚕)一定需要治療嗎?
  • 蠶豆病影響試管嬰兒成功率是真的嗎?
    蠶豆病能做試管嬰兒嗎?蠶豆病影響試管嬰兒是真的嗎?蠶豆病會影響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嗎?……這一三聯問,可豆生命得好好梳理梳理,一個一個來幫大家答疑解惑。蠶豆病,又名急性溶血性貧血,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的典型病,或X-連鎖不完全顯性遺傳病。
  • 福柚孕育:試管寶寶真的會天生體弱多病、智商比普通寶寶差嗎?
    福柚孕育:試管寶寶真的會天生體弱多病、智商比普通寶寶差嗎?    「不要去做試管,不然孩子出生後體質不好,可能還會成智障」,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會聽到這樣的聲音,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的觀點更嚴重。
  • 2歲寶寶上幼兒園,回家吃飯總搖頭,媽媽看完食譜:能吃得下才怪
    導語:2歲寶寶上幼兒園,回家吃飯總搖頭,媽媽看完食譜:能吃得下才怪。送2歲寶寶去幼兒園,擔心吃不好,看完食譜後,媽媽也想去蹭飯了悅悅家裡是雙職工,平時工作都很忙,沒有時間照顧家裡的小寶寶,於是下半年在她2歲零3個月的時候就把她送去幼兒園了,當然這家幼兒園也是經過實地考察,多方比較才最終決定下來的,前期也有去看了其他的幼兒園,不是不招年紀這麼小的孩子,要麼就是設施過於簡陋,後來因為大姐的小孩也在這裡上過幼兒園
  • 「我家寶寶睡了,樓上動靜能小點嗎?」寶寶睡覺要靜音嗎?別強求
    網上曾經有一名新手媽媽分享了自己寶寶睡覺時全家的狀態:寶寶睡覺時,全家人溝通只能靠手語加猜口型,所有的電子設備必須靜音,只要寶寶哼唧一聲,全家人都必須立刻定在原地,直到哼唧聲消失才敢再動。,這麼小心翼翼真的有必要嗎?
  • 寶寶睡覺打呼嚕≠睡得香 這可能是病 得治!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4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寶寶睡覺打呼嚕≠睡得香 這可能是病 得治!》有些家長看到寶寶睡覺張口呼吸、打呼嚕,認為寶寶睡得很沉、很香。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絕大多數是因為鼻炎、腺樣體肥大所造成的,尤其是腺樣體病理性肥大使氣道變得狹窄從而引起呼吸不通暢、睡覺張口呼吸、打呼嚕的現象。腺樣體又稱咽扁桃體、增殖體。位於鼻咽頂壁和後壁交界處,兩側咽隱窩之間,相當於蝶骨體和枕骨底部,是抵禦外來微生物的一道防線。其在兒童出生後就存在,6~7 歲最為顯著,10歲以後逐漸萎縮。
  • 孩子睡覺滿頭大汗的原因,你真的知道嗎?
    轉載每日媽媽課堂孩子睡覺會出汗,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師姐今天要跟你們說的就是孩子睡覺滿頭大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一起到下文中的看看吧!腦袋明顯出汗,因為收到汗液刺激,在睡覺的時候會經常和枕頭摩擦,導致枕禿。這個是嬰兒佝僂病的早期表現,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佝僂病就會控制,出汗也會停止。如果孩子不僅僅前半夜出汗,後半夜也出汗,多數是病的表現了。常見的結核病也有這個表現,不過還有其他的症狀,例如發低燒,身體無力疲乏,食慾變差,臉頰潮紅。結核病的孩子白天活動會冒虛汗,晚上盜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