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今年9月,南京棲霞區甘家巷附近有兩處「國寶級」文物慘遭汙染,一時間引起眾多文物保護者的關注。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棲霞派出所獲悉,10月17日晚上,嫌犯被警方抓獲,這起非法拓印塗汙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案得以告破。
通訊員 棲文軒 現代快報記者 王瑞
案情回顧
兩處南朝石刻遭汙染,盜拓人跑了
今年9月20日下午,南京市文物保護志願者前往棲霞區甘家巷附近蕭憺墓碑亭石刻進行巡查時,發現一名男子在附近鬼鬼祟祟,形跡十分可疑。走到墓碑前,志願者們大吃一驚,只見碑亭現場一片狼藉,一個梯子倚靠在石碑上,紙張墨汁撒了一地。而石碑上還貼有數張宣紙,其中一張已經拓印完畢,拓印人就是剛才那名可疑男子。
經詢問,該男子沒有任何報批手續,就擅自野蠻拓印墓碑。志願者們當即上前制止了他的行為。聞訊趕來的棲霞區文化旅遊局工作人員立即沒收男子的拓印工具,並撥打了報警電話。然而,就在警方趕到之前,該男子藉口要上廁所,趁機逃跑了。
幾天後,9月26日下午,又有文物保護志願者在上述同一地點,發現有人在拓印蕭景墓望柱石刻。志願者在制止其行為的同時報了警。見到有人來後,男子立即扔下工具逃離了現場。
警方調查
志願者拍的照片,讓警方順利破案
未經許可私自拓印國寶級文物,這在南京尚屬首例。南京棲霞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對這一案件進行查處。可是,「國寶」身邊既無監控,又身處偏遠之地,上哪兒去找當初的拓印人呢?好在志願者兩次都拍下了男子的正面照,後經棲霞派出所民警辨認是同一名男子。此後,警方通過走訪排查上百人,最終在燕子磯附近鎖定嫌疑人郭某。
10月17日晚,郭某被警方依法抓獲。據警方介紹,今年48歲的郭某,從小就喜歡書法,經常尋找一些字帖練習、收藏,前不久他在棲霞區甘家巷遊玩時,發現了附近的幾處石刻,便想將其拓印下來帶回家臨摹練習。不想先後兩次行動,均被文物保護志願者發現並制止,更沒想到警方會找上門。
根據治安法相關規定,因郭某採用非專業手段粗暴地、不計後果地盜拓石刻,警方對其處以7日行政拘留,並處500元罰款。目前,郭某已經被關押在拘留所中。
最新舉措
警方將安裝38個「電子眼」全天候監控
值得一提的是,蕭憺墓碑亭周圍原本設有鐵柵欄,鐵門上還有一把鎖,但據郭某交代稱,他拓印時,柵欄並沒有鎖住。而蕭景墓望柱則完全暴露在田野間,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昨天,記者前往現場查看時發現,目前蕭憺墓石碑已經換了「鐵將軍」把門,但蕭景墓望柱仍然置身田間。
昨天,南京市棲霞文化旅遊局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文保部門針對棲霞區內的文物,一方面聘請居住在文物附近的群眾參與到文物巡查工作中,另一方面專門聘請57名具有一定文物專業知識且熱心文物保護公益事業的志願者,對轄區內市級以上的57個文保單位,進行定人定崗每天巡查兩遍。
同時增加技術監管手段,將對棲霞區內38處市級以上田野文物安裝戶外電子監控探頭,分別在棲霞區公安分局和棲霞區文化旅遊局內建立全天候室內監控平臺系統,確保文物安全。並在文物附近醒目位置樹立保護警示牌同時公布舉報電話,對發現文物遭受損害並及時舉報者,經核實確認後給予一定經濟獎勵。
此外,針對部分地處田野間的國寶級文物,目前文化旅遊局已經啟動南朝石刻物理保護工作前期調研和規劃,力求減輕文物遭受化工酸雨、風吹日曬的侵蝕。
嘉獎
公安部門為4名志願者申報見義勇為獎
近年來,特別是國家文物保護法頒布以來,市民、遊客保護文物的意識提高了很多,但仍有一小部分人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有意或無意對文物造成損害。對此,警方提醒,任何人或者單位、團體非法破壞文物的行為,將由文物主管部門和警方,依照相應的法律法規嚴肅查處,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將追究其刑事責任。
同時,歡迎廣大市民積極向文物保護主管部門或警方舉報此類行為。目前,棲霞區見義勇為基金會正在為此案中積極主動保護文物的市民志願者申報見義勇為獎勵。
深度追問
1.
這兩處國寶級文物究竟有多珍貴?
一個是「反左書」絕唱,一個是「南派代表」
被汙損的蕭景墓神道僅存一石柱,現存石柱為神道西側石柱,是南朝陵墓石柱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碑文上的文字均屬於書法藝術價值極高的南朝梁時「反左書」。蕭景墓神道石柱題字書法整齊嚴謹、筆畫勻稱和諧。最關鍵的是南朝梁時盛行的反左書,不久便銷聲匿跡,成了我國書法史上的絕響。
而蕭憺墓現存石碑,為神道東側石碑,是我國迄今保存最為完整的南朝碑刻,也是現存南朝陵墓石碑中保存文字最多的一座石碑。上面的文字也是書法珍品,全稱是《梁侍中司徒始興忠武王碑》,由徐勉撰寫碑文,書法名家貝義淵書寫。近代著名學者梁啓超稱「南派代表,當推此碑」,盛讚該碑書法。這塊碑的拓本相當少見且珍貴,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份清代拓本。
2.
兩次盜拓對「國寶」傷害多大?
墨汁已滲入石質內部,想洗都洗不掉了
國寶慘遭汙損拓印事件發生後,9月29日南京市文廣新局立即組織南京博物院兩名石質鑑定專家赴現場進行鑑定和評估。
經現場勘測,蕭景墓神道石柱上的「反左書」碑文全部被墨汁浸染成了黑色,柱身留有大量墨汁流淌並滲入內部的痕跡。而蕭憺墓石碑碑文正面及反面都存在墨汁流掛現象,特別是正面碑文部分被墨汁浸染特別嚴重,完全滲入石質內部,已經看不出碑面石質原本的色澤,這將對文物造成永久性傷害,龜趺座背上也滴落了許多墨汁。
10月3日至8日,棲霞區文化旅遊局委託宜興金陵文物研究所對蕭景、蕭憺陵墓石刻墨跡汙損進行了清洗,前後共花費3.5萬元。兩「國寶」的墨跡汙染基本清洗乾淨,但碑文陰刻字體已經受到墨汁侵蝕。此外,蕭景墓望柱下沿裂縫內墨跡和蕭憺墓碑碑石下側約有20平方釐米的墨跡都無法清理乾淨。
3.
為何僅拘留7天罰款500元?
拓印確實造成汙損,但未到「故意損毀文物罪」
郭某私自拓印期間,並沒能獲得拓印成品,但郭某的行為已經對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不少文物愛好者呼籲對其嚴懲。可是,警方在調查後僅僅對其作出拘留7日罰款500元的處罰,不少業內人士在聽說後都覺得「罰得太輕」。
對此,棲霞公安分局法制大隊民警馬修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刑法中有「故意損毀文物罪」,但郭某的行為僅僅是拓印,雖然對文物造成了汙損,並沒有達到故意損害的嚴重情節,因此只能根據治安處罰條例對他進行懲處。當然,如果郭某獲得了拓印成品,公安機關還將對成品進行追繳。如果其已經對外出售,警方也會對其追繳非法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