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刻遭美術學院師生拓印,警方介入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國慶假期期間,位於江蘇丹陽、矗立1500餘年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南朝石刻,遭到多名外地大學生非法拓印,這一行為所幸被制止,但消息傳開後仍引發公眾熱議。

10月8日下午,丹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文物科科長張益告訴澎湃新聞,8日,涉事的某大學帶隊老師已經來到丹陽,其解釋稱是課堂結合野外進行「遊學」,將南朝石刻拓片用於學習研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違法」,對此感到抱歉。

張益表示,經過專家鑑定,涉事大學師生的拓印行為未對文物本體造成損害,僅對三隻「神獸」的外觀有少許影響,將聘請有相關資質的單位和專業人員處理殘存的墨痕、墨跡。文物部門將沒收非法拓印的拓片,並研究對該行為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

某大學美術學院師生非法拓印南朝石刻被舉報。

1500年南朝石刻遭盜拓

一群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將紙鋪開,緊貼在一尊大型動物石刻上,隨後便忙著拓印,不時傳來擊打石刻發出的「噹噹當」響聲。

10月6日中午,文物愛好者「若耶溪」(網名)和朋友一起到丹陽三城巷一帶,尋訪南朝石刻,拍下上述畫面。

據「金陵文物古蹟」微信群群主、文物愛好者邵世海稱,當時,「若耶溪」發現一群人正在三處南朝陵墓石刻前拓印,便將現場畫面拍成幾段小視頻發到微信群。當得知這些年輕人未經文物部門批准,屬於非法拓印之後,「若耶溪」很快向丹陽市文物部門舉報。

丹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文物科科長張益對澎湃新聞說,當天中午12點20分左右,他接到舉報就立即聯繫了負責該片區南朝石刻的唐師傅,請其一起火速趕往事發現場。不成想,張益途中發生爆胎,幸好文保員唐師傅及時趕到制止了盜拓行為。

根據唐師傅了解,這些年輕人自稱是某高校的大學生。張益稱,這些人被驅散後,很快乘車離開現場,同時未經同意帶走了拓片。好在在他們走之前,唐師傅記錄了車牌等信息。

張益說,他趕到現場看到,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上有少量疑似墨跡,就拿起電話報警,「文保單位遭人擅自拓印,可能存在部分塗損」。

事後,張益調取監控錄像證實,梁文帝蕭順之建陵南側石刻、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梁簡文帝蕭綱莊陵石刻以及建陵文物保護標識碑遭到拓印。

石刻僅外觀受少許影響,涉事師生或被處罰

據《現代快報》報導,南朝石刻鎮守在南朝帝王陵墓前已歷經1500餘年,它們和帝陵融為一體,不僅藝術價值高,文化價值、歷史價值都非常高。

南朝石刻分散在南京、句容、丹陽三地,其中南京21處,集中在棲霞和江寧區,句容1處;丹陽11處,石刻的造型生動,氣勢雄偉,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珍品。

業內專家稱,文物拓印需要專業人士操作,並採用專業技術,否則會對文物造成汙染、損壞。因此,文物拓印必須文物部門批准。而南朝石刻意義重大,既是中國雕塑史上最精美和最具藝術性的實例,也是研究漢代以後、唐代之前陵寢形制的重要依據。作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需要國家文物局批准才能拓印。

張益表示,南朝石刻歷經1500餘年,表面已出現嚴重風化,非法拓印對其傷害很大,墨汁流淌、滲入石刻內部,會導致石刻圖案無法辨識,而敲擊則會對石刻本體造成損害,造成表皮脫落。

根據《文物複製拓印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複製、拓印文物,應當依法履行審批手續。依據相關法律,未經許可私拓違法,可以處2萬元以下罰款,如果對文物造成損壞,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據警方向丹陽市文物部門的通報,盜拓南朝石刻的數名涉事師生來自上海大學美術學院。

張益告訴澎湃新聞,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的相關領導以及涉事帶隊老師已經趕赴丹陽市,配合相關部門調查處理。涉事老師自述,其已研究南朝石刻很久,此番是課堂結合野外進行遊學,只是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已違法。

根據相關專家鑑定,涉事師生的拓印行為未對文物本體造成損害,對三尊南朝石刻的外觀有少許影響,相關部門將聘請有相關資質的單位和專業人員處理殘存的墨跡。

張益表示,鑑於涉事師生的行為已經違法,但其將石刻用於學習研究之用,而非用於商業販賣,文物部門將根據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南朝石刻如何防止被盜拓?

丹陽「國保級」的南朝石刻遭非法拓印,並非首例。

根據媒體報導,早在2014年,位於南京棲霞區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南朝蕭景、蕭憺陵墓石刻也遭非法拓印。警方在調查後,對盜拓者作出拘留7日罰款500元的處罰。為了清洗石刻上殘留的汙跡,前後共花費3.5萬元,才將墨跡汙染基本清洗乾淨,但碑文陰刻字體已經受到墨汁侵蝕。

如今,非法拓印事件重演,讓南朝石刻保護的話題再次引起關注。

據張益介紹,丹陽的11處南朝石刻,散步在丹陽市開發區、胡橋鎮、陵口鎮等地的野外,保護難度較大。

考慮到這一點,十多年前,丹陽市曾邀請全國各地權威文保專家,就丹陽的南朝石刻保護問題進行論證。當時,有專家建議給南朝石刻加玻璃罩或者建亭子,對此,有專家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加了亭子或者罩子之後,會破壞周邊歷史風貌,加速風化等。「由於專家們的意見存在分歧,最後,不了了之。」張益說。

張益告訴澎湃新聞,2016年,丹陽對包括南朝石刻在內的121處各級文保單位加裝了高清監控探頭,並為文保員配備手機,直接連接監控,隨時查看現場。

張益表示,為了更好地保護南朝石刻,今年丹陽市已委託江蘇省考古研究所對南朝石刻進行全面系統地進行調查、勘探。之後,丹陽市根據調查情況,形成保護規劃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

(來源:中青網教育)

相關焦點

  • 「國寶級」石刻遭盜拓,拓印文物的正確姿勢?
    國寶遭盜拓 近日,「某大學師生盜拓千年國寶」一事引發廣泛關注,事情起因:該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一老師組織學生到江蘇丹陽,對南朝陵墓石刻進行人類藝術史多樣化課程教學,過程中,他們直接在文物古蹟上進行拓印。
  • 南朝石刻遭拓印事件始末 拓印是什麼意思對南朝石刻有何影響
    後來,拓印技術出現,讓石刻碑文得以流傳。不過最近,在江蘇丹陽,多名大學師生卻因盜拓文物引起爭議。什麼是盜拓?盜拓又會對文物造成什麼影響?回顧:南朝陵墓石刻遭盜拓在江蘇丹陽,坐落著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朝陵墓石刻,這些石刻造型生動,氣勢雄偉,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珍品。
  • 南朝石刻遭大學師生非法拓印:文物部門報警,涉案教師道歉
    近日(6號),一群大學生在未向當地文物部門申請的情況下,非法拓印位於江蘇省丹陽市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朝齊梁時期帝王陵墓石刻群,這一幕被當天恰好趕去尋訪石刻的一位遊客拍到。據工作人員觀察,共有梁文帝蕭順之建陵石刻、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和梁簡文帝蕭綱莊陵石刻的三處石獸被擅自拓印,被拓印的石刻本體及附近,留有少許黑色汙點,疑似盜拓時留下的痕跡。江蘇省考古研究所所長 林留根:為什麼不準私自拓、隨意拓、任意拓?這就是對文物一個保護的需要,因為拓片,特別是對石刻文物是損害,它的這個墨跡上去,滲到石刻的縫隙裡面去,對它是一種破壞。
  • 中國石刻文物歷代風貌及拓印的注意事項
    為什麼非法拓印會對石刻文物造成損壞?石刻文物的價值究竟有多大?這就要從中國古代石刻技藝的發展說起…… 因此,拓印石刻文物也就成了一項流傳已久的傳統技藝。 拓印古碑石刻,是一項頗具難度的工作。石質雖然遠比紙質、陶質、瓷質、絲質堅硬,但也經不住千百年間風霜雨雪的「摧殘」——越是久遠的石刻文物,越會發酥發軟、並出現各種細小裂紋。如若石刻所在地區有過酸雨等環境問題,則更會對表面造成永久性的腐蝕傷害,使其布滿文字或紋飾的表面越發脆弱。
  • 濟南石秀山宋代紀年石刻首次拓印
    近日,濟南市長清區文物保護管理中心在崮雲湖街道陸家莊石秀山南麓發現一處有明確紀年的大型北宋石刻畫像,整個畫像通高2.75米,寬2.35米,距今已有933年歷史。據悉,該石刻畫像坐東面西,為首次發現。畫像為兩位道家人物,人物神情平靜而深邃。
  • 為什麼在1500年前的丹陽南朝石刻上拓印學習卻違法了?
    這幾天,因為有關上海某大學的學生非法拓印丹陽南朝石刻的新聞,又一次引起了人們對古代文物保護問題的關注。拓印是把碑刻、銅器等的形狀和上面的文字圖形印下來的一種方法,通常是現在物體上蒙一層薄紙,先輕輕拍打使其凹凸分明,然後上墨,顯示出文字、圖像來。
  • 嶗山風景區「拓印嶗山」工程:獨創吊索拓印絕技
    首先是上紙,他們用於覆蓋貼印在石刻表面的宣紙必須提前一天經過泉水浸泡,使紙變得鬆軟便於貼合石刻;其次是上墨,就是等覆蓋石刻的宣紙晾乾後,在宣紙表面上墨,這是拓印最細緻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他們將小塊布料用膠帶纏成蠟筆大小,用這個工具對要刻的字進行描邊來保證石刻拓印的清晰度;最後一步是等墨跡幹後,將覆蓋在整塊石刻上的宣紙慢慢揭下來,一處石刻的拓印就算是完成。
  • 南京破獲非法拓印「國寶」案 當事人被罰500元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棲霞派出所獲悉,10月17日晚上,嫌犯被警方抓獲,這起非法拓印塗汙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案得以告破。  通訊員 棲文軒 現代快報記者 王瑞  案情回顧  兩處南朝石刻遭汙染,盜拓人跑了  今年9月20日下午,南京市文物保護志願者前往棲霞區甘家巷附近蕭憺墓碑亭石刻進行巡查時,發現一名男子在附近鬼鬼祟祟,形跡十分可疑。
  •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一女子遭三男子迷奸?警方已介入
    針對9月30日網傳「江蘇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一女子遭三男子迷奸」一事,該校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30日上午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學校已注意到前述網傳信息,目前江寧警方已介入,因涉及刑事案件,正在偵查中。目前,學校正配合警方調查。  同日上午,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一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暫不方便透露相關情況。
  • 綦江農民版畫 拓印城市的文藝範與煙火氣
    一方山水孕育一方文化,綦江農民版畫,正是在這片土地上,歷經上千年生活與藝術的交融,拓印出不同時期這座城市的文藝範與煙火氣。李成芝在版畫院教學生學習版畫。陳星宇 攝緣起>>>上千年材料與技法的演變回顧綦江農民版畫的發展歷史,實則是一部關於材料的探索史與技法的改革史。
  • 花錢就能給你機會拓印城牆磚 研學機構「童樂學丫」被指違反「城牆...
    最近,接連發生了鎮江丹陽南朝陵墓石刻遭大學生私自拓印、南京紫金山明孝陵下馬坊神烈山碑被人塗汙描紅的事件,為戶外文物的保護敲響了警鐘。然而,近日又有南京文物愛好者反映,一家名為「童樂學丫」的幼教機構組織孩子活動,私自對南京明城牆的城磚製作拓片。
  • 樹葉拓印藝術 傳承傳統文化
    拓印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在公元前兩千年,重要大事記載便已被鐫刻於骨板或青銅,亦有刻於磚瓦、陶瓷、木料、玉石以保存文字及圖像者,唯用於長篇碑文最多之質材當推石料。古代的拓印就是把一張堅韌的薄紙事先浸溼,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輕輕敲打,使紙入字口,待紙張乾燥後用刷子蘸墨,輕輕地、均勻地拍刷,使墨均勻地塗布紙上,然後把紙揭下來,一張黑地白字的拓片就複製完成了,這種複製文字的方法,稱之為"拓印"。它是將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紙、墨拍印出來,以便保存和傳播的工藝方法。
  • 15歲女生遭欺凌被扒光上衣扇耳光 警方已介入調查
    近日,福建中華技師學院宿舍內,15歲女生小小(化名),連續2天遭5名同學欺凌。11月24日,在該校宿舍內,15歲女生小小(化名)被扒光了上衣,遭女生扇耳光,揪頭髮,辱罵……如今,小小被接回家,已將自己封閉起來,晚上不敢入睡,口中還總是喊著:「媽媽,很疼很疼。」
  • 確診前去過多個酒吧,成都20歲女孩遭「人肉」!警方介入調查,當地媒體發聲
    確診病例遭「人肉」搜索12月8日,成都公布了新增3例確診病例活動的軌跡,其中一名患者20歲的趙某為7日通報確診病例盧某某和趙某某的孫女。成都警方介入調查確診病例個人信息洩露據澎湃新聞報導,成都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針對「病例趙某個人隱私疑被洩露」一事,公安已介入調查。
  • 3歲男童稱遭幼兒園老師針紮下體 警方:已介入調查
    (原標題:3歲男童入園第二天遭老師用針紮下體?荔灣警方:已介入調查) 8月17日是3歲8個月的小傑(化名)上幼兒園的第二天。當天晚上,小傑因為下體疼痛難以入睡,爺爺詹勇(化名)查看發現小傑下體出現疑似針眼的紅點小傷口。詢問下,小傑道出白天在幼兒園曾遭老師用針紮下體。
  • 福建一女大學生舉報遭老師猥褻,警方介入調查
    福建一女大學生舉報遭老師猥褻,警方介入調查:2日,福建商學院一女生爆料稱,去年11月,選修課教師王某恩將其誘騙至偏僻地帶,對其強行猥褻並試圖性侵,還在微信中多次發送色情圖片。隨後該女生決定向學校和福建省教育廳舉報。期間還與王某恩籤訂《諒解書》,由王某恩支付補償款。
  • 小班美術教案:紙版拓印畫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美術教案:紙版拓印畫 2012-02-20 12:34 來源:[標籤:來源]
  • 著名學者賀州學院李曉明教授到宜章考察「艮巖」摩崖石刻
    月初7月8日賀州學院南嶺民族走廊研究院院長李曉明教授一行到宜章莽山參加鄉村振興學術圓桌會議,次日上午考察跳石子瑤寨後即往宜章縣中夏公園考察「艮巖」摩崖石刻。這方法比拓印好,對摩崖石刻沒有物理傷害,也無化學傷害,還便於後期資料整理和檢索研究。李曉明和他的同事上午十一點半找到「艮巖」,即展開考察,一套規範程序,非學界人不知其嚴謹。中午用餐時間過了,筆者委婉提醒,竟然無有反應。直到下午兩點半,李教授一直滿頭大汗作業,當李教授宣布此行沒有白來錄得二十一方摩崖石刻時,響起了歡呼聲。
  • 燕郊一業主遭鄰居半夜多次砸門,警方介入
    上上城三季一業主半夜多次遭鄰居砸門,業主不開門就斷電、威脅恐嚇,業主忍無可忍,警方介入!燕郊一業主遭鄰居半夜多次砸門,警方介入>>>> 近三個月,上上城三季業主遭鄰居租戶半夜多次砸門@第二斑碼11:事情背景:我是業主,居住在上上城三季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