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的浪漫,憑什麼「徵服」上海灘?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風物菌 地道風物

▲ 同濟大學,櫻花道。攝影/方託馬斯

-風物君語-

「前方到站:

同濟大學」

隨著熟悉的報站聲,10號線的車門緩緩打開,年輕的人們魚貫而出。從4號口出站,乘一個長長的扶梯,右轉幾步路的距離,就能走到同濟大學的校門。

▲ 同濟大學校門。 攝影/楊作勳

建校已經113年的同濟,一直以出色的工科聞名全國。不僅修起了大半個上海,在全國的土木、交通、橋梁建設中,更是隨處可見同濟人的身影。但比起百年名校的稱號,同濟學子更為津津樂道的,是擁有這個以校名命名的地鐵站。

▲ 另一個「宇宙中心」五角場。 圖/視覺中國

在上海軌道交通領域有著突出貢獻的同濟,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為自己規劃了這樣一條開到校門口的地鐵10號線。出校門乘坐3站地鐵,就能直達宇宙中心五角場,沿線的許多換乘線路,更是讓整個魔都盡在掌握。

如果在上海選一所大學生活、學習、戀愛,似乎沒有比同濟更合適的了。

帶著「德味」濟天下

南北樓前的草坪上,豎立著兩根「同濟大學國立柱」,一根上刻「繼往」,一根上刻「開來」,既訴說著同濟曾經的命運跌宕,也喻示著同濟人面向未來的理想。

▲ 同濟大學國立柱。 攝影/楊作勳

1907年,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在上海創辦德文醫學堂,翌年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是為同濟大學的前身。在上海話裡,「同濟」是德語「Deutsch」的諧音,「Deutsch」意為「德意志」,可見同濟從創建之初就與德國有著深厚的淵源。而同濟之名,還出於《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濟而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頗合「人類命運共同體」之義,不僅有醫者仁心,更藏著卓識遠見。

▲ 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全景。 攝影/吳勝波

到了1912年,同濟德文醫學堂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併,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3年正式定名為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當時首批經國民政府批准成立的7所國立大學之一。作為上海乃至全國最有「德味」的大學,同濟將它的「德風」一直延續至今。不僅在學術上保留著德國式的嚴謹,更開設了許多中德合作的特色學科。

▲ 同濟大學中德學部。 攝影/楊作勳

2004年,同濟與德國政府合作成立中德工程學院,與二十多所德國應用科技大學成為合作夥伴,每年將大批同濟人送往德國深造。在德華人留學生群體裡一直流傳著這樣的笑話,據說所有留德華人中有一半都是同濟人,同濟人中更有一半都來自這個人稱CDHAW的中德工程學院。CDHAW的同學在留德後大概率依然能夠成為同學,留學對他們而言,似乎不過是將整個班級從中國搬到了德國。

▲ 圖1: 同濟德文工學堂。 圖2: 同濟大學前身——1922-1971年期間的同濟醫工學堂舊影。圖/網絡

抗戰爆發後,同濟師生經過三年流離、六次搬遷,先後輾轉浙、贛、桂、滇等地,直至1940年落腳四川宜賓的李莊古鎮。在李莊,日軍的侵略也從未停止,長期的戰火紛飛,讓學生們的生活艱苦至極。據時任代理校長周均時1941年8月31日的報告:「查本月11日上午9時敵機狂炸宜賓,本院門診部後座中一彈,庫房膳食廚房炸塌,辦公室右首板壁一座震壞,並震破窗戶多處,經於十二三日停診兩天加以整理。」就是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同濟學子依然懷揣著赤誠的理想,讓同濟精神得以薪火相傳。

▲ 李莊古鎮。 圖/視覺中國

當時醫學院有個學生叫夏樹國,每次逃警報時,總帶著一個方形小包裹,同學們以為他捨不得家裡的傳家之寶,誰知打開一看,裡面躺著的是一本《解剖學講義》。正是無數這樣的堅持,讓同濟師生們在硝煙瀰漫的戰爭年代教學不輟,等到1946年回遷上海後,同濟大學發展成為以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的海內外著名綜合性大學。

▲ 同濟醫院院長、德醫公會創辦人寶隆。 圖/網絡

雖說如今的同濟以工科著稱,但當時的同濟文學院也是赫赫有名,聚集了一批有重要影響的人文學者。不僅有中文系主任郭紹虞,哲學系主任熊偉,德文系主任陳銓,如章士釗、鄭壽麟、楊一之、陳康、馮契、馮至等著名教授也都曾在同濟文學院任教。1949年文學院被併入復旦大學後,同濟文科建設便中斷近半個世紀,直到57年後的2006年,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才得以重新組建。

▲ 同濟大學秋天校園。 攝影/卡瓦格博

頗有些機緣巧合的是,曾經的同濟哲學系主任熊偉先生20世紀30年代在德國波恩和弗萊堡留學,應該是中國唯一稱得上海德格爾弟子的哲學家。而重建起同濟人文學院的孫周興教授,是熊偉先生的學生之一,也是當今中國研究海德格爾哲學的大家。從這種冥冥之中的傳承裡,或許能看到同濟文科建設的「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作為國內土木建築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大學,它始終保留著「人文化成,同濟天下」的情懷。

不只是四平路公園

作為一所以建築、土木、設計等專業聞名的學校,同濟大學校園裡的建築就像是同濟的名片,不僅極具造型之美,更可見其歷史底蘊。

▲ 同濟大學衷和樓。 攝影/楊作勳

從四平路的正門走進同濟,可以看見巨大的毛主席像朝你揮手。這裡是同濟的熱門集合地點,不管去哪裡搞社團活動,總要先在這裡碰頭。「明晚八點,毛像見」,成了同濟人默契的暗號。

▲ 同濟大學毛主席像。 攝影/布博鑫

國內很多大學都可見毛主席像,隔壁的復旦也不例外。但復旦的雕像造型是背著手,同濟的則作揮手狀。同濟坊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揮手的毛像結構是懸臂梁,五十年前這種技術只有同濟做得出。

四平路校區雖然不大,但穿行在各色樓宇之間,多少能看出同濟的性格。

▲ 同濟大學運籌樓。 攝影/楊作勳

比如建於1961年的同濟大學大禮堂,曾是遠東最大的禮堂,它淨跨40米的拱形網架結構,被譽為當時同種形式的亞洲之最,人稱「遠東第一跨」。大禮堂大廳外跨54米,禮堂設3564個座位,和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拱形網架薄殼結構相適應,開闊的大禮堂廳內沒有一根柱坐在廳內,視覺效果極佳。每年在這裡舉辦的十大歌手決賽,總是盛況空前,一票難求。

▲ 同濟大學大禮堂內景。 攝影/楊作勳

又比如建成於1954年的同濟文遠樓,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座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也是中國最早的包浩斯風格建築;古樸典雅的西南樓,採用三層磚混結構,白牆黑瓦,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風格,頗具唐風遺韻,2004年入選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還有雙塔造型的圖書館、建築學院的青紅樓……每棟建築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放在一起看又相得益彰,可見當年規劃校園時教授們的深切用心。

▲ 同濟大學圖書館。 攝影/楊作勳

如果你是同濟人,那你一定要在圖書館迷過路,在三好塢餵過大白鵝,在衷和樓的樓頂看過東方明珠,在《將愛》裡李亞鵬狂奔過的一·二九操場刷過鍛鍊打卡,才算是一個合格的同濟人。

▲ 圖1: 城市規劃學院。圖2: 129大禮堂。 攝影/楊作勳

只可惜對於某些專業的學生而言,四平路的校園生活還沒來得及回味,就要集體搬遷去遙遠的嘉定校區。「黃渡理工」雖然是嘉定同濟人的戲稱,但等真有一天收到「江蘇移動歡迎您」的簡訊時,才發現自己已然把生活過成了段子。

▲ 嘉定校區仰望星空樓,當然它還有一個更有名的名字。 攝影/雪梨

在同濟,你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雖然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卻依然面臨異地戀的困境——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們都考上了同濟,但你在四平,我在嘉定。不得不說工科男生是有恆心和毅力的,許多嘉定的男孩寧願每天花8塊錢坐兩個小時的北安跨橫穿上海,也要留住校園時代的愛情。

▲ 圖1: 工程試驗館門口。 攝影/gaohongyi;圖2: 同濟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 攝影/葉林

如果說同濟目前還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區平等」,但有一種真正的平等,相信除了同濟以外,沒有哪所國內高校可以做到。在同濟,不管你是工科、理科、文科還是藝術類院系,都難逃學高數的命運。傳說同濟大學出版的高等數學,是全中國發行量前三的書籍,如果要問這本總發行量超過6000萬冊的同濟版高數有什麼缺陷的話,大概就是學分太高、重修費太貴吧?

最浪漫的「工科」生活在哪裡?

作為一所校風嚴謹的大學,同濟似乎把所有的情懷都放在了「吃」這件事上。同濟的夥食是公認的好,否則上海灘也不會有一句「吃在同濟」廣為流傳。後來大廚師傅去了《天天向上》,一塊紅燒大排又引得全國高校學生羨慕不已。許多同濟人應該都有類似的經歷,帶著曾經的同學來同濟參觀,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竟然是「帶我去吃紅燒大排」。

��向左滑動

▲ 圖1: 學生食堂舊址。攝影/布博鑫;圖2: 從三好塢出來,瑞安樓旁的小路。 攝影/ddhhdd;圖3: 北樓-天光。攝影/紅葉江北;圖4: 第一食堂外。攝影/ddhhdd;圖5: 西北食堂二樓。 攝影/李海燕

同濟好吃的當然不止紅燒大排,四平路五大食堂的師傅個個都是「掃地僧」。平時從不顯山露水,直到某天下課發現西苑刀削麵窗口掛上了暫停的牌子,才知道原來拉麵師傅出國交流了。

��向左滑動

▲ 圖1-3: 西苑食堂。 攝影/楊作勳

而在四五年前的同濟,每每入夜都能看到無數黑暗料理的小推車包圍校園,結束一天的學習生活,宵夜就是最幸福的犒勞。可惜後來一經整改,非正規的攤販已被取締,許多新同濟人已不知道這段「黑料」往事。

▲ 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西苑「同濟那碗面」-大腸面。 攝影/雪梨

雖然沒了「黑料」,但同濟人的「黑料」情懷永不停止。2016年同濟在西苑食堂的負一層開起了大排檔,放課後與舍友一起喝啤酒吃燒烤,剝著小龍蝦暢談理想,這裡是只屬於同濟人的深夜食堂。

▲ 西苑大排檔夜市準備的炭火。 攝影/楊作勳

吃在同濟丨春天也在

在同濟,春天是值得期待的。當櫻花開放,人潮湧動,整個學校都在粉色的花海裡溫柔了起來。

▲ 同濟大學賞櫻地圖。 供圖/微博@同濟大學

從赤峰路上的南門進入校園,200多株日本櫻花一直開到愛校路的盡頭。這些櫻花是1997年同濟九十周年校慶時日本友人贈送的禮物,希望以「櫻花為證,中日友好,世代為繼」,刻著這句話的紀念碑至今仍保留在盛開的樹下。

▲ 「櫻花為證,中日友好,世代為繼」紀念碑。 圖/視覺中國

雖然叫「櫻花大道」,實際這條路卻不過百米。即便如此,來同濟看櫻花依然是許多人的bucket list(人生目標清單)。每年清明前後花開最盛,許多校外的遊人慕名而來,櫻花樹下人頭攢動,是名副其實的「四平路公園」。

��向左滑動

▲ 圖1: 在櫻花大道拉手風琴的爺爺。攝影/楊作勳;圖2:眾所周知,同濟是貓的天下。 圖/視覺中國

「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來同濟看櫻花,不僅櫻花溫柔,櫻花樹下的人更是可愛。戴著禮帽的老者站在樹下,用手風琴拉一曲蘇聯小調;慵懶的貓霸佔著樹下的長椅,眯著眼睡午覺;學理工的男孩在樹下掛上他的三行情詩;臨近畢業的短髮女孩穿著學士服,在相機裡定格青春的最後一瞥。

��向左滑動

▲ 圖1: 在櫻花大道上拍攝畢業照。 圖2:櫻花大道。 攝影/尹明 供圖/中國爬樓聯盟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雖然上海有顧村公園、辰山植物園的櫻花盛景,人們卻依然偏愛同濟的櫻花。因為只有在這裡,才能勾起那些屬於青春的悸動,年少的懵懂在粉色的光影裡逐漸清晰,在名為時光的泥土裡,開出了舊日的美麗回憶。

▲ 在同濟櫻花大道騎行。 攝影/尹明 供圖/中國爬樓聯盟

浪漫或許是轉瞬即逝的,就像櫻花的花期只有短短的一周。務實的同濟人,更願意將自己的浪漫寄情在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裡。當花瓣落進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們都知道,屬於同濟的羅曼蒂克永遠不會消亡。

▲ 櫻花大道。 圖/視覺中國

- END -

文丨太師(同濟大學2020屆校友)

編輯 | 蘋果

圖片編輯 | 陶子

封圖 | 視覺中國

特別感謝同濟大學2019屆校友臉哥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版權所有——微信公眾號:地道風物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資料

王涘崖:為什麼你們學校的毛主席像是背手(抬手)的?

拇指城同濟版:新生指南 | 第一篇·你不知道的同濟

名校往事:同濟大學歷史沿革

烽火同濟:在李莊的日子裡

同濟土木人:建築風韻 | 古樸典雅的西南樓

澎湃新聞: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曾經有多牛?章士釗、馮至曾任教

原標題:《同濟大學的浪漫,憑什麼「徵服」上海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百年同濟醫的恩怨,緣起武漢大學的盛情招待和上海灘高校三強爭霸
    武漢大學和同濟醫學院的恩怨 武漢大學盛情迎接同濟大學醫學院1950年4月20日,華東教育部唐守愚副部長到同濟大學口頭宣布中央決定: 同濟大學醫學院及附屬醫院遷武漢。這一消息即刻在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 不僅領導層中有不同意見, 而且教授中的多數不支持搬遷。
  • 同濟大學社會關注度有多低?同濟校友:已經低調到被央視所遺忘!
    其實同濟大學的櫻花也很美在國內提到櫻花大學,那麼首先想到的就是武漢大學,似乎只有上海人民才知道四平路人民公園的櫻花大道,同濟大學和武漢大學雖然校園中都有美麗的櫻花,然而在國內的知名度卻相差甚遠,從某網絡平臺的粉絲數量對比就可以看出差距,作為有著德系背景的同濟大學
  • 上海灘的五大金剛:復旦、上交大、同濟、上財和華東師大
    不過交通大學的大部分在1956年都搬到了西安,就是現在的西安交通大學。現在的上交大只是在原來老交大的一、兩個系上發展起來的,所以一開始上交大比較弱,長期被人譏諷為船舶製造學校。這也是上交大在上海灘當不了老大的原因,如果是原交大的整體或者1/2,就肯定是老大,原先的基礎太薄弱了。不過,上交大的發展速度極快。
  • 同濟大學被高估是因為地處上海?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民國時的同濟
    提起上海的高等教育也即上海的著名大學,人們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兩所全國知名的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而對在上海灘排名第三的同濟大學則往往知道的不多,或者即使知道也是不深入。偶有聽說同濟的,也是因為武漢的同濟醫院,而不是上海的同濟大學。即使同濟醫院是同濟大學分出去的。
  • 民國時期上海灘的浪漫,都在這三部電影中
    浪漫,是眾多電影中都會有的一個元素。要問小編最喜歡的浪漫風格,那一定是民國其實大上海的浪漫了。那種中外結合的服裝、建築、顏色,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後,充滿了復古風情的浪漫。而帶有這種風格的電影也是小編的最愛。今天時間電影院就為大家介紹三部身處民國時期大上海的電影。
  • 醫學人才培養十大高校令同濟大學心痛,西遷為復旦崛起創造條件!
    其中華中科技大學的高排名令人吃驚,在中國的老牌醫學院名校中「北協和、南湘雅、西華西、東齊魯、中同濟」,只有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未能進入榜單十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為中國傳統老牌醫學院扛起大旗,然而面對這份數據,最難過的當屬同濟大學,現在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就是當年從上海西遷武漢的同濟大學醫學院,也是同濟大學的創校的源頭。
  • 歷史的選擇:曾經上海灘的「野雞大學」,最終變成屈指可數的大學
    近日,教育部審核通過《復旦大學章程》。復旦大學的章程修正案將近一萬字,歷經四年打磨,三次大篇幅修改,其中「學術獨立、思想自由」被正式寫入大學章程。簡短的八個字,貫穿在復旦大學的發展歷程裡,體現出復旦大學社會責任感和探索學術真理的精神。
  • 目前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的歷史變遷,有同濟大學和大同大學的血脈
    五大交通大學交通大學是明末中日甲午戰爭後,由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清朝直隸總督王文韶在上海組建後來的國立交通大學,在民國時期被譽為「東方的MIT",解放後交通大學主要分為5大知名高校,最出名的是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還有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和遠走臺灣省的新竹交大
  • 同濟大學113周年校慶活動匯總表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文化 5月11日-6月17日 線上 「上海之春校園行」2020上海之春同濟大學藝術成果展示季 藝術與傳媒學院 文化「濟憶」輔導員講校史活動 黨委學研工部校史館 文化 5月20日9:50-11:00 線上 同濟大學&泰國法政大學合作籤約儀式
  • 同濟大學醫學院年輕醫學殿堂但擁有名校光環20考研招生啥情況?
    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985工程、 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同濟大學醫學院是2000年合併上海鐵道醫學院後成立的,同濟大學醫學院 依託同濟大學及上海地域優勢成立的一個資歷尚淺的年輕醫學殿堂。
  • 高校足球氛圍解密 | 同濟大學
    百年同濟,百年足球同濟大學悠久的足球傳統一直從中國近代貫穿至今經過歲月的洗禮同濟大學的足球氛圍更顯濃烈與厚重同濟人的足球精神更顯珍貴與刻骨此次高校解密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來自魔都的985高校同濟大學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1908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截至2019年11月,學校設有29個專業學院,9家附屬醫院。4個校區佔地3810畝,總建築面積181餘萬平方米。有全日制本科生18115人,碩士研究生12105人,博士研究生5766人。另有國際學生3575人。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教師在2020年同濟大學醫學...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教師在2020年同濟大學醫學院 PBL教案比賽中獲獎 2020-12-22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濟大學「深海探索館」開館 免費向公眾開放
    11月29日,同濟大學「深海探索館」在同濟大學東校區開館,該館旨在向公眾普及海洋科學知識、傳播深海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及科技,尤其期望激發廣大青少年對海洋科學的熱愛、對深海大洋的興趣。    11月29日,同濟大學「深海探索館」在同濟大學東校區開館,該館旨在向公眾普及海洋科學知識、傳播深海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及科技,尤其期望激發廣大青少年對海洋科學的熱愛、對深海大洋的興趣。
  • 同濟醫學院 ≠ 同濟大學醫學院?為什麼?
    命名為「國立同濟大學」,成為民國最早建設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1949年,同濟大學法學院和文學院併入復旦大學,後隨復旦大學援建了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1950年,為支援華中6省的醫學事業,同濟醫學院以及附屬的同濟醫院全部遷往湖北武漢,並更名為中南同濟醫學院(後併入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同濟醫院。1951年,同濟理學院的動物系和植物系併入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化學系、物理系全部併入復旦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
  • 就業大數據:同濟大學2019年畢業生就業大數據,就業率超過99%
    學校始於1907年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學堂。1917年由華人接辦,1923年定名為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大學。在始於1949年的全國院系調整中,同濟大學成為國內土木建築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1996年,列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併入。2000年,與上海鐵道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
  • 「同濟醫學院」為什麼沒回到同濟大學?
    ≠ 同濟大學醫學院。經歷了50年代高校院系調整後,同濟大學失去了很多精華院系、學科,其中就包括同濟醫學院。不過,你也不能說同濟大學完全沒從調整中獲益。中央美術學院的建築系併入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的鐵路專業併入同濟大學。廈門大學土木系併入同濟大學。東南大學橋梁隧道專業併入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聖約翰大學等9所高校與土木、建築、測量相關的全部系、科、組、班全部併入同濟大學。經此番調整,當時與土木、工程、建築、設計、測量、道路、橋梁、城建、規劃、隧道、鐵路相關的王牌院系幾乎清一色併入了同濟大學。
  • 同濟大學排名
    ,我們特意整理了同濟大學排名內容,為你們提供同濟大學排名的各種信息。因為公眾號推文的限制,無法添加連結,所以我們將同濟大學排名信息放到了考研派之家公眾號的自動回復裡,請各位搜索關注「考研派之家」回復「同濟大學排名」,即可獲取查看同濟大學排名信息的連結。
  • 「學生活動丨同濟MBA」同濟勇士,綻放草原
    同濟大學首次以團隊形式參加該項賽事,經過兩日的激戰,由20級MBA新生組成的同濟大拍檔代表隊超越多個該項賽事的傳統強隊,勇獲院校十強及草原王者獎項(即全員完賽——團體最高榮譽),是同濟大學在該賽事的首次重大突破!
  • 《戰爭與徵服》彩鉛描繪浪漫戰場 精美聖誕節壁紙大放送
    而不同於常規的金屬做舊風,《戰爭與徵服》一改戰爭題材遊戲的灰暗基調、鋼鐵洪流,用一股清新的畫風,描畫獨特的戰爭藝術。彩鉛畫風衝淡了戰場上肅殺的氣氛,使畫面不再陰暗沉重,這是其他同類戰爭遊戲從未有過的嘗試。動態彩鉛畫與戰鬥視覺形成衝擊融合,也為遊戲畫面帶來更強的感染力。
  •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教師在2019年同濟大學醫學院PBL教案比賽...
    2019-11-19 17:02 來源: 澎湃新聞 上海市同濟醫院訂閱號 近日,同濟大學醫學院2019年PBL教案比賽複賽在滬北校區泰禾樓舉行,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教師在本次比賽中成績斐然,內分泌代謝科的李穎老師